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九章
字數:32499 加入書籤
“閨女,挺厲害呀!你這收獲還真不少呢!”陳大力故作誇張的啊了一聲,然後開始誇讚自己的閨女。
“哈哈,也沒有那麽多啦!”雖然嘴上這麽謙虛地說著,不過,陳意茹的小胸脯還是挺的高高的,一副“你看!我驕傲了嗎?我沒有呀!”的模樣,真是要把陳大力兩口子給逗死了。
這個大寶貝怎麽就這麽可人疼呢!
陳大力家裏因為有這麽一個開心果,真是每天都開心的不得了。
“你看,咱閨女還真弄了不少呢!我還以為咱閨女這小身板搶不過人家呢。”周燕把自己閨女的“戰利品”單獨收拾到一個地方,感慨的說道。
就剛才那第一批過來討花生的孩子們,讓周燕心裏起了疙瘩,擔心自己閨女在外麵不一定能夠爭得過人家。
說起來,能過來討花生的孩子,也沒有外麵的人。剛才那一波孩子,也不例外。能過來的孩子,大部分都是他們這個巷子的住戶
第一波吵吵鬧鬧的孩子也是他們這個巷子,如果陳大力沒有記錯的話,應該是最裏麵的那一戶人家的孩子。那一家的孩子生的可真不少。
別人家都隻是一個兩個孩子,最多三個。
他們家一生就生了六個,而且還都是男孩子。這個數量即便是放在鄉下,也真心是不容小覷。
他們家不是老住戶,也是新來沒有幾年。比陳大力家落戶在這個巷子裏的時間還稍微晚一些。
雖然陳大力他們家沒和那邊有過什麽往來,但是八卦消息還是不間斷的傳入耳中。
據說是,他們家因為為了生孩子到處躲避檢查才住到巷子裏麵來的。房子自然也不是買的。生了這麽多的孩子,家裏哪還有什麽錢呀,他們家的日子因為孩子生的多也頗為拮據,過的也不怎麽樣。
這邊的房子是那戶人家當家的親姑姑的宅子,因為心疼自己的侄子沒有地方落腳,借給他們住的。
雖然同在一個巷子裏麵,不過巷子裏麵的人的生活水平也分三六九等。如果說陳大力的生活水平家裏處在中上層的話,那一戶人家處的位置就是最低層了。周圍的人家都不太願意和他們家往來。
但不是因為日子過的好差的緣故,主要是因為這一家的大人不管是漢子還是媳婦,都有種潑皮無賴的感覺。
一點點都不能共事,一共事到最後就得撕破臉麵。
大人本來就沒有什麽素質,整日裏麵盤算著占點別人家的小便宜,孩子們真是有學有樣,不愧是“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
所以,巷子裏麵不少的人家,不僅自己不和他們家來往,也明令禁止自己的孩子,跟他們家的孩子一起玩。
不過,人家家裏的孩子多,完全不需要在外麵找同伴玩耍了,去參加紅白喜事,不說大人,他們家的孩子自己就夠坐一個桌了,哪還用和別的小孩子玩。
這一家的孩子,之所以第一趟就去了陳大力家的院子裏麵,也是因為受到父母的影響。
陳意茹的穿戴在整個巷子裏麵找不出第二家,不少大人在家裏也嘀咕陳大力兩口子慣孩子。
不過管中窺豹,從細節處大家還是能夠感覺的到陳大力家裏有錢。
所以有點小心思的孩子們,就記住了父母平日裏麵的閑話,覺得陳大力家裏的糖果什麽都也足夠多,要搶在別人的前頭多拿點,平日裏麵根本就無法吃到的糖果和花生。
考慮到人家家裏生活條件確實不太好,加上大過年的,這些糖給誰不是給,所以,陳大力兩口子也不會和這幾個孩子們計較多拿幾個糖,少拿幾個糖的事兒。隻要不在他們家裏麵亂拿東西,多抓幾個糖果、花生又能怎麽樣呢?
本地習俗就是這樣,興這個。
即便是有了孩子們少吃點糖的錢,陳大力也發不了財致不了富的。不值當的。
再說了,他家閨女出去討花生,不也一,是從別人家裏麵拿糖果和花生嗎?這一點點小事,真的不值得計較什麽。
大概是與由於陳大力兩口子,沒有表現出來對那些孩子們的厭惡吧,也大概是由於巷子裏麵的孩子從自己父母的閑話中,知道陳大力比較厲害,所以,無論多調皮的孩子在巷子裏麵,遇到陳大力人的時候,都會老老實實的停下喊一聲:“大力叔叔。”
別管人父母怎麽樣,就衝著孩子這個樣子,陳大力也不能吝嗇這兩塊糖果。
初一的早上,雖然家家戶戶隻是簡單地餃子做早餐,但是,陳大力和周燕,還是精心的準備了兩種餃子餡兒。一種是包裹的蝦仁的豬肉泥,另外一種則是黑豬肉大蔥的餃子。
包裹著蝦仁的餃子是陳意茹最愛吃的口味。隻要能讓自己閨女多吃上一口飯,再麻煩陳大力都願意收拾,願意去搗鼓。
陳大力做這樣的餃子也是輕車熟路了。主要是自己閨女的喜愛。是他做這個餃子的動力。
陳大力把肉餡用雞蛋清攪勻了,攪拌出彈性來放在餃子皮裏麵充當餡料的同時,又在上麵嵌少一顆完整的蝦仁。寬厚的手掌一翻一個元寶型的餃子,就這樣出現在了,大小剛剛合適,小意茹正好一口一個。
合胃口,陳意茹自然吃的就多,看到自己閨女吃的開心,陳大力下次做飯就更有動力,正好,形成了一個完美的閉環。
周燕愛吃豬肉大蔥的,尤其是自己家養出來的豬肉,比外麵賣的豬肉還鮮呢!別看周燕個子小小的,一口氣可以吃到二十多個餃子呢!這餃子因為自己包的緣故,皮薄肉厚的,一個可以當外麵餃子的一個半。
大中小三個不同規格的碗,一碟子香醋,一碟子蒜泥。簡簡單單的早飯,讓一家三口吃了個肚子滾圓。
吃得飽了就想睡覺,尤其外頭都還很冷,不過,他們今天也睡不了回頭見。
陳大力得領著自己媳婦和閨女去給長輩們拜年。
壯鄉屯陳大力自然是不會回去的,送給村長大叔家的年貨早早的就已經送回村裏去了。而且陳大力已經專門去給村長大叔拜過早年了,陳母那邊被王英子克的克的死死的,讓陳大力也沒有什麽後顧之憂了。
在鎮上的人大部分都是他們口子的平輩,不用專門過去拜年,隻等著年後這幾天裏麵走親戚就是了。
隻有陳大力姐姐叫陳小雲的婆家兩口子、米家老爺子和潘四家老兩口,值當得他們兩口子單獨過去一趟拜一趟年。
這樣的拜訪是本地的風俗,晚輩給長輩拜年,也不需要帶什麽東西,就是兩手空空的過去,說說話了,聊聊天,也不吃飯,走一趟就算拜年了。
“哈哈,也沒有那麽多啦!”雖然嘴上這麽謙虛地說著,不過,陳意茹的小胸脯還是挺的高高的,一副“你看!我驕傲了嗎?我沒有呀!”的模樣,真是要把陳大力兩口子給逗死了。
這個大寶貝怎麽就這麽可人疼呢!
