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肉幹

字數:32733   加入書籤

A+A-


    最近陳大力自己的事沒幹多少,全張羅著給王大腦袋幫忙了。
    王大腦袋這個家夥原本是做二道販子出身的,之前陳大力和老董哥小賺一筆的那兩車已經都爛到勁的羊皮子,還是從王大腦袋手裏撈出來的呢。
    王大腦袋的原名還挺斯文,但是從來都沒有人喊過,也不知道因為什麽原因,大家都是直接喊他“王大腦袋”“王大胖子”的。王大腦袋也不生氣,總是笑眯眯的應下了。
    他人雖然整天跟個彌勒佛一般,看起來一點脾氣都沒有,但是人卻十分的精明。
    王大腦袋人比較細心,一些,基本上他經手的買賣很少有虧本的時候,可以說,做生意的眼光是相當的不錯了。要說起來王大腦袋幹過的買賣,那可多了去了。什麽布料呀、煤礦原石呀、羊皮子原料呀、他都幹過,主打的就是那門生意賺錢,他就立刻囤什麽東西,然後低價買,高價賣,主打的就是掙中間的差價。
    他的眼光很少有出什麽岔子的時候,因此這些錢也是掙了個盆滿缽滿。
    王大腦袋鋪的攤子也不少,不過就目前來看,還能夠持續著掙錢的產業沒有以前多了。隻能說總體而言還是掙錢的。
    最近,王大腦袋在他們那裏支起來了一個鋼材廠的框架。看樣子是想囤積點鋼材來。
    囤積鋼材就需要裝卸工人,他的生意做的紅火,人家看了就眼紅,故意整王大腦袋。
    能用車拉的東西,就不讓你用車拉。非得讓你用他們的人來裝貨,要是用他們的人吧,那價格比市麵上的價格高的可不是一成兩成的,這誰受的了呀。王大腦袋就在到處攀關係,看能不能少要點錢。
    那邊一來回顛簸,這邊的攤子就顧不上了。因此,王大腦袋特意尋來陳大力,讓陳大力這段時間幫他震一震這邊的項目。
    王大腦袋還在陳大力他們市裏接手了一個政府裏麵的清空場地的活。由於手底下的人都是一些老油條,眼珠子轉的那叫一個快呀。王大腦袋擔心自己弟弟鎮不住這一幫子老油條,正好這是在陳大力他們市裏,就專門找來了陳大力。
    他也不虧待陳大力,這事辦完了以後,直接給陳大力包個大紅包。
    王大腦袋的弟弟,剛剛開始跟著王大腦袋幹活,臉色過於青澀,一看就沒有被社會摧殘過,沒怎麽經曆過事情,看起來就比較好糊弄。幹活隊伍裏麵的人又大部分是本地人,有點欺生的感覺。本來活應該幹的利索一些的,結果這些人故意留一個尾巴,第二天繼續收拾。
    原本應該早點可以結束的項目,愣是拖拉了好一段時間。
    王大腦袋也是迫於無奈才選擇的找陳大力。要知道,現在陳大力也不是以前那個小司機了,有那麽多的空閑時間。找陳大力除了要出錢以外,還得欠陳大力一個人情。
    如果有選擇,他當然不會這樣了。
    王大腦袋鋼材廠那邊得時刻有自己人盯著,要不然,根本就應付不過來這種好比盤剝一般的要錢的方式。
    這邊弟弟實在又撐不起來攤子,好在陳大力過來的第一天就改變了策略。
    按照劃分的區域分成兩組。首先完成清掃,整潔度又高的隊伍會適當的加積極工作的獎勵。月末的時候連同工資一起發放到這些人的手裏。
    這樣就大大提高了人家的工作效率。就目前的進度而言,看來要不了多久就好,王大腦袋的這個項目就能夠順利地完成。
    陳大力之所以願意插手王大腦袋得項目,願意過來幫襯他一把。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在王大腦袋的人脈關係了。
    王大腦袋縱橫商場年數已久,認識不少實幹家。陳大力想買上一套設備,卻找不到門路,正好,王大腦袋這家夥撞了上來,可不就真好也幫到了陳大力了嘛,兩個人算是互利互惠了。
    陳大力幫王大腦袋把這個清場的項目快速地完結了,而王大腦袋幫陳大力牽線聯係賣設備的人。
    現在這種購買設備可不像後世網購那麽方便。
    大家都是通過電話,或者是電報下單,款到別人廠家才發貨。貨到付款什麽那是根本就不可能的。
    陳大力打算買的這一套設備,打算用來加工豬肉上。機器的效果如何?他要先驗證過以後才會下單。
    這時候的工廠姿態那可都是相當高的,你捧著鈔票,人家都不一定會讓你進門。國有資產,人家的底氣可是足著呢。
    如果陳大力自己去人家廠裏提出這樣的要求,恐怕人家連水都不帶甩他一下的。
    想要達到自己的目的,就必須得通過熟人牽線才能夠完成,王大腦袋就是最好的人選。王大腦袋雖然自己並不認識幹這樣廠子的人,但是他手裏麵有相關的人脈,能夠陳大力去人家的廠子裏麵參觀。
    這些就足夠了。隻要給陳大力一個機會,陳大力必然會想方設法的去完成這件事情。
    其實,在陳大力最早的計劃裏麵,根本就沒有擴大生產,另辟路線這麽一說。
    就老陳家目前的這些東西而言,絕對足夠陳大力一家三口的花銷了,他們的小日子絕對不會過的太差。
    且不說周燕手工作坊和養豬廠得來的錢,就單單陳大力自己來卡車掙得貨錢,就不少了。
    更別說,陳大力還在關二爺那裏得來了那麽多的金條。
    之前要不是周燕攔著陳大力,陳大力恐怕就在海寧市買房子了。
    如果不折騰,陳大力以後找機會把金條表現了,給陳意茹買上就幾套房子,讓陳意茹安安穩穩的當一個小富婆也是可以的。
    問題就在於前段時間,錢小妹折騰出來的那事,你有點小權有點小錢,就想著掠奪人家的勞動成果,這世上怎麽就會有這麽好的事呢!
