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挎籃子

字數:33219   加入書籤

A+A-


    雖說人是拿下了駕照,但開車上路可不是一件小事。
    有證不代表陳大力他們可以單獨開車工作,畢竟大卡車可是個值錢玩意兒,不是一般人能夠買的起的,不能隨便胡來。
    雖然陳大力他們三個人都是給喬老大幹活,但是他們並不歸屬於同一個頭頭。因為學車而短暫相聚在一起的三個人,很快也分開了。
    等陳大力學成回到鎮上之後。董哥就開始安排讓陳大力去跟車,雖然這段時間不會跑長途,隻能跑跑短途。
    一個老司機在汽車上懂的知識,可不是一個教練能夠比得上的。
    跟著司機跑跑短路,熟悉一下周圍縣城的路況,在司機疲憊的時候替換一下司機,稍微開那麽一小段車,讓司機緩緩疲勞,既可以練一下開車的手感,認認路,又可以練一練膽子。
    老董給陳大力找的這個司機也不是外人,是他一個同姓的遠房親戚,叫董衛國。
    董衛國三十多歲,輩分卻勉了許多,按輩分他應該喊董哥叔叔,不過陳大力和他各論各的。
    在老董的麵子上,董衛國欣然答應了讓陳大力跟他的車練手的請求。
    有人能幫忙當然好呀,前提得是這個人的技術有保證。
    當然陳大力開車還是十分穩當的,陳大力開車試駕了一段路,董衛國觀摩了一下,就欣然同意了。
    開車技術不錯,能幫上自己的忙,又搶不了自己的工作,還能讓老董賣他一個人情,多好的事啊。
    陳大力開始了自己跟車的半學徒生活,不過,他們倆跑得最遠的距離,也不過是從鎮上到縣裏、從縣裏再到其他的鎮。
    再遠的地方就沒有了,據董衛國說,現在是淡季,走貨也不多,他們隻負責把東西運輸到喬老大的倉庫,等過了夏天,跑長途的路子多了,他們也會往外地跑跑。
    現在這樣就挺好,最起碼陳大力可以有時間照顧家裏。
    因為跑的是短途,不用擔心在外麵留宿的問題,所以不管回去也多晚,陳大力都會幹幹自己家的農活,收拾下自家的家務活,這樣家裏的事會輕鬆很多免得周燕照看孩子之外又得多花費功夫幹其他的活。
    這一天,陳大力跟著董衛國往縣裏送了兩回醬菜,送完他們倆就沒活了。
    為了節省汽油,他們開的卡車一律都是運完貨物之後,返回喬老大規定的地方,所有的車不用的時候一律存放在這裏,方便統一管理。
    按理說,今天的工作已經結束了,他們應該各回各家,各找各媽。
    可今天是董衛國他們家小兒子三歲的生日。董家已經在家裏也準備好了晚上的宴席。
    在他們本地的習俗裏,滿月、周歲、三歲在小朋友的一生中,可都是個重要的日子,都得慶祝一下。
    有點條件的人家,都會選擇為自己的孩子操持一場宴席。
    雖說,董衛國是看在董哥的麵子才照顧的自己,陳大力心裏也十分領董衛國的情。
    因此,在董衛國邀請他一起吃席的時候,他也上了一份厚重的禮給小家夥。
    董哥作為董衛哥家的貴客,自然也少不了被宴請。
    因為來的人,大多都是董衛國兩邊的親戚,少不了有老董哥家的遠親,因此,過來和老董喝酒,灌他酒的人也不少。
    六點半才開始上菜,陳大力這邊菜還沒有吃多少呢,老董哥那邊居然已經開始醉了。陳大力見狀,怕出什麽問題,隻得隨時觀望著老董哥的情況。
    董衛國長年跑運輸,家底子也厚實,好酒好菜的招待著眾人,喝多了的人還真不少。到最後,老董哥真喝醉了。
    陳大力把董哥捎回董家,喝醉的董哥自然被董家大嫂埋怨了一番。
    折騰一圈下來,等陳大力騎車回到村子裏的時候,天色已經完全黑了下來了,估計得有個八九點左右。
    好在現在日頭漸漸長了,陳大力回到家還可以打理一下豬圈,整理一下家裏的家務。
    提起豬圈,陳大力就抑製不住自己內心的喜悅,過年的時候他們家的豬因為不但時候他沒有選擇賣點,被好多人說了閑話。
    經過這麽幾個月的沉澱,他們家的豬已經可以出欄了。
    現在豬囉囉們每一隻都差不多有個兩百多斤,走路一拽一拽的,好像要走不動似的。它們的食量已經非常的大了,一天要喂好幾遍。
    陳大力負責早上和晚上的喂養,為了讓他們長膘,雖然辛苦了一些,周燕在中午和下午還是會還是過去給豬囉囉加加餐,補充一下營養。
    家裏存放的飼料已經不多了,在豬囉囉出欄以前,它們還能再追一下肥,所以還得再買一匹精飼料。
    陳大力心裏一邊盤算著一邊憧憬著未來,豬囉囉達到出欄的標準就可以賣了,賣豬日子就選在端午節,大家在過節的時候都會犒勞一下自己家,買豬肉的人也相對會多一些,這樣豬的價格也會高一些。
    這會兒沒有進入夏季,沒有電,也沒有燈,晚上大家會早早的睡覺,沒有多少人在外麵待著,路上還是十分幽靜的,隻是偶爾會傳來幾聲小狗的叫聲,讓回家的路顯得不至於那麽的寂寞。
    剛走進養豬的院子,還沒有走到自己家門,借著皎潔的月光,陳大力就看見自己家門口有一堆黑漆漆的東西。
    可是早上他走的時候,明明已經打掃過了院子,他家門口應該很幹淨才對,難道是周燕白天扔出來的垃圾那。陳大力緩緩地靠近後,才發現地上這個黑色的陰影居然是一個鄉下人家常見的大挎籃子。
    這種挎籃子常見但是不常用,因為裏麵空間很大,現在人家能用到它的時候也少。
    挎籃子一般都是用高粱杆高梁杆或者是藤木編織而成,質地堅硬能夠盛放的東西比較多,如果是哪家如果有了剛出生的娃娃,主家就會用這樣的挎籃子給自家的親戚裝紅雞蛋和紅饃饃,一家一份,提著挎籃子挨家挨戶的送過去。
    不過這挎籃子出現在他們家門口,讓人有點意外。
    陳大力回想了一下自己家的親戚關係比較近的,還真沒有誰家生娃娃的。再說了這會兒家裏肯定是有人的,要是是送紅雞蛋和紅饃饃,直接敲門給周燕不就行了嘛,陳大力心裏還尋思著,誰家送的,仔細看才發現,這個跨欄子上麵還鋪著一層小布,陳大力用腳踢了踢裏麵,居然發出微弱的哼唧聲。
    這可把陳大力嚇了一跳,還好,他回來的時候,董大嫂擔心路況給了他一盞油燈。
    陳大力提起油燈壯著膽子揭開那塊布,我的天啊,誰這麽缺德,竟然把一個嬰兒放在了他們家門口。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雖說人是拿下了駕照,但開車上路可不是一件小事。
    有證不代表陳大力他們可以單獨開車工作,畢竟大卡車可是個值錢玩意兒,不是一般人能夠買的起的,不能隨便胡來。
    雖然陳大力他們三個人都是給喬老大幹活,但是他們並不歸屬於同一個頭頭。因為學車而短暫相聚在一起的三個人,很快也分開了。
    等陳大力學成回到鎮上之後。董哥就開始安排讓陳大力去跟車,雖然這段時間不會跑長途,隻能跑跑短途。
    一個老司機在汽車上懂的知識,可不是一個教練能夠比得上的。