陳大力家裏因為有這麽一個開心果,真是每天都開心的不得了。
“你看,咱閨女還真弄了不少呢!我還以為咱閨女這小身板搶不過人家呢。”周燕把自己閨女的“戰利品”單獨收拾到一個地方,感慨的說道。
就剛才那第一批過來討花生的孩子們,讓周燕心裏起了疙瘩,擔心自己閨女在外麵不一定能夠爭得過人家。
說起來,能過來討花生的孩子,也沒有外麵的人。剛才那一波孩子,也不例外。能過來的孩子,大部分都是他們這個巷子的住戶
第一波吵吵鬧鬧的孩子也是他們這個巷子,如果陳大力沒有記錯的話,應該是最裏麵的那一戶人家的孩子。那一家的孩子生的可真不少。
別人家都隻是一個兩個孩子,最多三個。
他們家一生就生了六個,而且還都是男孩子。這個數量即便是放在鄉下,也真心是不容小覷。
他們家不是老住戶,也是新來沒有幾年。比陳大力家落戶在這個巷子裏的時間還稍微晚一些。
雖然陳大力他們家沒和那邊有過什麽往來,但是八卦消息還是不間斷的傳入耳中。
據說是,他們家因為為了生孩子到處躲避檢查才住到巷子裏麵來的。房子自然也不是買的。生了這麽多的孩子,家裏哪還有什麽錢呀,他們家的日子因為孩子生的多也頗為拮據,過的也不怎麽樣。
這邊的房子是那戶人家當家的親姑姑的宅子,因為心疼自己的侄子沒有地方落腳,借給他們住的。
雖然同在一個巷子裏麵,不過巷子裏麵的人的生活水平也分三六九等。如果說陳大力的生活水平家裏處在中上層的話,那一戶人家處的位置就是最低層了。周圍的人家都不太願意和他們家往來。
但不是因為日子過的好差的緣故,主要是因為這一家的大人不管是漢子還是媳婦,都有種潑皮無賴的感覺。
一點點都不能共事,一共事到最後就得撕破臉麵。
大人本來就沒有什麽素質,整日裏麵盤算著占點別人家的小便宜,孩子們真是有學有樣,不愧是“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
所以,巷子裏麵不少的人家,不僅自己不和他們家來往,也明令禁止自己的孩子,跟他們家的孩子一起玩。
不過,人家家裏的孩子多,完全不需要在外麵找同伴玩耍了,去參加紅白喜事,不說大人,他們家的孩子自己就夠坐一個桌了,哪還用和別的小孩子玩。
這一家的孩子,之所以第一趟就去了陳大力家的院子裏麵,也是因為受到父母的影響。
陳意茹的穿戴在整個巷子裏麵找不出第二家,不少大人在家裏也嘀咕陳大力兩口子慣孩子。
不過管中窺豹,從細節處大家還是能夠感覺的到陳大力家裏有錢。
所以有點小心思的孩子們,就記住了父母平日裏麵的閑話,覺得陳大力家裏的糖果什麽都也足夠多,要搶在別人的前頭多拿點,平日裏麵根本就無法吃到的糖果和花生。
考慮到人家家裏生活條件確實不太好,加上大過年的,這些糖給誰不是給,所以,陳大力兩口子也不會和這幾個孩子們計較多拿幾個糖,少拿幾個糖的事兒。隻要不在他們家裏麵亂拿東西,多抓幾個糖果、花生又能怎麽樣呢?
本地習俗就是這樣,興這個。
即便是有了孩子們少吃點糖的錢,陳大力也發不了財致不了富的。不值當的。
再說了,他家閨女出去討花生,不也一,是從別人家裏麵拿糖果和花生嗎?這一點點小事,真的不值得計較什麽。
大概是與由於陳大力兩口子,沒有表現出來對那些孩子們的厭惡吧,也大概是由於巷子裏麵的孩子從自己父母的閑話中,知道陳大力比較厲害,所以,無論多調皮的孩子在巷子裏麵,遇到陳大力人的時候,都會老老實實的停下喊一聲:“大力叔叔。”
別管人父母怎麽樣,就衝著孩子這個樣子,陳大力也不能吝嗇這兩塊糖果。
初一的早上,雖然家家戶戶隻是簡單地餃子做早餐,但是,陳大力和周燕,還是精心的準備了兩種餃子餡兒。一種是包裹的蝦仁的豬肉泥,另外一種則是黑豬肉大蔥的餃子。
包裹著蝦仁的餃子是陳意茹最愛吃的口味。隻要能讓自己閨女多吃上一口飯,再麻煩陳大力都願意收拾,願意去搗鼓。
陳大力做這樣的餃子也是輕車熟路了。主要是自己閨女的喜愛。是他做這個餃子的動力。
陳大力把肉餡用雞蛋清攪勻了,攪拌出彈性來放在餃子皮裏麵充當餡料的同時,又在上麵嵌少一顆完整的蝦仁。寬厚的手掌一翻一個元寶型的餃子,就這樣出現在了,大小剛剛合適,小意茹正好一口一個。
合胃口,陳意茹自然吃的就多,看到自己閨女吃的開心,陳大力下次做飯就更有動力,正好,形成了一個完美的閉環。
周燕愛吃豬肉大蔥的,尤其是自己家養出來的豬肉,比外麵賣的豬肉還鮮呢!別看周燕個子小小的,一口氣可以吃到二十多個餃子呢!這餃子因為自己包的緣故,皮薄肉厚的,一個可以當外麵餃子的一個半。
大中小三個不同規格的碗,一碟子香醋,一碟子蒜泥。簡簡單單的早飯,讓一家三口吃了個肚子滾圓。
吃得飽了就想睡覺,尤其外頭都還很冷,不過,他們今天也睡不了回頭見。
陳大力得領著自己媳婦和閨女去給長輩們拜年。
壯鄉屯陳大力自然是不會回去的,送給村長大叔家的年貨早早的就已經送回村裏去了。而且陳大力已經專門去給村長大叔拜過早年了,陳母那邊被王英子克的克的死死的,讓陳大力也沒有什麽後顧之憂了。
在鎮上的人大部分都是他們口子的平輩,不用專門過去拜年,隻等著年後這幾天裏麵走親戚就是了。
隻有陳大力姐姐叫陳小雲的婆家兩口子、米家老爺子和潘四家老兩口,值當得他們兩口子單獨過去一趟拜一趟年。
這樣的拜訪是本地的風俗,晚輩給長輩拜年,也不需要帶什麽東西,就是兩手空空的過去,說說話了,聊聊天,也不吃飯,走一趟就算拜年了。
“哈哈,也沒有那麽多啦!”雖然嘴上這麽謙虛地說著,不過,陳意茹的小胸脯還是挺的高高的,一副“你看!我驕傲了嗎?我沒有呀!”的模樣,真是要把陳大力兩口子給逗死了。
這個大寶貝怎麽就這麽可人疼呢!
