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5章 消息走漏國不可一日無君

字數:5108   加入書籤

A+A-


    漢王爺發飆了!
    群臣頓時被嚇得噤若寒蟬,不敢吭聲。
    他們麵麵相覷,看了一眼這黃米粥,有些難以下咽。
    要知道在場這些官員,不是身居要職的朝堂重臣,就是名揚四海的碩儒名流,身份地位擺在那裏,從沒有為生計發過愁。
    這些士紳顯貴們平日裏吃的可都是山珍海味,最差也是香噴噴的大米飯,顆粒飽滿,香氣逼人。
    可現在他們眼前這黃米粥,黃不拉幾的不說,還是用糙米製成,味道可想而知!
    這東西真能吃嗎?
    眾人互相看了看,直接陷入了沉默。
    見此情形,回過神來的永樂皇帝,直接端起黃米粥一飲而盡。
    那異樣的口感,遠沒有朱棣內心苦澀。
    皇帝陛下親自帶頭喝了,眾人哪怕再不樂意,也隻能老老實實地端起了碗,準備捏著鼻子把這鬼東西喝下去。
    夏元吉掃了一眼這些人,蒼老麵孔上浮現出了一抹苦澀。
    他夏元吉身為戶部尚書,兼管天下農政。
    大明朝的老百姓,天天喝這東西為生,連肚子都填不飽。
    他這位戶部尚書大人,心裏有好受得到哪裏去。
    夏元吉歎了口氣,同樣喝完了黃米粥。
    隻是相比於皇帝陛下,他喝的很慢很細致,每一口都充滿了苦澀。
    事到如今,其餘官員也沒有了推脫的勇氣,隻能硬著頭皮將這黃米粥給喝了下去。
    等到所有人都喝完了,朱高煦這才笑眯眯地追問道。
    “諸位,怎麽樣?”
    “是這黃米粥難喝,還是這土豆泥難吃?”
    聽到漢王這話,眾人臉色盡皆陰沉,但礙於皇帝陛下已經到了暴怒的邊緣,他們根本就不敢發作。
    倒是朱棣咂了咂嘴,臉上寫滿了愁容。
    “這黃米粥,真是粥嗎?”
    “清湯寡水,一碗下肚,連半點感覺都沒有。”
    “眾位卿家,朕在想啊,老百姓整日吃這個東西,連肚子都填不飽,可他們還要整日辛勤勞作……”
    話說到這兒,朱棣眼眶甚至都有些紅了,一股難以言表的強烈罪惡感瞬間籠罩心頭。
    “朕自問勤政愛民,用度節儉,可是再怎麽節儉,朕每日的膳食也稱得上……”
    此刻朱棣腦海中隻有一個念頭……
    朕真該死啊!
    他朱棣在朝野上下的吹捧之下,也難免自詡為一代明君。
    可是今日漢王呈上這黃米粥,告訴他老百姓艱難度日,這無疑是一記響亮的耳光,狠狠抽在了他朱棣臉上!
    群臣見此情形,也全都沉默著低下了頭。
    當然,並不是每個人都有這樣的責任感。
    但是皇帝陛下都這樣說了,低頭認錯就對了,難道你還敢在這個時候咧著嘴笑?
    皇帝陛下表麵上在自責,但他可是大明天子,天子會犯錯嗎?
    皇上自責,該死的還不是臣子!
    他們這些做臣子的,一個個都該羞愧自殺!
    眼瞅著氣氛越來越詭異,朱高煦直接揮了揮手,命人把剩下的菜肴都端了上來。
    “爹啊,那土豆泥你隻是吃著不習慣,所以才會覺得口感怪怪的。”
    “這些菜肴也都是用土豆製成,煎的炒的炸的,每一樣口感都不同,爹您嚐嚐。”
    此話一出,朱棣頓時一愣,眾人的臉色也全都變得古怪了起來。
    我尼瑪啊!
    這漢王可真不是東西啊!
    直接把最難吃得東西端上來,趁機教訓了他們一頓,還惹得皇上心情大壞,嚇得群臣噤若寒蟬!
