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隻是忘記了
字數:3560 加入書籤
葉建軍還是很聽人勸的,尤其是對自己的媳婦兒有危害的事情他萬萬不敢做。
女校長這麽說他也冷靜了下來,可是卻又急又氣弄得一頭汗。
“那咋辦,還能就這麽算了?”
女校長收拾了一下東西,道:“不,怎麽可能就這麽算了,我們一起去。”
她說完,這幾個人就想奔著趙思甜的屯子。
葉建軍道:“那家夥在衛生院呢,他媳婦兒生孩子。”
蔡老師驚訝道:“你說的不會是,在你們家門口說趙同學壞話的那個男人吧?”
“對,就是他,還有誰可以做到壞成這樣的。特麽的,自己把入取通知書拿了,反過來讓他家裏人去笑話我媳婦兒說她沒考上大學。還在你們麵前說我媳婦兒的壞話,這也是人能幹出來的事兒。”這就是不讓他打,要讓他打,他能把王大成給往死了揍。
可是他也知道,這個時候不能給媳婦兒惹事,要克製。
既然說人在衛生所,他們這幾個人就直奔了衛生所。
這裏麵現在也沒有啥科,倒是有婦產室。女校長找了認識人,然後他們就在產室外麵找到了王大成一家。
看到了葉建軍王大成還挺害怕,主動道:“我媳婦兒在生孩子,有啥事和咱們晚點說啊。”
語氣僵硬,其實就是在求饒了。
但葉建軍道:“我管你生啥,今天這事兒咱們沒完。王大成說吧,我媳婦兒的入取通知書被你弄哪兒去了?”
王大成一聽他這麽問馬上目光閃躲,但馬上又冷靜下來道:“啥,什麽通知書。她沒收到通知書還怪我了,大概命該如此。”
“我艸你個命該如此。”葉建軍生氣之餘不擅長唇槍舌站,但是還有一眾知識份子在。
那個蔡老師冷冷的道:“是你把趙同學的兩封入取通知書給藏起來了,我們已經查明了,你最好認錯還回來,否則……”他看了一下自己背後,那個公安同誌從後麵走了上來。
他也十分嚴厲,整個人正氣十足。
“王大成是吧,現在人證物證都指名是你在高中學校門前拿走了郵遞員送給趙思甜同學的兩封信,現在,你還有什麽話說。”
一個公安站在這裏問話,一般人都會覺得腿抖。
王大成還算是冷靜,他轉了一下眼珠,做出思考的樣子道:“你們讓我想一想,最近我媳婦兒總是鬧肚子疼,所以我記性不太好。”
葉建軍拳頭的骨節握得啪啪直響,眼睛通紅通紅的,看樣子就像是要把人立刻弄死的樣子。
女校長怒道:“你再胡說什麽,既然你還不承認,那公安同誌,我們學校告這個男人偷我們學校的錄取通知書,意圖利用通知書做壞事。”
那公安同誌點了點頭,就往自己的腰間摸,他腰間掛著一副手銬。
王父也害怕了,馬上道:“你們別激動,這事兒肯定有誤會。大成啊,你到底拿沒拿老實交代啊。”他可不想在屯子裏呆不下去。
王大成吞了一下口水,他還以為這輩子都不會被爆出這事兒呢,誰知道趙思甜因為成績好引來了兩個學校的老師啊。最重要的是,他們還要查這事兒,真的是閑的沒p放了。
可他既然能做出這種事兒就早上準備了,此時對著在場來問罪的人突然間道:“哦,你說起日子我才想起來,確實有人拖我要送兩封信給我們屯子的人,但是我最近事情太多給忘記了。”
隻要說是忘記了,那基本上他們也說不出什麽來。
“不是說,不著急嘛,我正準備等我媳婦兒生完孩子就給送過去呢。因為太忙,我也沒看是誰的,原來是趙思甜同學的嘛,真的是對不起了。”
道歉看來是一點誠意也沒有。
葉建軍已經氣得七竅生煙,直接就要衝上去揍他。
可到底是公安同誌在,一把拉住他沒讓打人。
但是他一邊拉著葉建軍一邊道:“王大成,你這樣做差點毀了趙思甜同學一輩子知道嘛。既然不想捎信就別捎,現在請把信交出來。”
“行行行,就在我包裏。”
他是走到哪裏都帶個公文包,好象是顯擺自己有多有才學似的。
很快將兩封信拿了出來,然後送到了女校長的手上,道:“我可沒用這信做什麽,隻是忘記送了,應該沒有什麽法律責任吧?”
葉建軍大聲道:“你這個無恥小人,我特麽滅了你。”
“我真的是忘記了,對不起啊,等到回去之後定然備厚禮去道歉。”
“不用了,今天我就算打不著你,但也不會讓你好過的。”葉建軍也還是很冷靜的,就算氣得不行但也不能在公安麵前與醫院打人,不如等到以後慢慢報複。
女校長拿到信之後看到信還沒有打開,就皺著眉道:“王大成,你這樣的行為……”
她還想說教一下,順便說一下要找王大成的校長說明白,可沒有想到這時候產室跑出來一個護士道:“華正容的家屬,生了,生了。”
看到他們都去圍著那個剛剛被抱出來的嬰兒了,這種情況確實不應該再做什麽。
女校長垂眸,冷冷道:“回去再說吧,葉同誌,我知道你心裏的憤怒,但是咱們現在拿他也沒有辦法。”
“我知道,這個混蛋……”葉建軍強忍著怒氣,但也隻能跟著他們離開。
他還沒有禽獸到麵對新生的嬰兒還能鬧的起來,至少不似那個王大成那麽禽獸。
不過跑了和尚跑不了廟,葉建軍覺得他可以讓王大成沒有辦法好好的過日子。
回到了高中後,女校長直接說她會去小學那邊找那裏的校長說明王大成的人品問題,希望那邊的校長不要將這樣的人再留下了。
一聽到這個,葉建軍馬上在心裏笑了起來,他或許也可以再去罵個街。呃不,是去作鬧一翻。
但首先,應該先回家了,他們已經浪費了快一下午了,也不知道家裏麵是什麽情況。
可是他不知道,家裏麵一片祥和,都坐在桌子麵前唇槍舌戰。
文人的爭鬥不見血,可是聽著也是讓人從心裏冒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