陳大力家裏因為有這麽一個開心果,真是每天都開心的不得了。
“你看,咱閨女還真弄了不少呢!我還以為咱閨女這小身板搶不過人家呢。”周燕把自己閨女的“戰利品”單獨收拾到一個地方,感慨的說道。
就剛才那第一批過來討花生的孩子們,讓周燕心裏起了疙瘩,擔心自己閨女在外麵不一定能夠爭得過人家。
說起來,能過來討花生的孩子,也沒有外麵的人。剛才那一波孩子,也不例外。能過來的孩子,大部分都是他們這個巷子的住戶
第一波吵吵鬧鬧的孩子也是他們這個巷子,如果陳大力沒有記錯的話,應該是最裏麵的那一戶人家的孩子。那一家的孩子生的可真不少。
別人家都隻是一個兩個孩子,最多三個。
他們家一生就生了六個,而且還都是男孩子。這個數量即便是放在鄉下,也真心是不容小覷。
他們家不是老住戶,也是新來沒有幾年。比陳大力家落戶在這個巷子裏的時間還稍微晚一些。
雖然陳大力他們家沒和那邊有過什麽往來,但是八卦消息還是不間斷的傳入耳中。
據說是,他們家因為為了生孩子到處躲避檢查才住到巷子裏麵來的。房子自然也不是買的。生了這麽多的孩子,家裏哪還有什麽錢呀,他們家的日子因為孩子生的多也頗為拮據,過的也不怎麽樣。
這邊的房子是那戶人家當家的親姑姑的宅子,因為心疼自己的侄子沒有地方落腳,借給他們住的。
雖然同在一個巷子裏麵,不過巷子裏麵的人的生活水平也分三六九等。如果說陳大力的生活水平家裏處在中上層的話,那一戶人家處的位置就是最低層了。周圍的人家都不太願意和他們家往來。
但不是因為日子過的好差的緣故,主要是因為這一家的大人不管是漢子還是媳婦,都有種潑皮無賴的感覺。
一點點都不能共事,一共事到最後就得撕破臉麵。
大人本來就沒有什麽素質,整日裏麵盤算著占點別人家的小便宜,孩子們真是有學有樣,不愧是“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
所以,巷子裏麵不少的人家,不僅自己不和他們家來往,也明令禁止自己的孩子,跟他們家的孩子一起玩。
不過,人家家裏的孩子多,完全不需要在外麵找同伴玩耍了,去參加紅白喜事,不說大人,他們家的孩子自己就夠坐一個桌了,哪還用和別的小孩子玩。
這一家的孩子,之所以第一趟就去了陳大力家的院子裏麵,也是因為受到父母的影響。
陳意茹的穿戴在整個巷子裏麵找不出第二家,不少大人在家裏也嘀咕陳大力兩口子慣孩子。
不過管中窺豹,從細節處大家還是能夠感覺的到陳大力家裏有錢。
所以有點小心思的孩子們,就記住了父母平日裏麵的閑話,覺得陳大力家裏的糖果什麽都也足夠多,要搶在別人的前頭多拿點,平日裏麵根本就無法吃到的糖果和花生。
考慮到人家家裏生活條件確實不太好,加上大過年的,這些糖給誰不是給,所以,陳大力兩口子也不會和這幾個孩子們計較多拿幾個糖,少拿幾個糖的事兒。隻要不在他們家裏麵亂拿東西,多抓幾個糖果、花生又能怎麽樣呢?
本地習俗就是這樣,興這個。
即便是有了孩子們少吃點糖的錢,陳大力也發不了財致不了富的。不值當的。
再說了,他家閨女出去討花生,不也一,是從別人家裏麵拿糖果和花生嗎?這一點點小事,真的不值得計較什麽。
大概是與由於陳大力兩口子,沒有表現出來對那些孩子們的厭惡吧,也大概是由於巷子裏麵的孩子從自己父母的閑話中,知道陳大力比較厲害,所以,無論多調皮的孩子在巷子裏麵,遇到陳大力人的時候,都會老老實實的停下喊一聲:“大力叔叔。”
別管人父母怎麽樣,就衝著孩子這個樣子,陳大力也不能吝嗇這兩塊糖果。
初一的早上,雖然家家戶戶隻是簡單地餃子做早餐,但是,陳大力和周燕,還是精心的準備了兩種餃子餡兒。一種是包裹的蝦仁的豬肉泥,另外一種則是黑豬肉大蔥的餃子。
包裹著蝦仁的餃子是陳意茹最愛吃的口味。隻要能讓自己閨女多吃上一口飯,再麻煩陳大力都願意收拾,願意去搗鼓。
陳大力做這樣的餃子也是輕車熟路了。主要是自己閨女的喜愛。是他做這個餃子的動力。
陳大力把肉餡用雞蛋清攪勻了,攪拌出彈性來放在餃子皮裏麵充當餡料的同時,又在上麵嵌少一顆完整的蝦仁。寬厚的手掌一翻一個元寶型的餃子,就這樣出現在了,大小剛剛合適,小意茹正好一口一個。
合胃口,陳意茹自然吃的就多,看到自己閨女吃的開心,陳大力下次做飯就更有動力,正好,形成了一個完美的閉環。
周燕愛吃豬肉大蔥的,尤其是自己家養出來的豬肉,比外麵賣的豬肉還鮮呢!別看周燕個子小小的,一口氣可以吃到二十多個餃子呢!這餃子因為自己包的緣故,皮薄肉厚的,一個可以當外麵餃子的一個半。
大中小三個不同規格的碗,一碟子香醋,一碟子蒜泥。簡簡單單的早飯,讓一家三口吃了個肚子滾圓。
吃得飽了就想睡覺,尤其外頭都還很冷,不過,他們今天也睡不了回頭見。
陳大力得領著自己媳婦和閨女去給長輩們拜年。
壯鄉屯陳大力自然是不會回去的,送給村長大叔家的年貨早早的就已經送回村裏去了。而且陳大力已經專門去給村長大叔拜過早年了,陳母那邊被王英子克的克的死死的,讓陳大力也沒有什麽後顧之憂了。
在鎮上的人大部分都是他們口子的平輩,不用專門過去拜年,隻等著年後這幾天裏麵走親戚就是了。
隻有陳大力姐姐叫陳小雲的婆家兩口子、米家老爺子和潘四家老兩口,值當得他們兩口子單獨過去一趟拜一趟年。
這樣的拜訪是本地的風俗,晚輩給長輩拜年,也不需要帶什麽東西,就是兩手空空的過去,說說話了,聊聊天,也不吃飯,走一趟就算拜年了。
“哈哈,也沒有那麽多啦!”雖然嘴上這麽謙虛地說著,不過,陳意茹的小胸脯還是挺的高高的,一副“你看!我驕傲了嗎?我沒有呀!”的模樣,真是要把陳大力兩口子給逗死了。
這個大寶貝怎麽就這麽可人疼呢!
陳大力家裏因為有這麽一個開心果,真是每天都開心的不得了。
“你看,咱閨女還真弄了不少呢!我還以為咱閨女這小身板搶不過人家呢。”周燕把自己閨女的“戰利品”單獨收拾到一個地方,感慨的說道。
就剛才那第一批過來討花生的孩子們,讓周燕心裏起了疙瘩,擔心自己閨女在外麵不一定能夠爭得過人家。
說起來,能過來討花生的孩子,也沒有外麵的人。剛才那一波孩子,也不例外。能過來的孩子,大部分都是他們這個巷子的住戶
第一波吵吵鬧鬧的孩子也是他們這個巷子,如果陳大力沒有記錯的話,應該是最裏麵的那一戶人家的孩子。那一家的孩子生的可真不少。
別人家都隻是一個兩個孩子,最多三個。
他們家一生就生了六個,而且還都是男孩子。這個數量即便是放在鄉下,也真心是不容小覷。
他們家不是老住戶,也是新來沒有幾年。比陳大力家落戶在這個巷子裏的時間還稍微晚一些。
雖然陳大力他們家沒和那邊有過什麽往來,但是八卦消息還是不間斷的傳入耳中。
據說是,他們家因為為了生孩子到處躲避檢查才住到巷子裏麵來的。房子自然也不是買的。生了這麽多的孩子,家裏哪還有什麽錢呀,他們家的日子因為孩子生的多也頗為拮據,過的也不怎麽樣。
這邊的房子是那戶人家當家的親姑姑的宅子,因為心疼自己的侄子沒有地方落腳,借給他們住的。
雖然同在一個巷子裏麵,不過巷子裏麵的人的生活水平也分三六九等。如果說陳大力的生活水平家裏處在中上層的話,那一戶人家處的位置就是最低層了。周圍的人家都不太願意和他們家往來。
但不是因為日子過的好差的緣故,主要是因為這一家的大人不管是漢子還是媳婦,都有種潑皮無賴的感覺。
一點點都不能共事,一共事到最後就得撕破臉麵。
大人本來就沒有什麽素質,整日裏麵盤算著占點別人家的小便宜,孩子們真是有學有樣,不愧是“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
所以,巷子裏麵不少的人家,不僅自己不和他們家來往,也明令禁止自己的孩子,跟他們家的孩子一起玩。
不過,人家家裏的孩子多,完全不需要在外麵找同伴玩耍了,去參加紅白喜事,不說大人,他們家的孩子自己就夠坐一個桌了,哪還用和別的小孩子玩。
這一家的孩子,之所以第一趟就去了陳大力家的院子裏麵,也是因為受到父母的影響。
陳意茹的穿戴在整個巷子裏麵找不出第二家,不少大人在家裏也嘀咕陳大力兩口子慣孩子。
不過管中窺豹,從細節處大家還是能夠感覺的到陳大力家裏有錢。
所以有點小心思的孩子們,就記住了父母平日裏麵的閑話,覺得陳大力家裏的糖果什麽都也足夠多,要搶在別人的前頭多拿點,平日裏麵根本就無法吃到的糖果和花生。
考慮到人家家裏生活條件確實不太好,加上大過年的,這些糖給誰不是給,所以,陳大力兩口子也不會和這幾個孩子們計較多拿幾個糖,少拿幾個糖的事兒。隻要不在他們家裏麵亂拿東西,多抓幾個糖果、花生又能怎麽樣呢?