    跟著司機跑跑短路,熟悉一下周圍縣城的路況,在司機疲憊的時候替換一下司機,稍微開那麽一小段車,讓司機緩緩疲勞,既可以練一下開車的手感,認認路,又可以練一練膽子。
    老董給陳大力找的這個司機也不是外人,是他一個同姓的遠房親戚,叫董衛國。
    董衛國三十多歲,輩分卻勉了許多,按輩分他應該喊董哥叔叔,不過陳大力和他各論各的。
    在老董的麵子上,董衛國欣然答應了讓陳大力跟他的車練手的請求。
    有人能幫忙當然好呀,前提得是這個人的技術有保證。
    當然陳大力開車還是十分穩當的,陳大力開車試駕了一段路,董衛國觀摩了一下,就欣然同意了。
    開車技術不錯,能幫上自己的忙,又搶不了自己的工作,還能讓老董賣他一個人情,多好的事啊。
    陳大力開始了自己跟車的半學徒生活,不過,他們倆跑得最遠的距離,也不過是從鎮上到縣裏、從縣裏再到其他的鎮。
    再遠的地方就沒有了,據董衛國說,現在是淡季,走貨也不多,他們隻負責把東西運輸到喬老大的倉庫,等過了夏天,跑長途的路子多了,他們也會往外地跑跑。
    現在這樣就挺好,最起碼陳大力可以有時間照顧家裏。
    因為跑的是短途,不用擔心在外麵留宿的問題,所以不管回去也多晚,陳大力都會幹幹自己家的農活,收拾下自家的家務活,這樣家裏的事會輕鬆很多免得周燕照看孩子之外又得多花費功夫幹其他的活。
    這一天,陳大力跟著董衛國往縣裏送了兩回醬菜,送完他們倆就沒活了。
    為了節省汽油,他們開的卡車一律都是運完貨物之後,返回喬老大規定的地方,所有的車不用的時候一律存放在這裏,方便統一管理。
    按理說,今天的工作已經結束了,他們應該各回各家,各找各媽。
    可今天是董衛國他們家小兒子三歲的生日。董家已經在家裏也準備好了晚上的宴席。
    在他們本地的習俗裏,滿月、周歲、三歲在小朋友的一生中,可都是個重要的日子,都得慶祝一下。
    有點條件的人家,都會選擇為自己的孩子操持一場宴席。
    雖說,董衛國是看在董哥的麵子才照顧的自己,陳大力心裏也十分領董衛國的情。
    因此,在董衛國邀請他一起吃席的時候,他也上了一份厚重的禮給小家夥。
    董哥作為董衛哥家的貴客,自然也少不了被宴請。
    因為來的人,大多都是董衛國兩邊的親戚,少不了有老董哥家的遠親,因此,過來和老董喝酒,灌他酒的人也不少。
    六點半才開始上菜,陳大力這邊菜還沒有吃多少呢,老董哥那邊居然已經開始醉了。陳大力見狀,怕出什麽問題,隻得隨時觀望著老董哥的情況。
    董衛國長年跑運輸,家底子也厚實,好酒好菜的招待著眾人,喝多了的人還真不少。到最後,老董哥真喝醉了。
    陳大力把董哥捎回董家,喝醉的董哥自然被董家大嫂埋怨了一番。
    折騰一圈下來,等陳大力騎車回到村子裏的時候,天色已經完全黑了下來了,估計得有個八九點左右。
    好在現在日頭漸漸長了,陳大力回到家還可以打理一下豬圈,整理一下家裏的家務。
    提起豬圈,陳大力就抑製不住自己內心的喜悅,過年的時候他們家的豬因為不但時候他沒有選擇賣點,被好多人說了閑話。
    經過這麽幾個月的沉澱,他們家的豬已經可以出欄了。
    現在豬囉囉們每一隻都差不多有個兩百多斤,走路一拽一拽的,好像要走不動似的。它們的食量已經非常的大了,一天要喂好幾遍。
    陳大力負責早上和晚上的喂養,為了讓他們長膘,雖然辛苦了一些,周燕在中午和下午還是會還是過去給豬囉囉加加餐,補充一下營養。
    家裏存放的飼料已經不多了,在豬囉囉出欄以前,它們還能再追一下肥,所以還得再買一匹精飼料。
    陳大力心裏一邊盤算著一邊憧憬著未來,豬囉囉達到出欄的標準就可以賣了,賣豬日子就選在端午節,大家在過節的時候都會犒勞一下自己家,買豬肉的人也相對會多一些,這樣豬的價格也會高一些。
    這會兒沒有進入夏季,沒有電,也沒有燈,晚上大家會早早的睡覺,沒有多少人在外麵待著,路上還是十分幽靜的,隻是偶爾會傳來幾聲小狗的叫聲,讓回家的路顯得不至於那麽的寂寞。
    剛走進養豬的院子,還沒有走到自己家門,借著皎潔的月光,陳大力就看見自己家門口有一堆黑漆漆的東西。
    可是早上他走的時候,明明已經打掃過了院子,他家門口應該很幹淨才對,難道是周燕白天扔出來的垃圾那。陳大力緩緩地靠近後,才發現地上這個黑色的陰影居然是一個鄉下人家常見的大挎籃子。
    這種挎籃子常見但是不常用,因為裏麵空間很大,現在人家能用到它的時候也少。
    挎籃子一般都是用高粱杆高梁杆或者是藤木編織而成,質地堅硬能夠盛放的東西比較多,如果是哪家如果有了剛出生的娃娃,主家就會用這樣的挎籃子給自家的親戚裝紅雞蛋和紅饃饃,一家一份,提著挎籃子挨家挨戶的送過去。
    不過這挎籃子出現在他們家門口,讓人有點意外。
    陳大力回想了一下自己家的親戚關係比較近的,還真沒有誰家生娃娃的。再說了這會兒家裏肯定是有人的,要是是送紅雞蛋和紅饃饃,直接敲門給周燕不就行了嘛,陳大力心裏還尋思著,誰家送的,仔細看才發現,這個跨欄子上麵還鋪著一層小布,陳大力用腳踢了踢裏麵,居然發出微弱的哼唧聲。
    這可把陳大力嚇了一跳,還好,他回來的時候,董大嫂擔心路況給了他一盞油燈。
    陳大力提起油燈壯著膽子揭開那塊布,我的天啊,誰這麽缺德,竟然把一個嬰兒放在了他們家門口。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雖說人是拿下了駕照,但開車上路可不是一件小事。
    有證不代表陳大力他們可以單獨開車工作,畢竟大卡車可是個值錢玩意兒,不是一般人能夠買的起的,不能隨便胡來。
    雖然陳大力他們三個人都是給喬老大幹活,但是他們並不歸屬於同一個頭頭。因為學車而短暫相聚在一起的三個人,很快也分開了。
    等陳大力學成回到鎮上之後。董哥就開始安排讓陳大力去跟車,雖然這段時間不會跑長途,隻能跑跑短途。
    一個老司機在汽車上懂的知識,可不是一個教練能夠比得上的。
    跟著司機跑跑短路,熟悉一下周圍縣城的路況,在司機疲憊的時候替換一下司機,稍微開那麽一小段車,讓司機緩緩疲勞,既可以練一下開車的手感,認認路,又可以練一練膽子。
    老董給陳大力找的這個司機也不是外人,是他一個同姓的遠房親戚,叫董衛國。
    董衛國三十多歲,輩分卻勉了許多,按輩分他應該喊董哥叔叔,不過陳大力和他各論各的。
    在老董的麵子上,董衛國欣然答應了讓陳大力跟他的車練手的請求。
    有人能幫忙當然好呀,前提得是這個人的技術有保證。
    當然陳大力開車還是十分穩當的,陳大力開車試駕了一段路,董衛國觀摩了一下,就欣然同意了。
    開車技術不錯,能幫上自己的忙,又搶不了自己的工作,還能讓老董賣他一個人情,多好的事啊。
