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7章 原來這就是科技和綠色!

字數:4941   加入書籤

A+A-




    眼下這年月,普通的大棚草莓,大個兒的批發價也就十二三一斤,小的還不到十塊。
    而綠園,普通果敢賣到二十八一斤,大果三十五。
    就這,還是感謝政府的扶持,特意給出了低價。
    不然,普通果都三十多一斤,大果居然要四十多!
    一個破草莓,一斤三四十,還是批發價!金子做的呀?
    為了提前知道一下“金子做的”草莓到底長成啥樣,所有有采購意願的單位不約而同的派人,甚至領導親自到綠園漲見識。
    等到了綠園一看,好家夥……大棚大不大的且不說,隻一進門那整麵牆顯示各種溫度、濕度的數顯監控麵板,還有滿是按鈕和旋鈕的控製台,就讓人感覺到了不一樣。
    再往裏麵走,眼前的景象完全突破了一幫土老帽,對農業大棚的認知。
    草莓居然不是栽地上的,而是種在一排一排整齊排列的架子上。沒東拉西扯的膠皮管子,沒有支撐棚子的爛木頭,也沒有亂糟糟的線路,或者吊的東一個西一個的大燈泡子。
    全金屬骨架支撐著寬敞通透的空間內,澆灌、噴淋、照明……不論是貼著植株的,還是懸在半空的,不論是硬質的還是軟質的,都橫平豎直走線規整。平整的地麵上鋪著防潮布,別說泥了,連棵草都瞅不見。
    一眼看過去,除了綠色,就是讓人完全想不到的整潔和先進。
    沒錯,就是先進。
    來的人有一個算一個,都會生出眼前這種看著就高科技的種植方式,壓根就不應該出現在國內。而是應該出現在歐美日韓那些先進的發達國家才對。
    進去走一圈兒,眼睛看著一棵棵植株上泛綠的果子,耳朵聽著孔宇的講解,來的人才逐漸明白什麽叫科技化綠色種植。
    還有,綠園的草莓為什麽會賣的那麽貴。
    普通草莓,為了均衡質量和產量,每株每茬會留六到八個果。而綠源呢,隻留五個果。
    這樣一來雖然會造成母株營養的浪費,但保證每顆果子都有足夠的供應。
    最直觀的體現,現在果子才剛剛有些從綠色往白色轉變,但個頭已經和市麵上常見的草莓差不多了。
    等完全成熟時,最小的果子都有二十七八克,正常都在三十克以上。
    也就是說,隨便一枚果子,就相當於市麵上正常草莓的中、大果。至於這裏產的大果,單個都要在四十克左右。
    果子大隻是一點,孔宇還跟來人講了普通草莓種植過程中,必然的用藥需求。
    而綠源的草莓,采用無土化種植,從根子上杜絕了很多病蟲害,相對應的用藥自然就免去了。
    另外,大棚會定期使用短裂解期殺毒除菌劑進行霧化噴淋,進一步降低病害發生幾率。
    草莓不得病,自然就不需要用藥。
    所以,綠源的草莓摘下來就可以直接入口,完全不用擔心任何農殘和寄生蟲問題。
    雖然孔宇沒明著說,但來的人腦子就沒有笨的。聽話音兒就明白,普通地培草莓沒有這些防治手段,肯定會有農殘問題。
    再加上農林所的技術員還時不時插一嘴,說些草莓極易患病,還有因表麵結構問題,很難清洗幹淨等特點。
    眼下這年月,冬季市麵上農副產品和果品還不是十分豐富。尤其是北方的經濟相對欠發達地區,普通老百姓腦子裏,幾乎沒有“綠色健康”這個概念。
    但受日韓歐美等發達國家的影響,所謂的“高端人士”,已經開始注意這個問題了。
    通過眼見為實,外加帶有引導性的講解,再加上市麵上能看到的普通草莓做對照。兩相一結合,綠源草莓的價值瞬間就被凸顯出來了。
    但凡來的人,五十斤、八十斤,甚至一百斤,就沒有走空的。不但以單位的名義訂貨,還有不少秘書、助理什麽的替自己或者別人下了私人單子。
    隻幾天的功夫,預定量就超過了一千三百斤。
    然後,銀行的人來了,石化廠、電業也派人來了。不少聽到消息,跟風的大老板也來了。
    不說別人,李長海一個人,張嘴就要預訂一百斤。
    於是,問題也來了。