本地習俗就是這樣,興這個。
即便是有了孩子們少吃點糖的錢,陳大力也發不了財致不了富的。不值當的。
再說了,他家閨女出去討花生,不也一,是從別人家裏麵拿糖果和花生嗎?這一點點小事,真的不值得計較什麽。
大概是與由於陳大力兩口子,沒有表現出來對那些孩子們的厭惡吧,也大概是由於巷子裏麵的孩子從自己父母的閑話中,知道陳大力比較厲害,所以,無論多調皮的孩子在巷子裏麵,遇到陳大力人的時候,都會老老實實的停下喊一聲:“大力叔叔。”
別管人父母怎麽樣,就衝著孩子這個樣子,陳大力也不能吝嗇這兩塊糖果。
初一的早上,雖然家家戶戶隻是簡單地餃子做早餐,但是,陳大力和周燕,還是精心的準備了兩種餃子餡兒。一種是包裹的蝦仁的豬肉泥,另外一種則是黑豬肉大蔥的餃子。
包裹著蝦仁的餃子是陳意茹最愛吃的口味。隻要能讓自己閨女多吃上一口飯,再麻煩陳大力都願意收拾,願意去搗鼓。
陳大力做這樣的餃子也是輕車熟路了。主要是自己閨女的喜愛。是他做這個餃子的動力。
陳大力把肉餡用雞蛋清攪勻了,攪拌出彈性來放在餃子皮裏麵充當餡料的同時,又在上麵嵌少一顆完整的蝦仁。寬厚的手掌一翻一個元寶型的餃子,就這樣出現在了,大小剛剛合適,小意茹正好一口一個。
合胃口,陳意茹自然吃的就多,看到自己閨女吃的開心,陳大力下次做飯就更有動力,正好,形成了一個完美的閉環。
周燕愛吃豬肉大蔥的,尤其是自己家養出來的豬肉,比外麵賣的豬肉還鮮呢!別看周燕個子小小的,一口氣可以吃到二十多個餃子呢!這餃子因為自己包的緣故,皮薄肉厚的,一個可以當外麵餃子的一個半。
大中小三個不同規格的碗,一碟子香醋,一碟子蒜泥。簡簡單單的早飯,讓一家三口吃了個肚子滾圓。
吃得飽了就想睡覺,尤其外頭都還很冷,不過,他們今天也睡不了回頭見。
陳大力得領著自己媳婦和閨女去給長輩們拜年。
壯鄉屯陳大力自然是不會回去的,送給村長大叔家的年貨早早的就已經送回村裏去了。而且陳大力已經專門去給村長大叔拜過早年了,陳母那邊被王英子克的克的死死的,讓陳大力也沒有什麽後顧之憂了。
在鎮上的人大部分都是他們口子的平輩,不用專門過去拜年,隻等著年後這幾天裏麵走親戚就是了。
隻有陳大力姐姐叫陳小雲的婆家兩口子、米家老爺子和潘四家老兩口,值當得他們兩口子單獨過去一趟拜一趟年。
這樣的拜訪是本地的風俗,晚輩給長輩拜年,也不需要帶什麽東西,就是兩手空空的過去,說說話了,聊聊天,也不吃飯,走一趟就算拜年了。
“哈哈,也沒有那麽多啦!”雖然嘴上這麽謙虛地說著,不過,陳意茹的小胸脯還是挺的高高的,一副“你看!我驕傲了嗎?我沒有呀!”的模樣,真是要把陳大力兩口子給逗死了。
這個大寶貝怎麽就這麽可人疼呢!
陳大力家裏因為有這麽一個開心果,真是每天都開心的不得了。
“你看,咱閨女還真弄了不少呢!我還以為咱閨女這小身板搶不過人家呢。”周燕把自己閨女的“戰利品”單獨收拾到一個地方,感慨的說道。
就剛才那第一批過來討花生的孩子們,讓周燕心裏起了疙瘩,擔心自己閨女在外麵不一定能夠爭得過人家。
說起來,能過來討花生的孩子,也沒有外麵的人。剛才那一波孩子,也不例外。能過來的孩子,大部分都是他們這個巷子的住戶
第一波吵吵鬧鬧的孩子也是他們這個巷子,如果陳大力沒有記錯的話,應該是最裏麵的那一戶人家的孩子。那一家的孩子生的可真不少。
別人家都隻是一個兩個孩子,最多三個。
他們家一生就生了六個,而且還都是男孩子。這個數量即便是放在鄉下,也真心是不容小覷。
他們家不是老住戶,也是新來沒有幾年。比陳大力家落戶在這個巷子裏的時間還稍微晚一些。
雖然陳大力他們家沒和那邊有過什麽往來,但是八卦消息還是不間斷的傳入耳中。
據說是,他們家因為為了生孩子到處躲避檢查才住到巷子裏麵來的。房子自然也不是買的。生了這麽多的孩子,家裏哪還有什麽錢呀,他們家的日子因為孩子生的多也頗為拮據,過的也不怎麽樣。
這邊的房子是那戶人家當家的親姑姑的宅子,因為心疼自己的侄子沒有地方落腳,借給他們住的。
雖然同在一個巷子裏麵,不過巷子裏麵的人的生活水平也分三六九等。如果說陳大力的生活水平家裏處在中上層的話,那一戶人家處的位置就是最低層了。周圍的人家都不太願意和他們家往來。
但不是因為日子過的好差的緣故,主要是因為這一家的大人不管是漢子還是媳婦,都有種潑皮無賴的感覺。
一點點都不能共事,一共事到最後就得撕破臉麵。
大人本來就沒有什麽素質,整日裏麵盤算著占點別人家的小便宜,孩子們真是有學有樣,不愧是“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
所以,巷子裏麵不少的人家,不僅自己不和他們家來往,也明令禁止自己的孩子,跟他們家的孩子一起玩。
不過,人家家裏的孩子多,完全不需要在外麵找同伴玩耍了,去參加紅白喜事,不說大人,他們家的孩子自己就夠坐一個桌了,哪還用和別的小孩子玩。
這一家的孩子,之所以第一趟就去了陳大力家的院子裏麵,也是因為受到父母的影響。
陳意茹的穿戴在整個巷子裏麵找不出第二家,不少大人在家裏也嘀咕陳大力兩口子慣孩子。
不過管中窺豹,從細節處大家還是能夠感覺的到陳大力家裏有錢。
所以有點小心思的孩子們,就記住了父母平日裏麵的閑話,覺得陳大力家裏的糖果什麽都也足夠多,要搶在別人的前頭多拿點,平日裏麵根本就無法吃到的糖果和花生。
考慮到人家家裏生活條件確實不太好,加上大過年的,這些糖給誰不是給,所以,陳大力兩口子也不會和這幾個孩子們計較多拿幾個糖,少拿幾個糖的事兒。隻要不在他們家裏麵亂拿東西,多抓幾個糖果、花生又能怎麽樣呢?
