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借機,借勢

字數:8080   加入書籤

A+A-




    “祭酒大人都如此說了,我當然沒什麽意見。”
    關寧直接應道。
    目的已經達到,再繼續糾纏下去反而是落了下乘。
    舒張有度,才是最合適的。
    其實他也隻是借題發揮,若祭酒不露麵,恐怕他的威脅不會有任何用處。
    國子監是求學之所,現今因朝廷黨爭而使得有人破壞秩序,他相信祭酒也不願看下去。
    他是借題,也是借勢。
    這是把握時機!
    至少諸解是被幹倒了,雖然不公布考核過程,算是給他留了體麵,但他被貶為助教,是不爭的事實。
    從六學之首的掌學博士淪為助教,這個打擊不可謂不大!
    甄濟開從助教貶為事中,也是一落千丈,聲名盡失……
    這場考核他已經是最大的贏家,但還不夠,他贏的還不夠徹底!
    因為還有一門明法未考,這是最後一門,但在關寧看來,應該不會簡單……
    “接下來將考核明法,依照事先所定規矩,此項考核,將由本掌院單獨考核,請各位暫離,過會可知結果。”
    這時座席上一個年近六旬的老人開口,他的頭發黑白相間,身材偏瘦,穿著的掌學袍也顯的寬大。
    讓人注意的是他的麵部,沒有任何細微表情板正嚴肅,整體讓人有種一絲不苟的感覺。
    他就是律學的掌院博士,同時還是朝廷刑部左侍郎張政。
    他是六學掌院中,唯一身有二職的人。
    “我們該走嘍。”
    盧照齡起身深深的看了關寧一眼。
    其他人也相繼起身離開,走出學舍,在外麵等候。
    諸解麵色陰沉,目光怨毒,連番重大打擊,讓這位曾經的掌學博士,已經失去涵養。
    他沒想到關寧竟然能走到現在,距離通過,也隻差一門。
    他一定通不過。
    設置考核時,為了邀請這位律學掌學博士付出了不少,當時張政便提出了一個要求,那就是他單獨考核,他人不能旁觀。
    諸解沒有任何猶豫的答應了,隻要張政來就行。
    張政的為人整個朝廷的人都知道,是最鐵麵無私的人,而且他的考核還不是常規的考核,他不相信關寧能夠通過。
    一定不能!
    他都淪落到這種地步,若是關寧再通過考核……那他……
    很快幾人都走了出去,坐席方也隻剩下了張政。
    右麵的屏風後也沒有動靜,也不知走了沒有。
    關寧正襟危坐,恢複了正式考核中的樣子,該有的態度還是要有的。
    “你已通七門,而今也隻剩下明法最後一門。”
    張政開口道:“這場考核由本掌學親考,考核方式也有不同,你且聽著。”
    關寧點了點頭,沒有說話。
    接下來,張政說了一個案例。
    “在一個叫做安黃縣的地方,有一個叫張陵江的老百姓,和妻子吳氏一起罵自己的母親黃氏,並惡毒的叫她去死,黃氏非常悲憤,就上吊死了,並且剛好遇到了大赦。”
    張政問道:“如你是安黃縣令,此案由你審判量刑定罪,你該如何?”
    關寧神色微凝。
    他終於明白為什麽張政說他的考核跟其他幾門不太一樣,因為這是最具體的案例。
    而且還是比較特殊的案例。
    就像他說的這個案子,其中包含到母親,兒子,兒媳婦,涉及到家庭倫理道德。
    量刑定罪,不是你想怎樣就怎樣,要依據律法,所以必須要對律法內容有所了解,這就是綜合考核了,而且還是在遇到有大赦的情況下,這跟原本律法又有區別。
    這個考核很有難度。
    關寧有些慶幸,他是看過律法的。
    穿越而來,必須要對這個世界這個時代有所了解,因而關寧便看了相關不少書籍。
    律法也在其中。
    為什麽要看律法?
    很簡單,你不了解律法,萬一犯了事,連怎麽死的都不知道,豈不是很冤?