    陳大力開始了自己跟車的半學徒生活,不過,他們倆跑得最遠的距離,也不過是從鎮上到縣裏、從縣裏再到其他的鎮。
    再遠的地方就沒有了,據董衛國說,現在是淡季,走貨也不多,他們隻負責把東西運輸到喬老大的倉庫,等過了夏天,跑長途的路子多了,他們也會往外地跑跑。
    現在這樣就挺好,最起碼陳大力可以有時間照顧家裏。
    因為跑的是短途,不用擔心在外麵留宿的問題,所以不管回去也多晚,陳大力都會幹幹自己家的農活,收拾下自家的家務活,這樣家裏的事會輕鬆很多免得周燕照看孩子之外又得多花費功夫幹其他的活。
    這一天,陳大力跟著董衛國往縣裏送了兩回醬菜,送完他們倆就沒活了。
    為了節省汽油,他們開的卡車一律都是運完貨物之後,返回喬老大規定的地方,所有的車不用的時候一律存放在這裏,方便統一管理。
    按理說,今天的工作已經結束了,他們應該各回各家,各找各媽。
    可今天是董衛國他們家小兒子三歲的生日。董家已經在家裏也準備好了晚上的宴席。
    在他們本地的習俗裏,滿月、周歲、三歲在小朋友的一生中,可都是個重要的日子,都得慶祝一下。
    有點條件的人家,都會選擇為自己的孩子操持一場宴席。
    雖說,董衛國是看在董哥的麵子才照顧的自己,陳大力心裏也十分領董衛國的情。
    因此,在董衛國邀請他一起吃席的時候,他也上了一份厚重的禮給小家夥。
    董哥作為董衛哥家的貴客,自然也少不了被宴請。
    因為來的人,大多都是董衛國兩邊的親戚,少不了有老董哥家的遠親,因此,過來和老董喝酒,灌他酒的人也不少。
    六點半才開始上菜,陳大力這邊菜還沒有吃多少呢,老董哥那邊居然已經開始醉了。陳大力見狀,怕出什麽問題,隻得隨時觀望著老董哥的情況。
    董衛國長年跑運輸,家底子也厚實,好酒好菜的招待著眾人,喝多了的人還真不少。到最後,老董哥真喝醉了。
    陳大力把董哥捎回董家,喝醉的董哥自然被董家大嫂埋怨了一番。
    折騰一圈下來,等陳大力騎車回到村子裏的時候,天色已經完全黑了下來了,估計得有個八九點左右。
    好在現在日頭漸漸長了,陳大力回到家還可以打理一下豬圈,整理一下家裏的家務。
    提起豬圈,陳大力就抑製不住自己內心的喜悅,過年的時候他們家的豬因為不但時候他沒有選擇賣點,被好多人說了閑話。
    經過這麽幾個月的沉澱,他們家的豬已經可以出欄了。
    現在豬囉囉們每一隻都差不多有個兩百多斤,走路一拽一拽的,好像要走不動似的。它們的食量已經非常的大了,一天要喂好幾遍。
    陳大力負責早上和晚上的喂養,為了讓他們長膘,雖然辛苦了一些,周燕在中午和下午還是會還是過去給豬囉囉加加餐,補充一下營養。
    家裏存放的飼料已經不多了,在豬囉囉出欄以前,它們還能再追一下肥,所以還得再買一匹精飼料。
    陳大力心裏一邊盤算著一邊憧憬著未來,豬囉囉達到出欄的標準就可以賣了,賣豬日子就選在端午節,大家在過節的時候都會犒勞一下自己家,買豬肉的人也相對會多一些,這樣豬的價格也會高一些。
    這會兒沒有進入夏季,沒有電,也沒有燈,晚上大家會早早的睡覺,沒有多少人在外麵待著,路上還是十分幽靜的,隻是偶爾會傳來幾聲小狗的叫聲,讓回家的路顯得不至於那麽的寂寞。
    剛走進養豬的院子,還沒有走到自己家門,借著皎潔的月光,陳大力就看見自己家門口有一堆黑漆漆的東西。
    可是早上他走的時候,明明已經打掃過了院子,他家門口應該很幹淨才對,難道是周燕白天扔出來的垃圾那。陳大力緩緩地靠近後,才發現地上這個黑色的陰影居然是一個鄉下人家常見的大挎籃子。
    這種挎籃子常見但是不常用,因為裏麵空間很大,現在人家能用到它的時候也少。
    挎籃子一般都是用高粱杆高梁杆或者是藤木編織而成,質地堅硬能夠盛放的東西比較多,如果是哪家如果有了剛出生的娃娃,主家就會用這樣的挎籃子給自家的親戚裝紅雞蛋和紅饃饃,一家一份,提著挎籃子挨家挨戶的送過去。
    不過這挎籃子出現在他們家門口,讓人有點意外。
    陳大力回想了一下自己家的親戚關係比較近的,還真沒有誰家生娃娃的。再說了這會兒家裏肯定是有人的,要是是送紅雞蛋和紅饃饃,直接敲門給周燕不就行了嘛,陳大力心裏還尋思著,誰家送的,仔細看才發現,這個跨欄子上麵還鋪著一層小布,陳大力用腳踢了踢裏麵,居然發出微弱的哼唧聲。
    這可把陳大力嚇了一跳,還好,他回來的時候,董大嫂擔心路況給了他一盞油燈。
    陳大力提起油燈壯著膽子揭開那塊布,我的天啊,誰這麽缺德,竟然把一個嬰兒放在了他們家門口。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雖說人是拿下了駕照,但開車上路可不是一件小事。
    有證不代表陳大力他們可以單獨開車工作,畢竟大卡車可是個值錢玩意兒,不是一般人能夠買的起的,不能隨便胡來。
    雖然陳大力他們三個人都是給喬老大幹活,但是他們並不歸屬於同一個頭頭。因為學車而短暫相聚在一起的三個人,很快也分開了。
    等陳大力學成回到鎮上之後。董哥就開始安排讓陳大力去跟車,雖然這段時間不會跑長途,隻能跑跑短途。
    一個老司機在汽車上懂的知識,可不是一個教練能夠比得上的。
    跟著司機跑跑短路,熟悉一下周圍縣城的路況,在司機疲憊的時候替換一下司機,稍微開那麽一小段車,讓司機緩緩疲勞,既可以練一下開車的手感,認認路,又可以練一練膽子。
    老董給陳大力找的這個司機也不是外人,是他一個同姓的遠房親戚,叫董衛國。
    董衛國三十多歲,輩分卻勉了許多,按輩分他應該喊董哥叔叔,不過陳大力和他各論各的。
    在老董的麵子上,董衛國欣然答應了讓陳大力跟他的車練手的請求。
    有人能幫忙當然好呀,前提得是這個人的技術有保證。
    當然陳大力開車還是十分穩當的,陳大力開車試駕了一段路,董衛國觀摩了一下,就欣然同意了。
    開車技術不錯,能幫上自己的忙,又搶不了自己的工作,還能讓老董賣他一個人情,多好的事啊。
    陳大力開始了自己跟車的半學徒生活,不過,他們倆跑得最遠的距離,也不過是從鎮上到縣裏、從縣裏再到其他的鎮。
    再遠的地方就沒有了,據董衛國說,現在是淡季,走貨也不多,他們隻負責把東西運輸到喬老大的倉庫,等過了夏天,跑長途的路子多了,他們也會往外地跑跑。
    現在這樣就挺好,最起碼陳大力可以有時間照顧家裏。
    因為跑的是短途,不用擔心在外麵留宿的問題,所以不管回去也多晚,陳大力都會幹幹自己家的農活,收拾下自家的家務活,這樣家裏的事會輕鬆很多免得周燕照看孩子之外又得多花費功夫幹其他的活。
    這一天,陳大力跟著董衛國往縣裏送了兩回醬菜,送完他們倆就沒活了。
    為了節省汽油,他們開的卡車一律都是運完貨物之後,返回喬老大規定的地方,所有的車不用的時候一律存放在這裏,方便統一管理。