本地習俗就是這樣,興這個。
即便是有了孩子們少吃點糖的錢,陳大力也發不了財致不了富的。不值當的。
再說了,他家閨女出去討花生,不也一,是從別人家裏麵拿糖果和花生嗎?這一點點小事,真的不值得計較什麽。
大概是與由於陳大力兩口子,沒有表現出來對那些孩子們的厭惡吧,也大概是由於巷子裏麵的孩子從自己父母的閑話中,知道陳大力比較厲害,所以,無論多調皮的孩子在巷子裏麵,遇到陳大力人的時候,都會老老實實的停下喊一聲:“大力叔叔。”
別管人父母怎麽樣,就衝著孩子這個樣子,陳大力也不能吝嗇這兩塊糖果。
初一的早上,雖然家家戶戶隻是簡單地餃子做早餐,但是,陳大力和周燕,還是精心的準備了兩種餃子餡兒。一種是包裹的蝦仁的豬肉泥,另外一種則是黑豬肉大蔥的餃子。
包裹著蝦仁的餃子是陳意茹最愛吃的口味。隻要能讓自己閨女多吃上一口飯,再麻煩陳大力都願意收拾,願意去搗鼓。
陳大力做這樣的餃子也是輕車熟路了。主要是自己閨女的喜愛。是他做這個餃子的動力。
陳大力把肉餡用雞蛋清攪勻了,攪拌出彈性來放在餃子皮裏麵充當餡料的同時,又在上麵嵌少一顆完整的蝦仁。寬厚的手掌一翻一個元寶型的餃子,就這樣出現在了,大小剛剛合適,小意茹正好一口一個。
合胃口,陳意茹自然吃的就多,看到自己閨女吃的開心,陳大力下次做飯就更有動力,正好,形成了一個完美的閉環。
周燕愛吃豬肉大蔥的,尤其是自己家養出來的豬肉,比外麵賣的豬肉還鮮呢!別看周燕個子小小的,一口氣可以吃到二十多個餃子呢!這餃子因為自己包的緣故,皮薄肉厚的,一個可以當外麵餃子的一個半。
大中小三個不同規格的碗,一碟子香醋,一碟子蒜泥。簡簡單單的早飯,讓一家三口吃了個肚子滾圓。
吃得飽了就想睡覺,尤其外頭都還很冷,不過,他們今天也睡不了回頭見。
陳大力得領著自己媳婦和閨女去給長輩們拜年。
壯鄉屯陳大力自然是不會回去的,送給村長大叔家的年貨早早的就已經送回村裏去了。而且陳大力已經專門去給村長大叔拜過早年了,陳母那邊被王英子克的克的死死的,讓陳大力也沒有什麽後顧之憂了。
在鎮上的人大部分都是他們口子的平輩,不用專門過去拜年,隻等著年後這幾天裏麵走親戚就是了。
隻有陳大力姐姐叫陳小雲的婆家兩口子、米家老爺子和潘四家老兩口,值當得他們兩口子單獨過去一趟拜一趟年。
這樣的拜訪是本地的風俗,晚輩給長輩拜年,也不需要帶什麽東西,就是兩手空空的過去,說說話了,聊聊天,也不吃飯,走一趟就算拜年了。
“哈哈,也沒有那麽多啦!”雖然嘴上這麽謙虛地說著,不過,陳意茹的小胸脯還是挺的高高的,一副“你看!我驕傲了嗎?我沒有呀!”的模樣,真是要把陳大力兩口子給逗死了。
這個大寶貝怎麽就這麽可人疼呢!
陳大力家裏因為有這麽一個開心果,真是每天都開心的不得了。
“你看,咱閨女還真弄了不少呢!我還以為咱閨女這小身板搶不過人家呢。”周燕把自己閨女的“戰利品”單獨收拾到一個地方,感慨的說道。
就剛才那第一批過來討花生的孩子們,讓周燕心裏起了疙瘩,擔心自己閨女在外麵不一定能夠爭得過人家。
說起來,能過來討花生的孩子,也沒有外麵的人。剛才那一波孩子,也不例外。能過來的孩子,大部分都是他們這個巷子的住戶
第一波吵吵鬧鬧的孩子也是他們這個巷子,如果陳大力沒有記錯的話,應該是最裏麵的那一戶人家的孩子。那一家的孩子生的可真不少。
別人家都隻是一個兩個孩子,最多三個。
他們家一生就生了六個,而且還都是男孩子。這個數量即便是放在鄉下,也真心是不容小覷。
他們家不是老住戶,也是新來沒有幾年。比陳大力家落戶在這個巷子裏的時間還稍微晚一些。
雖然陳大力他們家沒和那邊有過什麽往來,但是八卦消息還是不間斷的傳入耳中。
據說是,他們家因為為了生孩子到處躲避檢查才住到巷子裏麵來的。房子自然也不是買的。生了這麽多的孩子,家裏哪還有什麽錢呀,他們家的日子因為孩子生的多也頗為拮據,過的也不怎麽樣。
這邊的房子是那戶人家當家的親姑姑的宅子,因為心疼自己的侄子沒有地方落腳,借給他們住的。
雖然同在一個巷子裏麵,不過巷子裏麵的人的生活水平也分三六九等。如果說陳大力的生活水平家裏處在中上層的話,那一戶人家處的位置就是最低層了。周圍的人家都不太願意和他們家往來。
但不是因為日子過的好差的緣故,主要是因為這一家的大人不管是漢子還是媳婦,都有種潑皮無賴的感覺。
一點點都不能共事,一共事到最後就得撕破臉麵。
大人本來就沒有什麽素質,整日裏麵盤算著占點別人家的小便宜,孩子們真是有學有樣,不愧是“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
所以,巷子裏麵不少的人家,不僅自己不和他們家來往,也明令禁止自己的孩子,跟他們家的孩子一起玩。
不過,人家家裏的孩子多,完全不需要在外麵找同伴玩耍了,去參加紅白喜事,不說大人,他們家的孩子自己就夠坐一個桌了,哪還用和別的小孩子玩。
這一家的孩子,之所以第一趟就去了陳大力家的院子裏麵,也是因為受到父母的影響。
陳意茹的穿戴在整個巷子裏麵找不出第二家,不少大人在家裏也嘀咕陳大力兩口子慣孩子。
不過管中窺豹,從細節處大家還是能夠感覺的到陳大力家裏有錢。
所以有點小心思的孩子們,就記住了父母平日裏麵的閑話,覺得陳大力家裏的糖果什麽都也足夠多,要搶在別人的前頭多拿點,平日裏麵根本就無法吃到的糖果和花生。
考慮到人家家裏生活條件確實不太好,加上大過年的,這些糖給誰不是給,所以,陳大力兩口子也不會和這幾個孩子們計較多拿幾個糖,少拿幾個糖的事兒。隻要不在他們家裏麵亂拿東西,多抓幾個糖果、花生又能怎麽樣呢?
