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犬牙交錯
字數:3197 加入書籤
淩雲好調整了下姿勢,靠在了椅子的另一一臉感興趣的說道:“你接著說!”
尉繚輕咳一聲,繼續說道:“先生的計劃大概就是把魏韓拉到趙國的戰場上,而且不是提前準備的,乃是隨心而想!”
“魏韓如今已經處於天下各國對於秦國的戰略緩衝地帶,一旦秦國東進,必定先和魏,韓作戰,這樣天下各國有充足的反應時間去調整戰略,準備兵馬;同時也可以將戰場盡可能的放在魏、韓兩國境內,減少自己的國力損失!”
“魏、韓兩國也知曉,所以在竭力的拓展國土,積極地參加合縱,可惜各國心不齊,合縱聯盟麵和心不和,明爭暗鬥,齟齬不斷,各自為利,難以成事!”
“魏、韓兩國隻得周旋天下各國期間,若是一旦發現有機會拓展國土,增加國力,恐怕不會放過這麽好的機會,定然會如同餓虎撲食一般,撕咬下最為美味的部分!”
尉繚子說完轉頭看向淩雲,淩雲聽了尉繚子的話,內心佩服:不愧是兵法大家,雖然有些東西說的還不準確,但單單訴說我的意圖倒是比較準確!
淩雲有些玩味的說道:“你說的不錯,不過還有幾點失誤!”
尉繚被淩雲這一說有些發愣。
因為他自認為自己已經看透了淩雲的目的,突然被淩雲說有幾點失誤,這讓初出茅廬的尉繚有些不服,不過有了之前淩雲的表現也不敢托大,隻好恭敬地問道:
“請先生指教!”
淩雲還是那般百無聊賴的樣子,慵懶的說道:“首先你忽略了一個問題,那就是戰國如此大的動作,秦國為何沒有反應!”
“秦國如今可是天下最強,為何忘記?雖然近幾年因為韓國出的那個飲鴆止渴的餿主意,秦國很少對外進行大規模征戰,可是每隔個兩三年秦國都會出兵攻打魏國,這你不會忘了吧?”
“我沒記錯的話,最近的一次還是秦王政二年,秦國鑣公率軍攻打魏國,席卷三城,這你總該記得吧!”
“若你魏國全力進攻趙國,你猜秦國是攻趙,還是攻韓、亦或攻魏?”
尉繚聽到淩雲的分析,有些冷汗直冒,自己還是想簡單了,被桓相國坑了。當初自己確實想到了秦國會出手,而且還把這種擔憂和桓團說過,可是桓團信誓旦旦的說秦國起碼兩年內沒辦法動刀兵。尉繚好奇的追問,可是桓團死活不說,就是一口咬定秦國不會插手!
無奈的尉繚不得不相信桓團,重新規劃魏國的作戰計劃,這才有最近魏國和淩雲的幾次談話!
淩雲見到尉繚無言以對,繼續說道:“第二點,魏國如今還有多少士卒可以調用,韓國如今還有多少士卒調用?”
“今日,我聽到的消息是,韓國抽調五萬人從秦韓邊境,魏國也是如此。怎麽秦國你們是真不打算管了?”
“如果我所猜測的不錯的話,你們兩國國內應該已經開始再度征兵,準備將這些士兵放到與秦國接壤的邊境吧?”
尉繚沒有說話,這算是默認了,沒辦法,魏韓兩國一共就這麽點家底,上次被秦國在蕞城處消滅了魏國大部分精銳,如今的魏國能稱得上是真正的精兵的隻有邊境的守軍,新軍雖然在征招,但是訓練也要時間啊!所以才想了這麽個不是辦法的辦法,說句心裏話,尉繚當初可是極力反對這麽幹的,太危險了!
淩雲接續說道:“第三點,就是楚國,楚國如今的形勢你們這幫掌握著國家力量的人比清楚!”
“如今正值新舊楚王的交接關鍵的時候,這個時候是最為敏感的時候,如果得知你們幾家準備攻趙,你說他們會不會利用這機會重新聚攏楚王手中的權力,讓楚王手中的力量再度增強,從而進攻你們幾國,或者秦國!”
“須知,楚國現在依舊可以說得上是天下第二大強國,方圓千裏,帶甲百萬!楚王雖然老了,但是依舊有雄心,再加上一位春申君——黃歇在一旁幫襯,你們要小心了!”
“有的人可以為了江山拋棄親人,若是楚王熱血上湧,征得屈、景、昭,三家之中的一家,你們就危險了!”
“要知道上次蕞城之戰,損失的隻是楚王手中的大部分力量,楚地現在還是那三家說了算,力量依舊強大!”
“而且最重要的一點,你也許忘記了,我隻是個商人,或許還有衛國貴族以及儒家弟子的背景,但是這些東西在君王和朝臣眼中什麽都不是,一國政策軍略怎麽會顧及到我的生意呢?”
“這些都是君王與朝臣商議的結果,天下間可沒有哪一個人或者哪一個學派可以左右一國的政策,別急著反駁!”
尉繚聽到淩雲最後的話,有些不服,因為,鬼穀子縱橫家,可是左右了一個又一個時代。
淩雲怎會不知道尉繚的想法,這種想法天下間大部分的人都是這麽認為的,可是他們忘了一點,那就是弱國無縱橫,強國才有縱橫!若是不信可以看看當年犀首公孫衍和勢利之徒張儀那幾場情動天下的較量。
公孫衍多次合謀於天下幾國攻擊秦國,可是秦國以張儀為相邦周旋列國期間,最後還是戳破一國,就使得公孫衍的合縱之謀破裂!
那麽問題來了,秦國是如何變強的,不是依靠秦國上下同心協力進行變法,而後以兵家,法家、墨家、縱橫家才使秦國逐步變強的嗎?
而縱橫術強如張儀,不也被秦武王不喜,最後張儀的學說沒了市場,回到魏國去當丞相,隻不過過了大約一兩年,張儀就死了,你敢說張儀是老死的還是被人下毒害死的?
淩雲接著說道:“你若不信,可以看看魏國的曆史,或者秦國的曆史,你沒發現每一個成功的縱橫家身後都已一位雄才大略的君王嗎?”
“那些政策都是符合君王的發展訴求,才被國君采納的!進而被提出,同時符合了大部分朝臣的利益,這些政策才被執行下去!”
尉繚不服氣的說道:“可是蘇秦也是成功的縱橫家啊,曾腰佩六國相印,率軍攻秦,將秦國鎖於函穀關,不敢東出!”
淩雲搖了搖頭反問道:“張儀下場如何?蘇秦下場如何?商鞅下場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