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送吃食
字數:3724 加入書籤
看到張思雅這般,賣包子的老婦人也是心疼不已。
平日裏張思雅被孫家老太太如何謾罵、唾棄,他們都是看在眼裏的。就連張良偉和王秀婉這對夫妻,也沒少在背地裏說張思雅的不是。
想起張思雅平日裏在張家的處境,眾人越發的同情起張思雅。
“官爺。老婦人想將這東西給思雅那丫頭送去,你看成不成?”
賣包子的老婦人回去了一趟,大家還以為她瞧著天色不早了打算回去。卻沒料到不到一刻鍾的功夫,這賣包子的老婦人竟然又回來了。
看著老婦人手中拎著的東西,眾人很是驚訝,沒想到老婦人竟然手腳這麽麻利,才多大會兒就做出了這麽多的吃食來。
壓抑瞧見賣包子的夫人遞過來的東西,又看了一眼不遠處的張思雅。心中歎了口氣,但到底還是點了點頭。
“思雅啊,這是我剛剛熱好的蛋花湯,你趁熱喝著點。”
張思雅聽到外包子婦人的話,一時間有些驚愕的抬起了頭,眼裏滿是不解與疑惑。
賣包子的婦人忍不住拍了拍她的手,“你這孩子,都到了這種地步,你竟然還替別人著想。”
“這蛋花湯是我自己
做的,知道你隻是吃不下東西。用這些來填填肚子,也能暖暖身體。”
聽到這番話,祝秋琪就猜到這是賣包子的婦人特意為張思雅做的,她連忙上前對賣包子的老婦人道歉。
“你這是多謝嬸子了,這日後您有用得著我們的地方,機關開口便是。”
祝秋琪此時是真的感謝這位嬸子,若是是這位嬸子帶了蛋花湯,恐怕張思雅真就要撐不過去了。
看著張思雅那虛弱的模樣,祝秋琪聯連忙扶著人在一旁坐下。
縣令大人見此,也讓人特意給張思雅準備了凳子。
用過飯後,祝秋琪感覺到張思雅的手慢慢的有些溫度,這才鬆了一口氣。
她真擔心小囡囡沒有找回來,張思雅反倒要先倒下了。
既然張思遠說了李君同會將來找回來,祝秋琪便選擇相信張思遠。
既然如此,小囡囡回來後最想見到的人應該就是她的母親。
若是小囡囡瞧見自己的母親因為她丟失的緣故而昏迷不醒,也不知道小囡囡的心裏會不會留下什麽陰影?
想到前一些時日她還抱在懷裏,香香軟軟的小丫頭,如今卻不見了蹤,祝秋琪心中也忍不住的歎了口氣。
她也算是活了兩輩子的人了,但還是第一次見到孫良韋和王秀婉二人這般德性的夫妻。
對自己的親弟弟都能下此狠手,更別說是對旁人了。
就這兩人還覺得自己做的沒錯,甚至還覺得他們做的不夠徹底,沒能將小囡囡給除掉。
想起孫良韋和王秀婉方才的那番言論,祝秋琪的眼神微沉。
也不知道孫家老太太是不知道這事,若是真的孫家人都知道此事,那她還不如將張思雅帶回張家的好。
祝秋琪的目光看向了此時的孫良明,瞧見孫良明神色著急的望著縣衙大門的方向,她也並未多言。
不過祝秋琪也不敢讓孫良明再次靠近張思雅,就怕張思雅瞧見孫良明會受到刺激。
雖然這些事情都並非是孫良明做的,但這些事情能發展到現在,也和孫良明脫不開的關係。
若是孫良明不隻是一味的讀書,不隻是一味的護著他的家人和他的母親,甚至還為他的大哥、大嫂做辯解,恐怕事情也不會發展到現在這樣。
因此對於孫良明,祝秋琪還真不同情。
一個大男人竟然讓自己的妻子被人陷害了這麽多年,如今竟然連唯一的女兒都護不
住,這樣的男人還算是個男人嗎?
張思遠瞧見祝秋琪眼中帶著怒火,伸手攬了攬她的肩頭,無聲的安撫著祝秋琪。
如今孫家和張思雅這種情況,隻需要一根導火索,便能點燃所有人的怒火。
張思遠並不希望這場怒火爆發,畢竟孫良明還是小囡囡的親爹。
那日孫良明去家中的時候,小囡囡對於孫良明的依賴張思遠也是看在眼裏的。
他心裏明白,倘若孫良明和張思雅真的分開了,那著其中最難過的恐怕就是小囡囡了。
孫良明並非對張思雅無意,也並非是不疼愛小囡囡,可他到底還是個手無縛雞之力的書生,對於自己的家人狠不下那個心來。
對家人無法狠心,那日後張思雅和小囡囡依舊要跟著他受苦。
既然如此,他還不如帶著張思雅回張家的好。
不過孫良韋和王秀婉到底供養了孫良明這麽多年,孫良明要是能立刻和那兩人斷絕關係,張思遠也不甘將張思雅和小囡囡交給孫良明。
畢竟能做到這一點的人,竟然是心腸極為冷硬之人。
他能和自己的家人這麽快的斷絕關係,日後出了什麽事情,張思雅和小囡囡也會成
為他舍棄的對象。
也正因如此,張思遠雖然瞧著孫良明不順眼,但此時也並未對其動手。
祝秋琪並不知道張思遠的心思,隻是伸手攬著張思雅,目光也期盼的看向縣衙門外。
隨著時間的流逝,整個大堂內都陷入了一片安靜中。
縣衙門口聽審的人也隻剩下零星的幾個人,畢竟大家忙活了一天來縣衙,來這裏也不過是聽聽八卦罷了。
如今天色已經暗下來,大家就算有那個心。想要繼續聽孫家這裏的八卦,但也不能再繼續待在縣衙門口待下去了。
不過很多人心中掛念著小囡囡,這才待在縣衙門外沒有離去。
送包子的那位嬸子亦是如此,瞧見張思雅因為蛋花湯和包子的緣故,臉上沒有那麽的蒼白了,她提著的心也算是放下了些許。
不過他並未在這個時候上前去安慰,畢竟張思雅丟了孩子,她說再多的安慰的話,也隻是為張思雅增加心理負擔而已。
想起小囡囡那副可愛的模樣,賣包子的婦人忍不住的搖頭歎息。
“小囡囡多好的孩子啊,那般的懂事、聽話。我家那孫子可比小囡囡大了兩歲呢,至今還隻知道顧著他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