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2.鄧瑜的考察日記(3)

字數:3331   加入書籤

A+A-




    【名譽博士學位、被高盧的頂尖大學接受的夏雯莉、ihes、格羅滕迪克……這個行程期間遇到的的每一個人、得到的每一件重大談判成果都超出了我的預料之外。

    4月18日晚,我竟然開始後悔自己去年僅僅憑借特殊的記憶,就做出了比小說還要離譜的、超出人類的想象力的事情。

    事實證明,19歲就獨立解決費馬猜想,早已遠遠不隻是聳人聽聞和驚世駭俗可以形容的了。

    可怕的是,對於許多人來說,這可能是小說中才有的經曆,但對我來說,這是我在義憤之下做出的真實行動,是不可改變的曆史,它帶來的影響將遠遠不止各種隨時可能從天而降的世界級數學獎項以及各級媒體上的宣傳。

    ——夏希羽,1981.4】

    (巴黎時間)1981年4月15-18日,星期三到星期六

    (省略一千字對巴黎十一大、巴黎六大的簡介)

    4月15日起到4月17日晚上七點為止,希羽組帶隊在這兩所高校的談判成果如下:

    (1)由於夏希羽在數論領域做出了極其傑出的貢獻,夏希羽被授予巴黎第六大學的榮譽博士學位,4月16日下午進行了學位授予儀式。(注1:據我所知,夏希羽對此沒有過多的激動情緒。)

    (2)巴黎六大同意從今年八月起接收夏雯莉(注2:夏希羽的親生妹妹,在校方於數日前收到了介紹信和夏雯莉親筆寫成的一疊英語論文手稿後,被認為有值得高度重視的經濟學與數學天賦)在校內學習並提供全額獎學金,且在本科和碩士期間師從alainconnes(注3:中文譯名“阿蘭·孔涅”,夏希羽和丁月朗提供的譯名,我覺得很合適,下文以孔涅教授代稱)教授(注4:夏希羽告訴我,這位與他交談最熱烈、也是他唯一指定的孔涅教授和他一樣,是明年的菲爾茲獎的強有力候選人。夏希羽還認為專攻馮·諾伊曼代數的他,比自己獲得明年的菲爾茲獎的可能性更大)學習基礎數學。就讀期間的費用由夏希羽個人全權承擔。為此,夏希羽同意在當天下午於校內大禮堂進行一次長達一小時的、涉及費馬大定理和模糊數學的學術演講。

    (3)巴黎十一大同意接收一名來自魔都交大數學係的高年級本科生(大三、大四)就讀碩士研究生為期三年,期間的學費和教材費由巴黎十一大承擔。(注5:夏希羽及希羽組全員本來是希望談成3人的,但最終因為各種原因隻談成了1人)

    對於上述談判結果,我最意外的還是第一條。而夏希羽對這個意外給出了他可能被授予榮譽學位的重要理由:巴黎六大校友、大數學家龐加萊是數論領域的巨擘,而夏希羽解決的費馬猜想問題恰好就是數論領域的世界級重大問題。

    於是,我大致理解了其中的聯係。

    更讓我意外的是4月18日的安排。當天上午,巴黎六大的孔涅教授邀請夏希羽帶著我以及希羽組的全體科研人員(童曉伊、符雨霄、淺野明日香)前去位於巴黎郊區的法蘭西高等科學研究所(ihes)。

    到達後,夏希羽和淺野明日香各自找到了自己想要找的科研人員的房間門口後立刻開始交流,而童曉伊和符雨霄則僅僅是帶著我在孔涅教授的陪同下開始正常參觀。

    來到這裏時,我第一感覺是,這裏是數學的天堂,更是數學家們的天堂——這裏允許一位數學家十幾年不寫任何論文,然後在某一天忽然做出了很厲害的成果。這種管理方式與這個國家的多數學校對科研指標的追求,以及我國的大多數大專院校對發表國內期刊論文與國外sci論文,並為此爭評職稱的狂熱相去甚遠。

    這裏的許多學者除了研究之外,沒有任何其他需要進行的工作,而是由一大批行政秘書帶他們完成——接待我們的除了孔涅之外,還有恰巧有空的一男一女,共計兩位行政秘書。

    我可以確信,ihes為數學研究,尤其是頂尖人才參與的數學研究,示範了一種相當理想的管理模式。對於我的這一判斷,夏希羽同意了這一看法,並且還認為數學不同於實驗科學,打卡上班式的管理並不適合。因此在希羽組,他也是按照類似的管理方法管理著希羽組。但是,由於所有帶有科研任務的希羽組成員全部都是魔都交大的學生或老師(沈鋼),因此完全脫離教學和在校學習是不可能的,這一點讓夏希羽感到頗為遺憾。

    當然,這也與ihes的資金充沛有關,這裏有平均每年數百萬米刀的財政撥款。僅僅是這一點就注定了我國目前絕無存在這類研究機構的可能——我們國家在經濟方麵和科研能力方麵,都沒有在重點偏向技術型與可以快速轉化為經濟成果的項目的時候,為這類研究所提供類似的條件,希羽組更是如此。

    要讓一個養了不到80人的研究所花費上千萬華夏幣,等待著他們十幾年的某個時間內才出成果,這種事在我們國家幾乎是不可能被接受的。恐怕在真的建立起來之後,也隻會吸引大量無所事事的民科們上門滋擾。

    當天下午,經過在ihes方麵的介紹,夏希羽在沈涵曦的陪同下,單獨和蒙彼利埃大學教授——格羅滕迪克(grothendieck)在後者的家中見麵。

    夏希羽在上山前告訴我,這是一次意料之外的見麵。他要求我不能用任何過去的職稱,或者其他的世俗榮譽去加在他的名字前後。他在數學領域的地位就像神祗一般。

    在夏希羽看來,世俗間的一切榮譽對格氏來說沒有任何意義。

    因此,在我的這段記錄中,隻會記載他的姓名、他在數學領域的十大主要貢獻,以及夏希羽於1981年4月18日下午三點在沈涵曦的陪同(健康監護)下到達其位於巴黎的某暫住地附近,交流與數論和非常規數學理論相關的學術研究以及學科建設問題,並且在1小時40分鍾後於同一位置離開這幾個不可能更改或舉世公認的事實。

    夏希羽在當天晚上告訴我:如果不是因為夏希羽本人在不到20歲的年齡就基於格氏的成果在內的大量成果解決了費馬猜想,他不會有這樣的見麵機會——格氏的友人們對他在這座無名山上的住處守口如瓶,而夏希羽是被偶然聽到了與夏希羽有關的新聞的格氏知道了自己在費馬猜想方麵的工作後,才被他親自通過孔涅教授邀請上山。

    過不久,他又會在部分友人們的協助下搬到高盧南部的某個山區裏居住,這裏會暫時或永久地被廢棄,沒有人可以再次找到他。

    我想,如果中國出現這樣的人物……中國不可能出現這樣的人物——夏希羽在這次的交談中是這麽把自己的判斷告訴我的。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