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從三龍兩蟒到五龍同朝
字數:5085 加入書籤
離開紀綱府邸。
大胖胖表示他要回去緩一下。
趙王爺借了一下郭蘭的開山斧,怒氣衝衝地殺向了詔獄。
朱高煦好說歹說,這才總算是把老三給勸住了,一同回到了漢王府。
剛一走進房門,朱高燧便氣得坐立不安。
“老二,紀綱謀反,你檢舉有功,你是大功一件,可我呢?”
“老頭子這個人你又不是不知道,他豈會承認那是他的錯?到時候指不定怎麽收拾我這個趙王爺!”
一想到這兒,朱高燧就委屈得想哭。
回來之前才挨了一個大逼鬥,這他娘的又是一個大逼鬥記賬上了!
寶寶心裏苦,但是寶寶不說。
朱高煦聽見這話,也是很無奈。
在封建王朝裏,皇帝是不能有錯的,更不能承認自己的錯誤。
因為一旦這樣做了,他的統治威信就沒了。
至於那什麽“罪己詔”,大多都是出於政治需要罷了。
所以,即便皇帝知道自己犯了錯,也絕對不會輕易承認,而是找個替罪羊。
更何況如今的皇帝是朱老四,一個一心渴望贏得天下認可的篡位皇帝,他豈會因為這些小事,汙了自己的賢名。
這樣一來,老三這個替罪羊,算是當定了。
“行了行了,多大點事,反正你馬上去南洋了,怕他一個皇帝做什麽?”
趙王爺“???”
啥?
你啥意思?
去了南洋,就可以不鳥皇帝了?
這麽一說,趙王爺可來精神了,立馬湊了上去。
“老二,你什麽意思?仔細說說?”
朱高煦環顧四周,笑道“這裏不是說話的地方,許久沒有搏殺了吧?走,披甲!”
“好,打一架!”
練功房。
朱高煦兄弟二人盡皆身披戰甲,左手持木刀,右手持木盾,虎視眈眈地對峙著。
下一刻猶如猛虎出籠,朱高煦率先發動了進攻,木刀迎麵橫劈而下,被朱高燧舉盾擋住,戰鬥隨即開始。
木刀與木刀激烈碰撞,就連木盾都成了兄弟二人拚殺的武器。
哪怕二人是關係要好的親兄弟,此刻也是全力以赴,下手沒有絲毫留情。
這是漢王爺與趙王爺的習慣,一遇大事便在僻靜練功房內搏殺討論。
全神貫注的拚死搏殺,有助於他們更理智地思考問題!
朱高煦一刀逼退趙王爺,笑著開口道“老三,你知道我大明的財政收入嗎?”
“知道,以農稅為主嘛,其次是鹽稅,再者就是商稅、礦稅這些雜稅!”
華夏王朝重視農桑,一直都是以農稅為主,分夏秋糧稅。
大明朝農稅的基礎是兩稅製,每年農曆八月征收夏季稅,秋收之後的第二個月再征收秋糧稅。
而且在大明朝初期,占據糧稅主導地位的是軍田的收入。
例如,永樂元年,全國糧稅為三千一百萬石,而軍田繳納的糧食超過兩千三百萬石。
其次朝廷財政收入則是鹽稅,每年給大明朝帶來了一千多萬兩的財政收入。
至於如商稅這些雜稅,與前兩者比起來,隻能說聊勝於無,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計了。
當然,這是漢王朱高煦還未覺醒之前。
如今因為他上交了製鹽工藝並且改革了鹽法,大明朝的鹽稅已經超過了農稅,毫無疑問地穩居第一!
一記木刀斬來,朱高煦一腳將老三踹翻在地。
“也就是說,朝廷主要收入來源,就是農稅與鹽稅對不對?”
朱高燧痛得齜牙咧嘴,沒好氣地咆哮道“對對對,你姥姥的,下手真重!”
“疼?疼就對了!畢竟你要做南洋王,不付出代價怎麽行?”