    沒有能力的人,無法讓別人付出來代價。陳大力這輩子是不可能從政的了,那他就隻打算把經商這一條道路一走走到黑。
    幼兒園是為了自己閨女開設的,閨女馬上就要上小學一年級了,那就完全沒有擴大規模的必要了。
    自己媳婦的手工作坊讓她自己去折騰吧,女人的事業,男人不能插手。
    目前自己家裏唯一值得的擴展規模的產業,也就是關於黑豬的了。
    根據陳大力的觀察,黑豬豬肉做成肉條之後,口感不亞於牛肉的口感,越嚼越香,保質期又長,是個不錯的項目。
    陳大力自己在家裏也實驗了幾次,一開始做出來的成品那叫邦邦硬,完全都咬不動,到後來折騰出來的成品,經過小王同誌和其他幾個嘴刁的夥計一致的認可,陳大力也終於有信心做這一款產品了。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最近陳大力自己的事沒幹多少,全張羅著給王大腦袋幫忙了。
    王大腦袋這個家夥原本是做二道販子出身的,之前陳大力和老董哥小賺一筆的那兩車已經都爛到勁的羊皮子,還是從王大腦袋手裏撈出來的呢。
    王大腦袋的原名還挺斯文,但是從來都沒有人喊過,也不知道因為什麽原因,大家都是直接喊他“王大腦袋”“王大胖子”的。王大腦袋也不生氣,總是笑眯眯的應下了。
    他人雖然整天跟個彌勒佛一般,看起來一點脾氣都沒有,但是人卻十分的精明。
    王大腦袋人比較細心,一些,基本上他經手的買賣很少有虧本的時候,可以說,做生意的眼光是相當的不錯了。要說起來王大腦袋幹過的買賣,那可多了去了。什麽布料呀、煤礦原石呀、羊皮子原料呀、他都幹過,主打的就是那門生意賺錢,他就立刻囤什麽東西,然後低價買,高價賣,主打的就是掙中間的差價。
    他的眼光很少有出什麽岔子的時候,因此這些錢也是掙了個盆滿缽滿。
    王大腦袋鋪的攤子也不少,不過就目前來看,還能夠持續著掙錢的產業沒有以前多了。隻能說總體而言還是掙錢的。
    最近,王大腦袋在他們那裏支起來了一個鋼材廠的框架。看樣子是想囤積點鋼材來。
    囤積鋼材就需要裝卸工人,他的生意做的紅火,人家看了就眼紅,故意整王大腦袋。
    能用車拉的東西,就不讓你用車拉。非得讓你用他們的人來裝貨,要是用他們的人吧,那價格比市麵上的價格高的可不是一成兩成的,這誰受的了呀。王大腦袋就在到處攀關係,看能不能少要點錢。
    那邊一來回顛簸,這邊的攤子就顧不上了。因此,王大腦袋特意尋來陳大力,讓陳大力這段時間幫他震一震這邊的項目。
    王大腦袋還在陳大力他們市裏接手了一個政府裏麵的清空場地的活。由於手底下的人都是一些老油條,眼珠子轉的那叫一個快呀。王大腦袋擔心自己弟弟鎮不住這一幫子老油條,正好這是在陳大力他們市裏,就專門找來了陳大力。
    他也不虧待陳大力,這事辦完了以後,直接給陳大力包個大紅包。
    王大腦袋的弟弟,剛剛開始跟著王大腦袋幹活,臉色過於青澀,一看就沒有被社會摧殘過,沒怎麽經曆過事情,看起來就比較好糊弄。幹活隊伍裏麵的人又大部分是本地人,有點欺生的感覺。本來活應該幹的利索一些的,結果這些人故意留一個尾巴,第二天繼續收拾。
    原本應該早點可以結束的項目,愣是拖拉了好一段時間。
    王大腦袋也是迫於無奈才選擇的找陳大力。要知道,現在陳大力也不是以前那個小司機了,有那麽多的空閑時間。找陳大力除了要出錢以外,還得欠陳大力一個人情。
    如果有選擇,他當然不會這樣了。
    王大腦袋鋼材廠那邊得時刻有自己人盯著,要不然,根本就應付不過來這種好比盤剝一般的要錢的方式。
    這邊弟弟實在又撐不起來攤子,好在陳大力過來的第一天就改變了策略。
    按照劃分的區域分成兩組。首先完成清掃,整潔度又高的隊伍會適當的加積極工作的獎勵。月末的時候連同工資一起發放到這些人的手裏。
    這樣就大大提高了人家的工作效率。就目前的進度而言,看來要不了多久就好,王大腦袋的這個項目就能夠順利地完成。
    陳大力之所以願意插手王大腦袋得項目,願意過來幫襯他一把。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在王大腦袋的人脈關係了。
    王大腦袋縱橫商場年數已久,認識不少實幹家。陳大力想買上一套設備,卻找不到門路,正好,王大腦袋這家夥撞了上來,可不就真好也幫到了陳大力了嘛,兩個人算是互利互惠了。
    陳大力幫王大腦袋把這個清場的項目快速地完結了,而王大腦袋幫陳大力牽線聯係賣設備的人。
    現在這種購買設備可不像後世網購那麽方便。
    大家都是通過電話,或者是電報下單,款到別人廠家才發貨。貨到付款什麽那是根本就不可能的。
    陳大力打算買的這一套設備,打算用來加工豬肉上。機器的效果如何?他要先驗證過以後才會下單。
    這時候的工廠姿態那可都是相當高的,你捧著鈔票,人家都不一定會讓你進門。國有資產,人家的底氣可是足著呢。
    如果陳大力自己去人家廠裏提出這樣的要求,恐怕人家連水都不帶甩他一下的。
    想要達到自己的目的,就必須得通過熟人牽線才能夠完成,王大腦袋就是最好的人選。王大腦袋雖然自己並不認識幹這樣廠子的人,但是他手裏麵有相關的人脈,能夠陳大力去人家的廠子裏麵參觀。
    這些就足夠了。隻要給陳大力一個機會,陳大力必然會想方設法的去完成這件事情。
    其實,在陳大力最早的計劃裏麵,根本就沒有擴大生產,另辟路線這麽一說。
    就老陳家目前的這些東西而言,絕對足夠陳大力一家三口的花銷了,他們的小日子絕對不會過的太差。
    且不說周燕手工作坊和養豬廠得來的錢,就單單陳大力自己來卡車掙得貨錢,就不少了。
    更別說,陳大力還在關二爺那裏得來了那麽多的金條。
    之前要不是周燕攔著陳大力,陳大力恐怕就在海寧市買房子了。
    如果不折騰,陳大力以後找機會把金條表現了,給陳意茹買上就幾套房子,讓陳意茹安安穩穩的當一個小富婆也是可以的。
    問題就在於前段時間,錢小妹折騰出來的那事,你有點小權有點小錢,就想著掠奪人家的勞動成果,這世上怎麽就會有這麽好的事呢!
    沒有能力的人,無法讓別人付出來代價。陳大力這輩子是不可能從政的了,那他就隻打算把經商這一條道路一走走到黑。
    幼兒園是為了自己閨女開設的,閨女馬上就要上小學一年級了,那就完全沒有擴大規模的必要了。
    自己媳婦的手工作坊讓她自己去折騰吧,女人的事業,男人不能插手。
    目前自己家裏唯一值得的擴展規模的產業,也就是關於黑豬的了。
    根據陳大力的觀察,黑豬豬肉做成肉條之後,口感不亞於牛肉的口感,越嚼越香,保質期又長,是個不錯的項目。
    陳大力自己在家裏也實驗了幾次,一開始做出來的成品那叫邦邦硬,完全都咬不動,到後來折騰出來的成品,經過小王同誌和其他幾個嘴刁的夥計一致的認可,陳大力也終於有信心做這一款產品了。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最近陳大力自己的事沒幹多少,全張羅著給王大腦袋幫忙了。
    王大腦袋這個家夥原本是做二道販子出身的,之前陳大力和老董哥小賺一筆的那兩車已經都爛到勁的羊皮子,還是從王大腦袋手裏撈出來的呢。
    王大腦袋的原名還挺斯文,但是從來都沒有人喊過,也不知道因為什麽原因,大家都是直接喊他“王大腦袋”“王大胖子”的。王大腦袋也不生氣,總是笑眯眯的應下了。
    他人雖然整天跟個彌勒佛一般,看起來一點脾氣都沒有,但是人卻十分的精明。