    按理說,今天的工作已經結束了,他們應該各回各家,各找各媽。
    可今天是董衛國他們家小兒子三歲的生日。董家已經在家裏也準備好了晚上的宴席。
    在他們本地的習俗裏,滿月、周歲、三歲在小朋友的一生中,可都是個重要的日子,都得慶祝一下。
    有點條件的人家,都會選擇為自己的孩子操持一場宴席。
    雖說,董衛國是看在董哥的麵子才照顧的自己,陳大力心裏也十分領董衛國的情。
    因此,在董衛國邀請他一起吃席的時候,他也上了一份厚重的禮給小家夥。
    董哥作為董衛哥家的貴客,自然也少不了被宴請。
    因為來的人,大多都是董衛國兩邊的親戚,少不了有老董哥家的遠親,因此,過來和老董喝酒,灌他酒的人也不少。
    六點半才開始上菜,陳大力這邊菜還沒有吃多少呢,老董哥那邊居然已經開始醉了。陳大力見狀,怕出什麽問題,隻得隨時觀望著老董哥的情況。
    董衛國長年跑運輸,家底子也厚實,好酒好菜的招待著眾人,喝多了的人還真不少。到最後,老董哥真喝醉了。
    陳大力把董哥捎回董家,喝醉的董哥自然被董家大嫂埋怨了一番。
    折騰一圈下來,等陳大力騎車回到村子裏的時候,天色已經完全黑了下來了,估計得有個八九點左右。
    好在現在日頭漸漸長了,陳大力回到家還可以打理一下豬圈,整理一下家裏的家務。
    提起豬圈,陳大力就抑製不住自己內心的喜悅,過年的時候他們家的豬因為不但時候他沒有選擇賣點,被好多人說了閑話。
    經過這麽幾個月的沉澱,他們家的豬已經可以出欄了。
    現在豬囉囉們每一隻都差不多有個兩百多斤,走路一拽一拽的,好像要走不動似的。它們的食量已經非常的大了,一天要喂好幾遍。
    陳大力負責早上和晚上的喂養,為了讓他們長膘,雖然辛苦了一些,周燕在中午和下午還是會還是過去給豬囉囉加加餐,補充一下營養。
    家裏存放的飼料已經不多了,在豬囉囉出欄以前,它們還能再追一下肥,所以還得再買一匹精飼料。
    陳大力心裏一邊盤算著一邊憧憬著未來,豬囉囉達到出欄的標準就可以賣了,賣豬日子就選在端午節,大家在過節的時候都會犒勞一下自己家,買豬肉的人也相對會多一些,這樣豬的價格也會高一些。
    這會兒沒有進入夏季,沒有電,也沒有燈,晚上大家會早早的睡覺,沒有多少人在外麵待著,路上還是十分幽靜的,隻是偶爾會傳來幾聲小狗的叫聲,讓回家的路顯得不至於那麽的寂寞。
    剛走進養豬的院子,還沒有走到自己家門,借著皎潔的月光,陳大力就看見自己家門口有一堆黑漆漆的東西。
    可是早上他走的時候,明明已經打掃過了院子,他家門口應該很幹淨才對,難道是周燕白天扔出來的垃圾那。陳大力緩緩地靠近後,才發現地上這個黑色的陰影居然是一個鄉下人家常見的大挎籃子。
    這種挎籃子常見但是不常用,因為裏麵空間很大,現在人家能用到它的時候也少。
    挎籃子一般都是用高粱杆高梁杆或者是藤木編織而成,質地堅硬能夠盛放的東西比較多,如果是哪家如果有了剛出生的娃娃,主家就會用這樣的挎籃子給自家的親戚裝紅雞蛋和紅饃饃,一家一份,提著挎籃子挨家挨戶的送過去。
    不過這挎籃子出現在他們家門口,讓人有點意外。
    陳大力回想了一下自己家的親戚關係比較近的,還真沒有誰家生娃娃的。再說了這會兒家裏肯定是有人的,要是是送紅雞蛋和紅饃饃,直接敲門給周燕不就行了嘛,陳大力心裏還尋思著,誰家送的,仔細看才發現,這個跨欄子上麵還鋪著一層小布,陳大力用腳踢了踢裏麵,居然發出微弱的哼唧聲。
    這可把陳大力嚇了一跳,還好,他回來的時候,董大嫂擔心路況給了他一盞油燈。
    陳大力提起油燈壯著膽子揭開那塊布,我的天啊,誰這麽缺德,竟然把一個嬰兒放在了他們家門口。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雖說人是拿下了駕照,但開車上路可不是一件小事。
    有證不代表陳大力他們可以單獨開車工作,畢竟大卡車可是個值錢玩意兒,不是一般人能夠買的起的,不能隨便胡來。
    雖然陳大力他們三個人都是給喬老大幹活,但是他們並不歸屬於同一個頭頭。因為學車而短暫相聚在一起的三個人,很快也分開了。
    等陳大力學成回到鎮上之後。董哥就開始安排讓陳大力去跟車,雖然這段時間不會跑長途,隻能跑跑短途。
    一個老司機在汽車上懂的知識,可不是一個教練能夠比得上的。
    跟著司機跑跑短路,熟悉一下周圍縣城的路況,在司機疲憊的時候替換一下司機,稍微開那麽一小段車,讓司機緩緩疲勞,既可以練一下開車的手感,認認路,又可以練一練膽子。
    老董給陳大力找的這個司機也不是外人,是他一個同姓的遠房親戚,叫董衛國。
    董衛國三十多歲,輩分卻勉了許多,按輩分他應該喊董哥叔叔,不過陳大力和他各論各的。
    在老董的麵子上,董衛國欣然答應了讓陳大力跟他的車練手的請求。
    有人能幫忙當然好呀,前提得是這個人的技術有保證。
    當然陳大力開車還是十分穩當的,陳大力開車試駕了一段路,董衛國觀摩了一下,就欣然同意了。
    開車技術不錯,能幫上自己的忙,又搶不了自己的工作,還能讓老董賣他一個人情,多好的事啊。
    陳大力開始了自己跟車的半學徒生活,不過,他們倆跑得最遠的距離,也不過是從鎮上到縣裏、從縣裏再到其他的鎮。
    再遠的地方就沒有了,據董衛國說,現在是淡季,走貨也不多,他們隻負責把東西運輸到喬老大的倉庫,等過了夏天,跑長途的路子多了,他們也會往外地跑跑。
    現在這樣就挺好,最起碼陳大力可以有時間照顧家裏。
    因為跑的是短途,不用擔心在外麵留宿的問題,所以不管回去也多晚,陳大力都會幹幹自己家的農活,收拾下自家的家務活,這樣家裏的事會輕鬆很多免得周燕照看孩子之外又得多花費功夫幹其他的活。
    這一天,陳大力跟著董衛國往縣裏送了兩回醬菜,送完他們倆就沒活了。
    為了節省汽油,他們開的卡車一律都是運完貨物之後,返回喬老大規定的地方,所有的車不用的時候一律存放在這裏,方便統一管理。
    按理說,今天的工作已經結束了,他們應該各回各家,各找各媽。
    可今天是董衛國他們家小兒子三歲的生日。董家已經在家裏也準備好了晚上的宴席。
    在他們本地的習俗裏,滿月、周歲、三歲在小朋友的一生中,可都是個重要的日子,都得慶祝一下。
    有點條件的人家,都會選擇為自己的孩子操持一場宴席。
    雖說,董衛國是看在董哥的麵子才照顧的自己,陳大力心裏也十分領董衛國的情。
    因此,在董衛國邀請他一起吃席的時候,他也上了一份厚重的禮給小家夥。
    董哥作為董衛哥家的貴客,自然也少不了被宴請。
    因為來的人,大多都是董衛國兩邊的親戚,少不了有老董哥家的遠親,因此,過來和老董喝酒,灌他酒的人也不少。
