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他也該幹點正事了!

字數:5649   加入書籤

A+A-




    .
    營帳裏,小護士來來去去忙忙碌碌。
    單薄的白紗輕輕垂下,形成簡單的隔斷間。
    那些怎麽洗也洗不幹淨的白紗上,點點暗紅鮮血。
    就在李長明懷疑是不是雨三灣偷吃了他的午飯的時候,一聲慘叫響了起來。
    “啊!”
    這一聲慘叫,是遠處一位小護士正在處理傷口,那受傷的戰士發出來的。
    小護士手生,顫顫巍巍地說道:
    “對不起,對不起..”
    “我輕點,我輕點..”
    可是缺少藥物,要處理戰地傷口,那就是鮮血淋漓。
    鮮血淋漓,代表著疼。
    那沾著藥水的粗糙棉花輕輕一碰,戰士便痛得嗷嗷叫:
    “啊啊啊!”
    慘叫聲中,小護士抿著嘴看著被汽油彈濺射灼燒的醜陋傷口,眼眶紅紅。
    她害怕極了。
    但是戰士慘叫後,反而揚起笑容,滿臉蒼白地看著那小護士說道:
    “沒事兒,喊一喊,哥就不痛了。”
    小護士眼眶紅紅,看著受傷的戰士哭泣著說道:
    “哥..”
    “你說咱們這是為了啥呀...”
    為了啥?
    戰士聽到這似曾相識的話語微微一愣,慢慢抬起頭來。
    沒想到這一位戰士,正是李長明的哥哥李長順。
    而跪在地上為李長順處理傷口的小護士,是李長明的妹妹李長清。
    李家三人,老大李長順加入了汽車連,隻要執行任務,就是迎著滿天的炮彈到處跑。
    老二李長明,風風火火來來去去,一場戰役打完順著另一場戰役。
    最小年紀的李長清,成為了一位前線衛生員。
    看著妹妹李長清那通紅的眼睛,李長順似乎想到了什麽。
    臉上點點灼燒痕跡的他伸手摸了摸李長清的短發,唏噓回道:
    “傻瓜..”
    “哥是在為咱家啊..”
    “一點疼,不算啥。”
    營帳裏,慘叫依舊,鮮血依然。
    白紗微微晃動。
    陽光在環境簡陋的營帳中形成丁達爾效應,數不盡的細微塵土輕輕飛揚。
    李長明靠在病床上,手裏拿著小小的口琴。
    吹響口琴,琴聲悠悠..
    “人們說..你就要離開村莊..”
    “我們將懷念..你的微笑..”
    “你的眼睛..比太陽更明亮..”
    “照耀在..我們的心上..”
    “走過來..坐在我的身旁..”
    “不要離開得這樣匆忙..”
    琴聲飄蕩,微微回蕩。
    隔著怎麽洗也洗不幹淨的白紗,雙眸紅紅的李長清嘴皮顫抖。
    十六歲的她不能明白李長順的話語意思。
    隻是下意識看了眼琴聲傳來的方向,就又收回了視線。
    鑷子夾起沾著藥水的棉花,輕輕點在那暗紅翻湧的醜陋傷口。
    點點,淋漓血肉。
    那麽,就此,簡單聊聊華夏誌願軍於半島戰爭的醫療體係。
    此時的華夏誌願軍醫療體係是抄的。
    抄蘇連老大哥的。
    基礎有著如下步驟:
    一、前方治療:即為最簡單的清創處理,骨折、消毒、縫合、包紮等等。
    二、轉後治療:工作由醫務員、看護、衛生員共同完成。
    衛生員需提前做好準備,隨時背上藥箱跟著傷員轉移。
    說來。
    或許會有人以為,後勤衛生員等人是受過高等教育的專業醫療人員..
    其實正好相反。
    此時誌願軍的醫療係統裏..
    比如十六歲的李長清,書都沒讀多少天,字都不識得幾個,便光榮報名入隊。
    像李長清這樣沒有文化教育,沒有受過係統醫學教育的衛生員、看護並不在少數。
    大多數的後勤醫務人員,均是入隊後就地學習人體解剖、包紮、戰傷處理等醫學知識。
    文化水平較高的醫務工作者是技術工種,更是珍稀兵員。
    同理..
    誌願軍不止是缺藥,還缺醫術高超的戰地醫生。
    戰火紛飛,前線艱辛。
    誌願軍的醫務人員同樣麵臨重重困難。
    一張張淳樸青澀的臉龐,積極學習和積累護理經驗,奮戰在戰地醫院和前線醫療單位中,為傷病員提供救治和醫療服務。
    另外。
    傷員的轉運模式就更為簡單了:
    汽車兵拉著物資、補給、彈藥去前線。
    卸下補給,返回時刻,運載傷員。
    由於沒有製空權,所以轉運時間多為晚上。
    時間的限製,讓汽車兵的車不可能停著、閑著,也不可能空著。
    幾乎沒一會。
    就有汽車兵走進營帳,對著李長順問道:
    “怎麽樣?手能使嗎?”
    李長順的肩膀是濺射燒傷,傷勢自然不淺。
    但是不淺也沒有辦法。
    相比那些斷手斷腳、犧牲無土的戰友,這點傷已經是小傷了。
    李長順聽到汽車連的戰友詢問,沒有猶豫回到道:
    “能使!”
    “走!”
    李長順要出發了。
    他手臂的傷口隻是隨意清理了一番,就再度穿上衣裳。
    一頭短發的李長清見此,趕忙拎起藥箱跟上。
    兩人一前一後,匆匆而來,匆匆離開。
    他們沒有發現病床一角的李長明,李長明也沒有發現來去匆匆的他們。
    唯有那輕輕飄蕩的白紗,在歡送一場離別。
    51年,誌願軍後勤保障部共8萬餘人,11個汽車團,僅3000輛汽車。
    3000輛汽車,送上一線的供應補給,隻有25。
    3000輛汽車,頂著滿天炮彈,扛起前線三十餘萬誌願軍的全部後勤。
    當時負責誌願軍後方勤務的洪司令曾經說過這麽一句話:
    ‘多運一袋糧食過江,就是你們的榮譽。
    正是一位位不停接軸轉的後勤人員,搭建了華夏誌願軍炸不斷的‘鋼鐵運輸線。
    現在。
    汽車兵李長順再次啟程。
    十六歲的衛生員李長清隨車遠去。
    琴聲悠悠,慢慢平息。
    李長明伸手握住口琴,感受著手指間的力量,雙目漸漸鋒芒。
    聖誕節過完了。
    治療也到此為止了。
    該幹點正事了。
    大戰,在即。
    前方,便是臨金江。
    臨金江,三八線唯一天險。
    誌願軍想要噶掉米軍,必須衝破天險臨金江。
    於此,臨金江戰線地形全麵鋪開。
    如果說長津湖是個“y”字。
    那麽臨金江就是一個“一”與一個“”字的聯合體。
    如今,你已經是一位成熟的老兵了。
    如果換做是你,你會選擇在“一”字部位衝鋒突破。
    還是選擇在“”字部位衝鋒突破。
    下一篇章。
    半島戰爭第一階段第三次戰役:
    首戰,突破臨金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