    王大腦袋人比較細心,一些,基本上他經手的買賣很少有虧本的時候,可以說,做生意的眼光是相當的不錯了。要說起來王大腦袋幹過的買賣,那可多了去了。什麽布料呀、煤礦原石呀、羊皮子原料呀、他都幹過,主打的就是那門生意賺錢,他就立刻囤什麽東西,然後低價買,高價賣,主打的就是掙中間的差價。
    他的眼光很少有出什麽岔子的時候,因此這些錢也是掙了個盆滿缽滿。
    王大腦袋鋪的攤子也不少,不過就目前來看,還能夠持續著掙錢的產業沒有以前多了。隻能說總體而言還是掙錢的。
    最近,王大腦袋在他們那裏支起來了一個鋼材廠的框架。看樣子是想囤積點鋼材來。
    囤積鋼材就需要裝卸工人,他的生意做的紅火,人家看了就眼紅,故意整王大腦袋。
    能用車拉的東西,就不讓你用車拉。非得讓你用他們的人來裝貨,要是用他們的人吧,那價格比市麵上的價格高的可不是一成兩成的,這誰受的了呀。王大腦袋就在到處攀關係,看能不能少要點錢。
    那邊一來回顛簸,這邊的攤子就顧不上了。因此,王大腦袋特意尋來陳大力,讓陳大力這段時間幫他震一震這邊的項目。
    王大腦袋還在陳大力他們市裏接手了一個政府裏麵的清空場地的活。由於手底下的人都是一些老油條,眼珠子轉的那叫一個快呀。王大腦袋擔心自己弟弟鎮不住這一幫子老油條,正好這是在陳大力他們市裏,就專門找來了陳大力。
    他也不虧待陳大力,這事辦完了以後,直接給陳大力包個大紅包。
    王大腦袋的弟弟,剛剛開始跟著王大腦袋幹活,臉色過於青澀,一看就沒有被社會摧殘過,沒怎麽經曆過事情,看起來就比較好糊弄。幹活隊伍裏麵的人又大部分是本地人,有點欺生的感覺。本來活應該幹的利索一些的,結果這些人故意留一個尾巴,第二天繼續收拾。
    原本應該早點可以結束的項目,愣是拖拉了好一段時間。
    王大腦袋也是迫於無奈才選擇的找陳大力。要知道,現在陳大力也不是以前那個小司機了,有那麽多的空閑時間。找陳大力除了要出錢以外,還得欠陳大力一個人情。
    如果有選擇,他當然不會這樣了。
    王大腦袋鋼材廠那邊得時刻有自己人盯著,要不然,根本就應付不過來這種好比盤剝一般的要錢的方式。
    這邊弟弟實在又撐不起來攤子,好在陳大力過來的第一天就改變了策略。
    按照劃分的區域分成兩組。首先完成清掃,整潔度又高的隊伍會適當的加積極工作的獎勵。月末的時候連同工資一起發放到這些人的手裏。
    這樣就大大提高了人家的工作效率。就目前的進度而言,看來要不了多久就好,王大腦袋的這個項目就能夠順利地完成。
    陳大力之所以願意插手王大腦袋得項目,願意過來幫襯他一把。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在王大腦袋的人脈關係了。
    王大腦袋縱橫商場年數已久,認識不少實幹家。陳大力想買上一套設備,卻找不到門路,正好,王大腦袋這家夥撞了上來,可不就真好也幫到了陳大力了嘛,兩個人算是互利互惠了。
    陳大力幫王大腦袋把這個清場的項目快速地完結了,而王大腦袋幫陳大力牽線聯係賣設備的人。
    現在這種購買設備可不像後世網購那麽方便。
    大家都是通過電話,或者是電報下單,款到別人廠家才發貨。貨到付款什麽那是根本就不可能的。
    陳大力打算買的這一套設備,打算用來加工豬肉上。機器的效果如何?他要先驗證過以後才會下單。
    這時候的工廠姿態那可都是相當高的,你捧著鈔票,人家都不一定會讓你進門。國有資產,人家的底氣可是足著呢。
    如果陳大力自己去人家廠裏提出這樣的要求,恐怕人家連水都不帶甩他一下的。
    想要達到自己的目的,就必須得通過熟人牽線才能夠完成,王大腦袋就是最好的人選。王大腦袋雖然自己並不認識幹這樣廠子的人,但是他手裏麵有相關的人脈,能夠陳大力去人家的廠子裏麵參觀。
    這些就足夠了。隻要給陳大力一個機會,陳大力必然會想方設法的去完成這件事情。
    其實,在陳大力最早的計劃裏麵,根本就沒有擴大生產,另辟路線這麽一說。
    就老陳家目前的這些東西而言,絕對足夠陳大力一家三口的花銷了,他們的小日子絕對不會過的太差。
    且不說周燕手工作坊和養豬廠得來的錢,就單單陳大力自己來卡車掙得貨錢,就不少了。
    更別說,陳大力還在關二爺那裏得來了那麽多的金條。
    之前要不是周燕攔著陳大力,陳大力恐怕就在海寧市買房子了。
    如果不折騰,陳大力以後找機會把金條表現了,給陳意茹買上就幾套房子,讓陳意茹安安穩穩的當一個小富婆也是可以的。
    問題就在於前段時間,錢小妹折騰出來的那事,你有點小權有點小錢,就想著掠奪人家的勞動成果,這世上怎麽就會有這麽好的事呢!
    沒有能力的人,無法讓別人付出來代價。陳大力這輩子是不可能從政的了,那他就隻打算把經商這一條道路一走走到黑。
    幼兒園是為了自己閨女開設的,閨女馬上就要上小學一年級了,那就完全沒有擴大規模的必要了。
    自己媳婦的手工作坊讓她自己去折騰吧,女人的事業,男人不能插手。
    目前自己家裏唯一值得的擴展規模的產業,也就是關於黑豬的了。
    根據陳大力的觀察,黑豬豬肉做成肉條之後,口感不亞於牛肉的口感,越嚼越香,保質期又長,是個不錯的項目。
    陳大力自己在家裏也實驗了幾次,一開始做出來的成品那叫邦邦硬,完全都咬不動,到後來折騰出來的成品,經過小王同誌和其他幾個嘴刁的夥計一致的認可,陳大力也終於有信心做這一款產品了。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最近陳大力自己的事沒幹多少,全張羅著給王大腦袋幫忙了。
    王大腦袋這個家夥原本是做二道販子出身的,之前陳大力和老董哥小賺一筆的那兩車已經都爛到勁的羊皮子,還是從王大腦袋手裏撈出來的呢。
    王大腦袋的原名還挺斯文,但是從來都沒有人喊過,也不知道因為什麽原因,大家都是直接喊他“王大腦袋”“王大胖子”的。王大腦袋也不生氣,總是笑眯眯的應下了。
    他人雖然整天跟個彌勒佛一般,看起來一點脾氣都沒有,但是人卻十分的精明。
    王大腦袋人比較細心,一些,基本上他經手的買賣很少有虧本的時候,可以說,做生意的眼光是相當的不錯了。要說起來王大腦袋幹過的買賣,那可多了去了。什麽布料呀、煤礦原石呀、羊皮子原料呀、他都幹過,主打的就是那門生意賺錢,他就立刻囤什麽東西,然後低價買,高價賣,主打的就是掙中間的差價。
    他的眼光很少有出什麽岔子的時候,因此這些錢也是掙了個盆滿缽滿。
    王大腦袋鋪的攤子也不少,不過就目前來看,還能夠持續著掙錢的產業沒有以前多了。隻能說總體而言還是掙錢的。
    最近,王大腦袋在他們那裏支起來了一個鋼材廠的框架。看樣子是想囤積點鋼材來。
    囤積鋼材就需要裝卸工人,他的生意做的紅火,人家看了就眼紅,故意整王大腦袋。
    能用車拉的東西,就不讓你用車拉。非得讓你用他們的人來裝貨,要是用他們的人吧,那價格比市麵上的價格高的可不是一成兩成的,這誰受的了呀。王大腦袋就在到處攀關係,看能不能少要點錢。
    那邊一來回顛簸,這邊的攤子就顧不上了。因此,王大腦袋特意尋來陳大力,讓陳大力這段時間幫他震一震這邊的項目。
    王大腦袋還在陳大力他們市裏接手了一個政府裏麵的清空場地的活。由於手底下的人都是一些老油條,眼珠子轉的那叫一個快呀。王大腦袋擔心自己弟弟鎮不住這一幫子老油條,正好這是在陳大力他們市裏,就專門找來了陳大力。
    他也不虧待陳大力,這事辦完了以後,直接給陳大力包個大紅包。
    王大腦袋的弟弟,剛剛開始跟著王大腦袋幹活,臉色過於青澀,一看就沒有被社會摧殘過,沒怎麽經曆過事情,看起來就比較好糊弄。幹活隊伍裏麵的人又大部分是本地人,有點欺生的感覺。本來活應該幹的利索一些的,結果這些人故意留一個尾巴,第二天繼續收拾。