本地習俗就是這樣,興這個。
即便是有了孩子們少吃點糖的錢,陳大力也發不了財致不了富的。不值當的。
再說了,他家閨女出去討花生,不也一,是從別人家裏麵拿糖果和花生嗎?這一點點小事,真的不值得計較什麽。
大概是與由於陳大力兩口子,沒有表現出來對那些孩子們的厭惡吧,也大概是由於巷子裏麵的孩子從自己父母的閑話中,知道陳大力比較厲害,所以,無論多調皮的孩子在巷子裏麵,遇到陳大力人的時候,都會老老實實的停下喊一聲:“大力叔叔。”
別管人父母怎麽樣,就衝著孩子這個樣子,陳大力也不能吝嗇這兩塊糖果。
初一的早上,雖然家家戶戶隻是簡單地餃子做早餐,但是,陳大力和周燕,還是精心的準備了兩種餃子餡兒。一種是包裹的蝦仁的豬肉泥,另外一種則是黑豬肉大蔥的餃子。
包裹著蝦仁的餃子是陳意茹最愛吃的口味。隻要能讓自己閨女多吃上一口飯,再麻煩陳大力都願意收拾,願意去搗鼓。
陳大力做這樣的餃子也是輕車熟路了。主要是自己閨女的喜愛。是他做這個餃子的動力。
陳大力把肉餡用雞蛋清攪勻了,攪拌出彈性來放在餃子皮裏麵充當餡料的同時,又在上麵嵌少一顆完整的蝦仁。寬厚的手掌一翻一個元寶型的餃子,就這樣出現在了,大小剛剛合適,小意茹正好一口一個。
合胃口,陳意茹自然吃的就多,看到自己閨女吃的開心,陳大力下次做飯就更有動力,正好,形成了一個完美的閉環。
周燕愛吃豬肉大蔥的,尤其是自己家養出來的豬肉,比外麵賣的豬肉還鮮呢!別看周燕個子小小的,一口氣可以吃到二十多個餃子呢!這餃子因為自己包的緣故,皮薄肉厚的,一個可以當外麵餃子的一個半。
大中小三個不同規格的碗,一碟子香醋,一碟子蒜泥。簡簡單單的早飯,讓一家三口吃了個肚子滾圓。
吃得飽了就想睡覺,尤其外頭都還很冷,不過,他們今天也睡不了回頭見。
陳大力得領著自己媳婦和閨女去給長輩們拜年。
壯鄉屯陳大力自然是不會回去的,送給村長大叔家的年貨早早的就已經送回村裏去了。而且陳大力已經專門去給村長大叔拜過早年了,陳母那邊被王英子克的克的死死的,讓陳大力也沒有什麽後顧之憂了。
在鎮上的人大部分都是他們口子的平輩,不用專門過去拜年,隻等著年後這幾天裏麵走親戚就是了。
隻有陳大力姐姐叫陳小雲的婆家兩口子、米家老爺子和潘四家老兩口,值當得他們兩口子單獨過去一趟拜一趟年。
這樣的拜訪是本地的風俗,晚輩給長輩拜年,也不需要帶什麽東西,就是兩手空空的過去,說說話了,聊聊天,也不吃飯,走一趟就算拜年了。
“哈哈,也沒有那麽多啦!”雖然嘴上這麽謙虛地說著,不過,陳意茹的小胸脯還是挺的高高的,一副“你看!我驕傲了嗎?我沒有呀!”的模樣,真是要把陳大力兩口子給逗死了。
這個大寶貝怎麽就這麽可人疼呢!
陳大力家裏因為有這麽一個開心果,真是每天都開心的不得了。
“你看,咱閨女還真弄了不少呢!我還以為咱閨女這小身板搶不過人家呢。”周燕把自己閨女的“戰利品”單獨收拾到一個地方,感慨的說道。
就剛才那第一批過來討花生的孩子們,讓周燕心裏起了疙瘩,擔心自己閨女在外麵不一定能夠爭得過人家。
說起來,能過來討花生的孩子,也沒有外麵的人。剛才那一波孩子,也不例外。能過來的孩子,大部分都是他們這個巷子的住戶
第一波吵吵鬧鬧的孩子也是他們這個巷子,如果陳大力沒有記錯的話,應該是最裏麵的那一戶人家的孩子。那一家的孩子生的可真不少。
別人家都隻是一個兩個孩子,最多三個。
他們家一生就生了六個,而且還都是男孩子。這個數量即便是放在鄉下,也真心是不容小覷。
他們家不是老住戶,也是新來沒有幾年。比陳大力家落戶在這個巷子裏的時間還稍微晚一些。
雖然陳大力他們家沒和那邊有過什麽往來,但是八卦消息還是不間斷的傳入耳中。
據說是,他們家因為為了生孩子到處躲避檢查才住到巷子裏麵來的。房子自然也不是買的。生了這麽多的孩子,家裏哪還有什麽錢呀,他們家的日子因為孩子生的多也頗為拮據,過的也不怎麽樣。
這邊的房子是那戶人家當家的親姑姑的宅子,因為心疼自己的侄子沒有地方落腳,借給他們住的。
雖然同在一個巷子裏麵,不過巷子裏麵的人的生活水平也分三六九等。如果說陳大力的生活水平家裏處在中上層的話,那一戶人家處的位置就是最低層了。周圍的人家都不太願意和他們家往來。
但不是因為日子過的好差的緣故,主要是因為這一家的大人不管是漢子還是媳婦,都有種潑皮無賴的感覺。
一點點都不能共事,一共事到最後就得撕破臉麵。
大人本來就沒有什麽素質,整日裏麵盤算著占點別人家的小便宜,孩子們真是有學有樣,不愧是“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
所以,巷子裏麵不少的人家,不僅自己不和他們家來往,也明令禁止自己的孩子,跟他們家的孩子一起玩。
不過,人家家裏的孩子多,完全不需要在外麵找同伴玩耍了,去參加紅白喜事,不說大人,他們家的孩子自己就夠坐一個桌了,哪還用和別的小孩子玩。
這一家的孩子,之所以第一趟就去了陳大力家的院子裏麵,也是因為受到父母的影響。
陳意茹的穿戴在整個巷子裏麵找不出第二家,不少大人在家裏也嘀咕陳大力兩口子慣孩子。
不過管中窺豹,從細節處大家還是能夠感覺的到陳大力家裏有錢。
所以有點小心思的孩子們,就記住了父母平日裏麵的閑話,覺得陳大力家裏的糖果什麽都也足夠多,要搶在別人的前頭多拿點,平日裏麵根本就無法吃到的糖果和花生。
考慮到人家家裏生活條件確實不太好,加上大過年的,這些糖給誰不是給,所以,陳大力兩口子也不會和這幾個孩子們計較多拿幾個糖,少拿幾個糖的事兒。隻要不在他們家裏麵亂拿東西,多抓幾個糖果、花生又能怎麽樣呢?
