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字數:31347   加入書籤

A+A-


    今天早上,陳大力一家難得睡了一個大頭覺,要不是陳大力惦記著那邊院子裏那幾隻嗷嗷待哺的小豬,三口子估計就得睡到大上午才起了。
    不過家裏喂著牲口,就是得多操心,陳大力眯了一會兒懶覺,就起床做好了飯,隨即就跑去養豬的院子裏麵喂豬去了,沒辦法啊,人可以餓一會,可是豬餓上一會就容易出毛病,而且還很容易就掉膘了。
    這膘可都是真金白銀用飼料花費了物力和人力堆積起來的呀,這家裏除了陳意茹就數這八頭豬最金貴了。
    陳大力可一點都不敢懈怠,不過他的付出可一點都沒有白費,一個個都長得肥頭大耳的,那隻身上有著黑斑點的豬崽子可是個小機靈鬼,知道跟著陳大力有吃的,陳大力走到哪他跟到哪?肥碩的身子,還以為自己是個小萌物一般拱了拱陳大力,差點沒把陳大力拱歪在豬圈裏。
    “去,去,你這個憨家夥,還沒有吃飽啊,就數你吃的最多了,整天占著最好的位置,真霸道,”
    陳大力一邊數落著這隻小花豬,一邊正清理著豬圈呢,院門口突然傳來一聲清亮的嗓門:“大力,燕子,你倆在家嗎?”
    陳大力放下手手中的活,跳出豬圈,用水缸裏的水清理下自自己這雙破膠鞋上帶出來的髒東西,大聲地回應:“有人,幹活呢,誰呀?”
    來人輕輕推開了院門,陳大力回頭一看,是村裏的章嬸子,連忙招呼她:“嬸子,你怎麽過來了?有什麽事嗎?”
    章嬸子住在村東頭,她家的院子和陳大力原來的宅基地離得近一些,她和陳母關係確不怎麽好,今天怎麽有空來魏家胡同這邊了。
    “大力,你老丈人那要分家的事,你知道嗎?”章嬸子也不嫌棄這會兒院子還沒有收拾幹淨,裏麵臭烘烘的,開門見山地問陳大力。
    陳大力聞言還一頭霧水,不知道哪來的風呢,前天確實有人捎信讓他們回五裏長屯一趟,捎信人也沒有說太多,兩口子都想著沒有什麽大事,想著不忙了再過去。
    這裝卸的活昨天剛停工,本來還想著趁著這個機會,先整頓整頓家裏麵的東西呢。還沒有來的及過去呢?
    “嬸子,你聽誰說的?”陳大力一點都不懷疑章嬸子的話,章嬸子的姥姥家和周燕可是一個莊上的,論起來還能夠掛上親戚關係呢。
    “我昨天回五裏長屯的時候,聽你們家鄰居說道,我估摸著是真的,不是說還捎信讓你們兩口子回去嗎?”
    章嬸子走娘家一直走的是五裏長屯。她自己兒子有出息,時不時孝敬她點錢,她男人早就過世了,自己捏著錢也花不了多少,時不時就回去五裏長屯看看拉把她長大的姥姥和舅舅一家。
    “我跟燕子確實也得了信讓我們有空過去一趟,可沒說什麽事啊?”陳大力回想一下自己媳婦當時說話的臉色,確實不像是知道有這事的樣子。
    “謝謝嬸子,你要是不說,我跟燕子還蒙在裏頭不知道哪來的風呢。我這就收拾東西上五裏長屯看看去。”這捎信的人也太不靠譜了吧,光說有空回去一趟,分家這麽大的事怎麽給漏下了。陳大力在心裏默默地吐槽著。
    “客氣啥,又不是外人,我估計著吧是你們家大哥大嫂倒騰出來的事啊,哎,不說也罷,隻是可憐了建業那小子。”章嬸子說完擺擺手就走了。
    陳大力快手快腳地清理完剩下的活計趕回了家。他一邊換著弄髒的衣服,一邊對在屋裏領著陳意茹吃飯的周燕說道:“媳婦,趕緊吃飯,吃完了咱上五裏長屯一趟,章嬸子說咱爹那要分家呢?”
    “啥玩意?”周燕一聽炸窩了,分家?分什麽家?現在周建業連媳婦都沒有呢就要分家,這一般人家都幹不出來這事吧。
    正好這時候,陳意茹也吃飽了,周燕自己兩三口幹完碗裏的飯,就去收拾好她們娘倆的碗筷,騰出時間讓陳大力趕緊墊巴上幾口吃的,陳大力忙活了了一個早上還滴米未盡呢。
    陳大力也不顧的細嚼慢咽了,大口填巴填巴肚子,隨即抹嘴刷洗了自己的碗筷,讓周燕收拾掉回娘家的東西。
    回娘家總不能空手去呀,陳大力想著把潘四之前送來的那瓶好酒給老丈人嚐嚐。
    周燕卻長了一個心眼:“這回回去還是別拿這麽多東西了,萬一真的要分家,拿回去的東西還不夠別人惦記的呢。”
    陳大力笑話周燕想的多:“這點東西還能有誰惦記?無非就是大嫂會惦記唄,你帶點咱爹喜歡的就行了唄,煙酒這東西,她一個女人又用不著,回頭再偷偷塞給咱娘些錢。怎麽?你還害怕你娘家大嫂子嗎?”
    周燕想想也是,自己怕她幹啥?周建業以後鐵定是指望不上這個嫂子,自己也沒有什麽地方要求著她。平常的啥事自己都不跟她計較,可她要是在分家的時候太過分了,分周建業的家產,她這個小胡子,可不願意她。
    今天的天氣有著幹冷幹冷的,太陽好像有氣無力似的,不起一點作用。
    兩口子快速地收拾好東西,就騎上自家的大金鹿出發了。
    陳大力生怕自己閨女凍著了,給陳意茹穿的厚厚的,外麵還裹上一條棗紅色的羊毛大圍巾,這條羊毛圍巾,又軟還舒服,篇幅也大,都可以把陳意茹這小丫頭包裹起來。
    這圍巾可不常見,是陳小雲特意前兩天捎回來的,說是王家老太太在外麵的親戚帶回來的。
    王家老太太看到這個大圍巾,就想起來了陳意茹這個小家夥,硬是讓陳小雲捎回來給陳意茹用。
    陳大力知道王家老太太這麽客氣,是為了感謝自己,畢竟陳大力接手了陳小雲折騰出來的爛攤子。
    這一路上,樹枝光禿禿的,草地黃禿禿的,莊稼地裏麵的麥苗因為寒冷幹旱,顯得賴唧唧地塌在地上好似被土地吞噬了一樣,放眼望去,這片土地上似乎到處都是一片荒涼的景色,隻有這一抹棗紅色異常顯眼。
    城裏有城裏的文明,鄉下有鄉下的規矩,如果說城裏的文明是法律和道德約束而成的,那鄉下的規矩就是鄉下人家幾代人通過實踐而確定下來的規矩。
    這些約定俗成,沒有被書寫成文字,可村裏人卻自發的遵守它。
    像老周家這樣隻有兩個兒子的人家,一般都會在大兒子娶媳婦的時候就開始分家單過或者等到兩個兒子都娶妻之後再選擇分家。
    當年周建國結婚的時候,周父也想著按照規矩先分出去一個兒子。可周建國娶的媳婦是個厲害角色,心裏很會算計,那時候周燕還沒有出嫁,在家呆不了裏麵就可以出門子了,建國媳婦為了把周燕的彩禮錢拿捏在手裏,主動讓周建國跟周父提出不分家。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今天早上,陳大力一家難得睡了一個大頭覺,要不是陳大力惦記著那邊院子裏那幾隻嗷嗷待哺的小豬,三口子估計就得睡到大上午才起了。
    不過家裏喂著牲口,就是得多操心,陳大力眯了一會兒懶覺,就起床做好了飯,隨即就跑去養豬的院子裏麵喂豬去了,沒辦法啊,人可以餓一會,可是豬餓上一會就容易出毛病,而且還很容易就掉膘了。
    這膘可都是真金白銀用飼料花費了物力和人力堆積起來的呀,這家裏除了陳意茹就數這八頭豬最金貴了。
    陳大力可一點都不敢懈怠,不過他的付出可一點都沒有白費,一個個都長得肥頭大耳的,那隻身上有著黑斑點的豬崽子可是個小機靈鬼,知道跟著陳大力有吃的,陳大力走到哪他跟到哪?肥碩的身子,還以為自己是個小萌物一般拱了拱陳大力,差點沒把陳大力拱歪在豬圈裏。
    “去,去,你這個憨家夥,還沒有吃飽啊,就數你吃的最多了,整天占著最好的位置,真霸道,”
    陳大力一邊數落著這隻小花豬,一邊正清理著豬圈呢,院門口突然傳來一聲清亮的嗓門:“大力,燕子,你倆在家嗎?”