    原本應該早點可以結束的項目,愣是拖拉了好一段時間。
    王大腦袋也是迫於無奈才選擇的找陳大力。要知道,現在陳大力也不是以前那個小司機了,有那麽多的空閑時間。找陳大力除了要出錢以外,還得欠陳大力一個人情。
    如果有選擇,他當然不會這樣了。
    王大腦袋鋼材廠那邊得時刻有自己人盯著,要不然,根本就應付不過來這種好比盤剝一般的要錢的方式。
    這邊弟弟實在又撐不起來攤子,好在陳大力過來的第一天就改變了策略。
    按照劃分的區域分成兩組。首先完成清掃,整潔度又高的隊伍會適當的加積極工作的獎勵。月末的時候連同工資一起發放到這些人的手裏。
    這樣就大大提高了人家的工作效率。就目前的進度而言,看來要不了多久就好,王大腦袋的這個項目就能夠順利地完成。
    陳大力之所以願意插手王大腦袋得項目,願意過來幫襯他一把。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在王大腦袋的人脈關係了。
    王大腦袋縱橫商場年數已久,認識不少實幹家。陳大力想買上一套設備,卻找不到門路,正好,王大腦袋這家夥撞了上來,可不就真好也幫到了陳大力了嘛,兩個人算是互利互惠了。
    陳大力幫王大腦袋把這個清場的項目快速地完結了,而王大腦袋幫陳大力牽線聯係賣設備的人。
    現在這種購買設備可不像後世網購那麽方便。
    大家都是通過電話,或者是電報下單,款到別人廠家才發貨。貨到付款什麽那是根本就不可能的。
    陳大力打算買的這一套設備,打算用來加工豬肉上。機器的效果如何?他要先驗證過以後才會下單。
    這時候的工廠姿態那可都是相當高的,你捧著鈔票,人家都不一定會讓你進門。國有資產,人家的底氣可是足著呢。
    如果陳大力自己去人家廠裏提出這樣的要求,恐怕人家連水都不帶甩他一下的。
    想要達到自己的目的,就必須得通過熟人牽線才能夠完成,王大腦袋就是最好的人選。王大腦袋雖然自己並不認識幹這樣廠子的人,但是他手裏麵有相關的人脈,能夠陳大力去人家的廠子裏麵參觀。
    這些就足夠了。隻要給陳大力一個機會,陳大力必然會想方設法的去完成這件事情。
    其實,在陳大力最早的計劃裏麵,根本就沒有擴大生產,另辟路線這麽一說。
    就老陳家目前的這些東西而言,絕對足夠陳大力一家三口的花銷了,他們的小日子絕對不會過的太差。
    且不說周燕手工作坊和養豬廠得來的錢,就單單陳大力自己來卡車掙得貨錢,就不少了。
    更別說,陳大力還在關二爺那裏得來了那麽多的金條。
    之前要不是周燕攔著陳大力,陳大力恐怕就在海寧市買房子了。
    如果不折騰,陳大力以後找機會把金條表現了,給陳意茹買上就幾套房子,讓陳意茹安安穩穩的當一個小富婆也是可以的。
    問題就在於前段時間,錢小妹折騰出來的那事,你有點小權有點小錢,就想著掠奪人家的勞動成果,這世上怎麽就會有這麽好的事呢!
    沒有能力的人,無法讓別人付出來代價。陳大力這輩子是不可能從政的了,那他就隻打算把經商這一條道路一走走到黑。
    幼兒園是為了自己閨女開設的,閨女馬上就要上小學一年級了,那就完全沒有擴大規模的必要了。
    自己媳婦的手工作坊讓她自己去折騰吧,女人的事業,男人不能插手。
    目前自己家裏唯一值得的擴展規模的產業,也就是關於黑豬的了。
    根據陳大力的觀察,黑豬豬肉做成肉條之後,口感不亞於牛肉的口感,越嚼越香,保質期又長,是個不錯的項目。
    陳大力自己在家裏也實驗了幾次,一開始做出來的成品那叫邦邦硬,完全都咬不動,到後來折騰出來的成品,經過小王同誌和其他幾個嘴刁的夥計一致的認可,陳大力也終於有信心做這一款產品了。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最近陳大力自己的事沒幹多少,全張羅著給王大腦袋幫忙了。
    王大腦袋這個家夥原本是做二道販子出身的,之前陳大力和老董哥小賺一筆的那兩車已經都爛到勁的羊皮子,還是從王大腦袋手裏撈出來的呢。
    王大腦袋的原名還挺斯文,但是從來都沒有人喊過,也不知道因為什麽原因,大家都是直接喊他“王大腦袋”“王大胖子”的。王大腦袋也不生氣,總是笑眯眯的應下了。
    他人雖然整天跟個彌勒佛一般,看起來一點脾氣都沒有,但是人卻十分的精明。
    王大腦袋人比較細心,一些,基本上他經手的買賣很少有虧本的時候,可以說,做生意的眼光是相當的不錯了。要說起來王大腦袋幹過的買賣,那可多了去了。什麽布料呀、煤礦原石呀、羊皮子原料呀、他都幹過,主打的就是那門生意賺錢,他就立刻囤什麽東西,然後低價買,高價賣,主打的就是掙中間的差價。
    他的眼光很少有出什麽岔子的時候,因此這些錢也是掙了個盆滿缽滿。
    王大腦袋鋪的攤子也不少,不過就目前來看,還能夠持續著掙錢的產業沒有以前多了。隻能說總體而言還是掙錢的。
    最近,王大腦袋在他們那裏支起來了一個鋼材廠的框架。看樣子是想囤積點鋼材來。
    囤積鋼材就需要裝卸工人,他的生意做的紅火,人家看了就眼紅,故意整王大腦袋。
    能用車拉的東西,就不讓你用車拉。非得讓你用他們的人來裝貨,要是用他們的人吧,那價格比市麵上的價格高的可不是一成兩成的,這誰受的了呀。王大腦袋就在到處攀關係,看能不能少要點錢。
    那邊一來回顛簸,這邊的攤子就顧不上了。因此,王大腦袋特意尋來陳大力,讓陳大力這段時間幫他震一震這邊的項目。
    王大腦袋還在陳大力他們市裏接手了一個政府裏麵的清空場地的活。由於手底下的人都是一些老油條,眼珠子轉的那叫一個快呀。王大腦袋擔心自己弟弟鎮不住這一幫子老油條,正好這是在陳大力他們市裏,就專門找來了陳大力。
    他也不虧待陳大力,這事辦完了以後,直接給陳大力包個大紅包。
    王大腦袋的弟弟,剛剛開始跟著王大腦袋幹活,臉色過於青澀,一看就沒有被社會摧殘過,沒怎麽經曆過事情,看起來就比較好糊弄。幹活隊伍裏麵的人又大部分是本地人,有點欺生的感覺。本來活應該幹的利索一些的,結果這些人故意留一個尾巴,第二天繼續收拾。
    原本應該早點可以結束的項目,愣是拖拉了好一段時間。
    王大腦袋也是迫於無奈才選擇的找陳大力。要知道,現在陳大力也不是以前那個小司機了,有那麽多的空閑時間。找陳大力除了要出錢以外,還得欠陳大力一個人情。
    如果有選擇,他當然不會這樣了。
    王大腦袋鋼材廠那邊得時刻有自己人盯著,要不然,根本就應付不過來這種好比盤剝一般的要錢的方式。
    這邊弟弟實在又撐不起來攤子,好在陳大力過來的第一天就改變了策略。
    按照劃分的區域分成兩組。首先完成清掃,整潔度又高的隊伍會適當的加積極工作的獎勵。月末的時候連同工資一起發放到這些人的手裏。
    這樣就大大提高了人家的工作效率。就目前的進度而言,看來要不了多久就好,王大腦袋的這個項目就能夠順利地完成。
    陳大力之所以願意插手王大腦袋得項目,願意過來幫襯他一把。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在王大腦袋的人脈關係了。
    王大腦袋縱橫商場年數已久,認識不少實幹家。陳大力想買上一套設備,卻找不到門路,正好,王大腦袋這家夥撞了上來,可不就真好也幫到了陳大力了嘛,兩個人算是互利互惠了。
    陳大力幫王大腦袋把這個清場的項目快速地完結了,而王大腦袋幫陳大力牽線聯係賣設備的人。
    現在這種購買設備可不像後世網購那麽方便。
