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2章 稅務專局這是錦衣衛啊

字數:3980   加入書籤

A+A-


    乾清宮。
    朱高煦慢悠悠地走進了禦書房。
    此刻朱棣臉色很是難看,顯然又遇到了什麽不開心的事情。
    而“罪魁禍首”,赫然正是朱高煦這個太子爺。
    他之所以讓刑部去查辦劉忠,就是給刑部挖了一個坑。
    劉忠在衛所裏麵可是土皇帝一樣的存在,犯下的累累罪行可謂是罄竹難書!
    而刑部尚書金純一向嫉惡如仇、秉公執法,他查出來之後,自然會上報皇帝陛下,請求皇帝陛下親自定奪。
    朱棣對這個劉忠的印象,還停留在他隻是一個庸才廢物的地步。
    所以起初並沒有太過關注,然而當他看見劉忠犯下的罪行之後,卻是瞬間勃然大怒,隨即又派遣東廠親自趕赴山東各大小衛所,調查取證力求實情。
    然而東廠最後調查得出來的結果,簡直就是觸目驚心,比刑部查證所得還要令人憤怒!
    朱棣冷冷地看著朱高煦。
    “你這個逆子!”
    “這一切都是你的手筆吧?”
    朱高煦聳了聳肩,沒有否認。
    “衛所製度早就不適合眼下的大明了。”
    “隻是這畢竟是太祖高皇帝定下的祖製,即便要改動,也缺乏一個合理的借口。”
    “所以你讓刑部去查劉忠,然後把這個借口送到朕麵前?”
    朱棣咬牙看著這個兒子,恨不得把他吊起來打一頓。
    “既然你早就知道衛所糜爛至此,為何不提前告訴朕一聲?”
    “朕還念著劉忠父兄的功績,想要對他網開一麵,真是豈有此理!”
    朱棣瞪眼,氣得一巴掌拍在了案桌上麵。
    “從洪武初年開始,各地衛所就出現了大量逃兵!”
    “到了洪武三十一年,衛所逃兵更是高達數萬人,這還隻是登記在冊的數量!”
    “兵部上奏,天下都司衛所每歲差去勾軍官旗不下一萬六七千名,計所勾之軍,百無一二到衛。”
    “太祖爺創立的衛所製度,竟然已經糜爛到了這種地步!”
    無怪朱棣沾沾自喜,實在是這些數據太過觸目驚心了些。
    通過這些數據不難看出,天下衛所幾乎已經是空了大半,時常都有逃兵出現,而且逃兵數量逐年增多!
    繼續這樣下去,恐怕要不了二三十年,大明天下各地衛所就會徹底空了!
    那朝廷還拿什麽鎮守四方,大明還拿什麽威壓四夷?
    “爹啊,出現逃兵是很正常的!”
    “其一衛所屯田本就貧瘠,還要繳納稅糧,百姓去了衛所隻會比正常農戶還要困苦艱難,他們不逃才怪!”
    “其二就是劉忠這等世襲軍官了,靠著父兄功績身居高位,子孫世代承襲衛所官職,所以他們就成了跟西南那些土司一樣的存在,在衛所裏麵堪比土皇帝,高高在上,欺壓將士,奴役士卒,搜刮民脂民膏,衛所焉有不壞之理?”
    “其三就是軍戶籍貫太過卑賤了,士農工商此四民中,軍戶雖然屬於農籍,但他們的實際地位比之商戶還要卑賤,不但窮而且危險,時不時就會麵臨死亡,誰還願意去做軍戶啊?”
    聽見這些原因,朱棣滿臉鐵青。
    “你這逆子,到底想說什麽?”
    朱高煦將自己初步擬定的新軍製遞給了朱棣,語氣陡然變得嚴肅了起來。
    “我大明戰兵無戰事時戍守邊疆保家衛國,有戰事時趕赴戰場浴血奮戰開疆拓土,他們不應該受到這樣淒慘的待遇啊!”
    “就連老百姓都知道,要讓馬兒跑就得給馬兒吃草,可是朝廷這些年是怎麽做的呢?”
    “任由世襲軍官奴役壓榨底層將士,任由軍戶子民艱難困苦掙紮求生,衛所製度之所以糜爛,不僅僅隻是劉忠等世襲軍官的原因,還有朝廷還有您這位大明皇帝,都脫不了幹係!”
    朱棣瞪眼,怒氣衝衝地盯著朱高煦。
    “當然,現在不是追究責任的時候。”
    “這衛所世襲製度必須要改一改了,不改遲早會葬送大明江山!”
    眼見朱高煦改了口給自己一個台階下,朱棣這才神色稍緩,沉下心來翻閱著朱高煦的新軍製。
    簡單看過之後,朱棣卻是眉頭緊鎖。
    “老二,你這新軍製,是不是有些過了?”
    “如此拔高將士待遇,給予他們各種優待,萬一讓他們生出了驕橫跋扈之心,甚至是不該有的心思,那該如何是好?”
    “而且給予將士這般優待,那些文官縉紳絕對不會同意,這簡直比殺了他們還要難受!”
    朱高煦端起茶杯呷了一口茶水,淡淡開口道“爹您難道忘了嗎?”
    “這以後皇室負責軍費開支,文官縉紳無權過問!”
    “換句話說,皇室怎麽養軍隊,那是皇室的事情,關那些文官
    縉紳屁事!”
    “再者說了,軍隊上下的軍費俸祿都出自皇室之手,他們隻會對皇室更加忠心,而不會生出驕橫反叛的心思。”
    “畢竟將士們要是能夠吃飽穿暖,每月還有餉銀可拿,誰會發瘋跟著他人造反,砸了自己的飯碗,壞了自己安寧的生活呢?”
    頓了頓,朱高煦出言調侃道。
    “爹啊,你就是格局太小了,患有被迫害妄想症,老是覺得總有刁想害您。”
    “可是您不要忘了,天下百姓都還是淳樸的啊,隻要您這位大明皇帝能夠讓他們吃飽穿暖,能夠讓他們安居樂業,他們就會自發地擁護崇拜您老人家,即便有那麽一兩個野心勃勃的瘋子想要趁勢作亂,不用等到朝廷出手,老百姓一人一口唾沫都能罵死他們!”
    “這才是真正的得民心者得天下啊!”
    朱棣臉色微變,下意識地點了點頭。
    雖然這個逆子說話不好聽,但是不得不承認,他這話還是很有道理。
    要是真正能夠締造出一個,老百姓不用再承擔徭役賦稅的太平盛世,哪裏還會有人造反啊!
    “既然如此,那就按照你的意思去辦吧!”
    “把薛祿、柳升這些戰將全都召集回來,革新軍製總得知會他們一聲。”
    朱高煦點了點頭,他也是這麽想的。
    大明朝廷裏麵,如今能夠征戰沙場的,就是這批靖難勳貴了。
    至於去遼東拓荒那一批,除了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