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7章 李老爺的心思
字數:3912 加入書籤
隨著馬車進入了小張莊,李君同又告知村口的那個匾額是陛下親自所寫,李老爺又是驚的差點坐起來。
不過很快又被李君同給安撫住了,可在當李老爺看到小張莊村口那個別致的學校,還有學校門口的村委會時,李老爺再也坐不住了。
他從馬車上跳了下來,沒再繼續乘馬車進村子,而是一路走著進村。
看著小張莊不同於別的村子的地方,看著腳下的路麵,李老爺很是新奇。
李君同和許師爺見此,無奈之下,也隻能跟著李老爺一同下了馬車。
“這便是你說的那個水泥路麵?”
李老爺前段時日才跟李夫人從京城回到清水縣,對於清水縣的事情還真不是很清楚。
聽聞清水縣的水泥路麵,比那青石板路還要光滑、結實,這倒是讓李老爺來了興趣。
隻是他還沒有派人去打探,他兒子就了來。
“爹,這正是水泥路麵。這樣的路麵不僅小張莊有,這片地方的村莊如今都鋪上了這樣的路麵。”
李老爺聞言,不由的看向了孫家莊,果然瞧見一路上都是灰撲撲的路麵。
李老爺雖然之前聽兒子說過這個水泥路麵,但卻從未前言見過。
如今親眼看到,這給他帶來的震驚一點也不比之前他在得知兒子將番邦商人全都攔在城外的時候小。
對於攔下番邦商人這件事情,李老爺其實是不讚同的。畢竟這番邦人如今是在和朝廷作對,並未曾真正的進入他們清水縣,所以李老爺也不想讓兒子參與這些事情。
之前二兒子去了邊境,他就覺得虧欠了兒子。如今又攤上這樣的事情,李老爺並不想讓自己的兒子再遇到什麽危險。
然而當李君同跟他說,是上麵的人下了軍令的時候,李老爺就知道皇帝如今那副不管事的模樣是裝出來的。
思及此,李老爺也緊張了起來。
不過看著如今的大周還算是太平,除了他之前從京城回來的時候,看到的城門口那些番邦商人之外,倒也沒有看到別的異常。
而且李君同也說了,那些番邦的商人也並非是真正的商人。
李老爺一開始是不相信的,可當他看到那些商人果真如同士兵一般在城門口駐紮了下來,便覺得此事蹊蹺。
商人重利,這件事情不管是放在大周還是番邦人的身上都是適用的。
可駐紮在清水縣城城外的那些番邦商人卻是一副不為名
利,勢必要進入清水縣的模樣,讓李老爺對此也起了疑心。
雖然他知道那些商人中或許真的有真正的商人,但他也知道兒子不想讓清水縣的人遇到危險,就隻能這麽做。
為此,李老爺便也不再阻攔兒子。
但聽到兒子破天荒的提出這裏要開出個碼頭的時候,李老爺心頭忽然一動。
若是這處開了碼頭,不說日後的商貿如何。就是以後要運輸些別的東西,也不至於被人將路給堵死了。
涉及到兒子以後的安危問題,李老爺哪裏還會遲疑?
立刻將此事告訴了妻子之後,便跟著兒子來了此處。
當他看到那灰白的路麵的時候,李老爺就知道自己沒來錯地方。
隻是他一開始以為那樣的路麵隻有那麽一條,畢竟這樣的路麵看起來並不是那麽容易鋪出來的。
但當他走到小張莊這裏的時候,才發現距離小張莊附近的幾個村子,連通的路上竟然都鋪上了這樣的灰白路麵。
“君同,這鋪路麵用的材質,難道也是哪位祝娘子製作出來的?”
對於祝秋琪,李老爺一點也不陌生。
當他在京城接到小兒子落水,被人故意嚇唬的時候,他就恨不得
立刻趕回來。
可看到祝秋琪救了小兒子之後,李君同提著的心總算是放下了。
對於祝秋琪,李老爺也是打心底裏的感激。
其實這次聽兒子說要跟祝秋琪合作的時候,李老爺心底就沒有多少的猶豫。
可誰知道祝秋琪竟然給他帶了這麽多的驚喜,這正是因為這灰白的水泥路麵,讓李老爺更加堅定了要跟祝秋琪合作的心思。
後來又聽到這裏竟然建設了學堂,學堂裏的東西也是極為的難得,甚至連李君同都未曾見過,李老爺自然也就好奇了。
他自問小時候沒有虧待過兒子,李君同也算是錦衣玉食的長大的。可如今卻說連李君同都沒有見過,這不得不讓李老爺好奇。
不過李老爺也沒有貿然的前往學堂,而是在村口遇到了裏正之後,便隨著裏正來了張家。
“秋琪,這位是李老爺。”
裏正看著祝秋琪抱著孩子出來,連忙為她介紹。
祝秋琪其實在房間裏聽到外邊吵嚷聲的時候,就知道外邊來人了。
隻是祝金寶今日被他爹娘給氣哭了,她無奈之下,也隻得先哄著孩子。
“金寶,姑姑要跟裏正伯伯說點事情,你先跟晨川哥哥玩兒
好不好?”
一直都陪在祝金寶身邊的張晨川,聽到這話立刻拉住了祝金寶的小手。
“金寶,你快下來。我帶你去抓小龍蝦,我們下晌吃小龍蝦。”
祝秋琪立刻看向兒子,“不準去水邊玩鬧。”
張晨川猛然想到他娘之前就說過不準他們下河的事情,“娘,我讓裴淵叔叔帶我們去。”
祝秋琪聞言,這才安心了許多。
“既然如此,那就先去新院那邊找你爹。”
看著兩個孩子離開了,祝秋琪這才上前。
“李老爺,有失遠迎。孩童頑皮,耽誤些時間,還望您能見諒。”
李老爺在看到祝秋琪哄孩子的時候,就想到自家小兒子方才也吵鬧著要來張家的事情。
這樣一個對孩子溫和且寵愛的婦人,也難怪孩子會喜歡了。
“無妨,說起來我還得好好感謝感謝祝娘子。若不是你,家中小兒怕是……唉……”
想到自家發生的事情,李老爺忍不住的歎了口氣。
誰能想到,一個伺候人的丫鬟、婆子竟然也能心大的要做主子。
“李老爺不必如此,當初若非是府中的孫大娘和二公子相助,我們家恐怕也無法安穩的度過之前的天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