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82章 汙點證人
字數:4479 加入書籤
如果王東在這裏,立刻就能認出來,房間內的人不是別人,正是先一步被監察部門帶走的高老板。
高老板此刻也被,限製了人身自由。
包括通訊工具,全都已經被收繳。
從會場離開之後,就被監察人員送到了這裏。
在王東到達這裏之前,已經對高老板進行了審訊。
而負責審訊的人,也正是陳琳。
跟陳琳預判的一樣,審訊並不順利。
對於監察部門所掌握的證據和罪名,高老板拒不承認。
因為高老板身份特殊,陳琳也不好用特殊手段。
畢竟他手裏掌握的證據,也不是貨真價實的證據,而是來自秘書的“指控”。
準確來說,是有人把這些證據,利用秘書的口吻交給了他。
至於這個秘書,然後再她拿到證據之後,就已經消失了。
至於人去了哪裏,陳琳不清楚,也懶得過問。
這次來到天洲,她的目的隻有一個,就是為了對付高老板。
如果可以的話,當然是把高老板搬到。
以高老板這種級別和身份,隻要做成了這事,對她來說業績不小。
至於,為什麽有人要對付高老板,這不是陳琳想知道的。
不過根據陳琳掌握的情況,應該就是高老板在天州推行的新政,觸及了大部分人的利益。
所以,底下的那些豪門才會聯合起來,給高老板下如此板子。
而陳琳出現在這裏,還有另一個原因。
因為他是天京陳家的人!
陳家大少爺陳小維,準確來說算是她的侄子。
所以陳琳做這件事,也是為了配合侄子的行動。
本來呢,陳琳是不屑於做這種事。
但是沒辦法,陳小維曉之以理,動之以情,這才讓她破例為止。
按照陳小維所說,他在東川那邊謀劃不小,而且投資了不少產業。
甚至還利用陳家的資源,在那邊搞起了新能源項目。
而東海這邊,自然就是競爭對手。
偏偏在這場競爭當中,東川那邊還接連失利。
如果這次東川失利,陳家肯定會賠得不輕。
無奈之下,陳琳也隻能被迫答應了陳小維的請求,謀劃了今天的這一次行動。
所謂的證據,都是在陳小維的安排之下,由東海的相關人員遞給她的。
當然了,這件事對陳琳來說也不是沒有任何好處。
如果能夠扳倒高老板,那也是她在監察部門也是一筆不小的政績。
足夠她未來5年平步青雲,不用再擔心任何對手!
這也是這對姑侄,狼狽為奸的原因。
隻不過,高老板確實是她生平謹慎的對手。
也是她工作以來,遇到過最棘手的男人。
短短一個小時的交鋒,不光沒有利用手上的證據,挫敗這個男人的銳氣,甚至沒有取得絲毫的進展。
陳琳也知道,這件事拖不得。
畢竟高老板身份也不一般,既然能到東海工作,身後也是有著大人物撐腰。
而他之所以敢對高老板出手,就是因為天京的軍方在背後運作,讓高老板身後的大人物沒辦法插手這件事。
她也是利用這個機會,才有機會將高老板從辦公室帶離。
實際上,隻是風聲大雨點小,手頭上並沒有什麽實際性的證據。
秘書的指控,也隻是一個由頭。
留給她的時間不多,要是真等高老板背後的那位大人物脫身,她還沒有拿到足夠的證據。
被動的就不是高老板,而是她自己了。
所以,這也是陳小維把王東帶到這裏的原因。
之所以找王東的麻煩,是因為陳小維有了交代,一定要除掉汪東這個家夥。
所以陳琳才會搜羅罪證,意圖將王東置於死地。
不管王東交代還是不交代,等待她的隻有死路一條。
當然了,陳小維肯定不會食言。
按照她和陳小維的約定,會把王東交給陳小維處理。
至於到了陳小維那一邊,王東能不能逃過一劫,那可就不是她說了算了。
而陳琳之所以給王東許出這個承諾,也是想通過王東的嘴,來撬開高老板的嘴巴。
畢竟在外界看來,王東就是高老板的馬前卒,也是高老板的心腹。
別人站出來指正,對高老板傷害不大。
如果王東願意站出來指證,那麽對於高老板來說,絕對是重量級的一刀!
有一句話怎麽說來著?
以彼之矛攻彼之盾!
王東一直就是高老板手裏的矛,也是他在東海開疆拓土的殺招。
她現在就是要用王東這把矛,來攻高老板的盾!
倒是要看看高老板如何招架!
而就在她審訊王東的同時,高老板這邊,已經通過監控,實時看完了全程。
陳琳有很大的把握可以吃定王東。
以他對王東的了解,這個男人最在乎的就是唐瀟。
而現在唐瀟落到閆家手裏,王東急於脫身,也肯定會跟他進行合作。
隻要王東,在這件事情上表達立場,並且讓高老板親眼看見。
那麽,她就等於同時吃掉了這兩個男人!
所以走進房間的時候,陳琳的目光滿是得意,“高老板,怎麽樣,剛才我對王東的審訊,你也看見了吧?”
高老板點了點頭,“看見了,陳組長的審訊的確很有手段。”
陳琳坐下來又問,“那不知道高老板我們之間還能談談嗎?”
高老板反問道:“陳組長想跟我談什麽?”
陳琳開出價碼,“當然是談我想聽到的答案!”
高老板笑了笑,“你應該清楚,你手裏那些所謂的指控,對我來說都是子虛烏有,我不知道你想聽什麽答案?”
陳琳笑了,“我的那些指控都是子虛烏有,那如果王東站出來指控你呢?”
“高老板,你還有辦法獨善其身嗎?”
“王東這段時間在東海動作不小,不管是那個所謂的汽車產業園,還是他自己的新能源項目,你們東海都對他扶持很多。”
“這當中,一切真的合法合規嗎?”
高老板並不懼怕,“各家城市發展經濟,都是這麽做的。”
“我不覺得,我這麽做有什麽不合規的地方?”
“我對地方企業進行了保護,難道其他人,就沒有對地方企業進行保護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