本地習俗就是這樣,興這個。
即便是有了孩子們少吃點糖的錢,陳大力也發不了財致不了富的。不值當的。
再說了,他家閨女出去討花生,不也一,是從別人家裏麵拿糖果和花生嗎?這一點點小事,真的不值得計較什麽。
大概是與由於陳大力兩口子,沒有表現出來對那些孩子們的厭惡吧,也大概是由於巷子裏麵的孩子從自己父母的閑話中,知道陳大力比較厲害,所以,無論多調皮的孩子在巷子裏麵,遇到陳大力人的時候,都會老老實實的停下喊一聲:“大力叔叔。”
別管人父母怎麽樣,就衝著孩子這個樣子,陳大力也不能吝嗇這兩塊糖果。
初一的早上,雖然家家戶戶隻是簡單地餃子做早餐,但是,陳大力和周燕,還是精心的準備了兩種餃子餡兒。一種是包裹的蝦仁的豬肉泥,另外一種則是黑豬肉大蔥的餃子。
包裹著蝦仁的餃子是陳意茹最愛吃的口味。隻要能讓自己閨女多吃上一口飯,再麻煩陳大力都願意收拾,願意去搗鼓。
陳大力做這樣的餃子也是輕車熟路了。主要是自己閨女的喜愛。是他做這個餃子的動力。
陳大力把肉餡用雞蛋清攪勻了,攪拌出彈性來放在餃子皮裏麵充當餡料的同時,又在上麵嵌少一顆完整的蝦仁。寬厚的手掌一翻一個元寶型的餃子,就這樣出現在了,大小剛剛合適,小意茹正好一口一個。
合胃口,陳意茹自然吃的就多,看到自己閨女吃的開心,陳大力下次做飯就更有動力,正好,形成了一個完美的閉環。
周燕愛吃豬肉大蔥的,尤其是自己家養出來的豬肉,比外麵賣的豬肉還鮮呢!別看周燕個子小小的,一口氣可以吃到二十多個餃子呢!這餃子因為自己包的緣故,皮薄肉厚的,一個可以當外麵餃子的一個半。
大中小三個不同規格的碗,一碟子香醋,一碟子蒜泥。簡簡單單的早飯,讓一家三口吃了個肚子滾圓。
吃得飽了就想睡覺,尤其外頭都還很冷,不過,他們今天也睡不了回頭見。
陳大力得領著自己媳婦和閨女去給長輩們拜年。
壯鄉屯陳大力自然是不會回去的,送給村長大叔家的年貨早早的就已經送回村裏去了。而且陳大力已經專門去給村長大叔拜過早年了,陳母那邊被王英子克的克的死死的,讓陳大力也沒有什麽後顧之憂了。
在鎮上的人大部分都是他們口子的平輩,不用專門過去拜年,隻等著年後這幾天裏麵走親戚就是了。
隻有陳大力姐姐叫陳小雲的婆家兩口子、米家老爺子和潘四家老兩口,值當得他們兩口子單獨過去一趟拜一趟年。
這樣的拜訪是本地的風俗,晚輩給長輩拜年,也不需要帶什麽東西,就是兩手空空的過去,說說話了,聊聊天,也不吃飯,走一趟就算拜年了。
“哈哈,也沒有那麽多啦!”雖然嘴上這麽謙虛地說著,不過,陳意茹的小胸脯還是挺的高高的,一副“你看!我驕傲了嗎?我沒有呀!”的模樣,真是要把陳大力兩口子給逗死了。
這個大寶貝怎麽就這麽可人疼呢!
陳大力家裏因為有這麽一個開心果,真是每天都開心的不得了。
“你看,咱閨女還真弄了不少呢!我還以為咱閨女這小身板搶不過人家呢。”周燕把自己閨女的“戰利品”單獨收拾到一個地方,感慨的說道。
就剛才那第一批過來討花生的孩子們,讓周燕心裏起了疙瘩,擔心自己閨女在外麵不一定能夠爭得過人家。
說起來,能過來討花生的孩子,也沒有外麵的人。剛才那一波孩子,也不例外。能過來的孩子,大部分都是他們這個巷子的住戶
第一波吵吵鬧鬧的孩子也是他們這個巷子,如果陳大力沒有記錯的話,應該是最裏麵的那一戶人家的孩子。那一家的孩子生的可真不少。
別人家都隻是一個兩個孩子,最多三個。
他們家一生就生了六個,而且還都是男孩子。這個數量即便是放在鄉下,也真心是不容小覷。
他們家不是老住戶,也是新來沒有幾年。比陳大力家落戶在這個巷子裏的時間還稍微晚一些。
雖然陳大力他們家沒和那邊有過什麽往來,但是八卦消息還是不間斷的傳入耳中。
據說是,他們家因為為了生孩子到處躲避檢查才住到巷子裏麵來的。房子自然也不是買的。生了這麽多的孩子,家裏哪還有什麽錢呀,他們家的日子因為孩子生的多也頗為拮據,過的也不怎麽樣。
這邊的房子是那戶人家當家的親姑姑的宅子,因為心疼自己的侄子沒有地方落腳,借給他們住的。
雖然同在一個巷子裏麵,不過巷子裏麵的人的生活水平也分三六九等。如果說陳大力的生活水平家裏處在中上層的話,那一戶人家處的位置就是最低層了。周圍的人家都不太願意和他們家往來。
但不是因為日子過的好差的緣故,主要是因為這一家的大人不管是漢子還是媳婦,都有種潑皮無賴的感覺。
一點點都不能共事,一共事到最後就得撕破臉麵。
大人本來就沒有什麽素質,整日裏麵盤算著占點別人家的小便宜,孩子們真是有學有樣,不愧是“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
所以,巷子裏麵不少的人家,不僅自己不和他們家來往,也明令禁止自己的孩子,跟他們家的孩子一起玩。
不過,人家家裏的孩子多,完全不需要在外麵找同伴玩耍了,去參加紅白喜事,不說大人,他們家的孩子自己就夠坐一個桌了,哪還用和別的小孩子玩。
這一家的孩子,之所以第一趟就去了陳大力家的院子裏麵,也是因為受到父母的影響。
陳意茹的穿戴在整個巷子裏麵找不出第二家,不少大人在家裏也嘀咕陳大力兩口子慣孩子。
不過管中窺豹,從細節處大家還是能夠感覺的到陳大力家裏有錢。
所以有點小心思的孩子們,就記住了父母平日裏麵的閑話,覺得陳大力家裏的糖果什麽都也足夠多,要搶在別人的前頭多拿點,平日裏麵根本就無法吃到的糖果和花生。
考慮到人家家裏生活條件確實不太好,加上大過年的,這些糖給誰不是給,所以,陳大力兩口子也不會和這幾個孩子們計較多拿幾個糖,少拿幾個糖的事兒。隻要不在他們家裏麵亂拿東西,多抓幾個糖果、花生又能怎麽樣呢?
本地習俗就是這樣,興這個。
即便是有了孩子們少吃點糖的錢,陳大力也發不了財致不了富的。不值當的。
再說了,他家閨女出去討花生,不也一,是從別人家裏麵拿糖果和花生嗎?這一點點小事,真的不值得計較什麽。
大概是與由於陳大力兩口子,沒有表現出來對那些孩子們的厭惡吧,也大概是由於巷子裏麵的孩子從自己父母的閑話中,知道陳大力比較厲害,所以,無論多調皮的孩子在巷子裏麵,遇到陳大力人的時候,都會老老實實的停下喊一聲:“大力叔叔。”
別管人父母怎麽樣,就衝著孩子這個樣子,陳大力也不能吝嗇這兩塊糖果。
初一的早上,雖然家家戶戶隻是簡單地餃子做早餐,但是,陳大力和周燕,還是精心的準備了兩種餃子餡兒。一種是包裹的蝦仁的豬肉泥,另外一種則是黑豬肉大蔥的餃子。
包裹著蝦仁的餃子是陳意茹最愛吃的口味。隻要能讓自己閨女多吃上一口飯,再麻煩陳大力都願意收拾,願意去搗鼓。
陳大力做這樣的餃子也是輕車熟路了。主要是自己閨女的喜愛。是他做這個餃子的動力。
陳大力把肉餡用雞蛋清攪勻了,攪拌出彈性來放在餃子皮裏麵充當餡料的同時,又在上麵嵌少一顆完整的蝦仁。寬厚的手掌一翻一個元寶型的餃子,就這樣出現在了,大小剛剛合適,小意茹正好一口一個。
合胃口,陳意茹自然吃的就多,看到自己閨女吃的開心,陳大力下次做飯就更有動力,正好,形成了一個完美的閉環。
周燕愛吃豬肉大蔥的,尤其是自己家養出來的豬肉,比外麵賣的豬肉還鮮呢!別看周燕個子小小的,一口氣可以吃到二十多個餃子呢!這餃子因為自己包的緣故,皮薄肉厚的,一個可以當外麵餃子的一個半。
大中小三個不同規格的碗,一碟子香醋,一碟子蒜泥。簡簡單單的早飯,讓一家三口吃了個肚子滾圓。
吃得飽了就想睡覺,尤其外頭都還很冷,不過,他們今天也睡不了回頭見。
陳大力得領著自己媳婦和閨女去給長輩們拜年。
壯鄉屯陳大力自然是不會回去的,送給村長大叔家的年貨早早的就已經送回村裏去了。而且陳大力已經專門去給村長大叔拜過早年了,陳母那邊被王英子克的克的死死的,讓陳大力也沒有什麽後顧之憂了。
在鎮上的人大部分都是他們口子的平輩,不用專門過去拜年,隻等著年後這幾天裏麵走親戚就是了。
隻有陳大力姐姐叫陳小雲的婆家兩口子、米家老爺子和潘四家老兩口,值當得他們兩口子單獨過去一趟拜一趟年。
這樣的拜訪是本地的風俗,晚輩給長輩拜年,也不需要帶什麽東西,就是兩手空空的過去,說說話了,聊聊天,也不吃飯,走一趟就算拜年了。
“哈哈,也沒有那麽多啦!”雖然嘴上這麽謙虛地說著,不過,陳意茹的小胸脯還是挺的高高的,一副“你看!我驕傲了嗎?我沒有呀!”的模樣,真是要把陳大力兩口子給逗死了。
這個大寶貝怎麽就這麽可人疼呢!