    大家都是通過電話,或者是電報下單,款到別人廠家才發貨。貨到付款什麽那是根本就不可能的。
    陳大力打算買的這一套設備,打算用來加工豬肉上。機器的效果如何?他要先驗證過以後才會下單。
    這時候的工廠姿態那可都是相當高的,你捧著鈔票,人家都不一定會讓你進門。國有資產,人家的底氣可是足著呢。
    如果陳大力自己去人家廠裏提出這樣的要求,恐怕人家連水都不帶甩他一下的。
    想要達到自己的目的,就必須得通過熟人牽線才能夠完成,王大腦袋就是最好的人選。王大腦袋雖然自己並不認識幹這樣廠子的人,但是他手裏麵有相關的人脈,能夠陳大力去人家的廠子裏麵參觀。
    這些就足夠了。隻要給陳大力一個機會,陳大力必然會想方設法的去完成這件事情。
    其實,在陳大力最早的計劃裏麵,根本就沒有擴大生產,另辟路線這麽一說。
    就老陳家目前的這些東西而言,絕對足夠陳大力一家三口的花銷了,他們的小日子絕對不會過的太差。
    且不說周燕手工作坊和養豬廠得來的錢,就單單陳大力自己來卡車掙得貨錢,就不少了。
    更別說,陳大力還在關二爺那裏得來了那麽多的金條。
    之前要不是周燕攔著陳大力,陳大力恐怕就在海寧市買房子了。
    如果不折騰,陳大力以後找機會把金條表現了,給陳意茹買上就幾套房子,讓陳意茹安安穩穩的當一個小富婆也是可以的。
    問題就在於前段時間,錢小妹折騰出來的那事,你有點小權有點小錢,就想著掠奪人家的勞動成果,這世上怎麽就會有這麽好的事呢!
    沒有能力的人,無法讓別人付出來代價。陳大力這輩子是不可能從政的了,那他就隻打算把經商這一條道路一走走到黑。
    幼兒園是為了自己閨女開設的,閨女馬上就要上小學一年級了,那就完全沒有擴大規模的必要了。
    自己媳婦的手工作坊讓她自己去折騰吧,女人的事業,男人不能插手。
    目前自己家裏唯一值得的擴展規模的產業,也就是關於黑豬的了。
    根據陳大力的觀察,黑豬豬肉做成肉條之後,口感不亞於牛肉的口感,越嚼越香,保質期又長,是個不錯的項目。
    陳大力自己在家裏也實驗了幾次,一開始做出來的成品那叫邦邦硬,完全都咬不動,到後來折騰出來的成品,經過小王同誌和其他幾個嘴刁的夥計一致的認可,陳大力也終於有信心做這一款產品了。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最近陳大力自己的事沒幹多少,全張羅著給王大腦袋幫忙了。
    王大腦袋這個家夥原本是做二道販子出身的,之前陳大力和老董哥小賺一筆的那兩車已經都爛到勁的羊皮子,還是從王大腦袋手裏撈出來的呢。
    王大腦袋的原名還挺斯文,但是從來都沒有人喊過,也不知道因為什麽原因,大家都是直接喊他“王大腦袋”“王大胖子”的。王大腦袋也不生氣,總是笑眯眯的應下了。
    他人雖然整天跟個彌勒佛一般,看起來一點脾氣都沒有,但是人卻十分的精明。
    王大腦袋人比較細心,一些,基本上他經手的買賣很少有虧本的時候,可以說,做生意的眼光是相當的不錯了。要說起來王大腦袋幹過的買賣,那可多了去了。什麽布料呀、煤礦原石呀、羊皮子原料呀、他都幹過,主打的就是那門生意賺錢,他就立刻囤什麽東西,然後低價買,高價賣,主打的就是掙中間的差價。
    他的眼光很少有出什麽岔子的時候,因此這些錢也是掙了個盆滿缽滿。
    王大腦袋鋪的攤子也不少,不過就目前來看,還能夠持續著掙錢的產業沒有以前多了。隻能說總體而言還是掙錢的。
    最近,王大腦袋在他們那裏支起來了一個鋼材廠的框架。看樣子是想囤積點鋼材來。
    囤積鋼材就需要裝卸工人,他的生意做的紅火,人家看了就眼紅,故意整王大腦袋。
    能用車拉的東西,就不讓你用車拉。非得讓你用他們的人來裝貨,要是用他們的人吧,那價格比市麵上的價格高的可不是一成兩成的,這誰受的了呀。王大腦袋就在到處攀關係,看能不能少要點錢。
    那邊一來回顛簸,這邊的攤子就顧不上了。因此,王大腦袋特意尋來陳大力,讓陳大力這段時間幫他震一震這邊的項目。
    王大腦袋還在陳大力他們市裏接手了一個政府裏麵的清空場地的活。由於手底下的人都是一些老油條,眼珠子轉的那叫一個快呀。王大腦袋擔心自己弟弟鎮不住這一幫子老油條,正好這是在陳大力他們市裏,就專門找來了陳大力。
    他也不虧待陳大力,這事辦完了以後,直接給陳大力包個大紅包。
    王大腦袋的弟弟,剛剛開始跟著王大腦袋幹活,臉色過於青澀,一看就沒有被社會摧殘過,沒怎麽經曆過事情,看起來就比較好糊弄。幹活隊伍裏麵的人又大部分是本地人,有點欺生的感覺。本來活應該幹的利索一些的,結果這些人故意留一個尾巴,第二天繼續收拾。
    原本應該早點可以結束的項目,愣是拖拉了好一段時間。
    王大腦袋也是迫於無奈才選擇的找陳大力。要知道,現在陳大力也不是以前那個小司機了,有那麽多的空閑時間。找陳大力除了要出錢以外,還得欠陳大力一個人情。
    如果有選擇,他當然不會這樣了。
    王大腦袋鋼材廠那邊得時刻有自己人盯著,要不然,根本就應付不過來這種好比盤剝一般的要錢的方式。
    這邊弟弟實在又撐不起來攤子,好在陳大力過來的第一天就改變了策略。
    按照劃分的區域分成兩組。首先完成清掃,整潔度又高的隊伍會適當的加積極工作的獎勵。月末的時候連同工資一起發放到這些人的手裏。
    這樣就大大提高了人家的工作效率。就目前的進度而言,看來要不了多久就好,王大腦袋的這個項目就能夠順利地完成。
    陳大力之所以願意插手王大腦袋得項目,願意過來幫襯他一把。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在王大腦袋的人脈關係了。
    王大腦袋縱橫商場年數已久,認識不少實幹家。陳大力想買上一套設備,卻找不到門路,正好,王大腦袋這家夥撞了上來,可不就真好也幫到了陳大力了嘛,兩個人算是互利互惠了。
    陳大力幫王大腦袋把這個清場的項目快速地完結了,而王大腦袋幫陳大力牽線聯係賣設備的人。
    現在這種購買設備可不像後世網購那麽方便。
    大家都是通過電話,或者是電報下單,款到別人廠家才發貨。貨到付款什麽那是根本就不可能的。
    陳大力打算買的這一套設備,打算用來加工豬肉上。機器的效果如何?他要先驗證過以後才會下單。
    這時候的工廠姿態那可都是相當高的,你捧著鈔票,人家都不一定會讓你進門。國有資產,人家的底氣可是足著呢。
    如果陳大力自己去人家廠裏提出這樣的要求,恐怕人家連水都不帶甩他一下的。
    想要達到自己的目的,就必須得通過熟人牽線才能夠完成,王大腦袋就是最好的人選。王大腦袋雖然自己並不認識幹這樣廠子的人,但是他手裏麵有相關的人脈,能夠陳大力去人家的廠子裏麵參觀。
    這些就足夠了。隻要給陳大力一個機會,陳大力必然會想方設法的去完成這件事情。
    其實,在陳大力最早的計劃裏麵,根本就沒有擴大生產,另辟路線這麽一說。
    就老陳家目前的這些東西而言,絕對足夠陳大力一家三口的花銷了,他們的小日子絕對不會過的太差。
    且不說周燕手工作坊和養豬廠得來的錢,就單單陳大力自己來卡車掙得貨錢,就不少了。
    更別說,陳大力還在關二爺那裏得來了那麽多的金條。
    之前要不是周燕攔著陳大力,陳大力恐怕就在海寧市買房子了。
    如果不折騰,陳大力以後找機會把金條表現了,給陳意茹買上就幾套房子,讓陳意茹安安穩穩的當一個小富婆也是可以的。
    問題就在於前段時間,錢小妹折騰出來的那事,你有點小權有點小錢,就想著掠奪人家的勞動成果,這世上怎麽就會有這麽好的事呢!
