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詔獄研究院解公豹在狂笑

字數:6677   加入書籤

A+A-


    除夕,萬家燈火,遊子歸期。
    然而卻有那麽兩個人,主動來到了詔獄門口。
    一位是工部主事胡元澄,一位是陸學大儒陳公甫。
    二人意外相遇於鎮撫司門外,錦衣衛指揮使紀綱見到二人時,隻覺得頭都大了。
    這他娘的,自己做了這麽久的指揮使,還真第一回看到,主動跑來詔獄報道的!
    “二位可曾想好了,別怪本座沒有提醒你們,這裏可是詔獄!”
    “這大過年的,二位就不能過了年再進去?”
    胡元澄聽到這話,回想起家中的妻兒老小,有了那麽一絲猶豫。
    但這猶豫,也僅有一絲,不多。
    這位兵器大家,已經徹底迷上了漢王殿下口中的神秘科學。
    畢竟他曾親眼目睹,漢王爺運用科學的力量,做出了堪稱奇跡般的壯舉!
    科學,很有可能,助他胡元澄打開新世界的大門,真正認識到這個絢爛多彩的世界!
    在他身旁,陳公甫麵對這個選擇,顯得比較輕鬆。
    陸學傳承至今,就隻剩下了他這個孤家寡人,他還有什麽值得猶豫的?
    如果不抓住漢王朱高煦提供的這個機會,隻怕陸學傳承當真會斷在他手中!
    這對於一位陸學大儒而言,簡直是比死還要可怕的事情。
    所以,陳公甫堅定地點了點頭,笑道“勞煩使尊打開牢門,草民已經準備好了。”
    胡元澄同樣點了點頭,“使尊不必再勸,既然老夫已經到了此地,那就徹底下定了決心。”
    紀綱“???”
    你大爺!
    玩呢?鬧呢?
    你們把我詔獄當成什麽地方了?
    再這樣下去,我錦衣衛不要麵子的嗎?
    懷揣著滿腹怒火,紀綱不耐煩地揮了揮手,示意手下將二人送了進去。
    他已經下定決心,下次見到漢王爺,定然要刹住這股不正之風……
    胡元澄與陳公甫懷揣著忐忑不安的心情,結伴走進了鎮撫司衙門,然而兩名錦衣衛卻並未將他們送入詔獄,而是來到了一座僻靜宅院。
    此刻天色已晚,萬家燈火,繁星點點。
    二人還未走進小院,便聽得裏麵傳來了高談闊論、飲酒賦詩的唱喝聲,令他們愣在了原地。
    這尼瑪啊,什麽情況?
    這裏可是詔獄啊,還有人在這兒飲酒賦詩?
    帶路的兩名錦衣衛聽到這聲音,神情頓時古怪到了極點。
    “咳咳,二位進去吧,解公豹會做好安排。”
    話音一落,錦衣衛逃也似的離開了此地,留下二人在原地愣神。
    良久之後,陳公甫試探性地敲了敲門,很快房門打開,露出了一個滿身酒氣的人影。
    “喲,又來新人了?這不是胡元澄胡大家嗎?還有這位大才,快快請進!”
    胡元澄看清此人麵容後,忍不住發出一聲驚呼,“你是……解大學士?”
    “嘶……解縉!”
    饒是身處鄉野的陳公甫,都聽聞過解大學士的大名!
    解縉聞言朗聲一笑,“哪裏還有什麽解大學士,如今隻有解縉解公豹,二位隨我來吧!”
    話音一落,解公豹便親切地拉著二人走進小院,陳濟等人見狀紛紛鼓掌叫好。
    漢王爺送進來的賢才大家越多,新學教材就越是完善,他們距離成功也就更近了一步!
    “這位是兵器大家胡元澄,被譽為我大明火器之神!”
    “至於這位先生,倒是有些麵生……”
    解公豹笑著解釋了胡元澄的身份,隨即看向了陳公甫。
    後者在眾人注視下,不卑不亢地拱手行禮,自我介紹道“陸學傳人,象山書院院長,陳公甫!”
    陸學傳人!
    這位竟然是陸學傳人!
    詔獄研究所的老大哥陳濟立馬起身,上前熱情地將他迎入席中。
    “當年文安公陸九淵)與朱文公朱熹)在鉛山鵝湖寺辯論三天三夜,留下名垂青史的‘鵝湖之會’,老夫每每想起便神往不已,奈何生不逢時未得一見!”
    “今日得見公甫,定要把臂暢談,以解老夫夙願!”
    陳公甫有些發蒙,解縉貼心地解釋道“這位是陳濟先生。”
    聽到這話,陳公甫有些受寵若驚地急忙起身,躬身道“先生之命,莫敢不從!”
    “哈哈哈,好,滿飲此杯!”
    一眾名宿大家就此結識,雖然所學不同,但勝在理念相同,氣氛很是活躍。
    眾人暢所欲言,針砭時弊,各抒己見,頗有幾分百家爭鳴的意味。
    解公豹見到這一幕,忍不住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漢王殿下,我詔獄人才濟濟,百家爭鳴的盛世大明,已經不遠了!”
    東宮太子府。
    楊士奇與黃淮各自拉著大胖胖的一隻小胖手,久久都不願鬆開。
