第63章 續論天下

字數:2190   加入書籤

A+A-


    嬴政反應了過來,點點頭,淩雲這話說得在理,接著詢問道“不知先生可否繼續說說天下之勢?”
    淩雲回應道“自無不可,隻是在說天下之勢之前,在下想說一下秦國日後的進攻策略!”
    嬴政點點頭示意淩雲繼續。
    淩雲接著說道:
    “在下以為,第一,日後秦國攻打六國時定要減少秦國士兵的傷亡,可以憑借在下剛剛提供的精鋼之術,製造鎧甲,練就一支重甲步兵和騎兵,這些士兵可都是秦國日後安定天下的資本!”
    “第二,對於那些投降的貴族一定要監控,如有脫離監控的,便要雷霆整治。因為他們的手段高超,肯定會將自身的力量轉移,以保證自己的榮華富貴,權傾一方。這會造成天下不穩。”
    “第三,王權一定要下到縣裏,否則大秦掌握的天下便如同無根之萍,一陣風吹過,江山不穩啊!”
    嬴政靜靜的思考著淩雲說的話,因為淩雲的這些思想和戰國末期的主流思想全都不一樣,哪怕嬴政這種一統天下的千古一帝,也需要仔細揣測。
    你說淩雲為什麽不把後世的一些製度交給嬴政,想多了,朋友!一段製度必定是需要符合當時的情況,這點從漢朝的情況以及唐玄宗時期的情況就可以看出來。
    漢承秦製,漢朝的法律和秦朝差不多,隻不過劉邦這個不要臉的,將那些異姓諸侯王殺的差不多,舊的複辟勢力被劉邦打擊的夠嗆,這才有後期呂後的修改秦法,輕徭薄賦。至於修改的秦法,那也隻是在秦國的法律上刪刪減減。
    唐玄宗李隆基就是將早就不能符合大唐的府兵製度以及其他的政治製度繼承下來,再一係列的騷操作,加之任用了一係列的‘大才’,導致堂堂的盛世大唐,在李隆基在位的頭三十年裏先天和開元年間)每兩年就要到東都洛陽要飯,你敢信!
    至於為什麽讓嬴政把握縣級權力,看看劉邦就明白了!
    不一會兒,嬴政思考的差不多了,邀請淩雲繼續。
    淩雲接著說道
    “如今天下,韓國國力貧弱,不足以為秦國東出的阻礙,但大王要小心,如此韓國乃是最不顧一切的,萬一再次合縱,一個不小心,秦國可能會有麻煩,所以要遠交近攻,拉攏四周。“
    “魏國,還是以魏武卒為主,如今魏王,算不得明君,隻能保證國家國力不再下降,就是其最大能力。但要留神,一方麵魏無忌的勢力還在,難保還會有什麽奇人出來幫助魏國強兵,但國力依舊不繼。秦國真正的麻煩隻是魏國的城池多數修建的比較堅固,拿下的話需要很大的損失,這需要秦國諸將想辦法了。”
    “趙國,自長平一戰後國力衰弱,但趙武靈王胡服騎射的影響還在,趙國這幾年軍隊有所恢複,但趙地苦寒,糧草短缺,這足以致命。另外趙國新任國君有雄心而無雄才,外加朝中還有郭開等一眾大臣,雖有李牧等忠臣,但還是難以為繼。”..
    “燕國,地處偏僻,苦寒之地,國家疲弱,軍力不備,整體實力較弱,自從齊國攻破燕都之後再沒有能力對外戰爭,自保尚不能!”
    “楚國,泱泱大國,帶甲百萬,地緣廣袤,不可小覷,各大勢力互相攀扯,肆意擴充自己的勢力,吞並土地和人口,這種國家隻有拉攏一批,打壓一批,才有效果,而且最重要的是,楚國一係的力量在秦國國內的力量比較大,攻打的話,可能會受阻。天下共有四大糧倉,分別是:巴蜀、關中、齊魯、吳楚,如今秦國占據巴蜀。趙、魏、韓,秦四國分享關中,齊國占據齊魯,楚國占據吳地,所以不可不防。”
    “齊國現在,王太後掌權,齊王還沒成長起來,在下觀察後發現齊王不似明君之像,但仍需小心,還是那句話,天下之事,在人!國內田氏力量過於龐大,將來真打下齊國可能要將田氏的力量全部打碎,否則必成隱患,而且在下聽說,農家現在掌權的田氏占了一半的力量。”
    嬴政聽完,大為讚歎!再次邀請淩雲入秦,淩雲婉拒,不過這回沒有說的那麽絕對,隻說時候未到!嬴政聽聞也沒多說什麽,點點頭以示理解。淩雲見嬴政沒有說什麽,也是放下心來,被秦國盯上,這滋味可不好受!
    二人漫步走出後院,眾人見沒有發生什麽意外,也鬆了口氣,接下來就是宴會了,觥籌交錯,賓主盡歡,大家吃的還算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