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周梅雪的著急
字數:3593 加入書籤
劉嬸子的兒媳也連連點頭,“是啊,秋琪如今不僅轉了性,瞧著還是個賢惠的,這日後張嬸子的福氣還在後頭呢。”
“誰說不是呢,你們梅雪嫂子是個溫和的脾氣。那秋琪瞧這也是個能耐的,這才剛去了後山一趟就給咱們村得了這麽大的好處,如今這整個小張莊誰不記著她的好?”
劉嬸子的兒媳也是連連點頭,“那也是秋琪心善,在這種年景裏還願意將那些蓮藕分給咱們。這個是換成了旁人,估計早就讓自家人和自家親戚將那蓮藕池給挖幹淨了。”
“那可不,都說好人有好報。你瞧瞧,人家張家的日子是越過越好了。我瞧著這張家日後可了不得,你跟栓子有時間也去秋琪家走走。”
“我知道了娘,改日我就跟他爹去秋琪那裏瞧瞧。”
村裏和劉家婆媳二人有同樣想法的人可不在少數,都在琢磨著什麽時候有了機會去祝秋琪那裏走走,也好跟祝秋琪夫妻兩人打好關係。
祝秋琪可不知道自己被村裏人給惦記上了,她還在跟周梅雪商議著下晌的吃食。
周梅雪原本還想煮點好東西給大家嚐嚐的,可惜祝秋琪對於用銅鍋炒出
來的東西還真不怎麽喜歡。
不過祝秋琪之前也是去過田家的,看到田家用的也不是銅鍋,而是瓦罐之類的。
當時的祝秋琪才意識到這個時代的鐵鍋恐怕還沒有普及,就算是銅鍋都是家中有了些銀錢才能買到的。
她之前也聽周梅雪提過,說是因為張思遠早年去參軍了,回來倒是拿了不少的補貼銀錢,這才給家裏買了兩口銅鍋。
可這兩口鍋也是花費了他們大半的家財,若非是張思遠極力要求,恐怕張家也不會買銅鍋。
祝秋琪聞言,忍不住的感慨。
看來她今日回去後,還真得問問如今的朝廷是否有鹽鐵專治。
廚房內,周梅雪看著祝秋琪隻是將這些菜都擺放了出來,卻沒有要做的樣子,心中不免有些著急。
“秋琪啊,咱們現在是不是該起鍋燒油了?”
自從嚐過祝秋琪做的炒菜之後,周梅雪對於祝秋琪炒出來的菜可是惦記已久。
今日又聽說祝秋琪打算來家中做菜,周梅雪心中琢磨著無論如何今日都要學著做一兩道菜。
可是她站在祝秋琪身邊大半天,卻沒瞧見祝秋琪要起鍋燒油的樣子,周梅雪不僅有些著急
。
如今這天色可不早了,若是祝秋琪還不燒火的話,恐怕他們這頓午飯就要吃到晚上了。
然而祝秋琪聽到周梅雪的話卻是搖了搖頭,“大嫂,不要著急,今天我做的這些菜不用起鍋燒油。”
周梅雪聽到她的話,一時間有些愣住了。
在她的記憶裏,能做成吃食的除了以前他們用陶罐煮的那些吃食之外,就是用銅鍋炒菜。
可除了祝秋琪做的炒菜之外,他們不管是煮的還是炒的菜,味道都不算很好。
如今祝秋琪說不用起鍋燒油,那豈不是說今日要吃煮的菜?
想起曾經用槽罐煮出來的那些吃食,周梅雪忍不住的皺起了眉頭,他並不喜歡那樣沒多少滋味的菜。
然而看著祝秋琪忙忙碌碌的模樣,周梅雪也不好勉強,隻能坐在祝秋琪的身邊幫著她一起處理這些菜。
“這是什麽菜?怎麽之前從未見過?”
周梅雪拿著祝秋琪從係統中拎出來的菌菇,滿臉的好奇。
尤其是菌菇被祝秋琪處理的十分的幹淨,這讓周梅雪越發瞧不出這是個什麽菜。
對於這些野菜,祝秋琪一開始並未想解釋太多,畢竟這些菜的來路她不
好告訴大家。
甚至都已經想好了,隻要家裏人問起她這些菜的問題,她都會說是從後山挖回來的。
但是對於周梅雪,祝秋琪還是想要多解釋兩句。畢竟像周梅雪這樣的妯娌,祝秋琪也是十分喜歡的。
而且在這麽多天的相處中,周梅雪也是幫了她不少忙。對於周梅雪的情誼,祝秋琪也是記在心裏。
她也看出了周梅雪想要跟著她學一些廚藝,對此祝秋琪也沒有隱瞞。隻要她在做菜的時候,幾乎都會將周梅雪給叫到身邊來。
看到周梅雪那眉開眼笑的模樣,祝秋琪心頭也微微安心了許多。
“這是菌菇,從後山摘回來的。就跟我之前從後山挖的那些木耳一樣。大嫂,若是下次有機會,我再帶你去後山瞧瞧這些野菜。”
果然,聽到祝秋琪說這些菜都是從後山挖回來的,周梅雪也沒再多問。
祝秋琪如今的運氣是他們這些人羨慕都羨慕不來的,能夠發現一池塘的蓮藕,這不僅是祝秋琪的好運,也算是他們小張莊人的運氣了。
至於他們家,也因為祝秋琪的緣故,也多帶了兩筐蓮藕回來。
對此周梅雪自然是高興的,不過
對於祝秋琪讓田嬸子他們多存些蓮藕的事情。周梅也不在意,畢竟那荷花池是祝秋琪發現的,祝秋琪也有權利將其分給小張莊的人。
至於分多少,那也是祝秋琪自己的事情和旁人無關。
就算她和祝秋琪是妯娌,也不能幹涉祝秋琪作出的任何決定。
他自從嫁到張家來,並沒有像其他家庭中那般婆媳二人之間產生什麽矛盾,對此周梅雪心中也是一陣的慶幸。
畢竟這輩子想要碰上一個像張老太太這般通情達理,且知道護著自家人的老太太可不多見。
“行,你下次若是去後山一定要帶著我,我也不求能找到多少的東西,隻要能跟著你一起去後山,我也就知足了。”
周梅雪這麽說也是不希望祝秋琪有太多的壓力,畢竟大後山危險可多著呢。
若是家裏有充足的糧食,周梅雪自然不會整日都想著往後上跑。可正是因為家中的糧食也緊緊巴巴的,周梅雪才想著能省一點是一點。
而且他兒子如今也長大了,過些時日就要去學堂了。這又是一筆很大的開銷,周梅雪心中有自己的一本賬。但這些賬算起來,卻是讓她忍不住的歎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