    陳大力放下手手中的活,跳出豬圈,用水缸裏的水清理下自自己這雙破膠鞋上帶出來的髒東西,大聲地回應:“有人,幹活呢,誰呀?”
    來人輕輕推開了院門,陳大力回頭一看,是村裏的章嬸子,連忙招呼她:“嬸子,你怎麽過來了?有什麽事嗎?”
    章嬸子住在村東頭,她家的院子和陳大力原來的宅基地離得近一些,她和陳母關係確不怎麽好,今天怎麽有空來魏家胡同這邊了。
    “大力,你老丈人那要分家的事,你知道嗎?”章嬸子也不嫌棄這會兒院子還沒有收拾幹淨,裏麵臭烘烘的,開門見山地問陳大力。
    陳大力聞言還一頭霧水,不知道哪來的風呢,前天確實有人捎信讓他們回五裏長屯一趟,捎信人也沒有說太多,兩口子都想著沒有什麽大事,想著不忙了再過去。
    這裝卸的活昨天剛停工,本來還想著趁著這個機會,先整頓整頓家裏麵的東西呢。還沒有來的及過去呢?
    “嬸子,你聽誰說的?”陳大力一點都不懷疑章嬸子的話,章嬸子的姥姥家和周燕可是一個莊上的,論起來還能夠掛上親戚關係呢。
    “我昨天回五裏長屯的時候,聽你們家鄰居說道,我估摸著是真的,不是說還捎信讓你們兩口子回去嗎?”
    章嬸子走娘家一直走的是五裏長屯。她自己兒子有出息,時不時孝敬她點錢,她男人早就過世了,自己捏著錢也花不了多少,時不時就回去五裏長屯看看拉把她長大的姥姥和舅舅一家。
    “我跟燕子確實也得了信讓我們有空過去一趟,可沒說什麽事啊?”陳大力回想一下自己媳婦當時說話的臉色,確實不像是知道有這事的樣子。
    “謝謝嬸子,你要是不說,我跟燕子還蒙在裏頭不知道哪來的風呢。我這就收拾東西上五裏長屯看看去。”這捎信的人也太不靠譜了吧,光說有空回去一趟,分家這麽大的事怎麽給漏下了。陳大力在心裏默默地吐槽著。
    “客氣啥,又不是外人,我估計著吧是你們家大哥大嫂倒騰出來的事啊,哎,不說也罷,隻是可憐了建業那小子。”章嬸子說完擺擺手就走了。
    陳大力快手快腳地清理完剩下的活計趕回了家。他一邊換著弄髒的衣服,一邊對在屋裏領著陳意茹吃飯的周燕說道:“媳婦,趕緊吃飯,吃完了咱上五裏長屯一趟,章嬸子說咱爹那要分家呢?”
    “啥玩意?”周燕一聽炸窩了,分家?分什麽家?現在周建業連媳婦都沒有呢就要分家,這一般人家都幹不出來這事吧。
    正好這時候,陳意茹也吃飽了,周燕自己兩三口幹完碗裏的飯,就去收拾好她們娘倆的碗筷,騰出時間讓陳大力趕緊墊巴上幾口吃的,陳大力忙活了了一個早上還滴米未盡呢。
    陳大力也不顧的細嚼慢咽了,大口填巴填巴肚子,隨即抹嘴刷洗了自己的碗筷,讓周燕收拾掉回娘家的東西。
    回娘家總不能空手去呀,陳大力想著把潘四之前送來的那瓶好酒給老丈人嚐嚐。
    周燕卻長了一個心眼:“這回回去還是別拿這麽多東西了,萬一真的要分家,拿回去的東西還不夠別人惦記的呢。”
    陳大力笑話周燕想的多:“這點東西還能有誰惦記?無非就是大嫂會惦記唄,你帶點咱爹喜歡的就行了唄,煙酒這東西,她一個女人又用不著,回頭再偷偷塞給咱娘些錢。怎麽?你還害怕你娘家大嫂子嗎?”
    周燕想想也是,自己怕她幹啥?周建業以後鐵定是指望不上這個嫂子,自己也沒有什麽地方要求著她。平常的啥事自己都不跟她計較,可她要是在分家的時候太過分了,分周建業的家產,她這個小胡子,可不願意她。
    今天的天氣有著幹冷幹冷的,太陽好像有氣無力似的,不起一點作用。
    兩口子快速地收拾好東西,就騎上自家的大金鹿出發了。
    陳大力生怕自己閨女凍著了,給陳意茹穿的厚厚的,外麵還裹上一條棗紅色的羊毛大圍巾,這條羊毛圍巾,又軟還舒服,篇幅也大,都可以把陳意茹這小丫頭包裹起來。
    這圍巾可不常見,是陳小雲特意前兩天捎回來的,說是王家老太太在外麵的親戚帶回來的。
    王家老太太看到這個大圍巾,就想起來了陳意茹這個小家夥,硬是讓陳小雲捎回來給陳意茹用。
    陳大力知道王家老太太這麽客氣,是為了感謝自己,畢竟陳大力接手了陳小雲折騰出來的爛攤子。
    這一路上,樹枝光禿禿的,草地黃禿禿的,莊稼地裏麵的麥苗因為寒冷幹旱,顯得賴唧唧地塌在地上好似被土地吞噬了一樣,放眼望去,這片土地上似乎到處都是一片荒涼的景色,隻有這一抹棗紅色異常顯眼。
    城裏有城裏的文明,鄉下有鄉下的規矩,如果說城裏的文明是法律和道德約束而成的,那鄉下的規矩就是鄉下人家幾代人通過實踐而確定下來的規矩。
    這些約定俗成,沒有被書寫成文字,可村裏人卻自發的遵守它。
    像老周家這樣隻有兩個兒子的人家,一般都會在大兒子娶媳婦的時候就開始分家單過或者等到兩個兒子都娶妻之後再選擇分家。
    當年周建國結婚的時候,周父也想著按照規矩先分出去一個兒子。可周建國娶的媳婦是個厲害角色,心裏很會算計,那時候周燕還沒有出嫁,在家呆不了裏麵就可以出門子了,建國媳婦為了把周燕的彩禮錢拿捏在手裏,主動讓周建國跟周父提出不分家。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今天早上,陳大力一家難得睡了一個大頭覺,要不是陳大力惦記著那邊院子裏那幾隻嗷嗷待哺的小豬,三口子估計就得睡到大上午才起了。
    不過家裏喂著牲口,就是得多操心,陳大力眯了一會兒懶覺,就起床做好了飯,隨即就跑去養豬的院子裏麵喂豬去了,沒辦法啊,人可以餓一會,可是豬餓上一會就容易出毛病,而且還很容易就掉膘了。
    這膘可都是真金白銀用飼料花費了物力和人力堆積起來的呀,這家裏除了陳意茹就數這八頭豬最金貴了。
    陳大力可一點都不敢懈怠,不過他的付出可一點都沒有白費,一個個都長得肥頭大耳的,那隻身上有著黑斑點的豬崽子可是個小機靈鬼,知道跟著陳大力有吃的,陳大力走到哪他跟到哪?肥碩的身子,還以為自己是個小萌物一般拱了拱陳大力,差點沒把陳大力拱歪在豬圈裏。
    “去,去,你這個憨家夥,還沒有吃飽啊,就數你吃的最多了,整天占著最好的位置,真霸道,”
    陳大力一邊數落著這隻小花豬,一邊正清理著豬圈呢,院門口突然傳來一聲清亮的嗓門:“大力,燕子,你倆在家嗎?”
    陳大力放下手手中的活,跳出豬圈,用水缸裏的水清理下自自己這雙破膠鞋上帶出來的髒東西,大聲地回應:“有人,幹活呢,誰呀?”
    來人輕輕推開了院門,陳大力回頭一看,是村裏的章嬸子,連忙招呼她:“嬸子,你怎麽過來了?有什麽事嗎?”
