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5章 神種的誘惑寧國之謀

字數:4859   加入書籤

A+A-


    糧食!
    這才是朱棣趕來北平的真正原因!
    什麽亂七八糟的東西,永樂帝現在都不在乎,他隻在乎糧食!
    “諸王外放的確是對的,但老二你忘了大明朝的糧食產量了。”
    “現在即便暫停掉各路大軍的糧草供應,大明朝也撐不住了!”
    聽到這話,朱高煦人都傻了。
    這尼瑪地,怎麽會如此嚴重?
    大明朝鬧得缺糧了?
    父子二人對視了一眼,識趣地當即閉口,而後匆匆來到了西宮。
    瞧見朱高煦那輕車熟路的模樣,朱棣心中氣就不打一處來,狠狠給了他後腦勺一巴掌。
    父子二人進了大殿,群臣識趣地在外等候。
    “老二,現在情況很嚴重。”
    “兩淮大水,山東大旱,到處都上了折子,向朝廷索要錢糧!”
    “錢是比之前多多了,但是沒有糧食了啊,那些金銀銅錢又不能當飯吃,朝廷連賑災的糧食都調撥不出來!”
    “中南諸王大軍也不斷上奏,糧草一斷軍心不穩,別說吞下整個中南半島了,大明甚至可能會吃敗仗!”
    “那等後果,你想過沒有?”
    朱高煦“!!!”
    敗仗!
    中南大軍要是吃了敗仗,那這幾十萬大軍能不能活著回來都是個問題!
    要知道哪怕是後世……
    而且寧王朱桂等人可是頂著大明王師的名頭,率軍征伐中南半島。
    一旦他們當真因為糧食問題不敵中南土著,將會導致整個西南之地徹底變天!
    那些個蠻夷會怎麽想?
    大明不行了!
    大明根本沒有那麽可怕!
    大明就是一頭紙老虎罷了!
    要知道中南之所以那麽難打,除了地理因素外,還是因為中南半島上麵的政權勢力太多了,密密麻麻,數不勝數!
    大明諸王率領的各路大軍,一直采取“分而破之”的作戰策略,取得了不錯的戰績。
    但即便如此,整整兩年時間,諸王還是沒能打下中南!
    現在,朝廷停了他們的糧草供應……
    一旦某路大軍吃了敗仗,那這些蠻夷土著絕對會瞬間反撲,大明王師逃出中南都是個問題!
    所以……糧草不能斷!
    “爹,您斷了他們的糧草……”
    朱高煦急聲道,卻沒有任何卵用。
    朱棣不耐煩地擺了擺手,歎氣道“朕打了一輩子的仗,難道朕不明白這裏麵的道理?”
    “如果有其他的選擇,朕絕對不會這麽做,但是大明沒糧了啊!”
    “繼續橫征暴斂籌措糧草輸送給諸王大軍,不等他們打下整個中南半島,大明江山先毀了。”
    “這座江山是你爺爺浴血奮戰打下來的,朕不能讓他毀在朕的手中,你明白嗎?”
    朱高煦聞言一怔,隨即嘴角浮現出了一抹苦澀笑容。
    朱棣這話意思很簡單,他不敢拿大明江山去賭。
    相比於幫助大明諸王打下中南半島,他這位永樂皇帝自然更加看重大明江山。
    對於永樂皇帝而言,的確沒有必要冒著社稷傾覆的風險,砸鍋賣鐵地支持諸王征伐中南半島。
    民以食為天!
    老百姓吃不飽飯,就會成為流民,就會嘯聚山林成為亂匪,大明王朝就會因此轟然崩塌!
    大明重要,還是中南重要?
    對朱棣而言,自然是前者!
    但是對朱高煦而言,他兩個都要!
    其實大明現在麵臨如此困境,究其原因還是他朱高煦步子邁得太大了。
    如果先一步讓鄭和去美洲帶回土豆、番薯、玉米這些高產糧食作物,再執行諸王外放國策,大明哪裏會陷入糧食短缺的困境!
    可是現在,木已成舟,多想無益。
    鄭和出海兩年始終杳無音信,即便是朱高煦心中都有些不安。
    而大明如今的情況,也不能讓他再繼續等下去了。
    朱棣說這座山河不能毀在他手中,同樣也不能毀在他朱高煦手中!
    沉思片刻後,朱高煦豁然抬頭,眼神變得淩冽了起來。
    “爹,老下頭為什麽去江南?”
    聽到這話,朱棣臉色微變。
    “咳咳,這事兒朕本來準備不告訴你,周忱在江南出事了!”
    朱高煦聞言一愣,有點沒反應過來。
    周忱?
    還在江南?
    “兩年前你把人家扔去了江南,可真是半點死活都不顧啊!”
    眼見朱高煦滿臉茫然,朱棣忍不住氣笑了,怒罵了一聲。
    漢王爺無奈地攤開了手,苦笑道“除了北直隸外,我敢讓王府護衛去其他地方嗎?”
    這其實是他們父子二人間的默契,或者說這是朱高煦的識趣。
    永樂皇帝之所以默認他在北平的所作所為,便是因為他朱高煦足夠識趣。
    該上交的銀子一分不少!
    該提前打招呼的時候奏章絕對先到!
    不該去的地方絕對不去,即便是聶興等人也沒有去!
    如果不是他朱高煦足夠識趣,光憑那些謠言,朱棣早把他召回南京剝皮抽筋了!
    所以,除了北直隸外,漢王爺當真不了解其他地方的情況,或者說故意不去了解,以免引起永樂皇帝的猜疑。
    “爹,周忱這小子我很看好,他是個有真才實學的人!”
    “說說吧,這小子出什麽事了?不會貪腐受賄墮落了吧?”
    當初周忱被漢王爺舉薦去清查江南官田,結果兩年時間過去了,事情沒有辦妥,人還折在了江南。
    朱棣也是苦笑著搖了搖頭,歎氣道“周忱到底還是太嫩了,他以為不貪不收,就可以堅守本心,完成朝廷的任務。”
    “結果那些個士紳,手段比他想象的還要卑劣奸詐,一旦出手就要致他於死地!”
    “蘇州府以絲綢名揚天下,有一善織的貌美女子,意外與周忱結識,二人情投意合,奈何這本身就是一場他人精心設計的局罷了。”
    “最後那織女被其父強行嫁與當地一名紈絝子弟,婚宴當日還邀請了周忱一同赴宴,結果不知道怎麽鬧的,第二日發現周忱與那女子睡在了一張床上,轟動了整個蘇州府!”
    “織女大婚當日名節被毀,被逼得當場自盡身亡;周忱一生清譽一朝喪盡,淪為仗勢欺人、強辱人妻的狗官奸邪,被蘇州知府暫時扣押了起來,準備移送回京師交由朝廷處置……”
    朱高煦靜靜聽完這個故事,不知道該說些什麽。
    周忱啊周忱,你小子真是……太嫩了啊!
    這不是織女與牛郎的故事。
    這是朝廷與士紳的故事。
    江南士紳得知周忱成了欽差大臣,即將前往江南清查官田,他們自然會做出應對措施。
    隻是就連朱高煦都沒有想到,這些士紳的手段會如此卑劣下作,如此沒有底線!
    周忱不貪財不好色,那又如何?
    俗話說,自古英雄難過美人關!
    你不好色,那不代表著不能用女人解決你!
    隻是可惜了這段淒美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