    思緒閃過,關寧開口道:“大康律法規定,凡兒子殺死或打傷父母者,應該殺頭,辱罵父母的根據情節嚴重性可處於坐監或死刑,妻子謀殺丈夫的父母,也行應處以死刑,律法同時還規定,如果碰上大赦,就可以免去原刑而重新量刑。”
    首先關寧說出了本案涉及到的相關律法,這是基礎。
    張政點了點頭。
    這就說明,這位關世子並非法盲,他是懂法的,並且還能具體說出條目,這一點很難得。
    接下來,就是依據刑法,量刑定罪,真的難點才是來了。
    因為在這個案件中,並沒有具體涉及到哪條相關律法。
    在定立律法時,自然不可能麵麵俱到,不同情況有不同應用。
    張陵江隨妻子辱罵自己母親,母親因此而自殺,他的這種罪刑要比打傷父母來的重,如果按殺人的律條處理,感覺是稍重了一些,如果用傷人或罵人的律條來處理又稍輕了些。
    而律法中,又隻有毆打父母即使碰到大赦仍然應該殺頭的律條,卻沒有毒罵父母使之死去又碰上大赦的律條,這是一段法律空白。
    類似於你沒殺伯仁,伯仁卻因你而死,並且這死的還是你母親。
    思緒閃過。
    關寧開口道:“首先明確一點,毆打辱罵父母者,無論是法律還是人情都不能原諒,辱罵母親使其自殺,更是不能寬容,律法雖沒有相關條例,但他已經嚴重違背禮法,哪怕是遇到大赦,依舊應當殺頭!”
    “至於其妻子吳氏她是嫁夫隨夫,並且那位母親怨恨的也是他的兒子,她非主謀,隻是從犯,應當判以監禁罪刑。”
    “接下來是第二個案例。”
    在關寧言罷之後,張政並未評判,而是接著道:“某書院有一群學子,皆未弱冠成年,其中有一學子石磊,仗其家勢在書院中稱王稱霸,圍攏身邊之人,長時間對書院一位學子田昊欺淩,並且其手段惡劣,在其身上留滿疤痕,幾乎極盡羞辱,這種情況持續三年之久!”
    “田昊出身貧寒,其父多次尋訪書院得到答複,隻是孩子間打鬧並沒有什麽,罰那石磊抄經留讀,之後不了了之,去找官府可大康律法有明確規定,未及弱冠,從輕發落,理當保護……”
    張政問道:“對於這件事你怎麽看,有何想法,該如何處置?”
    “祭酒大人都如此說了,我當然沒什麽意見。”
    關寧直接應道。
    目的已經達到,再繼續糾纏下去反而是落了下乘。
    舒張有度,才是最合適的。
    其實他也隻是借題發揮,若祭酒不露麵,恐怕他的威脅不會有任何用處。
    國子監是求學之所,現今因朝廷黨爭而使得有人破壞秩序,他相信祭酒也不願看下去。
    他是借題,也是借勢。
    這是把握時機!
    至少諸解是被幹倒了,雖然不公布考核過程,算是給他留了體麵,但他被貶為助教,是不爭的事實。
    從六學之首的掌學博士淪為助教,這個打擊不可謂不大!
    甄濟開從助教貶為事中,也是一落千丈,聲名盡失……
    這場考核他已經是最大的贏家,但還不夠,他贏的還不夠徹底!
    因為還有一門明法未考,這是最後一門,但在關寧看來,應該不會簡單……
    “接下來將考核明法,依照事先所定規矩,此項考核,將由本掌院單獨考核,請各位暫離,過會可知結果。”
    這時座席上一個年近六旬的老人開口,他的頭發黑白相間,身材偏瘦,穿著的掌學袍也顯的寬大。
    讓人注意的是他的麵部,沒有任何細微表情板正嚴肅,整體讓人有種一絲不苟的感覺。
    他就是律學的掌院博士,同時還是朝廷刑部左侍郎張政。
    他是六學掌院中,唯一身有二職的人。
    “我們該走嘍。”
    盧照齡起身深深的看了關寧一眼。
    其他人也相繼起身離開,走出學舍,在外麵等候。
    諸解麵色陰沉,目光怨毒,連番重大打擊,讓這位曾經的掌學博士,已經失去涵養。
    他沒想到關寧竟然能走到現在,距離通過,也隻差一門。
    他一定通不過。
    設置考核時,為了邀請這位律學掌學博士付出了不少,當時張政便提出了一個要求,那就是他單獨考核,他人不能旁觀。
    諸解沒有任何猶豫的答應了,隻要張政來就行。
    張政的為人整個朝廷的人都知道,是最鐵麵無私的人,而且他的考核還不是常規的考核,他不相信關寧能夠通過。
    一定不能!