    章嬸子住在村東頭,她家的院子和陳大力原來的宅基地離得近一些,她和陳母關係確不怎麽好,今天怎麽有空來魏家胡同這邊了。
    “大力,你老丈人那要分家的事,你知道嗎?”章嬸子也不嫌棄這會兒院子還沒有收拾幹淨,裏麵臭烘烘的,開門見山地問陳大力。
    陳大力聞言還一頭霧水,不知道哪來的風呢,前天確實有人捎信讓他們回五裏長屯一趟,捎信人也沒有說太多,兩口子都想著沒有什麽大事,想著不忙了再過去。
    這裝卸的活昨天剛停工,本來還想著趁著這個機會,先整頓整頓家裏麵的東西呢。還沒有來的及過去呢?
    “嬸子,你聽誰說的?”陳大力一點都不懷疑章嬸子的話,章嬸子的姥姥家和周燕可是一個莊上的,論起來還能夠掛上親戚關係呢。
    “我昨天回五裏長屯的時候,聽你們家鄰居說道,我估摸著是真的,不是說還捎信讓你們兩口子回去嗎?”
    章嬸子走娘家一直走的是五裏長屯。她自己兒子有出息,時不時孝敬她點錢,她男人早就過世了,自己捏著錢也花不了多少,時不時就回去五裏長屯看看拉把她長大的姥姥和舅舅一家。
    “我跟燕子確實也得了信讓我們有空過去一趟,可沒說什麽事啊?”陳大力回想一下自己媳婦當時說話的臉色,確實不像是知道有這事的樣子。
    “謝謝嬸子,你要是不說,我跟燕子還蒙在裏頭不知道哪來的風呢。我這就收拾東西上五裏長屯看看去。”這捎信的人也太不靠譜了吧,光說有空回去一趟,分家這麽大的事怎麽給漏下了。陳大力在心裏默默地吐槽著。
    “客氣啥,又不是外人,我估計著吧是你們家大哥大嫂倒騰出來的事啊,哎,不說也罷,隻是可憐了建業那小子。”章嬸子說完擺擺手就走了。
    陳大力快手快腳地清理完剩下的活計趕回了家。他一邊換著弄髒的衣服,一邊對在屋裏領著陳意茹吃飯的周燕說道:“媳婦,趕緊吃飯,吃完了咱上五裏長屯一趟,章嬸子說咱爹那要分家呢?”
    “啥玩意?”周燕一聽炸窩了,分家?分什麽家?現在周建業連媳婦都沒有呢就要分家,這一般人家都幹不出來這事吧。
    正好這時候,陳意茹也吃飽了,周燕自己兩三口幹完碗裏的飯,就去收拾好她們娘倆的碗筷,騰出時間讓陳大力趕緊墊巴上幾口吃的,陳大力忙活了了一個早上還滴米未盡呢。
    陳大力也不顧的細嚼慢咽了,大口填巴填巴肚子,隨即抹嘴刷洗了自己的碗筷,讓周燕收拾掉回娘家的東西。
    回娘家總不能空手去呀,陳大力想著把潘四之前送來的那瓶好酒給老丈人嚐嚐。
    周燕卻長了一個心眼:“這回回去還是別拿這麽多東西了,萬一真的要分家,拿回去的東西還不夠別人惦記的呢。”
    陳大力笑話周燕想的多:“這點東西還能有誰惦記?無非就是大嫂會惦記唄,你帶點咱爹喜歡的就行了唄,煙酒這東西,她一個女人又用不著,回頭再偷偷塞給咱娘些錢。怎麽?你還害怕你娘家大嫂子嗎?”
    周燕想想也是,自己怕她幹啥?周建業以後鐵定是指望不上這個嫂子,自己也沒有什麽地方要求著她。平常的啥事自己都不跟她計較,可她要是在分家的時候太過分了,分周建業的家產,她這個小胡子,可不願意她。
    今天的天氣有著幹冷幹冷的,太陽好像有氣無力似的,不起一點作用。
    兩口子快速地收拾好東西,就騎上自家的大金鹿出發了。
    陳大力生怕自己閨女凍著了,給陳意茹穿的厚厚的,外麵還裹上一條棗紅色的羊毛大圍巾,這條羊毛圍巾,又軟還舒服,篇幅也大,都可以把陳意茹這小丫頭包裹起來。
    這圍巾可不常見,是陳小雲特意前兩天捎回來的,說是王家老太太在外麵的親戚帶回來的。
    王家老太太看到這個大圍巾,就想起來了陳意茹這個小家夥,硬是讓陳小雲捎回來給陳意茹用。
    陳大力知道王家老太太這麽客氣,是為了感謝自己,畢竟陳大力接手了陳小雲折騰出來的爛攤子。
    這一路上,樹枝光禿禿的,草地黃禿禿的,莊稼地裏麵的麥苗因為寒冷幹旱,顯得賴唧唧地塌在地上好似被土地吞噬了一樣,放眼望去,這片土地上似乎到處都是一片荒涼的景色,隻有這一抹棗紅色異常顯眼。
    城裏有城裏的文明,鄉下有鄉下的規矩,如果說城裏的文明是法律和道德約束而成的,那鄉下的規矩就是鄉下人家幾代人通過實踐而確定下來的規矩。
    這些約定俗成,沒有被書寫成文字,可村裏人卻自發的遵守它。
    像老周家這樣隻有兩個兒子的人家,一般都會在大兒子娶媳婦的時候就開始分家單過或者等到兩個兒子都娶妻之後再選擇分家。
    當年周建國結婚的時候,周父也想著按照規矩先分出去一個兒子。可周建國娶的媳婦是個厲害角色,心裏很會算計,那時候周燕還沒有出嫁,在家呆不了裏麵就可以出門子了,建國媳婦為了把周燕的彩禮錢拿捏在手裏,主動讓周建國跟周父提出不分家。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今天早上,陳大力一家難得睡了一個大頭覺,要不是陳大力惦記著那邊院子裏那幾隻嗷嗷待哺的小豬,三口子估計就得睡到大上午才起了。
    不過家裏喂著牲口,就是得多操心,陳大力眯了一會兒懶覺,就起床做好了飯,隨即就跑去養豬的院子裏麵喂豬去了,沒辦法啊,人可以餓一會,可是豬餓上一會就容易出毛病,而且還很容易就掉膘了。
    這膘可都是真金白銀用飼料花費了物力和人力堆積起來的呀,這家裏除了陳意茹就數這八頭豬最金貴了。
    陳大力可一點都不敢懈怠,不過他的付出可一點都沒有白費,一個個都長得肥頭大耳的,那隻身上有著黑斑點的豬崽子可是個小機靈鬼,知道跟著陳大力有吃的,陳大力走到哪他跟到哪?肥碩的身子,還以為自己是個小萌物一般拱了拱陳大力,差點沒把陳大力拱歪在豬圈裏。
    “去,去,你這個憨家夥,還沒有吃飽啊,就數你吃的最多了,整天占著最好的位置,真霸道,”
    陳大力一邊數落著這隻小花豬,一邊正清理著豬圈呢,院門口突然傳來一聲清亮的嗓門:“大力,燕子,你倆在家嗎?”
    陳大力放下手手中的活,跳出豬圈,用水缸裏的水清理下自自己這雙破膠鞋上帶出來的髒東西,大聲地回應:“有人,幹活呢,誰呀?”
    來人輕輕推開了院門,陳大力回頭一看,是村裏的章嬸子,連忙招呼她:“嬸子,你怎麽過來了?有什麽事嗎?”
    章嬸子住在村東頭,她家的院子和陳大力原來的宅基地離得近一些,她和陳母關係確不怎麽好,今天怎麽有空來魏家胡同這邊了。
    “大力,你老丈人那要分家的事,你知道嗎?”章嬸子也不嫌棄這會兒院子還沒有收拾幹淨,裏麵臭烘烘的,開門見山地問陳大力。
    陳大力聞言還一頭霧水,不知道哪來的風呢,前天確實有人捎信讓他們回五裏長屯一趟,捎信人也沒有說太多,兩口子都想著沒有什麽大事,想著不忙了再過去。
    這裝卸的活昨天剛停工,本來還想著趁著這個機會,先整頓整頓家裏麵的東西呢。還沒有來的及過去呢?
    “嬸子,你聽誰說的?”陳大力一點都不懷疑章嬸子的話,章嬸子的姥姥家和周燕可是一個莊上的,論起來還能夠掛上親戚關係呢。
    “我昨天回五裏長屯的時候,聽你們家鄰居說道,我估摸著是真的,不是說還捎信讓你們兩口子回去嗎?”