    朱棣有些幽怨地看了朱高煦一眼,隨即命人取來了筷子。
    他先嚐了嚐焦黃酥脆的炸土豆,眼睛頓時一亮。
    “這口感不錯,酥脆爽口!”
    “這是炸土豆條,可以用調料改良口感。”
    緊接著朱棣又嚐了嚐酸辣土豆絲,全新口感令他頓時味蕾綻放。
    “這道菜……”
    “酸辣土豆絲,爹口感很不錯吧?”
    “確實不錯。”
    “還有這道土豆燒牛肉!”
    “嗯?牛肉?”
    “咳咳,老死的老死的。”
    眾人聞言一陣無語,夏元吉更是翻了個白眼。
    按照大明律令,耕牛作為重要的農耕牲畜,嚴禁任何人私自打殺,違者重懲。
    地方州府不僅將耕牛數量記錄在案,朝廷更是將其作為考查官員政績的標準之一。
    但是這又怎麽難得到擁有特權的達官顯貴呢?
    於是乎一頭頭耕牛被迫“自然死亡”。
    眼見皇上吃的開懷大笑,群臣頓時眼睛都看直了。
    尤其是這後麵呈上來的菜肴,每一樣都帶著一股股香氣,令人食指大動。
    奈何那狗賊漢王爺,僅僅隻是給皇帝陛下做了一份,根本就沒有他們這些人的,以致於此刻眾人隻能眼巴巴地看著皇上用膳,口水都快要流出來了。
    朱棣每一樣菜肴都仔細嚐了嚐,越嚐越高興,臉上漸漸浮現出了笑容。
    他倒不是因為菜肴好吃這才由怒轉喜,而是高興於這土豆的完美。
    不但可以作為糧食直接食用,還可以作為菜肴,關鍵在於此物產量極高,堪稱真正的社稷神器!
    “這土豆,真神器也!”
    “不管是產量還是口感,都完全可以作為老百姓的主糧!”
    “鄭和啊鄭和,你這次可是立下大功了!”
    鄭和此刻正站在漢王爺身旁,聞言立馬跪地謝恩。
    “陛下言重了,這還得多虧了漢王殿下的指引,否則臣這輩子都不可能向東航行!”
    朱棣聽到他這話,也是欣慰地點了點頭。
    畢竟他知道鄭和此次向東航行開辟新航路,正是得益於老二給他提供的海圖與路線。
    可以說此次鄭和帶回神種之功績,有一大半都得落到漢王朱高煦身上!
    “漢王自然是有功的!”
    “沒有他我大明怎會得到如此神器?”
    聽見這話,鄭和楊士奇等人都是一喜。
    接下來隻要皇上下令,將土豆交由漢王負責推廣培育,等到秋收之時,漢王殿下就可以憑借這份滔天功績,一舉入主東宮,成為大明儲君!
    有人歡喜有人愁,楊溥等人此刻臉色都不太好看。
    一是漢王立下了如此大功,隻怕他在皇上心中的分量將會越來越重。
    二是那鄭和竟然公然表態,支持漢王朱高煦,這可不是一個好消息!
    放在以前,大明水師或許沒那麽重要,畢竟中原大地自古以來就是陸戰為主。
    但是現在,隨著諸王外放,大明控製的海上疆域甚至快要超過了陸地領土,大明水師也因此頓時就變得炙手可熱了起來!
    可偏偏太孫朱瞻基對水師一無所知,甚至都沒有引起重視!
    楊溥一想到這兒,眉頭頓時緊鎖。
    然而正當這個時候,朱棣突然臉色一變,隨即昏死了過去。
    “爹!”
    “皇上?!”
    “快傳太醫!”
    眾人大驚失色,頓時就慌了手腳。
    一名儒臣見此情形,直接怒喝道。
    “漢王,你竟敢毒害皇上?”
    朱高煦“???”
    臥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