    六點半才開始上菜,陳大力這邊菜還沒有吃多少呢,老董哥那邊居然已經開始醉了。陳大力見狀,怕出什麽問題,隻得隨時觀望著老董哥的情況。
    董衛國長年跑運輸,家底子也厚實,好酒好菜的招待著眾人,喝多了的人還真不少。到最後,老董哥真喝醉了。
    陳大力把董哥捎回董家,喝醉的董哥自然被董家大嫂埋怨了一番。
    折騰一圈下來,等陳大力騎車回到村子裏的時候,天色已經完全黑了下來了,估計得有個八九點左右。
    好在現在日頭漸漸長了,陳大力回到家還可以打理一下豬圈,整理一下家裏的家務。
    提起豬圈,陳大力就抑製不住自己內心的喜悅,過年的時候他們家的豬因為不但時候他沒有選擇賣點,被好多人說了閑話。
    經過這麽幾個月的沉澱,他們家的豬已經可以出欄了。
    現在豬囉囉們每一隻都差不多有個兩百多斤,走路一拽一拽的,好像要走不動似的。它們的食量已經非常的大了,一天要喂好幾遍。
    陳大力負責早上和晚上的喂養,為了讓他們長膘,雖然辛苦了一些,周燕在中午和下午還是會還是過去給豬囉囉加加餐,補充一下營養。
    家裏存放的飼料已經不多了,在豬囉囉出欄以前,它們還能再追一下肥,所以還得再買一匹精飼料。
    陳大力心裏一邊盤算著一邊憧憬著未來,豬囉囉達到出欄的標準就可以賣了,賣豬日子就選在端午節,大家在過節的時候都會犒勞一下自己家,買豬肉的人也相對會多一些,這樣豬的價格也會高一些。
    這會兒沒有進入夏季,沒有電,也沒有燈,晚上大家會早早的睡覺,沒有多少人在外麵待著,路上還是十分幽靜的,隻是偶爾會傳來幾聲小狗的叫聲,讓回家的路顯得不至於那麽的寂寞。
    剛走進養豬的院子,還沒有走到自己家門,借著皎潔的月光,陳大力就看見自己家門口有一堆黑漆漆的東西。
    可是早上他走的時候,明明已經打掃過了院子,他家門口應該很幹淨才對,難道是周燕白天扔出來的垃圾那。陳大力緩緩地靠近後,才發現地上這個黑色的陰影居然是一個鄉下人家常見的大挎籃子。
    這種挎籃子常見但是不常用,因為裏麵空間很大,現在人家能用到它的時候也少。
    挎籃子一般都是用高粱杆高梁杆或者是藤木編織而成,質地堅硬能夠盛放的東西比較多,如果是哪家如果有了剛出生的娃娃,主家就會用這樣的挎籃子給自家的親戚裝紅雞蛋和紅饃饃,一家一份,提著挎籃子挨家挨戶的送過去。
    不過這挎籃子出現在他們家門口,讓人有點意外。
    陳大力回想了一下自己家的親戚關係比較近的,還真沒有誰家生娃娃的。再說了這會兒家裏肯定是有人的,要是是送紅雞蛋和紅饃饃,直接敲門給周燕不就行了嘛,陳大力心裏還尋思著,誰家送的,仔細看才發現,這個跨欄子上麵還鋪著一層小布,陳大力用腳踢了踢裏麵,居然發出微弱的哼唧聲。
    這可把陳大力嚇了一跳,還好,他回來的時候,董大嫂擔心路況給了他一盞油燈。
    陳大力提起油燈壯著膽子揭開那塊布,我的天啊,誰這麽缺德,竟然把一個嬰兒放在了他們家門口。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雖說人是拿下了駕照,但開車上路可不是一件小事。
    有證不代表陳大力他們可以單獨開車工作,畢竟大卡車可是個值錢玩意兒,不是一般人能夠買的起的,不能隨便胡來。
    雖然陳大力他們三個人都是給喬老大幹活,但是他們並不歸屬於同一個頭頭。因為學車而短暫相聚在一起的三個人,很快也分開了。
    等陳大力學成回到鎮上之後。董哥就開始安排讓陳大力去跟車,雖然這段時間不會跑長途,隻能跑跑短途。
    一個老司機在汽車上懂的知識,可不是一個教練能夠比得上的。
    跟著司機跑跑短路,熟悉一下周圍縣城的路況,在司機疲憊的時候替換一下司機,稍微開那麽一小段車,讓司機緩緩疲勞,既可以練一下開車的手感,認認路,又可以練一練膽子。
    老董給陳大力找的這個司機也不是外人,是他一個同姓的遠房親戚,叫董衛國。
    董衛國三十多歲,輩分卻勉了許多,按輩分他應該喊董哥叔叔,不過陳大力和他各論各的。
    在老董的麵子上,董衛國欣然答應了讓陳大力跟他的車練手的請求。
    有人能幫忙當然好呀,前提得是這個人的技術有保證。
    當然陳大力開車還是十分穩當的,陳大力開車試駕了一段路,董衛國觀摩了一下,就欣然同意了。
    開車技術不錯,能幫上自己的忙,又搶不了自己的工作,還能讓老董賣他一個人情,多好的事啊。
    陳大力開始了自己跟車的半學徒生活,不過,他們倆跑得最遠的距離,也不過是從鎮上到縣裏、從縣裏再到其他的鎮。
    再遠的地方就沒有了,據董衛國說,現在是淡季,走貨也不多,他們隻負責把東西運輸到喬老大的倉庫,等過了夏天,跑長途的路子多了,他們也會往外地跑跑。
    現在這樣就挺好,最起碼陳大力可以有時間照顧家裏。
    因為跑的是短途,不用擔心在外麵留宿的問題,所以不管回去也多晚,陳大力都會幹幹自己家的農活,收拾下自家的家務活,這樣家裏的事會輕鬆很多免得周燕照看孩子之外又得多花費功夫幹其他的活。
    這一天,陳大力跟著董衛國往縣裏送了兩回醬菜,送完他們倆就沒活了。
    為了節省汽油,他們開的卡車一律都是運完貨物之後,返回喬老大規定的地方,所有的車不用的時候一律存放在這裏,方便統一管理。
    按理說,今天的工作已經結束了,他們應該各回各家,各找各媽。
    可今天是董衛國他們家小兒子三歲的生日。董家已經在家裏也準備好了晚上的宴席。
    在他們本地的習俗裏,滿月、周歲、三歲在小朋友的一生中,可都是個重要的日子,都得慶祝一下。
    有點條件的人家,都會選擇為自己的孩子操持一場宴席。
    雖說,董衛國是看在董哥的麵子才照顧的自己,陳大力心裏也十分領董衛國的情。
    因此,在董衛國邀請他一起吃席的時候,他也上了一份厚重的禮給小家夥。
    董哥作為董衛哥家的貴客,自然也少不了被宴請。
    因為來的人,大多都是董衛國兩邊的親戚,少不了有老董哥家的遠親,因此,過來和老董喝酒,灌他酒的人也不少。
    六點半才開始上菜,陳大力這邊菜還沒有吃多少呢,老董哥那邊居然已經開始醉了。陳大力見狀,怕出什麽問題,隻得隨時觀望著老董哥的情況。
    董衛國長年跑運輸,家底子也厚實,好酒好菜的招待著眾人,喝多了的人還真不少。到最後,老董哥真喝醉了。
    陳大力把董哥捎回董家,喝醉的董哥自然被董家大嫂埋怨了一番。
    折騰一圈下來,等陳大力騎車回到村子裏的時候,天色已經完全黑了下來了,估計得有個八九點左右。
    好在現在日頭漸漸長了,陳大力回到家還可以打理一下豬圈,整理一下家裏的家務。
    提起豬圈,陳大力就抑製不住自己內心的喜悅,過年的時候他們家的豬因為不但時候他沒有選擇賣點,被好多人說了閑話。