    章嬸子走娘家一直走的是五裏長屯。她自己兒子有出息,時不時孝敬她點錢,她男人早就過世了,自己捏著錢也花不了多少,時不時就回去五裏長屯看看拉把她長大的姥姥和舅舅一家。
    “我跟燕子確實也得了信讓我們有空過去一趟,可沒說什麽事啊?”陳大力回想一下自己媳婦當時說話的臉色,確實不像是知道有這事的樣子。
    “謝謝嬸子,你要是不說,我跟燕子還蒙在裏頭不知道哪來的風呢。我這就收拾東西上五裏長屯看看去。”這捎信的人也太不靠譜了吧,光說有空回去一趟,分家這麽大的事怎麽給漏下了。陳大力在心裏默默地吐槽著。
    “客氣啥,又不是外人,我估計著吧是你們家大哥大嫂倒騰出來的事啊,哎,不說也罷,隻是可憐了建業那小子。”章嬸子說完擺擺手就走了。
    陳大力快手快腳地清理完剩下的活計趕回了家。他一邊換著弄髒的衣服,一邊對在屋裏領著陳意茹吃飯的周燕說道:“媳婦,趕緊吃飯,吃完了咱上五裏長屯一趟,章嬸子說咱爹那要分家呢?”
    “啥玩意?”周燕一聽炸窩了,分家?分什麽家?現在周建業連媳婦都沒有呢就要分家,這一般人家都幹不出來這事吧。
    正好這時候,陳意茹也吃飽了,周燕自己兩三口幹完碗裏的飯,就去收拾好她們娘倆的碗筷,騰出時間讓陳大力趕緊墊巴上幾口吃的,陳大力忙活了了一個早上還滴米未盡呢。
    陳大力也不顧的細嚼慢咽了,大口填巴填巴肚子,隨即抹嘴刷洗了自己的碗筷,讓周燕收拾掉回娘家的東西。
    回娘家總不能空手去呀,陳大力想著把潘四之前送來的那瓶好酒給老丈人嚐嚐。
    周燕卻長了一個心眼:“這回回去還是別拿這麽多東西了,萬一真的要分家,拿回去的東西還不夠別人惦記的呢。”
    陳大力笑話周燕想的多:“這點東西還能有誰惦記?無非就是大嫂會惦記唄,你帶點咱爹喜歡的就行了唄,煙酒這東西,她一個女人又用不著,回頭再偷偷塞給咱娘些錢。怎麽?你還害怕你娘家大嫂子嗎?”
    周燕想想也是,自己怕她幹啥?周建業以後鐵定是指望不上這個嫂子,自己也沒有什麽地方要求著她。平常的啥事自己都不跟她計較,可她要是在分家的時候太過分了,分周建業的家產,她這個小胡子,可不願意她。
    今天的天氣有著幹冷幹冷的,太陽好像有氣無力似的,不起一點作用。
    兩口子快速地收拾好東西,就騎上自家的大金鹿出發了。
    陳大力生怕自己閨女凍著了,給陳意茹穿的厚厚的,外麵還裹上一條棗紅色的羊毛大圍巾,這條羊毛圍巾,又軟還舒服,篇幅也大,都可以把陳意茹這小丫頭包裹起來。
    這圍巾可不常見,是陳小雲特意前兩天捎回來的,說是王家老太太在外麵的親戚帶回來的。
    王家老太太看到這個大圍巾,就想起來了陳意茹這個小家夥,硬是讓陳小雲捎回來給陳意茹用。
    陳大力知道王家老太太這麽客氣,是為了感謝自己,畢竟陳大力接手了陳小雲折騰出來的爛攤子。
    這一路上,樹枝光禿禿的,草地黃禿禿的,莊稼地裏麵的麥苗因為寒冷幹旱,顯得賴唧唧地塌在地上好似被土地吞噬了一樣,放眼望去,這片土地上似乎到處都是一片荒涼的景色,隻有這一抹棗紅色異常顯眼。
    城裏有城裏的文明,鄉下有鄉下的規矩,如果說城裏的文明是法律和道德約束而成的,那鄉下的規矩就是鄉下人家幾代人通過實踐而確定下來的規矩。
    這些約定俗成,沒有被書寫成文字,可村裏人卻自發的遵守它。
    像老周家這樣隻有兩個兒子的人家,一般都會在大兒子娶媳婦的時候就開始分家單過或者等到兩個兒子都娶妻之後再選擇分家。
    當年周建國結婚的時候,周父也想著按照規矩先分出去一個兒子。可周建國娶的媳婦是個厲害角色,心裏很會算計,那時候周燕還沒有出嫁,在家呆不了裏麵就可以出門子了,建國媳婦為了把周燕的彩禮錢拿捏在手裏,主動讓周建國跟周父提出不分家。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今天早上,陳大力一家難得睡了一個大頭覺,要不是陳大力惦記著那邊院子裏那幾隻嗷嗷待哺的小豬,三口子估計就得睡到大上午才起了。
    不過家裏喂著牲口,就是得多操心,陳大力眯了一會兒懶覺,就起床做好了飯,隨即就跑去養豬的院子裏麵喂豬去了,沒辦法啊,人可以餓一會,可是豬餓上一會就容易出毛病,而且還很容易就掉膘了。
    這膘可都是真金白銀用飼料花費了物力和人力堆積起來的呀,這家裏除了陳意茹就數這八頭豬最金貴了。
    陳大力可一點都不敢懈怠,不過他的付出可一點都沒有白費,一個個都長得肥頭大耳的,那隻身上有著黑斑點的豬崽子可是個小機靈鬼,知道跟著陳大力有吃的,陳大力走到哪他跟到哪?肥碩的身子,還以為自己是個小萌物一般拱了拱陳大力,差點沒把陳大力拱歪在豬圈裏。
    “去,去,你這個憨家夥,還沒有吃飽啊,就數你吃的最多了,整天占著最好的位置,真霸道,”
    陳大力一邊數落著這隻小花豬,一邊正清理著豬圈呢,院門口突然傳來一聲清亮的嗓門:“大力,燕子,你倆在家嗎?”
    陳大力放下手手中的活,跳出豬圈,用水缸裏的水清理下自自己這雙破膠鞋上帶出來的髒東西,大聲地回應:“有人,幹活呢,誰呀?”
    來人輕輕推開了院門,陳大力回頭一看,是村裏的章嬸子,連忙招呼她:“嬸子,你怎麽過來了?有什麽事嗎?”
    章嬸子住在村東頭,她家的院子和陳大力原來的宅基地離得近一些,她和陳母關係確不怎麽好,今天怎麽有空來魏家胡同這邊了。
    “大力,你老丈人那要分家的事,你知道嗎?”章嬸子也不嫌棄這會兒院子還沒有收拾幹淨,裏麵臭烘烘的,開門見山地問陳大力。
    陳大力聞言還一頭霧水,不知道哪來的風呢,前天確實有人捎信讓他們回五裏長屯一趟,捎信人也沒有說太多,兩口子都想著沒有什麽大事,想著不忙了再過去。
    這裝卸的活昨天剛停工,本來還想著趁著這個機會,先整頓整頓家裏麵的東西呢。還沒有來的及過去呢?
    “嬸子,你聽誰說的?”陳大力一點都不懷疑章嬸子的話,章嬸子的姥姥家和周燕可是一個莊上的,論起來還能夠掛上親戚關係呢。
    “我昨天回五裏長屯的時候,聽你們家鄰居說道,我估摸著是真的,不是說還捎信讓你們兩口子回去嗎?”
    章嬸子走娘家一直走的是五裏長屯。她自己兒子有出息,時不時孝敬她點錢,她男人早就過世了,自己捏著錢也花不了多少,時不時就回去五裏長屯看看拉把她長大的姥姥和舅舅一家。
    “我跟燕子確實也得了信讓我們有空過去一趟,可沒說什麽事啊?”陳大力回想一下自己媳婦當時說話的臉色,確實不像是知道有這事的樣子。
    “謝謝嬸子,你要是不說,我跟燕子還蒙在裏頭不知道哪來的風呢。我這就收拾東西上五裏長屯看看去。”這捎信的人也太不靠譜了吧,光說有空回去一趟,分家這麽大的事怎麽給漏下了。陳大力在心裏默默地吐槽著。
    “客氣啥,又不是外人,我估計著吧是你們家大哥大嫂倒騰出來的事啊,哎,不說也罷,隻是可憐了建業那小子。”章嬸子說完擺擺手就走了。
    陳大力快手快腳地清理完剩下的活計趕回了家。他一邊換著弄髒的衣服,一邊對在屋裏領著陳意茹吃飯的周燕說道:“媳婦,趕緊吃飯,吃完了咱上五裏長屯一趟,章嬸子說咱爹那要分家呢?”