    沒有能力的人,無法讓別人付出來代價。陳大力這輩子是不可能從政的了,那他就隻打算把經商這一條道路一走走到黑。
    幼兒園是為了自己閨女開設的,閨女馬上就要上小學一年級了,那就完全沒有擴大規模的必要了。
    自己媳婦的手工作坊讓她自己去折騰吧,女人的事業,男人不能插手。
    目前自己家裏唯一值得的擴展規模的產業,也就是關於黑豬的了。
    根據陳大力的觀察,黑豬豬肉做成肉條之後,口感不亞於牛肉的口感,越嚼越香,保質期又長,是個不錯的項目。
    陳大力自己在家裏也實驗了幾次,一開始做出來的成品那叫邦邦硬,完全都咬不動,到後來折騰出來的成品,經過小王同誌和其他幾個嘴刁的夥計一致的認可,陳大力也終於有信心做這一款產品了。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最近陳大力自己的事沒幹多少,全張羅著給王大腦袋幫忙了。
    王大腦袋這個家夥原本是做二道販子出身的,之前陳大力和老董哥小賺一筆的那兩車已經都爛到勁的羊皮子,還是從王大腦袋手裏撈出來的呢。
    王大腦袋的原名還挺斯文,但是從來都沒有人喊過,也不知道因為什麽原因,大家都是直接喊他“王大腦袋”“王大胖子”的。王大腦袋也不生氣,總是笑眯眯的應下了。
    他人雖然整天跟個彌勒佛一般,看起來一點脾氣都沒有,但是人卻十分的精明。
    王大腦袋人比較細心,一些,基本上他經手的買賣很少有虧本的時候,可以說,做生意的眼光是相當的不錯了。要說起來王大腦袋幹過的買賣,那可多了去了。什麽布料呀、煤礦原石呀、羊皮子原料呀、他都幹過,主打的就是那門生意賺錢,他就立刻囤什麽東西,然後低價買,高價賣,主打的就是掙中間的差價。
    他的眼光很少有出什麽岔子的時候,因此這些錢也是掙了個盆滿缽滿。
    王大腦袋鋪的攤子也不少,不過就目前來看,還能夠持續著掙錢的產業沒有以前多了。隻能說總體而言還是掙錢的。
    最近,王大腦袋在他們那裏支起來了一個鋼材廠的框架。看樣子是想囤積點鋼材來。
    囤積鋼材就需要裝卸工人,他的生意做的紅火,人家看了就眼紅,故意整王大腦袋。
    能用車拉的東西,就不讓你用車拉。非得讓你用他們的人來裝貨,要是用他們的人吧,那價格比市麵上的價格高的可不是一成兩成的,這誰受的了呀。王大腦袋就在到處攀關係,看能不能少要點錢。
    那邊一來回顛簸,這邊的攤子就顧不上了。因此,王大腦袋特意尋來陳大力,讓陳大力這段時間幫他震一震這邊的項目。
    王大腦袋還在陳大力他們市裏接手了一個政府裏麵的清空場地的活。由於手底下的人都是一些老油條,眼珠子轉的那叫一個快呀。王大腦袋擔心自己弟弟鎮不住這一幫子老油條,正好這是在陳大力他們市裏,就專門找來了陳大力。
    他也不虧待陳大力,這事辦完了以後,直接給陳大力包個大紅包。
    王大腦袋的弟弟,剛剛開始跟著王大腦袋幹活,臉色過於青澀,一看就沒有被社會摧殘過,沒怎麽經曆過事情,看起來就比較好糊弄。幹活隊伍裏麵的人又大部分是本地人,有點欺生的感覺。本來活應該幹的利索一些的,結果這些人故意留一個尾巴,第二天繼續收拾。
    原本應該早點可以結束的項目,愣是拖拉了好一段時間。
    王大腦袋也是迫於無奈才選擇的找陳大力。要知道,現在陳大力也不是以前那個小司機了,有那麽多的空閑時間。找陳大力除了要出錢以外,還得欠陳大力一個人情。
    如果有選擇,他當然不會這樣了。
    王大腦袋鋼材廠那邊得時刻有自己人盯著,要不然,根本就應付不過來這種好比盤剝一般的要錢的方式。
    這邊弟弟實在又撐不起來攤子,好在陳大力過來的第一天就改變了策略。
    按照劃分的區域分成兩組。首先完成清掃,整潔度又高的隊伍會適當的加積極工作的獎勵。月末的時候連同工資一起發放到這些人的手裏。
    這樣就大大提高了人家的工作效率。就目前的進度而言,看來要不了多久就好,王大腦袋的這個項目就能夠順利地完成。
    陳大力之所以願意插手王大腦袋得項目,願意過來幫襯他一把。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在王大腦袋的人脈關係了。
    王大腦袋縱橫商場年數已久,認識不少實幹家。陳大力想買上一套設備,卻找不到門路,正好,王大腦袋這家夥撞了上來,可不就真好也幫到了陳大力了嘛,兩個人算是互利互惠了。
    陳大力幫王大腦袋把這個清場的項目快速地完結了,而王大腦袋幫陳大力牽線聯係賣設備的人。
    現在這種購買設備可不像後世網購那麽方便。
    大家都是通過電話,或者是電報下單,款到別人廠家才發貨。貨到付款什麽那是根本就不可能的。
    陳大力打算買的這一套設備,打算用來加工豬肉上。機器的效果如何?他要先驗證過以後才會下單。
    這時候的工廠姿態那可都是相當高的,你捧著鈔票,人家都不一定會讓你進門。國有資產,人家的底氣可是足著呢。
    如果陳大力自己去人家廠裏提出這樣的要求,恐怕人家連水都不帶甩他一下的。
    想要達到自己的目的,就必須得通過熟人牽線才能夠完成,王大腦袋就是最好的人選。王大腦袋雖然自己並不認識幹這樣廠子的人,但是他手裏麵有相關的人脈,能夠陳大力去人家的廠子裏麵參觀。
    這些就足夠了。隻要給陳大力一個機會,陳大力必然會想方設法的去完成這件事情。
    其實,在陳大力最早的計劃裏麵,根本就沒有擴大生產,另辟路線這麽一說。
    就老陳家目前的這些東西而言,絕對足夠陳大力一家三口的花銷了,他們的小日子絕對不會過的太差。
    且不說周燕手工作坊和養豬廠得來的錢,就單單陳大力自己來卡車掙得貨錢,就不少了。
    更別說,陳大力還在關二爺那裏得來了那麽多的金條。
    之前要不是周燕攔著陳大力,陳大力恐怕就在海寧市買房子了。
    如果不折騰,陳大力以後找機會把金條表現了,給陳意茹買上就幾套房子,讓陳意茹安安穩穩的當一個小富婆也是可以的。
    問題就在於前段時間,錢小妹折騰出來的那事,你有點小權有點小錢,就想著掠奪人家的勞動成果,這世上怎麽就會有這麽好的事呢!
