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5章 楊榮的選擇曆史絕不會重演

字數:4009   加入書籤

A+A-


    南方安排完畢。
    朱棣正式下令遷都。
    遷都是很麻煩的事情,好在自有部寺監官員去完成各自的差事。
    作為永樂皇帝大明天子,朱棣隻需要下達命令即可。
    一架架馬車從南京駛離,這是隨朝廷前往北平新都的達官顯貴與皇親國戚,全都是拖家帶口,一時間令隊伍冗長到了極點。
    朱高煦坐在馬車裏麵,掀開門簾看著這龜速,忍不住有些無奈。
    他是真不想現在就去北京,奈何老頭子下了死命令,此次必須隨同前往。
    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畢竟他朱高煦現在不是漢王,而是當朝太子,國之儲君!
    遷都這頭等大事,朝廷自然免不了諸多繁瑣禮儀,比如祭祀天地等都需要太子參與。
    偏偏朱高煦最討厭的就是這些繁文縟節,與其花時間精力搞這些沒用的麵子功夫,而且還他娘地勞民傷財,不如多花點時間想想怎麽建設沿海海關。
    正無奈吐槽著,馬車外突然傳來了聲音。
    “太子爺?”
    “哥幾個找你喝酒來了!”
    一聽到這個聲音,朱高煦頓時就笑了。
    這是成國公朱勇和魏國公徐欽兩個小崽子。
    因為遷都隊伍冗長,加上朱棣時不時地停下腳步,巡視地方州府,少說也要好幾個月才能抵達北平新都。
    朱高煦覺得很是無聊,就喊來隊伍裏的武官勳臣聊天喝酒,打發時間。
    朱勇和徐欽這兩個小崽子,當真是紈絝子弟的典範,整日不學無術遊手好閑。
    哪怕曾經被朱高煦丟進西山軍營裏麵操練了一番,效果也是不大,索性聽之任之。
    畢竟是太子殿下坐的馬車,不但奢華無比,而且內部空間極大。
    朱勇和徐欽上了馬車之後大大咧咧地坐下,倒也不顯得擁擠。
    “小欽子,你魏國公一脈當真決定留在南京?”
    聽到這話,徐欽眼中閃過一道精芒,不過轉瞬即逝,又恢複了平日裏的憊懶模樣。
    “太子爺您也知道我這一脈的往事,定國公一脈去了北京新都,我魏國公一脈留在南京就好了,省得髒了皇上的眼睛。”
    徐欽嗬嗬笑道,語氣之中卻是有些淒涼。
    朱高煦聞言一怔,隨即沉默著拍了拍他的肩頭。
    這小子哪裏是個草包,分明就是在藏拙啊!
    徐欽是第一代魏國公,大明開國大將,中山王徐達的孫子。
    徐達功績不必多言,僅憑他收複了燕雲十六州這一條功績,就足夠名垂青史了!
    隻是徐達的幾個兒子,就很有意思了。
    靖難之役的時候,長子徐輝祖是建文純臣,曾一度率南軍將朱棣逼入了絕境,因此使得小心眼的朱老四對他痛恨無比。
    朱棣攻破應天殺入金陵,曾一度想殺了徐輝祖泄憤,但考慮到他是元勳之後,而且身是徐皇後的親大哥,可是當朝國舅,這才作罷。
    不過朱棣還是勒令徐輝祖返回私宅,革去他的俸祿和爵位,禁錮在家中鬱鬱而終。
    徐達三子徐增壽就更有意思了,不但多次在朱允炆麵前幫朱棣說好話,而且還在靖難之役期間暗中向朱棣傳遞消息,最後被建文帝所發覺,親手提劍砍了他。
    朱棣對徐增壽之死十分哀痛惜悼,追封定國公,子孫世襲。
    如此一來,徐達後人就擁有了兩個國公爵位,一個追隨燕王朱棣的定國公,一個建文純臣魏國公。
    可想而知,魏國公府在永樂朝極其不受待見,甚至連上朝的次數都屈指可數。
    當代魏國公徐欽,打小就是一副紈絝子弟模樣,惹是生非遊手好閑,將紈絝子弟做派演繹到了極致。
    朱高煦其實也能夠理解,換做自己是徐欽,肯定會想辦法自汙。
    如果這徐欽不是個紈絝子弟,反倒是個妖孽天才,隻怕朱棣晚上覺都睡不好。
    但這都隻是徐欽個人揣測罷了,朱棣畢竟是永樂大帝,雖然有些小心眼,可王者氣度還是有的。
    徐輝祖已經病逝了這麽多年,那點恩怨早就煙消雲散了。
    “小欽子,這些年演得很累吧?”
    徐欽聽到這話瞳孔猛地一縮,額頭上竟被嚇出了冷汗。
    他滿臉驚懼地看著朱高煦,身子竟止不住地顫抖了起來。
    “太子……殿下,臣不知道您這話是什麽意思……”
    “你這小子,明明是個聰明人,偏偏要偽裝出一副紈絝子弟的模樣。”
    朱高煦沒好氣地給了他後腦勺一巴掌,“你真是小看咱們那位皇帝陛下了。”
    “莫說你是徐輝祖的兒子,就算我爹真想殺了你爹,當年殺了也就殺了,哪裏還會等到現在?”
    “事情已經過去這麽多年了,上一輩的恩怨早就消散,你何必活得這麽累?”
    徐欽聽到這話,頓時就沉默了。
    他也不想活成一個紈絝,他畢竟是中山王徐達的孫子啊!
    他何嚐不想做一個將門虎子,為大明開疆拓土,重現先祖榮光?
    可是他不能!
    因為他是魏國公這一脈,他是徐輝祖的兒子!
    所以打小從懂事開始,公府眾人就教導他,一定要做個混吃等死的紈絝廢物,這樣才能保全魏國公一脈的榮華富貴!
    徐欽明明有著自己的宏圖大誌,卻無奈受限於魏國公世子的身份,隻能按照公府的培養,一步一步成了個臭名遠揚的紈絝公子哥兒。
    自此金陵帝都中出現了兩個極端,一個是紈絝世子徐欽,另外一個則是溫文爾雅的定國公世子徐輝祖。
    同為中山王徐達的後人,表現卻是截然相反,世人自然樂意將他們放到一起比較議論。
    而最終結果就是,魏國公府承受了太多的嘲笑與非議,日子也過得愈發艱難!
    偏偏他徐欽還要裝出一副無所謂的模樣,繼續不學無術,繼續遊手好閑,繼續做他的紈絝世子!
    這簡直比殺了他還要難受!
    但是,徐欽沒有其他選擇,他隻能如此行事!
    如果可能的話,徐欽真希望自己不是出自魏國公府,而是生在定國府,要是那樣該多好?
    “太子殿下說笑了,臣一直都是個胸無大誌的紈絝子弟,以後也會是個遊手好閑的紈絝國公!”
    “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