    “啥玩意?”周燕一聽炸窩了,分家?分什麽家?現在周建業連媳婦都沒有呢就要分家,這一般人家都幹不出來這事吧。
    正好這時候,陳意茹也吃飽了,周燕自己兩三口幹完碗裏的飯,就去收拾好她們娘倆的碗筷,騰出時間讓陳大力趕緊墊巴上幾口吃的,陳大力忙活了了一個早上還滴米未盡呢。
    陳大力也不顧的細嚼慢咽了,大口填巴填巴肚子,隨即抹嘴刷洗了自己的碗筷,讓周燕收拾掉回娘家的東西。
    回娘家總不能空手去呀,陳大力想著把潘四之前送來的那瓶好酒給老丈人嚐嚐。
    周燕卻長了一個心眼:“這回回去還是別拿這麽多東西了,萬一真的要分家,拿回去的東西還不夠別人惦記的呢。”
    陳大力笑話周燕想的多:“這點東西還能有誰惦記?無非就是大嫂會惦記唄,你帶點咱爹喜歡的就行了唄,煙酒這東西,她一個女人又用不著,回頭再偷偷塞給咱娘些錢。怎麽?你還害怕你娘家大嫂子嗎?”
    周燕想想也是,自己怕她幹啥?周建業以後鐵定是指望不上這個嫂子,自己也沒有什麽地方要求著她。平常的啥事自己都不跟她計較,可她要是在分家的時候太過分了,分周建業的家產,她這個小胡子,可不願意她。
    今天的天氣有著幹冷幹冷的,太陽好像有氣無力似的,不起一點作用。
    兩口子快速地收拾好東西,就騎上自家的大金鹿出發了。
    陳大力生怕自己閨女凍著了,給陳意茹穿的厚厚的,外麵還裹上一條棗紅色的羊毛大圍巾,這條羊毛圍巾,又軟還舒服,篇幅也大,都可以把陳意茹這小丫頭包裹起來。
    這圍巾可不常見,是陳小雲特意前兩天捎回來的,說是王家老太太在外麵的親戚帶回來的。
    王家老太太看到這個大圍巾,就想起來了陳意茹這個小家夥,硬是讓陳小雲捎回來給陳意茹用。
    陳大力知道王家老太太這麽客氣,是為了感謝自己,畢竟陳大力接手了陳小雲折騰出來的爛攤子。
    這一路上,樹枝光禿禿的,草地黃禿禿的,莊稼地裏麵的麥苗因為寒冷幹旱,顯得賴唧唧地塌在地上好似被土地吞噬了一樣,放眼望去,這片土地上似乎到處都是一片荒涼的景色,隻有這一抹棗紅色異常顯眼。
    城裏有城裏的文明,鄉下有鄉下的規矩,如果說城裏的文明是法律和道德約束而成的,那鄉下的規矩就是鄉下人家幾代人通過實踐而確定下來的規矩。
    這些約定俗成,沒有被書寫成文字,可村裏人卻自發的遵守它。
    像老周家這樣隻有兩個兒子的人家,一般都會在大兒子娶媳婦的時候就開始分家單過或者等到兩個兒子都娶妻之後再選擇分家。
    當年周建國結婚的時候,周父也想著按照規矩先分出去一個兒子。可周建國娶的媳婦是個厲害角色,心裏很會算計,那時候周燕還沒有出嫁,在家呆不了裏麵就可以出門子了,建國媳婦為了把周燕的彩禮錢拿捏在手裏,主動讓周建國跟周父提出不分家。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今天早上,陳大力一家難得睡了一個大頭覺,要不是陳大力惦記著那邊院子裏那幾隻嗷嗷待哺的小豬,三口子估計就得睡到大上午才起了。
    不過家裏喂著牲口,就是得多操心,陳大力眯了一會兒懶覺,就起床做好了飯,隨即就跑去養豬的院子裏麵喂豬去了,沒辦法啊,人可以餓一會,可是豬餓上一會就容易出毛病,而且還很容易就掉膘了。
    這膘可都是真金白銀用飼料花費了物力和人力堆積起來的呀,這家裏除了陳意茹就數這八頭豬最金貴了。
    陳大力可一點都不敢懈怠,不過他的付出可一點都沒有白費,一個個都長得肥頭大耳的,那隻身上有著黑斑點的豬崽子可是個小機靈鬼,知道跟著陳大力有吃的,陳大力走到哪他跟到哪?肥碩的身子,還以為自己是個小萌物一般拱了拱陳大力,差點沒把陳大力拱歪在豬圈裏。
    “去,去,你這個憨家夥,還沒有吃飽啊,就數你吃的最多了,整天占著最好的位置,真霸道,”
    陳大力一邊數落著這隻小花豬,一邊正清理著豬圈呢,院門口突然傳來一聲清亮的嗓門:“大力,燕子,你倆在家嗎?”
    陳大力放下手手中的活,跳出豬圈,用水缸裏的水清理下自自己這雙破膠鞋上帶出來的髒東西,大聲地回應:“有人,幹活呢,誰呀?”
    來人輕輕推開了院門,陳大力回頭一看,是村裏的章嬸子,連忙招呼她:“嬸子,你怎麽過來了?有什麽事嗎?”
    章嬸子住在村東頭,她家的院子和陳大力原來的宅基地離得近一些,她和陳母關係確不怎麽好,今天怎麽有空來魏家胡同這邊了。
    “大力,你老丈人那要分家的事,你知道嗎?”章嬸子也不嫌棄這會兒院子還沒有收拾幹淨,裏麵臭烘烘的,開門見山地問陳大力。
    陳大力聞言還一頭霧水,不知道哪來的風呢,前天確實有人捎信讓他們回五裏長屯一趟,捎信人也沒有說太多,兩口子都想著沒有什麽大事,想著不忙了再過去。
    這裝卸的活昨天剛停工,本來還想著趁著這個機會,先整頓整頓家裏麵的東西呢。還沒有來的及過去呢?
    “嬸子,你聽誰說的?”陳大力一點都不懷疑章嬸子的話,章嬸子的姥姥家和周燕可是一個莊上的,論起來還能夠掛上親戚關係呢。
    “我昨天回五裏長屯的時候,聽你們家鄰居說道,我估摸著是真的,不是說還捎信讓你們兩口子回去嗎?”
    章嬸子走娘家一直走的是五裏長屯。她自己兒子有出息,時不時孝敬她點錢,她男人早就過世了,自己捏著錢也花不了多少,時不時就回去五裏長屯看看拉把她長大的姥姥和舅舅一家。
    “我跟燕子確實也得了信讓我們有空過去一趟,可沒說什麽事啊?”陳大力回想一下自己媳婦當時說話的臉色,確實不像是知道有這事的樣子。
    “謝謝嬸子,你要是不說,我跟燕子還蒙在裏頭不知道哪來的風呢。我這就收拾東西上五裏長屯看看去。”這捎信的人也太不靠譜了吧,光說有空回去一趟,分家這麽大的事怎麽給漏下了。陳大力在心裏默默地吐槽著。
    “客氣啥,又不是外人,我估計著吧是你們家大哥大嫂倒騰出來的事啊,哎,不說也罷,隻是可憐了建業那小子。”章嬸子說完擺擺手就走了。
    陳大力快手快腳地清理完剩下的活計趕回了家。他一邊換著弄髒的衣服,一邊對在屋裏領著陳意茹吃飯的周燕說道:“媳婦,趕緊吃飯,吃完了咱上五裏長屯一趟,章嬸子說咱爹那要分家呢?”
    “啥玩意?”周燕一聽炸窩了,分家?分什麽家?現在周建業連媳婦都沒有呢就要分家,這一般人家都幹不出來這事吧。
    正好這時候,陳意茹也吃飽了,周燕自己兩三口幹完碗裏的飯,就去收拾好她們娘倆的碗筷,騰出時間讓陳大力趕緊墊巴上幾口吃的,陳大力忙活了了一個早上還滴米未盡呢。
    陳大力也不顧的細嚼慢咽了,大口填巴填巴肚子,隨即抹嘴刷洗了自己的碗筷,讓周燕收拾掉回娘家的東西。
    回娘家總不能空手去呀,陳大力想著把潘四之前送來的那瓶好酒給老丈人嚐嚐。
    周燕卻長了一個心眼:“這回回去還是別拿這麽多東西了,萬一真的要分家,拿回去的東西還不夠別人惦記的呢。”
    陳大力笑話周燕想的多:“這點東西還能有誰惦記?無非就是大嫂會惦記唄,你帶點咱爹喜歡的就行了唄,煙酒這東西,她一個女人又用不著,回頭再偷偷塞給咱娘些錢。怎麽?你還害怕你娘家大嫂子嗎?”
