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9章 張思遠的決定

字數:4163   加入書籤

A+A-


    不管張思遠是什麽心思,但他不想再看到張思遠被那些所謂的‘忠臣’所折辱了。
    溫煦等人對於裴淵的憤怒倒也能理解,目光再次投向了張思遠。
    張思遠才是他們這些人的主心骨,若是張思遠執意回京,他們也誓死跟隨。
    張思遠看著自己的腿,沉吟片刻。
    “若是這條腿沒問題,我倒是想要去北境。”
    隨著張思遠的話音落下,整個後院都安靜了下來。
    裴淵一臉的震驚,“大哥!你……”
    他想說些什麽,可話卻像是卡在了嗓子裏,怎麽也說不出口。
    他不願張思遠去京城,更不想讓張思遠再經曆當年那樣的折辱。
    可……張思遠的心思,並非是他能左右的。
    眾人看著張思遠神色複雜,當年的事情他們至今記憶猶新。
    皇帝的忌憚,文臣的彈劾。生生將這個為了大周安穩,常年駐紮在邊境的將軍逼得辭官。
    明明他們付出了血淚的代價,可最後卻落得個被人欺辱的下場。
    溫煦閉了閉眼睛,努力讓自己情緒平複下來。
    雖然他並不想希望張思遠去邊境,但他卻能明白張思遠的心思。
    若非是張思遠的這份心性,他
    想他們當初也不會選擇跟著張思遠。
    思及此,溫煦再次睜開眼睛的時候,眼裏的神色倒是平靜了許多。
    “恕屬下不能跟隨您,不過屬下願守在這小張莊,為小張莊的學堂盡一份力。若是將軍有何疑問,派人送書信來,屬下定然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溫煦表明了自己的立場,其餘人皆是驚訝的看著他。
    裴淵不可置信的看向溫煦,他原本以為溫煦怎麽著也會勸勸張思遠。
    可他不僅沒有勸說張思遠,反倒是打算自己留在小張莊了。
    溫煦可是張思遠身邊最得力的軍事,若是溫煦留下了,那日後誰為張思遠出謀劃策?
    他沒有辦法阻止張思遠去邊境,但無論如何他也得為張思遠做一個最大的保障。
    而這個保障裏,最重要的人便是溫煦。
    如今溫煦卻說自己不願意跟著張思遠去邊境了,而是想要留在小張莊,這讓裴淵怎麽能不憤怒?
    “裴先生,你怎能如此?大哥待你如兄弟,你當真要做出如此不義之事?”
    聽到裴淵有些口無遮攔,張思遠急忙阻止。
    “裴淵,你誤會溫先生了。”
    裴淵雙眼赤紅,“他自己都說了自己不
    跟著你去邊境,要留在小張莊,這不是貪生怕死是什麽?”
    看著裴淵這般,張思遠也十分無奈。
    “你跟在我什麽多年,怎麽性格還是這般的急躁?”
    裴淵沒有說話,隻是瞪著張思遠跟溫煦。
    張思遠見此,無奈的搖了搖頭。
    “你隻聽溫先生說要留在小張莊,怎麽就忘了清水縣如今的境況了?”
    裴淵聽到這話,不由的一愣。
    “大哥是說那些番邦人?”
    張思遠點頭,“你何曾見過番邦人這般大規模的進入我們大周境內?雖然那些人是商人的身份,但誰又能保證他們不是來打探消息的,不會將我們大周的東西帶走?”
    聽到張思遠的解釋,裴淵的眼神微動。
    忽然想到了當初在邊境的時候,那個明明是大周人,卻在背地裏給番邦人送書信,告知番邦人他們軍營情況的牧民。
    思及此,裴淵麵色頓時漲的通紅。
    “大哥,我……”
    張思遠朝著溫煦的方向示意,“你該道歉的人不是我。”
    裴淵當即便衝著溫煦抱拳,“溫先生,方才多有冒犯,還請您莫要見怪。您若是不滿,有什麽責罰,我都沒有怨言。”
    看到裴淵
    這般,溫煦擺手。
    他跟在張思遠和裴淵身邊這麽多年,怎麽會不了解兩人的秉性?
    裴淵因著前麵有張思遠擋著,他的行事依舊衝動、急躁。而張思遠也有心護著他,這才讓裴淵至今都無法改變自己的心性。
    可如今張思遠身受重傷,若是執意上戰場,怕是裴淵要獨當一麵了。
    若是能借此機會磨煉一番裴淵的心性,倒也不失為一件好事。
    “無妨,我知曉裴將軍的心思,都是為了將軍著想。”
    溫煦不計較,裴淵倒是越發的愧疚了。
    在心中不停的告誡自己,日後不能如此的衝動了。
    “大哥,你的腿若是沒有好起來,是不是就不去邊境了?”
    張思遠並未回答裴淵的話,而是微微側頭,眼角的餘光盯著牆角的那抹身影。
    祝秋琪原本是聽說有人來找張思遠,以為是家中出了什麽事情,這才匆匆從老宅趕了來。
    可在前院的時候,她並未見到張思遠的身影,無奈之下隻能來了後院。
    原本她也沒有注意到後院這邊的動靜,可聽到後院似乎有爭吵聲,她這才趕了來。
    可當她聽到後院的人在談論些什麽的時候,她整個人都愣住
    了。
    雖然她之前隱隱的察覺到張思遠的身份不簡單,但怎麽也沒想到對方竟然是朝廷的人,是一位將軍。
    而溫煦等人也並非是什麽讀書人,而是張思遠的謀士。
    難怪……難怪他們對張思遠的話那般的遵從,難怪能找到這麽多的夫子……
    祝秋琪一時間說不出自己心裏是什麽滋味,腦海總隻剩下了一片空白。
    她其實這些時日已經做好了要接受張思遠的準備,畢竟她與張思遠已經有了兒女,若是貿然分開,對兩個孩子而言並非是一件好事。
    而她身為女子,又身處在這個對女性用各種封建禮教束縛的年代,沒了丈夫做依靠,恐怕她日後的路會艱辛千百倍。
    尋常女子的路途尚且坎坷,更何況她一個合離的婦人呢?
    也正因如此,她才仔細考慮起了張思遠。
    雖然這個年代對於三妻四妾並沒有律法的製約,隻要有足夠的銀錢和權勢、地位,多少女子都能攬入懷中。
    但對於普通百姓而言,依舊是一個妻子,一個丈夫,不會有更多的妾室或者姨娘。
    這也讓祝秋琪的心中好受了些,最起碼她不用每日費盡心機的跟其他女子爭搶自己的丈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