    經過這麽幾個月的沉澱,他們家的豬已經可以出欄了。
    現在豬囉囉們每一隻都差不多有個兩百多斤,走路一拽一拽的,好像要走不動似的。它們的食量已經非常的大了,一天要喂好幾遍。
    陳大力負責早上和晚上的喂養,為了讓他們長膘,雖然辛苦了一些,周燕在中午和下午還是會還是過去給豬囉囉加加餐,補充一下營養。
    家裏存放的飼料已經不多了,在豬囉囉出欄以前,它們還能再追一下肥,所以還得再買一匹精飼料。
    陳大力心裏一邊盤算著一邊憧憬著未來,豬囉囉達到出欄的標準就可以賣了,賣豬日子就選在端午節,大家在過節的時候都會犒勞一下自己家,買豬肉的人也相對會多一些,這樣豬的價格也會高一些。
    這會兒沒有進入夏季,沒有電,也沒有燈,晚上大家會早早的睡覺,沒有多少人在外麵待著,路上還是十分幽靜的,隻是偶爾會傳來幾聲小狗的叫聲,讓回家的路顯得不至於那麽的寂寞。
    剛走進養豬的院子,還沒有走到自己家門,借著皎潔的月光,陳大力就看見自己家門口有一堆黑漆漆的東西。
    可是早上他走的時候,明明已經打掃過了院子,他家門口應該很幹淨才對,難道是周燕白天扔出來的垃圾那。陳大力緩緩地靠近後,才發現地上這個黑色的陰影居然是一個鄉下人家常見的大挎籃子。
    這種挎籃子常見但是不常用,因為裏麵空間很大,現在人家能用到它的時候也少。
    挎籃子一般都是用高粱杆高梁杆或者是藤木編織而成,質地堅硬能夠盛放的東西比較多,如果是哪家如果有了剛出生的娃娃,主家就會用這樣的挎籃子給自家的親戚裝紅雞蛋和紅饃饃,一家一份,提著挎籃子挨家挨戶的送過去。
    不過這挎籃子出現在他們家門口,讓人有點意外。
    陳大力回想了一下自己家的親戚關係比較近的,還真沒有誰家生娃娃的。再說了這會兒家裏肯定是有人的,要是是送紅雞蛋和紅饃饃,直接敲門給周燕不就行了嘛,陳大力心裏還尋思著,誰家送的,仔細看才發現,這個跨欄子上麵還鋪著一層小布,陳大力用腳踢了踢裏麵,居然發出微弱的哼唧聲。
    這可把陳大力嚇了一跳,還好,他回來的時候,董大嫂擔心路況給了他一盞油燈。
    陳大力提起油燈壯著膽子揭開那塊布,我的天啊,誰這麽缺德,竟然把一個嬰兒放在了他們家門口。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雖說人是拿下了駕照,但開車上路可不是一件小事。
    有證不代表陳大力他們可以單獨開車工作,畢竟大卡車可是個值錢玩意兒,不是一般人能夠買的起的,不能隨便胡來。
    雖然陳大力他們三個人都是給喬老大幹活,但是他們並不歸屬於同一個頭頭。因為學車而短暫相聚在一起的三個人,很快也分開了。
    等陳大力學成回到鎮上之後。董哥就開始安排讓陳大力去跟車,雖然這段時間不會跑長途,隻能跑跑短途。
    一個老司機在汽車上懂的知識,可不是一個教練能夠比得上的。
    跟著司機跑跑短路,熟悉一下周圍縣城的路況,在司機疲憊的時候替換一下司機,稍微開那麽一小段車,讓司機緩緩疲勞,既可以練一下開車的手感,認認路,又可以練一練膽子。
    老董給陳大力找的這個司機也不是外人,是他一個同姓的遠房親戚,叫董衛國。
    董衛國三十多歲,輩分卻勉了許多,按輩分他應該喊董哥叔叔,不過陳大力和他各論各的。
    在老董的麵子上,董衛國欣然答應了讓陳大力跟他的車練手的請求。
    有人能幫忙當然好呀,前提得是這個人的技術有保證。
    當然陳大力開車還是十分穩當的,陳大力開車試駕了一段路,董衛國觀摩了一下,就欣然同意了。
    開車技術不錯,能幫上自己的忙,又搶不了自己的工作,還能讓老董賣他一個人情,多好的事啊。
    陳大力開始了自己跟車的半學徒生活,不過,他們倆跑得最遠的距離,也不過是從鎮上到縣裏、從縣裏再到其他的鎮。
    再遠的地方就沒有了,據董衛國說,現在是淡季,走貨也不多,他們隻負責把東西運輸到喬老大的倉庫,等過了夏天,跑長途的路子多了,他們也會往外地跑跑。
    現在這樣就挺好,最起碼陳大力可以有時間照顧家裏。
    因為跑的是短途,不用擔心在外麵留宿的問題,所以不管回去也多晚,陳大力都會幹幹自己家的農活,收拾下自家的家務活,這樣家裏的事會輕鬆很多免得周燕照看孩子之外又得多花費功夫幹其他的活。
    這一天,陳大力跟著董衛國往縣裏送了兩回醬菜,送完他們倆就沒活了。
    為了節省汽油,他們開的卡車一律都是運完貨物之後,返回喬老大規定的地方,所有的車不用的時候一律存放在這裏,方便統一管理。
    按理說,今天的工作已經結束了,他們應該各回各家,各找各媽。
    可今天是董衛國他們家小兒子三歲的生日。董家已經在家裏也準備好了晚上的宴席。
    在他們本地的習俗裏,滿月、周歲、三歲在小朋友的一生中,可都是個重要的日子,都得慶祝一下。
    有點條件的人家,都會選擇為自己的孩子操持一場宴席。
    雖說,董衛國是看在董哥的麵子才照顧的自己,陳大力心裏也十分領董衛國的情。
    因此,在董衛國邀請他一起吃席的時候,他也上了一份厚重的禮給小家夥。
    董哥作為董衛哥家的貴客,自然也少不了被宴請。
    因為來的人,大多都是董衛國兩邊的親戚,少不了有老董哥家的遠親,因此,過來和老董喝酒,灌他酒的人也不少。
    六點半才開始上菜,陳大力這邊菜還沒有吃多少呢,老董哥那邊居然已經開始醉了。陳大力見狀,怕出什麽問題,隻得隨時觀望著老董哥的情況。
    董衛國長年跑運輸,家底子也厚實,好酒好菜的招待著眾人,喝多了的人還真不少。到最後,老董哥真喝醉了。
    陳大力把董哥捎回董家,喝醉的董哥自然被董家大嫂埋怨了一番。
    折騰一圈下來,等陳大力騎車回到村子裏的時候,天色已經完全黑了下來了,估計得有個八九點左右。
    好在現在日頭漸漸長了,陳大力回到家還可以打理一下豬圈,整理一下家裏的家務。
    提起豬圈,陳大力就抑製不住自己內心的喜悅,過年的時候他們家的豬因為不但時候他沒有選擇賣點,被好多人說了閑話。
    經過這麽幾個月的沉澱,他們家的豬已經可以出欄了。
    現在豬囉囉們每一隻都差不多有個兩百多斤,走路一拽一拽的,好像要走不動似的。它們的食量已經非常的大了,一天要喂好幾遍。
    陳大力負責早上和晚上的喂養,為了讓他們長膘,雖然辛苦了一些,周燕在中午和下午還是會還是過去給豬囉囉加加餐,補充一下營養。
    家裏存放的飼料已經不多了,在豬囉囉出欄以前,它們還能再追一下肥,所以還得再買一匹精飼料。
    陳大力心裏一邊盤算著一邊憧憬著未來,豬囉囉達到出欄的標準就可以賣了,賣豬日子就選在端午節,大家在過節的時候都會犒勞一下自己家,買豬肉的人也相對會多一些,這樣豬的價格也會高一些。