    周燕想想也是,自己怕她幹啥?周建業以後鐵定是指望不上這個嫂子,自己也沒有什麽地方要求著她。平常的啥事自己都不跟她計較,可她要是在分家的時候太過分了,分周建業的家產,她這個小胡子,可不願意她。
    今天的天氣有著幹冷幹冷的,太陽好像有氣無力似的,不起一點作用。
    兩口子快速地收拾好東西,就騎上自家的大金鹿出發了。
    陳大力生怕自己閨女凍著了,給陳意茹穿的厚厚的,外麵還裹上一條棗紅色的羊毛大圍巾,這條羊毛圍巾,又軟還舒服,篇幅也大,都可以把陳意茹這小丫頭包裹起來。
    這圍巾可不常見,是陳小雲特意前兩天捎回來的,說是王家老太太在外麵的親戚帶回來的。
    王家老太太看到這個大圍巾,就想起來了陳意茹這個小家夥,硬是讓陳小雲捎回來給陳意茹用。
    陳大力知道王家老太太這麽客氣,是為了感謝自己,畢竟陳大力接手了陳小雲折騰出來的爛攤子。
    這一路上,樹枝光禿禿的,草地黃禿禿的,莊稼地裏麵的麥苗因為寒冷幹旱,顯得賴唧唧地塌在地上好似被土地吞噬了一樣,放眼望去,這片土地上似乎到處都是一片荒涼的景色,隻有這一抹棗紅色異常顯眼。
    城裏有城裏的文明,鄉下有鄉下的規矩,如果說城裏的文明是法律和道德約束而成的,那鄉下的規矩就是鄉下人家幾代人通過實踐而確定下來的規矩。
    這些約定俗成,沒有被書寫成文字,可村裏人卻自發的遵守它。
    像老周家這樣隻有兩個兒子的人家,一般都會在大兒子娶媳婦的時候就開始分家單過或者等到兩個兒子都娶妻之後再選擇分家。
    當年周建國結婚的時候,周父也想著按照規矩先分出去一個兒子。可周建國娶的媳婦是個厲害角色,心裏很會算計,那時候周燕還沒有出嫁,在家呆不了裏麵就可以出門子了,建國媳婦為了把周燕的彩禮錢拿捏在手裏,主動讓周建國跟周父提出不分家。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今天早上,陳大力一家難得睡了一個大頭覺,要不是陳大力惦記著那邊院子裏那幾隻嗷嗷待哺的小豬,三口子估計就得睡到大上午才起了。
    不過家裏喂著牲口,就是得多操心,陳大力眯了一會兒懶覺,就起床做好了飯,隨即就跑去養豬的院子裏麵喂豬去了,沒辦法啊,人可以餓一會,可是豬餓上一會就容易出毛病,而且還很容易就掉膘了。
    這膘可都是真金白銀用飼料花費了物力和人力堆積起來的呀,這家裏除了陳意茹就數這八頭豬最金貴了。
    陳大力可一點都不敢懈怠,不過他的付出可一點都沒有白費,一個個都長得肥頭大耳的,那隻身上有著黑斑點的豬崽子可是個小機靈鬼,知道跟著陳大力有吃的,陳大力走到哪他跟到哪?肥碩的身子,還以為自己是個小萌物一般拱了拱陳大力,差點沒把陳大力拱歪在豬圈裏。
    “去,去,你這個憨家夥,還沒有吃飽啊,就數你吃的最多了,整天占著最好的位置,真霸道,”
    陳大力一邊數落著這隻小花豬,一邊正清理著豬圈呢,院門口突然傳來一聲清亮的嗓門:“大力,燕子,你倆在家嗎?”
    陳大力放下手手中的活,跳出豬圈,用水缸裏的水清理下自自己這雙破膠鞋上帶出來的髒東西,大聲地回應:“有人,幹活呢,誰呀?”
    來人輕輕推開了院門,陳大力回頭一看,是村裏的章嬸子,連忙招呼她:“嬸子,你怎麽過來了?有什麽事嗎?”
    章嬸子住在村東頭,她家的院子和陳大力原來的宅基地離得近一些,她和陳母關係確不怎麽好,今天怎麽有空來魏家胡同這邊了。
    “大力,你老丈人那要分家的事,你知道嗎?”章嬸子也不嫌棄這會兒院子還沒有收拾幹淨,裏麵臭烘烘的,開門見山地問陳大力。
    陳大力聞言還一頭霧水,不知道哪來的風呢,前天確實有人捎信讓他們回五裏長屯一趟,捎信人也沒有說太多,兩口子都想著沒有什麽大事,想著不忙了再過去。
    這裝卸的活昨天剛停工,本來還想著趁著這個機會,先整頓整頓家裏麵的東西呢。還沒有來的及過去呢?
    “嬸子,你聽誰說的?”陳大力一點都不懷疑章嬸子的話,章嬸子的姥姥家和周燕可是一個莊上的,論起來還能夠掛上親戚關係呢。
    “我昨天回五裏長屯的時候,聽你們家鄰居說道,我估摸著是真的,不是說還捎信讓你們兩口子回去嗎?”
    章嬸子走娘家一直走的是五裏長屯。她自己兒子有出息,時不時孝敬她點錢,她男人早就過世了,自己捏著錢也花不了多少,時不時就回去五裏長屯看看拉把她長大的姥姥和舅舅一家。
    “我跟燕子確實也得了信讓我們有空過去一趟,可沒說什麽事啊?”陳大力回想一下自己媳婦當時說話的臉色,確實不像是知道有這事的樣子。
    “謝謝嬸子,你要是不說,我跟燕子還蒙在裏頭不知道哪來的風呢。我這就收拾東西上五裏長屯看看去。”這捎信的人也太不靠譜了吧,光說有空回去一趟,分家這麽大的事怎麽給漏下了。陳大力在心裏默默地吐槽著。
    “客氣啥,又不是外人,我估計著吧是你們家大哥大嫂倒騰出來的事啊,哎,不說也罷,隻是可憐了建業那小子。”章嬸子說完擺擺手就走了。
    陳大力快手快腳地清理完剩下的活計趕回了家。他一邊換著弄髒的衣服,一邊對在屋裏領著陳意茹吃飯的周燕說道:“媳婦,趕緊吃飯,吃完了咱上五裏長屯一趟,章嬸子說咱爹那要分家呢?”
    “啥玩意?”周燕一聽炸窩了,分家?分什麽家?現在周建業連媳婦都沒有呢就要分家,這一般人家都幹不出來這事吧。
    正好這時候,陳意茹也吃飽了,周燕自己兩三口幹完碗裏的飯,就去收拾好她們娘倆的碗筷,騰出時間讓陳大力趕緊墊巴上幾口吃的,陳大力忙活了了一個早上還滴米未盡呢。
    陳大力也不顧的細嚼慢咽了,大口填巴填巴肚子,隨即抹嘴刷洗了自己的碗筷,讓周燕收拾掉回娘家的東西。
    回娘家總不能空手去呀,陳大力想著把潘四之前送來的那瓶好酒給老丈人嚐嚐。
    周燕卻長了一個心眼:“這回回去還是別拿這麽多東西了,萬一真的要分家,拿回去的東西還不夠別人惦記的呢。”
    陳大力笑話周燕想的多:“這點東西還能有誰惦記?無非就是大嫂會惦記唄,你帶點咱爹喜歡的就行了唄,煙酒這東西,她一個女人又用不著,回頭再偷偷塞給咱娘些錢。怎麽?你還害怕你娘家大嫂子嗎?”