陳大力家裏因為有這麽一個開心果,真是每天都開心的不得了。
“你看,咱閨女還真弄了不少呢!我還以為咱閨女這小身板搶不過人家呢。”周燕把自己閨女的“戰利品”單獨收拾到一個地方,感慨的說道。
就剛才那第一批過來討花生的孩子們,讓周燕心裏起了疙瘩,擔心自己閨女在外麵不一定能夠爭得過人家。
說起來,能過來討花生的孩子,也沒有外麵的人。剛才那一波孩子,也不例外。能過來的孩子,大部分都是他們這個巷子的住戶
第一波吵吵鬧鬧的孩子也是他們這個巷子,如果陳大力沒有記錯的話,應該是最裏麵的那一戶人家的孩子。那一家的孩子生的可真不少。
別人家都隻是一個兩個孩子,最多三個。
他們家一生就生了六個,而且還都是男孩子。這個數量即便是放在鄉下,也真心是不容小覷。
他們家不是老住戶,也是新來沒有幾年。比陳大力家落戶在這個巷子裏的時間還稍微晚一些。
雖然陳大力他們家沒和那邊有過什麽往來,但是八卦消息還是不間斷的傳入耳中。
據說是,他們家因為為了生孩子到處躲避檢查才住到巷子裏麵來的。房子自然也不是買的。生了這麽多的孩子,家裏哪還有什麽錢呀,他們家的日子因為孩子生的多也頗為拮據,過的也不怎麽樣。
這邊的房子是那戶人家當家的親姑姑的宅子,因為心疼自己的侄子沒有地方落腳,借給他們住的。
雖然同在一個巷子裏麵,不過巷子裏麵的人的生活水平也分三六九等。如果說陳大力的生活水平家裏處在中上層的話,那一戶人家處的位置就是最低層了。周圍的人家都不太願意和他們家往來。
但不是因為日子過的好差的緣故,主要是因為這一家的大人不管是漢子還是媳婦,都有種潑皮無賴的感覺。
一點點都不能共事,一共事到最後就得撕破臉麵。
大人本來就沒有什麽素質,整日裏麵盤算著占點別人家的小便宜,孩子們真是有學有樣,不愧是“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
所以,巷子裏麵不少的人家,不僅自己不和他們家來往,也明令禁止自己的孩子,跟他們家的孩子一起玩。
不過,人家家裏的孩子多,完全不需要在外麵找同伴玩耍了,去參加紅白喜事,不說大人,他們家的孩子自己就夠坐一個桌了,哪還用和別的小孩子玩。
這一家的孩子,之所以第一趟就去了陳大力家的院子裏麵,也是因為受到父母的影響。
陳意茹的穿戴在整個巷子裏麵找不出第二家,不少大人在家裏也嘀咕陳大力兩口子慣孩子。
不過管中窺豹,從細節處大家還是能夠感覺的到陳大力家裏有錢。
所以有點小心思的孩子們,就記住了父母平日裏麵的閑話,覺得陳大力家裏的糖果什麽都也足夠多,要搶在別人的前頭多拿點,平日裏麵根本就無法吃到的糖果和花生。
考慮到人家家裏生活條件確實不太好,加上大過年的,這些糖給誰不是給,所以,陳大力兩口子也不會和這幾個孩子們計較多拿幾個糖,少拿幾個糖的事兒。隻要不在他們家裏麵亂拿東西,多抓幾個糖果、花生又能怎麽樣呢?
本地習俗就是這樣,興這個。
即便是有了孩子們少吃點糖的錢,陳大力也發不了財致不了富的。不值當的。
再說了,他家閨女出去討花生,不也一,是從別人家裏麵拿糖果和花生嗎?這一點點小事,真的不值得計較什麽。
大概是與由於陳大力兩口子,沒有表現出來對那些孩子們的厭惡吧,也大概是由於巷子裏麵的孩子從自己父母的閑話中,知道陳大力比較厲害,所以,無論多調皮的孩子在巷子裏麵,遇到陳大力人的時候,都會老老實實的停下喊一聲:“大力叔叔。”
別管人父母怎麽樣,就衝著孩子這個樣子,陳大力也不能吝嗇這兩塊糖果。
初一的早上,雖然家家戶戶隻是簡單地餃子做早餐,但是,陳大力和周燕,還是精心的準備了兩種餃子餡兒。一種是包裹的蝦仁的豬肉泥,另外一種則是黑豬肉大蔥的餃子。
包裹著蝦仁的餃子是陳意茹最愛吃的口味。隻要能讓自己閨女多吃上一口飯,再麻煩陳大力都願意收拾,願意去搗鼓。
陳大力做這樣的餃子也是輕車熟路了。主要是自己閨女的喜愛。是他做這個餃子的動力。
陳大力把肉餡用雞蛋清攪勻了,攪拌出彈性來放在餃子皮裏麵充當餡料的同時,又在上麵嵌少一顆完整的蝦仁。寬厚的手掌一翻一個元寶型的餃子,就這樣出現在了,大小剛剛合適,小意茹正好一口一個。
合胃口,陳意茹自然吃的就多,看到自己閨女吃的開心,陳大力下次做飯就更有動力,正好,形成了一個完美的閉環。
周燕愛吃豬肉大蔥的,尤其是自己家養出來的豬肉,比外麵賣的豬肉還鮮呢!別看周燕個子小小的,一口氣可以吃到二十多個餃子呢!這餃子因為自己包的緣故,皮薄肉厚的,一個可以當外麵餃子的一個半。
大中小三個不同規格的碗,一碟子香醋,一碟子蒜泥。簡簡單單的早飯,讓一家三口吃了個肚子滾圓。
吃得飽了就想睡覺,尤其外頭都還很冷,不過,他們今天也睡不了回頭見。
陳大力得領著自己媳婦和閨女去給長輩們拜年。
壯鄉屯陳大力自然是不會回去的,送給村長大叔家的年貨早早的就已經送回村裏去了。而且陳大力已經專門去給村長大叔拜過早年了,陳母那邊被王英子克的克的死死的,讓陳大力也沒有什麽後顧之憂了。
在鎮上的人大部分都是他們口子的平輩,不用專門過去拜年,隻等著年後這幾天裏麵走親戚就是了。
隻有陳大力姐姐叫陳小雲的婆家兩口子、米家老爺子和潘四家老兩口,值當得他們兩口子單獨過去一趟拜一趟年。
這樣的拜訪是本地的風俗,晚輩給長輩拜年,也不需要帶什麽東西,就是兩手空空的過去,說說話了,聊聊天,也不吃飯,走一趟就算拜年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