    這會兒沒有進入夏季,沒有電,也沒有燈,晚上大家會早早的睡覺,沒有多少人在外麵待著,路上還是十分幽靜的,隻是偶爾會傳來幾聲小狗的叫聲,讓回家的路顯得不至於那麽的寂寞。
    剛走進養豬的院子,還沒有走到自己家門,借著皎潔的月光,陳大力就看見自己家門口有一堆黑漆漆的東西。
    可是早上他走的時候,明明已經打掃過了院子,他家門口應該很幹淨才對,難道是周燕白天扔出來的垃圾那。陳大力緩緩地靠近後,才發現地上這個黑色的陰影居然是一個鄉下人家常見的大挎籃子。
    這種挎籃子常見但是不常用,因為裏麵空間很大,現在人家能用到它的時候也少。
    挎籃子一般都是用高粱杆高梁杆或者是藤木編織而成,質地堅硬能夠盛放的東西比較多,如果是哪家如果有了剛出生的娃娃,主家就會用這樣的挎籃子給自家的親戚裝紅雞蛋和紅饃饃,一家一份,提著挎籃子挨家挨戶的送過去。
    不過這挎籃子出現在他們家門口,讓人有點意外。
    陳大力回想了一下自己家的親戚關係比較近的,還真沒有誰家生娃娃的。再說了這會兒家裏肯定是有人的,要是是送紅雞蛋和紅饃饃,直接敲門給周燕不就行了嘛,陳大力心裏還尋思著,誰家送的,仔細看才發現,這個跨欄子上麵還鋪著一層小布,陳大力用腳踢了踢裏麵,居然發出微弱的哼唧聲。
    這可把陳大力嚇了一跳,還好,他回來的時候,董大嫂擔心路況給了他一盞油燈。
    陳大力提起油燈壯著膽子揭開那塊布,我的天啊,誰這麽缺德,竟然把一個嬰兒放在了他們家門口。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雖說人是拿下了駕照,但開車上路可不是一件小事。
    有證不代表陳大力他們可以單獨開車工作,畢竟大卡車可是個值錢玩意兒,不是一般人能夠買的起的,不能隨便胡來。
    雖然陳大力他們三個人都是給喬老大幹活,但是他們並不歸屬於同一個頭頭。因為學車而短暫相聚在一起的三個人,很快也分開了。
    等陳大力學成回到鎮上之後。董哥就開始安排讓陳大力去跟車,雖然這段時間不會跑長途,隻能跑跑短途。
    一個老司機在汽車上懂的知識,可不是一個教練能夠比得上的。
    跟著司機跑跑短路,熟悉一下周圍縣城的路況,在司機疲憊的時候替換一下司機,稍微開那麽一小段車,讓司機緩緩疲勞,既可以練一下開車的手感,認認路,又可以練一練膽子。
    老董給陳大力找的這個司機也不是外人,是他一個同姓的遠房親戚,叫董衛國。
    董衛國三十多歲,輩分卻勉了許多,按輩分他應該喊董哥叔叔,不過陳大力和他各論各的。
    在老董的麵子上,董衛國欣然答應了讓陳大力跟他的車練手的請求。
    有人能幫忙當然好呀,前提得是這個人的技術有保證。
    當然陳大力開車還是十分穩當的,陳大力開車試駕了一段路,董衛國觀摩了一下,就欣然同意了。
    開車技術不錯,能幫上自己的忙,又搶不了自己的工作,還能讓老董賣他一個人情,多好的事啊。
    陳大力開始了自己跟車的半學徒生活,不過,他們倆跑得最遠的距離,也不過是從鎮上到縣裏、從縣裏再到其他的鎮。
    再遠的地方就沒有了,據董衛國說,現在是淡季,走貨也不多,他們隻負責把東西運輸到喬老大的倉庫,等過了夏天,跑長途的路子多了,他們也會往外地跑跑。
    現在這樣就挺好,最起碼陳大力可以有時間照顧家裏。
    因為跑的是短途,不用擔心在外麵留宿的問題,所以不管回去也多晚,陳大力都會幹幹自己家的農活,收拾下自家的家務活,這樣家裏的事會輕鬆很多免得周燕照看孩子之外又得多花費功夫幹其他的活。
    這一天,陳大力跟著董衛國往縣裏送了兩回醬菜,送完他們倆就沒活了。
    為了節省汽油,他們開的卡車一律都是運完貨物之後,返回喬老大規定的地方,所有的車不用的時候一律存放在這裏,方便統一管理。
    按理說,今天的工作已經結束了,他們應該各回各家,各找各媽。
    可今天是董衛國他們家小兒子三歲的生日。董家已經在家裏也準備好了晚上的宴席。
    在他們本地的習俗裏,滿月、周歲、三歲在小朋友的一生中,可都是個重要的日子,都得慶祝一下。
    有點條件的人家,都會選擇為自己的孩子操持一場宴席。
    雖說,董衛國是看在董哥的麵子才照顧的自己,陳大力心裏也十分領董衛國的情。
    因此,在董衛國邀請他一起吃席的時候,他也上了一份厚重的禮給小家夥。
    董哥作為董衛哥家的貴客,自然也少不了被宴請。
    因為來的人,大多都是董衛國兩邊的親戚,少不了有老董哥家的遠親,因此,過來和老董喝酒,灌他酒的人也不少。
    六點半才開始上菜,陳大力這邊菜還沒有吃多少呢,老董哥那邊居然已經開始醉了。陳大力見狀,怕出什麽問題,隻得隨時觀望著老董哥的情況。
    董衛國長年跑運輸,家底子也厚實,好酒好菜的招待著眾人,喝多了的人還真不少。到最後,老董哥真喝醉了。
    陳大力把董哥捎回董家,喝醉的董哥自然被董家大嫂埋怨了一番。
    折騰一圈下來,等陳大力騎車回到村子裏的時候,天色已經完全黑了下來了,估計得有個八九點左右。
    好在現在日頭漸漸長了,陳大力回到家還可以打理一下豬圈,整理一下家裏的家務。
    提起豬圈,陳大力就抑製不住自己內心的喜悅,過年的時候他們家的豬因為不但時候他沒有選擇賣點,被好多人說了閑話。
    經過這麽幾個月的沉澱,他們家的豬已經可以出欄了。
    現在豬囉囉們每一隻都差不多有個兩百多斤,走路一拽一拽的,好像要走不動似的。它們的食量已經非常的大了,一天要喂好幾遍。
    陳大力負責早上和晚上的喂養,為了讓他們長膘,雖然辛苦了一些,周燕在中午和下午還是會還是過去給豬囉囉加加餐,補充一下營養。
    家裏存放的飼料已經不多了,在豬囉囉出欄以前,它們還能再追一下肥,所以還得再買一匹精飼料。
    陳大力心裏一邊盤算著一邊憧憬著未來,豬囉囉達到出欄的標準就可以賣了,賣豬日子就選在端午節,大家在過節的時候都會犒勞一下自己家,買豬肉的人也相對會多一些,這樣豬的價格也會高一些。
    這會兒沒有進入夏季,沒有電,也沒有燈,晚上大家會早早的睡覺,沒有多少人在外麵待著,路上還是十分幽靜的,隻是偶爾會傳來幾聲小狗的叫聲,讓回家的路顯得不至於那麽的寂寞。
    剛走進養豬的院子,還沒有走到自己家門,借著皎潔的月光,陳大力就看見自己家門口有一堆黑漆漆的東西。
    可是早上他走的時候,明明已經打掃過了院子,他家門口應該很幹淨才對,難道是周燕白天扔出來的垃圾那。陳大力緩緩地靠近後,才發現地上這個黑色的陰影居然是一個鄉下人家常見的大挎籃子。
    這種挎籃子常見但是不常用,因為裏麵空間很大,現在人家能用到它的時候也少。
    挎籃子一般都是用高粱杆高梁杆或者是藤木編織而成,質地堅硬能夠盛放的東西比較多,如果是哪家如果有了剛出生的娃娃,主家就會用這樣的挎籃子給自家的親戚裝紅雞蛋和紅饃饃,一家一份,提著挎籃子挨家挨戶的送過去。