    周燕想想也是,自己怕她幹啥?周建業以後鐵定是指望不上這個嫂子,自己也沒有什麽地方要求著她。平常的啥事自己都不跟她計較,可她要是在分家的時候太過分了,分周建業的家產,她這個小胡子,可不願意她。
    今天的天氣有著幹冷幹冷的,太陽好像有氣無力似的,不起一點作用。
    兩口子快速地收拾好東西,就騎上自家的大金鹿出發了。
    陳大力生怕自己閨女凍著了,給陳意茹穿的厚厚的,外麵還裹上一條棗紅色的羊毛大圍巾,這條羊毛圍巾,又軟還舒服,篇幅也大,都可以把陳意茹這小丫頭包裹起來。
    這圍巾可不常見,是陳小雲特意前兩天捎回來的,說是王家老太太在外麵的親戚帶回來的。
    王家老太太看到這個大圍巾,就想起來了陳意茹這個小家夥,硬是讓陳小雲捎回來給陳意茹用。
    陳大力知道王家老太太這麽客氣,是為了感謝自己,畢竟陳大力接手了陳小雲折騰出來的爛攤子。
    這一路上,樹枝光禿禿的,草地黃禿禿的,莊稼地裏麵的麥苗因為寒冷幹旱,顯得賴唧唧地塌在地上好似被土地吞噬了一樣,放眼望去,這片土地上似乎到處都是一片荒涼的景色,隻有這一抹棗紅色異常顯眼。
    城裏有城裏的文明,鄉下有鄉下的規矩,如果說城裏的文明是法律和道德約束而成的,那鄉下的規矩就是鄉下人家幾代人通過實踐而確定下來的規矩。
    這些約定俗成,沒有被書寫成文字,可村裏人卻自發的遵守它。
    像老周家這樣隻有兩個兒子的人家,一般都會在大兒子娶媳婦的時候就開始分家單過或者等到兩個兒子都娶妻之後再選擇分家。
    當年周建國結婚的時候,周父也想著按照規矩先分出去一個兒子。可周建國娶的媳婦是個厲害角色,心裏很會算計,那時候周燕還沒有出嫁,在家呆不了裏麵就可以出門子了,建國媳婦為了把周燕的彩禮錢拿捏在手裏,主動讓周建國跟周父提出不分家。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今天早上,陳大力一家難得睡了一個大頭覺,要不是陳大力惦記著那邊院子裏那幾隻嗷嗷待哺的小豬,三口子估計就得睡到大上午才起了。
    不過家裏喂著牲口,就是得多操心,陳大力眯了一會兒懶覺,就起床做好了飯,隨即就跑去養豬的院子裏麵喂豬去了,沒辦法啊,人可以餓一會,可是豬餓上一會就容易出毛病,而且還很容易就掉膘了。
    這膘可都是真金白銀用飼料花費了物力和人力堆積起來的呀,這家裏除了陳意茹就數這八頭豬最金貴了。
    陳大力可一點都不敢懈怠,不過他的付出可一點都沒有白費,一個個都長得肥頭大耳的,那隻身上有著黑斑點的豬崽子可是個小機靈鬼,知道跟著陳大力有吃的,陳大力走到哪他跟到哪?肥碩的身子,還以為自己是個小萌物一般拱了拱陳大力,差點沒把陳大力拱歪在豬圈裏。
    “去,去,你這個憨家夥,還沒有吃飽啊,就數你吃的最多了,整天占著最好的位置,真霸道,”
    陳大力一邊數落著這隻小花豬,一邊正清理著豬圈呢,院門口突然傳來一聲清亮的嗓門:“大力,燕子,你倆在家嗎?”
    陳大力放下手手中的活,跳出豬圈,用水缸裏的水清理下自自己這雙破膠鞋上帶出來的髒東西,大聲地回應:“有人,幹活呢,誰呀?”
    來人輕輕推開了院門,陳大力回頭一看,是村裏的章嬸子,連忙招呼她:“嬸子,你怎麽過來了?有什麽事嗎?”
    章嬸子住在村東頭,她家的院子和陳大力原來的宅基地離得近一些,她和陳母關係確不怎麽好,今天怎麽有空來魏家胡同這邊了。
    “大力,你老丈人那要分家的事,你知道嗎?”章嬸子也不嫌棄這會兒院子還沒有收拾幹淨,裏麵臭烘烘的,開門見山地問陳大力。
    陳大力聞言還一頭霧水,不知道哪來的風呢,前天確實有人捎信讓他們回五裏長屯一趟,捎信人也沒有說太多,兩口子都想著沒有什麽大事,想著不忙了再過去。
    這裝卸的活昨天剛停工,本來還想著趁著這個機會,先整頓整頓家裏麵的東西呢。還沒有來的及過去呢?
    “嬸子,你聽誰說的?”陳大力一點都不懷疑章嬸子的話,章嬸子的姥姥家和周燕可是一個莊上的,論起來還能夠掛上親戚關係呢。
    “我昨天回五裏長屯的時候,聽你們家鄰居說道,我估摸著是真的,不是說還捎信讓你們兩口子回去嗎?”
    章嬸子走娘家一直走的是五裏長屯。她自己兒子有出息,時不時孝敬她點錢,她男人早就過世了,自己捏著錢也花不了多少,時不時就回去五裏長屯看看拉把她長大的姥姥和舅舅一家。
    “我跟燕子確實也得了信讓我們有空過去一趟,可沒說什麽事啊?”陳大力回想一下自己媳婦當時說話的臉色,確實不像是知道有這事的樣子。
    “謝謝嬸子,你要是不說,我跟燕子還蒙在裏頭不知道哪來的風呢。我這就收拾東西上五裏長屯看看去。”這捎信的人也太不靠譜了吧,光說有空回去一趟,分家這麽大的事怎麽給漏下了。陳大力在心裏默默地吐槽著。
    “客氣啥,又不是外人,我估計著吧是你們家大哥大嫂倒騰出來的事啊,哎,不說也罷,隻是可憐了建業那小子。”章嬸子說完擺擺手就走了。
    陳大力快手快腳地清理完剩下的活計趕回了家。他一邊換著弄髒的衣服,一邊對在屋裏領著陳意茹吃飯的周燕說道:“媳婦,趕緊吃飯,吃完了咱上五裏長屯一趟,章嬸子說咱爹那要分家呢?”
    “啥玩意?”周燕一聽炸窩了,分家?分什麽家?現在周建業連媳婦都沒有呢就要分家,這一般人家都幹不出來這事吧。
    正好這時候,陳意茹也吃飽了,周燕自己兩三口幹完碗裏的飯,就去收拾好她們娘倆的碗筷,騰出時間讓陳大力趕緊墊巴上幾口吃的,陳大力忙活了了一個早上還滴米未盡呢。
    陳大力也不顧的細嚼慢咽了,大口填巴填巴肚子,隨即抹嘴刷洗了自己的碗筷,讓周燕收拾掉回娘家的東西。
    回娘家總不能空手去呀,陳大力想著把潘四之前送來的那瓶好酒給老丈人嚐嚐。
    周燕卻長了一個心眼:“這回回去還是別拿這麽多東西了,萬一真的要分家,拿回去的東西還不夠別人惦記的呢。”
    陳大力笑話周燕想的多:“這點東西還能有誰惦記?無非就是大嫂會惦記唄,你帶點咱爹喜歡的就行了唄,煙酒這東西,她一個女人又用不著,回頭再偷偷塞給咱娘些錢。怎麽?你還害怕你娘家大嫂子嗎?”