    他都淪落到這種地步,若是關寧再通過考核……那他……
    很快幾人都走了出去,坐席方也隻剩下了張政。
    右麵的屏風後也沒有動靜,也不知走了沒有。
    關寧正襟危坐,恢複了正式考核中的樣子,該有的態度還是要有的。
    “你已通七門,而今也隻剩下明法最後一門。”
    張政開口道:“這場考核由本掌學親考,考核方式也有不同,你且聽著。”
    關寧點了點頭,沒有說話。
    接下來,張政說了一個案例。
    “在一個叫做安黃縣的地方,有一個叫張陵江的老百姓,和妻子吳氏一起罵自己的母親黃氏,並惡毒的叫她去死,黃氏非常悲憤,就上吊死了,並且剛好遇到了大赦。”
    張政問道:“如你是安黃縣令,此案由你審判量刑定罪,你該如何?”
    關寧神色微凝。
    他終於明白為什麽張政說他的考核跟其他幾門不太一樣,因為這是最具體的案例。
    而且還是比較特殊的案例。
    就像他說的這個案子,其中包含到母親,兒子,兒媳婦,涉及到家庭倫理道德。
    量刑定罪,不是你想怎樣就怎樣,要依據律法,所以必須要對律法內容有所了解,這就是綜合考核了,而且還是在遇到有大赦的情況下,這跟原本律法又有區別。
    這個考核很有難度。
    關寧有些慶幸,他是看過律法的。
    穿越而來,必須要對這個世界這個時代有所了解,因而關寧便看了相關不少書籍。
    律法也在其中。
    為什麽要看律法?
    很簡單,你不了解律法,萬一犯了事,連怎麽死的都不知道,豈不是很冤?
    思緒閃過,關寧開口道:“大康律法規定,凡兒子殺死或打傷父母者,應該殺頭,辱罵父母的根據情節嚴重性可處於坐監或死刑,妻子謀殺丈夫的父母,也行應處以死刑,律法同時還規定,如果碰上大赦,就可以免去原刑而重新量刑。”
    首先關寧說出了本案涉及到的相關律法,這是基礎。
    張政點了點頭。
    這就說明,這位關世子並非法盲,他是懂法的,並且還能具體說出條目,這一點很難得。
    接下來,就是依據刑法,量刑定罪,真的難點才是來了。
    因為在這個案件中,並沒有具體涉及到哪條相關律法。
    在定立律法時,自然不可能麵麵俱到,不同情況有不同應用。
    張陵江隨妻子辱罵自己母親,母親因此而自殺,他的這種罪刑要比打傷父母來的重,如果按殺人的律條處理,感覺是稍重了一些,如果用傷人或罵人的律條來處理又稍輕了些。
    而律法中,又隻有毆打父母即使碰到大赦仍然應該殺頭的律條,卻沒有毒罵父母使之死去又碰上大赦的律條,這是一段法律空白。
    類似於你沒殺伯仁,伯仁卻因你而死,並且這死的還是你母親。
    思緒閃過。
    關寧開口道:“首先明確一點,毆打辱罵父母者,無論是法律還是人情都不能原諒,辱罵母親使其自殺,更是不能寬容,律法雖沒有相關條例,但他已經嚴重違背禮法,哪怕是遇到大赦,依舊應當殺頭!”
    “至於其妻子吳氏她是嫁夫隨夫,並且那位母親怨恨的也是他的兒子,她非主謀,隻是從犯,應當判以監禁罪刑。”
    “接下來是第二個案例。”
    在關寧言罷之後,張政並未評判,而是接著道:“某書院有一群學子,皆未弱冠成年,其中有一學子石磊,仗其家勢在書院中稱王稱霸,圍攏身邊之人,長時間對書院一位學子田昊欺淩,並且其手段惡劣,在其身上留滿疤痕,幾乎極盡羞辱,這種情況持續三年之久!”
    “田昊出身貧寒,其父多次尋訪書院得到答複,隻是孩子間打鬧並沒有什麽,罰那石磊抄經留讀,之後不了了之,去找官府可大康律法有明確規定,未及弱冠,從輕發落,理當保護……”
    張政問道:“對於這件事你怎麽看,有何想法,該如何處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