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章 蕭瀾的野心

字數:3993   加入書籤

A+A-




    溫宛卿看著貴妃的背影,驚訝地仰首,問道:“皇帝舅舅要抓她?”
    戰夜燼淡淡地“嗯”了一聲,並沒有感覺十分意外。
    畢竟,他剛才離開大殿,就是去處理這件事情的。
    可以說,連證據都是他手裏的人找到的。
    沒想到剛呈上去不久,皇帝舅舅就出手了。
    聞言,溫宛卿清醒了幾分,眼神也流露出幾分興奮,“這種熱鬧的場合,怎麽能沒有我們呢?”
    說完,她小臉洋溢出幾分笑意,說:“回宣政殿。”
    戰夜燼寵溺地看著懷裏略顯激動的女人,好笑地撫了撫她的頭頂,“依你。”
    而另一邊的宣政殿內。
    戰夜燼和溫宛卿離開後不久,便有不少官員聚集在宮內。
    如今,沛王大勢已去,宮中唯有蕭濯和蕭瀾能堪大用。
    不少官員心中都細細琢磨著,這寶到底該怎麽壓。
    押中了,那就是新朝的功臣;押錯了,那可能就成為了新王朝的祭奠。
    所以這一次的選擇,尤為重要。
    沈蕭璧的父親沈寒舟,也是當今的尚書令,站在官員之首,和身邊幾個大臣相聊甚歡。
    今日這一戰後,沈家的風頭正盛,於是有不少官員主動湊到了沈
    寒舟身邊,試圖套近乎。
    沈寒舟也來者不拒,一副體恤下屬的模樣。
    不多時,李公公高呼:“陛下駕到——”
    眾人應聲下跪,“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眾愛卿平身。”皇帝臉色有些泛白,但依舊威嚴,目光掃視著高台下的官員。
    “謝陛下!”
    等站穩後,眾人紛紛小心猜測著皇帝的身體情況。
    中書侍郎率先站了出來,“陛下,此次沛王叛亂,清王殿下和十五皇子皆表現得有勇有謀,護駕有功,應當論功行賞。”
    話音剛落,眾位大臣神色各異,紛紛看著站在最前麵的蕭濯和蕭瀾。
    這一次清掃叛軍的論功行賞,可謂是代表皇帝對日後太子之位的傾向,眾人都虎視眈眈那一個太子之位,所以才會在沛王伏誅後不久,便連忙趕到了宮中。
    隻為分這一杯羹。
    皇帝神色不變,看著下方的眾人,“眾愛卿有什麽想法?”
    雖聲音和緩,但明眼人都能看得出來,皇帝的心思並不平靜,落下來的目光,銳利得仿佛能看穿他們心中所想。
    禦前侍衛主動抱拳站了出來,“微臣認為中書侍郎說得在理,方才清王殿下身體抱恙,卻還強拖著
    病體,帶領微臣處理了殿內外四處逃竄的叛軍。”
    話音剛落,沈寒舟麵前微沉,再也沉不住氣,向外跨了一步,說道:“回稟皇上,這次清理叛軍事件中,臣私以為,作為接觸政事不久的十五皇子,展現了出色的治理能力。”
    一群人附和道:“是啊,十五皇子雖年紀尚小,但心智成熟,今日的表現出來的能力超出了微臣的固有印象。”
    “十五皇子智勇雙全,聽聞宣政殿出事後,立刻趕到了殿中,協助伏擊沛王。”
    殿內,對蕭瀾的呼聲漸高,不少人都偏向他,讚美之詞接連溢出。
    蕭瀾挺直了腰杆,微微眯了眯眼,唇邊掛著笑。
    雖然麵上依舊沉靜,但心中暗自得意,視線也悄悄落在了那張龍椅上,眼中劃過一絲狂熱。
    幾位大臣不遺餘力地誇讚,讓他的野心也逐漸擴大。
    不枉他剛才忙前忙後,還在戰王麵前伏小。
    念及此,蕭瀾餘光掃了一眼旁邊蕭濯,根本沒把他放在心上。
    別說今天他瞧不上蕭濯,往日他也從不覺得蕭濯能跟自己掙一掙。
    一想到剛才蕭濯護著那紋梟公主,頂撞自己的模樣,蕭瀾就來氣。
    蕭瀾往蕭濯那邊移了
    一步,微微偏頭,挑釁地看著他,用隻有兩個人才能聽見的聲音說:“賤婢之子就是上不得台麵,你瞧瞧你這些日子忙前忙後,還不是給我做了嫁衣。”
    蕭濯目不斜視,深色平靜,絲毫沒有被他這句話影響到。
    而後,也有幾位寒門出身的大臣,主動站出來誇讚清王殿下,“微臣認為,清王殿下此次舍命救皇上於危難之中,立大功。”
    聽見終於有人為清王殿下講話,其他一些大臣這才敢開口,“微臣也這樣認為,清王殿下自幼身弱,但遇到這種情況卻絲毫不畏懼。”
    “不僅如此,事後還拖著病軀,與戰王一同清掃了剩餘的叛軍,還共同探查沛王造反的真相,值得嘉獎。”
    一時間,兩方勢力吵得不可開交。
    眼見局勢開始傾斜,以尚書令為首的一批官員略帶深意地說:“如今太子之位空虛,但微臣認為,太子之位須得講究一個內外相匹配。”
    “倘若兩位皇子能力相同,可這家世地位上差距較大,也該作為一項考量。”
    話音剛落,之前開口支持清王的那幾位寒門官員忿忿不平地站了出來,“家世隻是錦上添花,古往今來,沒有煊赫身世的太子
    也有不少,照樣因為天下太平而名垂青史。”
    “再說反例,又有多少太子登基後,因外戚實力過強,反而被幹預朝政。輕則一家獨大,重則國家分崩離析。”
    聞言,皇帝麵色不虞,視線移向沈寒舟,眼中帶著探究的意味。
    “休得胡言亂語!”沈寒舟連忙解釋道:“我沈家滿門忠臣,對陛下絕無二心,天地可鑒!”
    幾番言論下來,原先支持清王的那幾位寒門官員也一時住了嘴。
    蕭濯母妃身份卑微,沒有母族勢力的擁護,這是當朝人都知道的事情。
    比起蕭濯的出身,蕭瀾可謂是含著金湯匙誕生。
    他的母妃是當今最受寵的貴妃,沈家如今的當家家主,又是本朝的尚書令。
    怎麽看,也是十五皇子的勝算更大一些。
    幾位權臣一番思索後,也悄無聲息地對視了一眼。
    意識到朝中大多數人開始偏向自己後,蕭瀾得意的姿態更甚,他雙手背後,眼眸中流露出滿意的笑容,目光不眨地看向龍椅上的皇帝。
    如今,隻等待父皇的一個答案了。
    他掃了一眼蕭濯後背的傷,心裏暗自嘲諷:原以為你豁出命去能為你博得個前程,沒想到吧,還是輸給了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