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5章 太子的震驚
字數:4431 加入書籤
“一開始是為了太子妃,後來得知張將軍在此處,便想來看看。”
淩王聞言輕笑了一聲,“不怕皇兄找你麻煩?”
太子搖了搖頭,“我和瑾瑜離開京城的事情父皇並不知曉。”
淩王聞言,麵色不由的一變。
“太後哪裏呢?”
“祖母也不知曉。”
淩王頓時瞪了眼,抬腳就朝著淩王這邊而來。
淩王被嚇了一跳,急忙解釋:“王叔,您別擔心。我讓人隔兩日便給祖母送些東西過去,祖母不會發現的。”
淩王聞言,這才停下了腳步。
看著淩王沒再動手,太子也鬆了口氣。
急忙轉移話題,“王叔,我聽聞這小張莊和普通的村子有所不同,一開始也覺得一個村子有再大的變化也就是那樣了。”
“可我今日來小張莊的時候,這才發現小張莊似乎和我之前見過的任何地方都不一樣,不知王叔能不能帶我去村子裏瞧瞧?”
淩王冷哼了一聲,“既然想去,就跟著。”
“瑾瑜呢?可要去瞧瞧?”
太子妃看著叔侄二人笑鬧的模樣,臉上也不僅露出了笑意來。
她已經不知道多少年沒有看到過太子這般放鬆的時候了,看來這次冒
險出門還真是一件好事。
“我便不去了,剛到此處,我先將房間收拾收拾,讓殿下同您一起去吧。”
淩王也沒有勉強,看了太子一眼,太子急忙跟了上去。
雖然路上已經看到了這個水泥路麵,可在車上和車下看到的可是兩種情況。
如今這腳踏實地的踩在路麵上,太子才真切感覺到了這水泥路麵和普通路麵的不同。
“小叔,這路麵竟然這般的平整?”
淩王聞言不由的輕笑了一聲,“少見多怪,這是水泥路麵,用水泥做成的。你往前麵走,那邊有個碼頭,也是用水泥澆築的。”
太子聽聞碼頭竟然是用水泥澆築的,眉頭卻是微微擰了起來。
“用水泥澆築碼頭,不會用水衝垮嗎?”
太子以為這水泥和普通的泥土地麵沒什麽卻別,隻是另一種材質的‘泥土’。
這樣的東西當做路麵還是可以的,但做碼頭可怕是要發生水患啊。
淩王看著太子憂心忡忡的模樣,不由的嗤笑了一聲。
“你既然擔心,自己去看看不就成了。”
太子聞言,總覺的這其中有什麽他不知道的事情。
匆匆趕往碼頭後,這才發現碼頭地下的水流湍急,
這個碼頭竟是如同橋梁一般的搭建在了另一側的山頭上。
太子愕然的看著地下的水流,這水流可比之前在縣城外的水流大太多了。
“小叔,這到底是怎麽回事?這麽大的水流,怎麽這碼頭一點事兒也沒有?”
淩王聞言,不由的輕笑了一聲。
“若是碼頭又是,那還能叫做碼頭嗎?”
太子聞言,這才意識到自己方才問出的話有多麽的不靠譜。
不過他此事也股不得其它,而是伸手摸碼頭建造的橋梁。
手下的堅硬觸感,讓太子心中更是驚訝。
淩王見此,便給一旁的隨從使了個眼色。
隨從立刻拔出刀劍,在一旁廢棄掉的水泥疙瘩上砍了一劍。
劍的翁鳴聲讓太子立刻轉過了頭來,淩王便將其帶到了那個水泥疙瘩旁邊。
“大侄子,你好好瞧瞧。這等堅如磐石的東西,如何能被水流衝垮?”
太子怔楞的看著水泥疙瘩,看著隨從的劍斬下去也隻是讓水泥有了個小缺口,他一時間有些不知該作何反應。
好半晌,太才衝到了淩王的身邊。
“小叔,此物也是出自小張莊的?”
淩王也沒有瞞著太子,而是帶著他一邊往回走,一
邊解釋。
“這東西叫水泥,這個做水泥的作坊的確是小張莊的。不過如今這小張莊裏有碼頭,水泥那樣的作坊不合適放在這裏,便將其移到了最邊上的村子裏。”
“你若是有興趣,日後讓人帶你去瞧瞧便是。”
看著小張莊這裏的建設,太子不由的倒吸了一口涼氣。
這裏的建築基本都是用水泥澆築,就是碼頭邊上的庫房竟也是由水泥建造而成。
看著那平整的灰白路麵,太子隻覺得自己的呼吸都急促了幾分。
“小叔,小張莊有這樣的東西,我們應該盡快稟報給父皇啊。”
淩王沒有說話,太子卻是著急起來。
“小叔,這東西若是交給父皇,讓父皇普及到天下,那咱們大周的城牆豈不是能更加的堅固?”
“我之前就在這清水縣城中,也發現這清水縣城的城牆就是由那水泥封住的,那堅固程度比之前的城牆可是要強了不知多少倍。”
“若是邊境的城牆也能如同這清水縣的城牆一般,我們就不必擔心那些番邦人了。”
看著太子焦急的模樣,淩王不由的拍了拍他的肩膀。
“不要著急。”
然而太子聽到淩王這話,卻是更加的
著急了。
“小叔,這種事情我怎麽能不著急?”
太子以為淩王是對皇帝心生失望,這才不想將此事告知。
畢竟皇帝這麽多年來,的確是做了不少的混賬事情。
淩王對他失望倒也正常,太子也不怨淩王。
可讓太子看著天下百姓就這麽沒了,他還真狠不下那個心來。
“既然小叔不願意去,我自己給父皇上書。”
太子說著就要離開,卻被淩王給攔住了。
“你急什麽?我還沒說完呢。”
太子有些疑惑,不知道淩王想做什麽。
“小叔,你……”
“我又沒說不將水泥的事情告訴你父皇。”
太子聞言,心中不由的鬆了口氣。
可看著淩王這般,他又有些不解。
“既然小叔不是對父皇有意見,為何要攔著我?”
淩王看著太子的模樣,不由的歎了口氣。
“你若是有你爹一般的心眼,我也不至於這般的擔心。”
太子沒有回答這話,他知道自己沒法跟皇帝比。
皇帝能將大周變成現在這般,那也是因為他自己的疑心太重導致的,而非是他的治國能力有問題。
至於司馬連和八王爺他們,恐怕皇帝早就知道司馬連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