    看著二人涕泗橫流的惡心模樣,大胖胖恨不得一腳一個踹出東宮去。
    他娘的鼻涕眼淚都流到老子身上了,惡不惡心啊!
    愛妃還等著孤去吃團圓飯呢,你們兩丫的就不能講快點?
    或許是看出了太子爺的不耐煩,楊士奇抽泣了一下,動情開口道“殿下,臣二人此去南洋,隻怕短時間內難以歸國,還請殿下以大局為重,切莫……”
    “啊對對對,孤知道了,楊師放心。”
    黃淮同樣不甘示弱,甩了甩鼻涕,泣道“殿下,臣二人雖然遠在南洋,但臣二人的心,可是與殿下緊緊連在一起……”
    “啊對對對,黃師放心,孤遲早讓你們重返朝堂!”
    聽到太子爺的這句保證,二人一顆心終於落回了肚子裏。
    不是他們不要麵皮了,而是這一去南洋,他們當真害怕太子爺把自己給忘了,一輩子折在那海外蠻夷之地。
    所以趁著除夕夜的空擋,二人立馬趕來了東宮,再訴一番衷情。
    兩個人心裏這點小九九,大胖胖那是門兒清,所以覺得膩歪不已。
    又好言安撫了幾句,直接把二人給趕走了,麻溜地趕去赴宴。
    此刻太子妃已經準備好了團圓宴,太子爺的妻兒老小都在桌上。
    大胖胖環顧四周,笑道“人都到齊了,那就開宴吧,可把孤餓著了。”
    朱瞻基“???”
    漢王府。
    本應是團圓夜,卻因為韋妃突然臨盆,導致漢王府人人情緒緊繃。
    朱高煦站在門外,急得團團轉,落到王府眾人眼中,卻是顯得異常可愛。
    郭氏上前柔聲安撫道“王爺不必憂心,整個應天府最有經驗的穩婆產婆都在裏麵,姐姐也有臨盆經驗……”
    “話是這麽說,隻是聽見愛妃的聲音,本王這顆心就懸了起來。”
    聽見這話,郭妃心中一暖,握緊了他的大手。
    自家王爺,上次受傷後真是開竅了,不但變得體貼人了,花樣還變多了……
    伴隨著一聲啼哭劃破夜空,朱高煦懸著的心終於落下。
    隻見產婆抱著一個粉妝玉砌的小公主興衝衝地走了出來,高喊道“王爺萬福,是個小郡主,母女平安。”
    “好,好啊,本王終於有小棉襖了。”朱高煦大喜,小心翼翼地接過了小郡主,這一刻他體會到了血肉相連的親切感。
    這一刻,他終於沒有了,孤身在大明的漂泊感。
    “來人看賞,王府上下穩婆產婆,重重有賞!”
    眾人聽後也是喜笑顏開,紛紛行禮謝恩,整個王府一片安寧祥和。
    朱高煦抱著小郡主,走到韋妃身旁,將孩子小心翼翼地遞給了她。
    “愛妃,辛苦你了,是個小郡主。”
    “王爺,是妾身沒用,沒能誕下個……”
    “說什麽蠢話,本王更喜歡女兒,那些小兔崽子看著就心煩。”
    聽到這話,韋妃會心一笑,看著繈褓中的女兒,眼中滿是慈愛。
    “那王爺給她取個乳名吧!”
    朱高煦眺望著萬家燈火,頓時脫口而出。
    “安樂,平安喜樂!”
    自從他來到大明,一刻都不曾停歇,盡可能地替朝廷解決著隱患。
    解決靖難遺孤,尋到建文下落,開品鑒會售賣番貨,化身反腐鬥士懲貪治貪,訓練新軍,改革鹽法,重用匠人,攀升科技……
    如今的大明朝,已經煥然一新。
    待明年開春,新鹽上市推入民間,大明錢莊開業,永樂帝出塞北伐,牧羊計劃隨即發動,新學教材編纂完畢正式向程朱宣戰……
    永樂十二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
    但是,平民老百姓,將會迎來一個平安喜樂的大治之世!
    北平,舊王府。
    一場盛大的宴會,此刻正在舉行。
    赴宴的臣子,都是跟隨永樂帝北伐的重臣。
    他們家眷大多都在金陵帝都,如果皇上不賜宴的話,那他們今夜可就是孤家寡人了。
    好在皇上是個體己人,沒有忘記他們這些臣子。
    朱棣起身,高喝道“諸位愛卿,今日乃是除夕,親人相聚的日子!”
    “你們為了大明,隨朕揮師北伐,錯過了這團圓之夜,朕心中很是愧疚!”
    聽到這話,群臣都有些動容。
    “但是,這一仗,朕一定要打!”
    “一世命即萬世命,朕要打出一個永樂之治,打出一個盛世大明,讓子孫後人永享萬世太平!”
    話音一落,大殿內陷入了詭異的寂靜當中。
    下一刻,文武官員全都跪倒在地,嘶聲喝道“陛下萬歲,大明永昌!”
    高喝聲傳至殿下,無論是內侍宮人,還是值宿禁衛,全都下意識地跪倒在地。
    “陛下萬歲,大明永昌!”
    “陛下萬歲,大明永昌!”
    “陛下萬歲,大明永昌!”
    永樂帝端起酒杯,遙望應天方向,眼眶有些濕潤。
    “大明……永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