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3章 議和

字數:4328   加入書籤

A+A-


    太子顯然對這話有些驚訝,畢竟皇帝自從登基之後,對領土、百姓沒有了以前那般的在乎。
    反倒是對那些所謂的虛名很是上心,這樣在背地裏做事的風格,若是換做了以往的皇帝定然做不出來。
    思及此,太子忍不住的沉吟了一聲。
    “看來父皇還是心存百姓的。”
    淩王冷哼了一聲,並沒有解釋。
    太子對皇帝的總是帶著一些莫名的期盼,但皇帝到底是皇帝,還是太子的父親,淩王也不好在此事上說皇帝的不是。
    更何況皇帝是他的親兄長,他也不好在太子的麵前落了皇帝的麵子。
    但他也不忍看著太子這幅模樣,這日後指不定要被皇帝忽悠成什麽樣子。
    “對於你父皇,你別有太大的幻想。這麽多年了,他是什麽樣的人,你難道還不清楚?”
    太子聽到淩王的話,一時間有些沉默了下來。
    他如何不知?
    在皇帝為了文臣,連他這個太子都打壓的時候,他就已經知道了他父皇的心思。
    虛榮、好大喜功,喜歡聽些阿諛奉承之言……
    可這些話他不能說,也說不出口。
    那是他的父親,他曾經最為崇拜的父親。
    雖然不知皇帝為何
    會變成如今這般,但在太子的心目中,他的父親依舊是曾今那個能上馬領兵的上將軍。
    至於皇帝心向著朝堂上的那些文臣,在太子看來也隻是那些人欺騙了皇帝罷了。
    若是以前聽到這些貶低皇帝的話,太子定然會反駁一二。
    可如今說這話的是淩王,是皇帝的一母同胞的親兄弟,太子一時間就不知道該如何回應淩王這話了。
    看到太子這般,淩王不由的冷哼了一聲。
    “當年朝堂上那些文臣武將的事情你忘了不成?”
    想到當年皇帝冷落他這個太子的原因,太子的眼裏也露出了一抹苦澀。
    他的確想要為父皇分憂,可父皇似乎並不需要……
    想到當年夫子二人的爭吵,太子不由的閉了閉眼。
    也不知道如今大周變成了這般模樣,父皇可有真的反省過?
    瞧著太子沒有開口,淩王也知道他心裏的矛盾。
    在太子的心中,皇帝依舊是他的父親。可當皇帝在坐上那個位置的時候起,什麽親情,什麽愛人,都比不得他坐著的那個皇位。
    思及此,淩王的神色淡了幾分。
    不過這些話他並沒有告訴太子,有些事情太子自己想不明白,他自己說的自
    多也是無用的。
    “天家無情,莫要自己陷入不該有的情緒中。”
    “你是太子,是這大周的儲君。你要做的事情遠遠不止這些,若是你沉迷在那所謂的親情中,那個位置你怕也坐不穩當。”
    太子聽到淩王這話,有些愕然的抬起了頭。
    在他的心中,淩王從來都不會跟他說這些。
    甚至對於朝堂中的事情,淩王也很少關心。
    可如今淩王卻跟他說了這些,這讓太子心中有些不是滋味。
    “小叔……”
    似乎是感受到了太子心中的別上,淩王起身拍了拍他的肩膀。
    “放心吧,不管什麽時候,小叔永遠都是你的小叔。”
    太子聞言,眼眶有些發熱了。
    “行了,大老爺們的,動不動就紅眼睛像什麽樣子?”
    “聽聞今日祝娘子似乎要做什麽新鮮的吃食,你若是不想去,那就一個人待在這裏吧。”
    淩王話音落下,腳下的步子已經走出了好幾步。
    太子回過神來,就瞧見淩王已經距離他有段距離了。
    “小叔,你等等我。”
    對於祝秋琪的手藝,太子至今也就嚐過一次。
    可就那麽一次,也讓太子有些惦記那一口。
    那什麽麻辣小
    龍蝦,他至今想想都忍不住的吞口水。
    ……
    小張莊中一切順利,但京城卻是人心惶惶。
    劉將軍被罰了之後,朝堂中都各有各的心思。
    武將有些群龍無首,私下裏沒少讓人去劉府瞧瞧。
    可不管是誰,劉府都是閉門謝客。
    這也讓朝堂中的一種武將更加的擔心,隻以為劉副將這是傷的太重了,這才不得不閉門謝客。
    而文臣在沒有了劉副將在朝堂上的打壓,每個人都顯得很是意氣風發,除了站在最前麵的司馬連。
    皇帝坐在龍座上,看著底下的朝臣的各自的神色,麵色淡然。
    當他看到司馬連之後,心中不僅暗罵了一聲老狐狸。
    “陛下,不知邊境的事情,我們大周是否現在要派人去議和?”
    皇帝沒有回答,而是神色平靜的看著站出來再次請求議和的大臣。
    心中卻忍不住的盤算起來,也不知道番邦那些人到底給了這些人什麽好處,竟是讓他們這般迫不及待的議和,將大周的國土送出去。
    皇帝沒有說話,站出來提議的大臣也忍不住的心中打鼓。
    這麽長時間了,皇帝對於議和的事情還是沒有做出個表態,這也證明了皇帝的猶豫
    。
    這個時候站出來提議此事,怕是要被皇帝惦記上。
    可想到昨天夜裏他收到的哪箱黃金,站出來的哪位大臣神色又堅定了幾分。
    大周說到底不過是損失了幾座城池而已,又不是什麽重大的損失。
    一個簡單的議和,皇帝竟然還猶豫到了現在,這讓不少收了番邦小王子禮的人心中多有所不滿。
    原本以為他們這些文臣在皇帝的心中是重於武將的,隻要是他們提議的,皇帝定然都會同意。
    皇帝想要做一個仁君,就必須聽從他們這些文臣的諫言。
    也正因如此,他們這麽多年來才能很好的拿捏皇帝。
    可如今皇帝似乎與之前有了些許的不同,似乎並不是那麽的在意名聲了,這也讓不少人心中都沒了底。
    若是皇帝當真不在意名聲了,那他們的諫言皇帝是否還能聽得進去?
    他們可是跟番邦的小王子商議好的,若是這次議和成功,他們還能得到更大的好處。
    可若是皇帝沒有答應議和,不僅他們之前談好的好處沒有,以前從番邦王子哪裏得到的東西也要一並還回去。
    朝中的這些文臣自然不願,他們其中有不少人的銀錢已經送到了養著的美妾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