朱高煦毫不手軟,欺身上前又是一刀,狠狠斬落而下,驚得老三連滾帶爬地翻滾開來。
“老二,你到底想說什麽?”
“嗬,不止老頭子,還有滿朝文武,甚至整個大明,都忽視了一座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金山銀山!”
此話一出,趙王爺頓時一愣,下一秒結結實實地挨了一記木刀,痛得他不斷逃竄。
“你姥姥……什麽金山銀山?”
“商稅!”
聽到這兩個字,朱高燧再次發愣,不出意料地又重重挨了一下。
“你隔這兒跟我吹牛逼呢?商稅那點小錢,別說朝廷看不上,我都看不上!”
趙王爺一邊打起精神應敵,一邊還不忘出言嘲諷。
朱高煦舉刀欲劈,騙得趙王爺舉盾格擋,然而一記窩心腳踹出,直接將朱高燧踹得倒飛出去,硬生生地撞到了牆壁上麵。
“嗬,小錢?你懂個屁!”
“前宋知道吧?三冗導致兩積,積貧積弱,吏治敗壞,軍隊垃圾,認遼國作大哥,認金國做叔伯,每年上交給這些外邦蠻夷的歲幣高達數百萬兩,丟盡了我漢家兒郎的臉麵!”
朱高燧捂著胸口痛得要死,聞言怒罵道“前宋那群軟骨頭,都是被那些文人士大夫給禍害的,一群貪生怕死的狗東西……”
“話是這麽說,但是老三你想過沒有,前宋不過是偏安一隅,他們哪兒來那麽多的錢?除了上貢歲幣給蠻夷之外,還得保證國內民生,偏偏他們還做到了!”
聽到這話,朱高燧頓時一愣,都忘了繼續怒噴了。
對啊,前宋偏安一隅,他們哪兒來那麽多錢?
提到錢這個事兒,趙王爺突然覺得自己心口不那麽疼了,立馬起身繼續對抗。
“很簡單,因為前宋有著無比繁榮的商業,尤其是海上貿易,每年從中抽取的商稅,完全足夠他們給外邦蠻夷上貢那些歲幣,甚至多認幾個叔伯大哥都沒問題!”
朱高煦冷笑了一聲,趁著趙王爺發呆,再次將他打翻在地。
眼瞅著這廝躺在地上裝死,朱高煦雙手握刀狠狠劈了下去。
趙王爺見狀嚇得臉都白了,急忙舉起木盾格擋,下一刻木刀與木盾應聲碎裂,看得朱高燧目瞪口呆。
“姥姥!”
“老二,你真想劈死我啊你?!”
漢王爺聞言笑了笑,索性也躺在了地上。
“老三,商稅的利潤,大到無法想象!”
“等鄭和他們收拾了倭國,就會再次下西洋,奔著海上貿易而去!”
“到時候本王會更改商稅,廢除海禁,鼓勵我大明子民出海貿易,屆時你說這商稅會是一個何等恐怖的數字?”
聽到這話,趙王爺蒙了。
這個老二,膽子是真他娘的大啊!
征倭國,打南洋,還要廢除海禁……
高皇帝的祖訓,在他眼裏就跟放屁一樣……
“我之所以讓你去南洋,是因為南洋舊港等地是海上貿易的咽喉之地,無論是進還是出,都必須繳納足量關稅!”
“你隻要將這些咽喉之地掌握在手裏,那不是一座座金山銀山?”
朱高燧卻提出了異議“老二,就算商稅再多,那也是朝廷的……”
“朝廷的?他們掌控農稅與鹽稅已經夠了,商稅必須掌握在你我二人手中,這是底線!”
“再說了,倭國,安南,暹羅……我大明的疆土隻會越來越大,你覺得一個皇帝管得過來嗎?”
此話一出,朱高燧臉色瞬間狂變,難以置信地看著自家老二,被嚇得說話都結巴了。
“老二啊……不是……二哥……你……你要……”
“時人稱我老朱家如今有三龍兩蟒,我覺得不太好聽,應該是五龍同朝才對!”
朱高燧“!!!”
三龍兩蟒?
不,是五龍同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