    綠園趕在年前的頭茬果,預計產量大約一千九百斤左右。不夠分呀!
    從苗子種下後,孔宇就整天擔心果子賣不出去。現在他不擔心了,改頭疼了。
    認識的,不認識的。有名頭的,沒名頭的,一窩蜂的冒出來找他訂草莓。他現種也來不及呀!
    打電話給羅一,羅一讓他自己想辦法。
    孔宇能怎麽辦?
    能往後推的,跟人家商量著等二茬果下來。
    有些人能打商量,可有些人呢?
    像銀行、石化那種未來的大客戶,實在不好回絕。什麽分局、工商、稅務,也不能得罪。
    孔宇實在沒招了,隻能硬著頭皮找之前訂貨的單位,商量著能不能減一點。
    可人就是這樣,你名聲不顯的時候,求著人家買都不好使。現在綠源的“綠色”草莓,在安市一定層麵已經出名了。太多人等著嚐嚐到底是個什麽味道,各單位加單子還來不及呢,就沒一個肯減的。
    這把孔宇急的呀,嘴角都起泡了。滿心都在後悔,秋天時膽子為什麽不能再大一點,咬咬牙直接起兩個大棚多好。
    可後悔也來不及呀!
    羅一見孔宇實在是為難,就給他出主意,把一些不那麽重要的客戶,往農林所那邊推。
    反正他們的實驗棚也有產出,雖然新品種和老品種都有,但在農殘管理上,肯定比普通農戶要嚴格的多。
    但是有一點,農林所產的就是農林所產的,絕對不能用綠園的包裝,也不能頂著綠園的名義。
    “品牌價值”這四個字,羅一已經強調過太多次了,其中的厲害孔宇自然明白。
    立馬按照羅一的交代,把農林所產的草莓推薦給一些個人老板什麽的。然後向人家保證,等二茬果、三茬果下來,一定優先供應。
    那些個人老板湊熱鬧,主要就是為了春節送年禮,等二茬果下來年都快過完了。可雖然不滿意,但也沒有別的辦法。隻能不情不願的聯係農林所。
    農林所的試驗田,肯定不是以營利為目的的。但產出能賣錢賺點外快,自然是好事兒。
    原本一幫研究員們,還打算放年假時一人摘兩箱帶回家。結果求購的接連不斷上門,開出的價錢還正經不錯……得,大家誰也別帶了,都賣錢吧!
    也不知從哪透出的消息,各機關企事業單位春節發草莓的事兒,很快就傳到了老百姓們的耳朵裏。
    而人,都是跟風的。
    於是,春節伴手禮送草莓,在二十一世紀第一年的這個春節裏,不經意間就成為了一種流行。
    於維盛等一幫草莓種植戶們非常意外的發現,他們的草莓賣脫銷了,而且供不應求……
    隨著春節期間的人員流動,還有交通和物流的不斷發展,安市人過年送草莓的“習俗”,逐漸開始向外傳播。
    起初是安市周邊的幾個城市,繼而著向整個遼省,東三省,甚至更遠的地方不斷擴張……安市草莓的名聲也越來越大,甚至逐漸成為優質草莓的代名詞。
    其中綠園的草莓,更是安市草莓中公認的高端和精品。不隻是草莓,但凡是綠園產出的水果,對絕大多數人來說,都是隻聞其名不知其味的高檔貨。
    因為,市麵上根本買不到。
    不是不賣,主要是綠園每年的產出,除了外銷,都被有需求的單位或者個人定光了。
    老百姓之所以會知道,有些是通過傳言,聽說老幹部們和有錢人都在吃,或者某某大企業,逢年過節豪橫的發了綠園的禮盒。
    還有留學生們帶回的消息,說是某個國家的什麽地方,在隻有富人們才會光顧的精品果蔬店裏看到過。
    更多人是通過新聞知道的,綠園的果子出口多少個國家啦,慈善晚會上捐了多少錢,跟哪哪合作培育出什麽新品種。還有,出什麽新技術等等
    其中最出名的一條新聞是,綠園產的單枚超過二百克的白色冰激淩草莓,在沙漠裏某個土豪國,賣出了與同重量金子相等的價格……
    若幹年後,每每有人提到安市草莓和綠園公司,當年的陶副市都會是一副有榮與焉的模樣。
    遇到關係親近的,還會在私下裏說:“安市草莓項目,雖然從九十年代就被定為重點產業。但真正進入大發展期,很大程度是因為當年他在會上的一句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