    沒有能力的人,無法讓別人付出來代價。陳大力這輩子是不可能從政的了,那他就隻打算把經商這一條道路一走走到黑。
    幼兒園是為了自己閨女開設的,閨女馬上就要上小學一年級了,那就完全沒有擴大規模的必要了。
    自己媳婦的手工作坊讓她自己去折騰吧,女人的事業,男人不能插手。
    目前自己家裏唯一值得的擴展規模的產業,也就是關於黑豬的了。
    根據陳大力的觀察,黑豬豬肉做成肉條之後,口感不亞於牛肉的口感,越嚼越香,保質期又長,是個不錯的項目。
    陳大力自己在家裏也實驗了幾次,一開始做出來的成品那叫邦邦硬,完全都咬不動,到後來折騰出來的成品,經過小王同誌和其他幾個嘴刁的夥計一致的認可,陳大力也終於有信心做這一款產品了。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最近陳大力自己的事沒幹多少,全張羅著給王大腦袋幫忙了。
    王大腦袋這個家夥原本是做二道販子出身的,之前陳大力和老董哥小賺一筆的那兩車已經都爛到勁的羊皮子,還是從王大腦袋手裏撈出來的呢。
    王大腦袋的原名還挺斯文,但是從來都沒有人喊過,也不知道因為什麽原因,大家都是直接喊他“王大腦袋”“王大胖子”的。王大腦袋也不生氣,總是笑眯眯的應下了。
    他人雖然整天跟個彌勒佛一般,看起來一點脾氣都沒有,但是人卻十分的精明。
    王大腦袋人比較細心,一些,基本上他經手的買賣很少有虧本的時候,可以說,做生意的眼光是相當的不錯了。要說起來王大腦袋幹過的買賣,那可多了去了。什麽布料呀、煤礦原石呀、羊皮子原料呀、他都幹過,主打的就是那門生意賺錢,他就立刻囤什麽東西,然後低價買,高價賣,主打的就是掙中間的差價。
    他的眼光很少有出什麽岔子的時候,因此這些錢也是掙了個盆滿缽滿。
    王大腦袋鋪的攤子也不少,不過就目前來看,還能夠持續著掙錢的產業沒有以前多了。隻能說總體而言還是掙錢的。
    最近,王大腦袋在他們那裏支起來了一個鋼材廠的框架。看樣子是想囤積點鋼材來。
    囤積鋼材就需要裝卸工人,他的生意做的紅火,人家看了就眼紅,故意整王大腦袋。
    能用車拉的東西,就不讓你用車拉。非得讓你用他們的人來裝貨,要是用他們的人吧,那價格比市麵上的價格高的可不是一成兩成的,這誰受的了呀。王大腦袋就在到處攀關係,看能不能少要點錢。
    那邊一來回顛簸,這邊的攤子就顧不上了。因此,王大腦袋特意尋來陳大力,讓陳大力這段時間幫他震一震這邊的項目。
    王大腦袋還在陳大力他們市裏接手了一個政府裏麵的清空場地的活。由於手底下的人都是一些老油條,眼珠子轉的那叫一個快呀。王大腦袋擔心自己弟弟鎮不住這一幫子老油條,正好這是在陳大力他們市裏,就專門找來了陳大力。
    他也不虧待陳大力,這事辦完了以後,直接給陳大力包個大紅包。
    王大腦袋的弟弟,剛剛開始跟著王大腦袋幹活,臉色過於青澀,一看就沒有被社會摧殘過,沒怎麽經曆過事情,看起來就比較好糊弄。幹活隊伍裏麵的人又大部分是本地人,有點欺生的感覺。本來活應該幹的利索一些的,結果這些人故意留一個尾巴,第二天繼續收拾。
    原本應該早點可以結束的項目,愣是拖拉了好一段時間。
    王大腦袋也是迫於無奈才選擇的找陳大力。要知道,現在陳大力也不是以前那個小司機了,有那麽多的空閑時間。找陳大力除了要出錢以外,還得欠陳大力一個人情。
    如果有選擇,他當然不會這樣了。
    王大腦袋鋼材廠那邊得時刻有自己人盯著,要不然,根本就應付不過來這種好比盤剝一般的要錢的方式。
    這邊弟弟實在又撐不起來攤子,好在陳大力過來的第一天就改變了策略。
    按照劃分的區域分成兩組。首先完成清掃,整潔度又高的隊伍會適當的加積極工作的獎勵。月末的時候連同工資一起發放到這些人的手裏。
    這樣就大大提高了人家的工作效率。就目前的進度而言,看來要不了多久就好,王大腦袋的這個項目就能夠順利地完成。
    陳大力之所以願意插手王大腦袋得項目,願意過來幫襯他一把。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在王大腦袋的人脈關係了。
    王大腦袋縱橫商場年數已久,認識不少實幹家。陳大力想買上一套設備,卻找不到門路,正好,王大腦袋這家夥撞了上來,可不就真好也幫到了陳大力了嘛,兩個人算是互利互惠了。
    陳大力幫王大腦袋把這個清場的項目快速地完結了,而王大腦袋幫陳大力牽線聯係賣設備的人。
    現在這種購買設備可不像後世網購那麽方便。
    大家都是通過電話,或者是電報下單,款到別人廠家才發貨。貨到付款什麽那是根本就不可能的。
    陳大力打算買的這一套設備,打算用來加工豬肉上。機器的效果如何?他要先驗證過以後才會下單。
    這時候的工廠姿態那可都是相當高的,你捧著鈔票,人家都不一定會讓你進門。國有資產,人家的底氣可是足著呢。
    如果陳大力自己去人家廠裏提出這樣的要求,恐怕人家連水都不帶甩他一下的。
    想要達到自己的目的,就必須得通過熟人牽線才能夠完成,王大腦袋就是最好的人選。王大腦袋雖然自己並不認識幹這樣廠子的人,但是他手裏麵有相關的人脈,能夠陳大力去人家的廠子裏麵參觀。
    這些就足夠了。隻要給陳大力一個機會,陳大力必然會想方設法的去完成這件事情。
    其實,在陳大力最早的計劃裏麵,根本就沒有擴大生產,另辟路線這麽一說。
    就老陳家目前的這些東西而言,絕對足夠陳大力一家三口的花銷了,他們的小日子絕對不會過的太差。
    且不說周燕手工作坊和養豬廠得來的錢,就單單陳大力自己來卡車掙得貨錢,就不少了。
    更別說,陳大力還在關二爺那裏得來了那麽多的金條。
    之前要不是周燕攔著陳大力,陳大力恐怕就在海寧市買房子了。
    如果不折騰,陳大力以後找機會把金條表現了,給陳意茹買上就幾套房子,讓陳意茹安安穩穩的當一個小富婆也是可以的。
    問題就在於前段時間,錢小妹折騰出來的那事,你有點小權有點小錢,就想著掠奪人家的勞動成果,這世上怎麽就會有這麽好的事呢!