    不過這挎籃子出現在他們家門口,讓人有點意外。
    陳大力回想了一下自己家的親戚關係比較近的,還真沒有誰家生娃娃的。再說了這會兒家裏肯定是有人的,要是是送紅雞蛋和紅饃饃,直接敲門給周燕不就行了嘛,陳大力心裏還尋思著,誰家送的,仔細看才發現,這個跨欄子上麵還鋪著一層小布,陳大力用腳踢了踢裏麵,居然發出微弱的哼唧聲。
    這可把陳大力嚇了一跳,還好,他回來的時候,董大嫂擔心路況給了他一盞油燈。
    陳大力提起油燈壯著膽子揭開那塊布,我的天啊,誰這麽缺德,竟然把一個嬰兒放在了他們家門口。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雖說人是拿下了駕照,但開車上路可不是一件小事。
    有證不代表陳大力他們可以單獨開車工作,畢竟大卡車可是個值錢玩意兒,不是一般人能夠買的起的,不能隨便胡來。
    雖然陳大力他們三個人都是給喬老大幹活,但是他們並不歸屬於同一個頭頭。因為學車而短暫相聚在一起的三個人,很快也分開了。
    等陳大力學成回到鎮上之後。董哥就開始安排讓陳大力去跟車,雖然這段時間不會跑長途,隻能跑跑短途。
    一個老司機在汽車上懂的知識,可不是一個教練能夠比得上的。
    跟著司機跑跑短路,熟悉一下周圍縣城的路況,在司機疲憊的時候替換一下司機,稍微開那麽一小段車,讓司機緩緩疲勞,既可以練一下開車的手感,認認路,又可以練一練膽子。
    老董給陳大力找的這個司機也不是外人,是他一個同姓的遠房親戚,叫董衛國。
    董衛國三十多歲,輩分卻勉了許多,按輩分他應該喊董哥叔叔,不過陳大力和他各論各的。
    在老董的麵子上,董衛國欣然答應了讓陳大力跟他的車練手的請求。
    有人能幫忙當然好呀,前提得是這個人的技術有保證。
    當然陳大力開車還是十分穩當的,陳大力開車試駕了一段路,董衛國觀摩了一下,就欣然同意了。
    開車技術不錯,能幫上自己的忙,又搶不了自己的工作,還能讓老董賣他一個人情,多好的事啊。
    陳大力開始了自己跟車的半學徒生活,不過,他們倆跑得最遠的距離,也不過是從鎮上到縣裏、從縣裏再到其他的鎮。
    再遠的地方就沒有了,據董衛國說,現在是淡季,走貨也不多,他們隻負責把東西運輸到喬老大的倉庫,等過了夏天,跑長途的路子多了,他們也會往外地跑跑。
    現在這樣就挺好,最起碼陳大力可以有時間照顧家裏。
    因為跑的是短途,不用擔心在外麵留宿的問題,所以不管回去也多晚,陳大力都會幹幹自己家的農活,收拾下自家的家務活,這樣家裏的事會輕鬆很多免得周燕照看孩子之外又得多花費功夫幹其他的活。
    這一天,陳大力跟著董衛國往縣裏送了兩回醬菜,送完他們倆就沒活了。
    為了節省汽油,他們開的卡車一律都是運完貨物之後,返回喬老大規定的地方,所有的車不用的時候一律存放在這裏,方便統一管理。
    按理說,今天的工作已經結束了,他們應該各回各家,各找各媽。
    可今天是董衛國他們家小兒子三歲的生日。董家已經在家裏也準備好了晚上的宴席。
    在他們本地的習俗裏,滿月、周歲、三歲在小朋友的一生中,可都是個重要的日子,都得慶祝一下。
    有點條件的人家,都會選擇為自己的孩子操持一場宴席。
    雖說,董衛國是看在董哥的麵子才照顧的自己,陳大力心裏也十分領董衛國的情。
    因此,在董衛國邀請他一起吃席的時候,他也上了一份厚重的禮給小家夥。
    董哥作為董衛哥家的貴客,自然也少不了被宴請。
    因為來的人,大多都是董衛國兩邊的親戚,少不了有老董哥家的遠親,因此,過來和老董喝酒,灌他酒的人也不少。
    六點半才開始上菜,陳大力這邊菜還沒有吃多少呢,老董哥那邊居然已經開始醉了。陳大力見狀,怕出什麽問題,隻得隨時觀望著老董哥的情況。
    董衛國長年跑運輸,家底子也厚實,好酒好菜的招待著眾人,喝多了的人還真不少。到最後,老董哥真喝醉了。
    陳大力把董哥捎回董家,喝醉的董哥自然被董家大嫂埋怨了一番。
    折騰一圈下來,等陳大力騎車回到村子裏的時候,天色已經完全黑了下來了,估計得有個八九點左右。
    好在現在日頭漸漸長了,陳大力回到家還可以打理一下豬圈,整理一下家裏的家務。
    提起豬圈,陳大力就抑製不住自己內心的喜悅,過年的時候他們家的豬因為不但時候他沒有選擇賣點,被好多人說了閑話。
    經過這麽幾個月的沉澱,他們家的豬已經可以出欄了。
    現在豬囉囉們每一隻都差不多有個兩百多斤,走路一拽一拽的,好像要走不動似的。它們的食量已經非常的大了,一天要喂好幾遍。
    陳大力負責早上和晚上的喂養,為了讓他們長膘,雖然辛苦了一些,周燕在中午和下午還是會還是過去給豬囉囉加加餐,補充一下營養。
    家裏存放的飼料已經不多了,在豬囉囉出欄以前,它們還能再追一下肥,所以還得再買一匹精飼料。
    陳大力心裏一邊盤算著一邊憧憬著未來,豬囉囉達到出欄的標準就可以賣了,賣豬日子就選在端午節,大家在過節的時候都會犒勞一下自己家,買豬肉的人也相對會多一些,這樣豬的價格也會高一些。
    這會兒沒有進入夏季,沒有電,也沒有燈,晚上大家會早早的睡覺,沒有多少人在外麵待著,路上還是十分幽靜的,隻是偶爾會傳來幾聲小狗的叫聲,讓回家的路顯得不至於那麽的寂寞。
    剛走進養豬的院子,還沒有走到自己家門,借著皎潔的月光,陳大力就看見自己家門口有一堆黑漆漆的東西。
    可是早上他走的時候,明明已經打掃過了院子,他家門口應該很幹淨才對,難道是周燕白天扔出來的垃圾那。陳大力緩緩地靠近後,才發現地上這個黑色的陰影居然是一個鄉下人家常見的大挎籃子。
    這種挎籃子常見但是不常用,因為裏麵空間很大,現在人家能用到它的時候也少。
    挎籃子一般都是用高粱杆高梁杆或者是藤木編織而成,質地堅硬能夠盛放的東西比較多,如果是哪家如果有了剛出生的娃娃,主家就會用這樣的挎籃子給自家的親戚裝紅雞蛋和紅饃饃,一家一份,提著挎籃子挨家挨戶的送過去。
    不過這挎籃子出現在他們家門口,讓人有點意外。
    陳大力回想了一下自己家的親戚關係比較近的,還真沒有誰家生娃娃的。再說了這會兒家裏肯定是有人的,要是是送紅雞蛋和紅饃饃,直接敲門給周燕不就行了嘛,陳大力心裏還尋思著,誰家送的,仔細看才發現,這個跨欄子上麵還鋪著一層小布,陳大力用腳踢了踢裏麵,居然發出微弱的哼唧聲。
    這可把陳大力嚇了一跳,還好,他回來的時候,董大嫂擔心路況給了他一盞油燈。
    陳大力提起油燈壯著膽子揭開那塊布,我的天啊,誰這麽缺德,竟然把一個嬰兒放在了他們家門口。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