    周燕想想也是,自己怕她幹啥?周建業以後鐵定是指望不上這個嫂子,自己也沒有什麽地方要求著她。平常的啥事自己都不跟她計較,可她要是在分家的時候太過分了,分周建業的家產,她這個小胡子,可不願意她。
    今天的天氣有著幹冷幹冷的,太陽好像有氣無力似的,不起一點作用。
    兩口子快速地收拾好東西,就騎上自家的大金鹿出發了。
    陳大力生怕自己閨女凍著了,給陳意茹穿的厚厚的,外麵還裹上一條棗紅色的羊毛大圍巾,這條羊毛圍巾,又軟還舒服,篇幅也大,都可以把陳意茹這小丫頭包裹起來。
    這圍巾可不常見,是陳小雲特意前兩天捎回來的,說是王家老太太在外麵的親戚帶回來的。
    王家老太太看到這個大圍巾,就想起來了陳意茹這個小家夥,硬是讓陳小雲捎回來給陳意茹用。
    陳大力知道王家老太太這麽客氣,是為了感謝自己,畢竟陳大力接手了陳小雲折騰出來的爛攤子。
    這一路上,樹枝光禿禿的,草地黃禿禿的,莊稼地裏麵的麥苗因為寒冷幹旱,顯得賴唧唧地塌在地上好似被土地吞噬了一樣,放眼望去,這片土地上似乎到處都是一片荒涼的景色,隻有這一抹棗紅色異常顯眼。
    城裏有城裏的文明,鄉下有鄉下的規矩,如果說城裏的文明是法律和道德約束而成的,那鄉下的規矩就是鄉下人家幾代人通過實踐而確定下來的規矩。
    這些約定俗成,沒有被書寫成文字,可村裏人卻自發的遵守它。
    像老周家這樣隻有兩個兒子的人家,一般都會在大兒子娶媳婦的時候就開始分家單過或者等到兩個兒子都娶妻之後再選擇分家。
    當年周建國結婚的時候,周父也想著按照規矩先分出去一個兒子。可周建國娶的媳婦是個厲害角色,心裏很會算計,那時候周燕還沒有出嫁,在家呆不了裏麵就可以出門子了,建國媳婦為了把周燕的彩禮錢拿捏在手裏,主動讓周建國跟周父提出不分家。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今天早上,陳大力一家難得睡了一個大頭覺,要不是陳大力惦記著那邊院子裏那幾隻嗷嗷待哺的小豬,三口子估計就得睡到大上午才起了。
    不過家裏喂著牲口,就是得多操心,陳大力眯了一會兒懶覺,就起床做好了飯,隨即就跑去養豬的院子裏麵喂豬去了,沒辦法啊,人可以餓一會,可是豬餓上一會就容易出毛病,而且還很容易就掉膘了。
    這膘可都是真金白銀用飼料花費了物力和人力堆積起來的呀,這家裏除了陳意茹就數這八頭豬最金貴了。
    陳大力可一點都不敢懈怠,不過他的付出可一點都沒有白費,一個個都長得肥頭大耳的,那隻身上有著黑斑點的豬崽子可是個小機靈鬼,知道跟著陳大力有吃的,陳大力走到哪他跟到哪?肥碩的身子,還以為自己是個小萌物一般拱了拱陳大力,差點沒把陳大力拱歪在豬圈裏。
    “去,去,你這個憨家夥,還沒有吃飽啊,就數你吃的最多了,整天占著最好的位置,真霸道,”
    陳大力一邊數落著這隻小花豬,一邊正清理著豬圈呢,院門口突然傳來一聲清亮的嗓門:“大力,燕子,你倆在家嗎?”
    陳大力放下手手中的活,跳出豬圈,用水缸裏的水清理下自自己這雙破膠鞋上帶出來的髒東西,大聲地回應:“有人,幹活呢,誰呀?”
    來人輕輕推開了院門,陳大力回頭一看,是村裏的章嬸子,連忙招呼她:“嬸子,你怎麽過來了?有什麽事嗎?”
    章嬸子住在村東頭,她家的院子和陳大力原來的宅基地離得近一些,她和陳母關係確不怎麽好,今天怎麽有空來魏家胡同這邊了。
    “大力,你老丈人那要分家的事,你知道嗎?”章嬸子也不嫌棄這會兒院子還沒有收拾幹淨,裏麵臭烘烘的,開門見山地問陳大力。
    陳大力聞言還一頭霧水,不知道哪來的風呢,前天確實有人捎信讓他們回五裏長屯一趟,捎信人也沒有說太多,兩口子都想著沒有什麽大事,想著不忙了再過去。
    這裝卸的活昨天剛停工,本來還想著趁著這個機會,先整頓整頓家裏麵的東西呢。還沒有來的及過去呢?
    “嬸子,你聽誰說的?”陳大力一點都不懷疑章嬸子的話,章嬸子的姥姥家和周燕可是一個莊上的,論起來還能夠掛上親戚關係呢。
    “我昨天回五裏長屯的時候,聽你們家鄰居說道,我估摸著是真的,不是說還捎信讓你們兩口子回去嗎?”
    章嬸子走娘家一直走的是五裏長屯。她自己兒子有出息,時不時孝敬她點錢,她男人早就過世了,自己捏著錢也花不了多少,時不時就回去五裏長屯看看拉把她長大的姥姥和舅舅一家。
    “我跟燕子確實也得了信讓我們有空過去一趟,可沒說什麽事啊?”陳大力回想一下自己媳婦當時說話的臉色,確實不像是知道有這事的樣子。
    “謝謝嬸子,你要是不說,我跟燕子還蒙在裏頭不知道哪來的風呢。我這就收拾東西上五裏長屯看看去。”這捎信的人也太不靠譜了吧,光說有空回去一趟,分家這麽大的事怎麽給漏下了。陳大力在心裏默默地吐槽著。
    “客氣啥,又不是外人,我估計著吧是你們家大哥大嫂倒騰出來的事啊,哎,不說也罷,隻是可憐了建業那小子。”章嬸子說完擺擺手就走了。
    陳大力快手快腳地清理完剩下的活計趕回了家。他一邊換著弄髒的衣服,一邊對在屋裏領著陳意茹吃飯的周燕說道:“媳婦,趕緊吃飯,吃完了咱上五裏長屯一趟,章嬸子說咱爹那要分家呢?”
    “啥玩意?”周燕一聽炸窩了,分家?分什麽家?現在周建業連媳婦都沒有呢就要分家,這一般人家都幹不出來這事吧。
    正好這時候,陳意茹也吃飽了,周燕自己兩三口幹完碗裏的飯,就去收拾好她們娘倆的碗筷,騰出時間讓陳大力趕緊墊巴上幾口吃的,陳大力忙活了了一個早上還滴米未盡呢。
    陳大力也不顧的細嚼慢咽了,大口填巴填巴肚子,隨即抹嘴刷洗了自己的碗筷,讓周燕收拾掉回娘家的東西。
    回娘家總不能空手去呀,陳大力想著把潘四之前送來的那瓶好酒給老丈人嚐嚐。
    周燕卻長了一個心眼:“這回回去還是別拿這麽多東西了,萬一真的要分家,拿回去的東西還不夠別人惦記的呢。”
    陳大力笑話周燕想的多:“這點東西還能有誰惦記?無非就是大嫂會惦記唄,你帶點咱爹喜歡的就行了唄,煙酒這東西,她一個女人又用不著,回頭再偷偷塞給咱娘些錢。怎麽?你還害怕你娘家大嫂子嗎?”
    周燕想想也是,自己怕她幹啥?周建業以後鐵定是指望不上這個嫂子,自己也沒有什麽地方要求著她。平常的啥事自己都不跟她計較,可她要是在分家的時候太過分了,分周建業的家產,她這個小胡子,可不願意她。
    今天的天氣有著幹冷幹冷的,太陽好像有氣無力似的,不起一點作用。
    兩口子快速地收拾好東西,就騎上自家的大金鹿出發了。
    陳大力生怕自己閨女凍著了,給陳意茹穿的厚厚的,外麵還裹上一條棗紅色的羊毛大圍巾,這條羊毛圍巾,又軟還舒服,篇幅也大,都可以把陳意茹這小丫頭包裹起來。
    這圍巾可不常見,是陳小雲特意前兩天捎回來的,說是王家老太太在外麵的親戚帶回來的。
    王家老太太看到這個大圍巾,就想起來了陳意茹這個小家夥,硬是讓陳小雲捎回來給陳意茹用。
    陳大力知道王家老太太這麽客氣,是為了感謝自己,畢竟陳大力接手了陳小雲折騰出來的爛攤子。
    這一路上,樹枝光禿禿的,草地黃禿禿的,莊稼地裏麵的麥苗因為寒冷幹旱,顯得賴唧唧地塌在地上好似被土地吞噬了一樣,放眼望去,這片土地上似乎到處都是一片荒涼的景色,隻有這一抹棗紅色異常顯眼。
    城裏有城裏的文明,鄉下有鄉下的規矩,如果說城裏的文明是法律和道德約束而成的,那鄉下的規矩就是鄉下人家幾代人通過實踐而確定下來的規矩。
    這些約定俗成,沒有被書寫成文字,可村裏人卻自發的遵守它。
    像老周家這樣隻有兩個兒子的人家,一般都會在大兒子娶媳婦的時候就開始分家單過或者等到兩個兒子都娶妻之後再選擇分家。
    當年周建國結婚的時候,周父也想著按照規矩先分出去一個兒子。可周建國娶的媳婦是個厲害角色,心裏很會算計,那時候周燕還沒有出嫁,在家呆不了裏麵就可以出門子了,建國媳婦為了把周燕的彩禮錢拿捏在手裏,主動讓周建國跟周父提出不分家。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