    沒有能力的人,無法讓別人付出來代價。陳大力這輩子是不可能從政的了,那他就隻打算把經商這一條道路一走走到黑。
    幼兒園是為了自己閨女開設的,閨女馬上就要上小學一年級了,那就完全沒有擴大規模的必要了。
    自己媳婦的手工作坊讓她自己去折騰吧,女人的事業,男人不能插手。
    目前自己家裏唯一值得的擴展規模的產業,也就是關於黑豬的了。
    根據陳大力的觀察,黑豬豬肉做成肉條之後,口感不亞於牛肉的口感,越嚼越香,保質期又長,是個不錯的項目。
    陳大力自己在家裏也實驗了幾次,一開始做出來的成品那叫邦邦硬,完全都咬不動,到後來折騰出來的成品,經過小王同誌和其他幾個嘴刁的夥計一致的認可,陳大力也終於有信心做這一款產品了。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最近陳大力自己的事沒幹多少,全張羅著給王大腦袋幫忙了。
    王大腦袋這個家夥原本是做二道販子出身的,之前陳大力和老董哥小賺一筆的那兩車已經都爛到勁的羊皮子,還是從王大腦袋手裏撈出來的呢。
    王大腦袋的原名還挺斯文,但是從來都沒有人喊過,也不知道因為什麽原因,大家都是直接喊他“王大腦袋”“王大胖子”的。王大腦袋也不生氣,總是笑眯眯的應下了。
    他人雖然整天跟個彌勒佛一般,看起來一點脾氣都沒有,但是人卻十分的精明。
    王大腦袋人比較細心,一些,基本上他經手的買賣很少有虧本的時候,可以說,做生意的眼光是相當的不錯了。要說起來王大腦袋幹過的買賣,那可多了去了。什麽布料呀、煤礦原石呀、羊皮子原料呀、他都幹過,主打的就是那門生意賺錢,他就立刻囤什麽東西,然後低價買,高價賣,主打的就是掙中間的差價。
    他的眼光很少有出什麽岔子的時候,因此這些錢也是掙了個盆滿缽滿。
    王大腦袋鋪的攤子也不少,不過就目前來看,還能夠持續著掙錢的產業沒有以前多了。隻能說總體而言還是掙錢的。
    最近,王大腦袋在他們那裏支起來了一個鋼材廠的框架。看樣子是想囤積點鋼材來。
    囤積鋼材就需要裝卸工人,他的生意做的紅火,人家看了就眼紅,故意整王大腦袋。
    能用車拉的東西,就不讓你用車拉。非得讓你用他們的人來裝貨,要是用他們的人吧,那價格比市麵上的價格高的可不是一成兩成的,這誰受的了呀。王大腦袋就在到處攀關係,看能不能少要點錢。
    那邊一來回顛簸,這邊的攤子就顧不上了。因此,王大腦袋特意尋來陳大力,讓陳大力這段時間幫他震一震這邊的項目。
    王大腦袋還在陳大力他們市裏接手了一個政府裏麵的清空場地的活。由於手底下的人都是一些老油條,眼珠子轉的那叫一個快呀。王大腦袋擔心自己弟弟鎮不住這一幫子老油條,正好這是在陳大力他們市裏,就專門找來了陳大力。
    他也不虧待陳大力,這事辦完了以後,直接給陳大力包個大紅包。
    王大腦袋的弟弟,剛剛開始跟著王大腦袋幹活,臉色過於青澀,一看就沒有被社會摧殘過,沒怎麽經曆過事情,看起來就比較好糊弄。幹活隊伍裏麵的人又大部分是本地人,有點欺生的感覺。本來活應該幹的利索一些的,結果這些人故意留一個尾巴,第二天繼續收拾。
    原本應該早點可以結束的項目,愣是拖拉了好一段時間。
    王大腦袋也是迫於無奈才選擇的找陳大力。要知道,現在陳大力也不是以前那個小司機了,有那麽多的空閑時間。找陳大力除了要出錢以外,還得欠陳大力一個人情。
    如果有選擇,他當然不會這樣了。
    王大腦袋鋼材廠那邊得時刻有自己人盯著,要不然,根本就應付不過來這種好比盤剝一般的要錢的方式。
    這邊弟弟實在又撐不起來攤子,好在陳大力過來的第一天就改變了策略。
    按照劃分的區域分成兩組。首先完成清掃,整潔度又高的隊伍會適當的加積極工作的獎勵。月末的時候連同工資一起發放到這些人的手裏。
    這樣就大大提高了人家的工作效率。就目前的進度而言,看來要不了多久就好,王大腦袋的這個項目就能夠順利地完成。
    陳大力之所以願意插手王大腦袋得項目,願意過來幫襯他一把。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在王大腦袋的人脈關係了。
    王大腦袋縱橫商場年數已久,認識不少實幹家。陳大力想買上一套設備,卻找不到門路,正好,王大腦袋這家夥撞了上來,可不就真好也幫到了陳大力了嘛,兩個人算是互利互惠了。
    陳大力幫王大腦袋把這個清場的項目快速地完結了,而王大腦袋幫陳大力牽線聯係賣設備的人。
    現在這種購買設備可不像後世網購那麽方便。
    大家都是通過電話,或者是電報下單,款到別人廠家才發貨。貨到付款什麽那是根本就不可能的。
    陳大力打算買的這一套設備,打算用來加工豬肉上。機器的效果如何?他要先驗證過以後才會下單。
    這時候的工廠姿態那可都是相當高的,你捧著鈔票,人家都不一定會讓你進門。國有資產,人家的底氣可是足著呢。
    如果陳大力自己去人家廠裏提出這樣的要求,恐怕人家連水都不帶甩他一下的。
    想要達到自己的目的,就必須得通過熟人牽線才能夠完成,王大腦袋就是最好的人選。王大腦袋雖然自己並不認識幹這樣廠子的人,但是他手裏麵有相關的人脈,能夠陳大力去人家的廠子裏麵參觀。
    這些就足夠了。隻要給陳大力一個機會,陳大力必然會想方設法的去完成這件事情。
    其實,在陳大力最早的計劃裏麵,根本就沒有擴大生產,另辟路線這麽一說。
    就老陳家目前的這些東西而言,絕對足夠陳大力一家三口的花銷了,他們的小日子絕對不會過的太差。
    且不說周燕手工作坊和養豬廠得來的錢,就單單陳大力自己來卡車掙得貨錢,就不少了。
    更別說,陳大力還在關二爺那裏得來了那麽多的金條。
    之前要不是周燕攔著陳大力,陳大力恐怕就在海寧市買房子了。
    如果不折騰,陳大力以後找機會把金條表現了,給陳意茹買上就幾套房子,讓陳意茹安安穩穩的當一個小富婆也是可以的。
    問題就在於前段時間,錢小妹折騰出來的那事,你有點小權有點小錢,就想著掠奪人家的勞動成果,這世上怎麽就會有這麽好的事呢!
    沒有能力的人,無法讓別人付出來代價。陳大力這輩子是不可能從政的了,那他就隻打算把經商這一條道路一走走到黑。
    幼兒園是為了自己閨女開設的,閨女馬上就要上小學一年級了,那就完全沒有擴大規模的必要了。
    自己媳婦的手工作坊讓她自己去折騰吧,女人的事業,男人不能插手。
    目前自己家裏唯一值得的擴展規模的產業,也就是關於黑豬的了。
    根據陳大力的觀察,黑豬豬肉做成肉條之後,口感不亞於牛肉的口感,越嚼越香,保質期又長,是個不錯的項目。
    陳大力自己在家裏也實驗了幾次,一開始做出來的成品那叫邦邦硬,完全都咬不動,到後來折騰出來的成品,經過小王同誌和其他幾個嘴刁的夥計一致的認可,陳大力也終於有信心做這一款產品了。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