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今非昔比清溪城
字數:9698 加入書籤
一年的時間。
不僅長生觀的變化大,清溪鎮的變化同樣大。
要把長生觀發展成天下第一道觀,人流量是必不可少的。
清溪鎮作為一個邊陲小鎮,最缺的就是人流量。
但這都不是問題。
宋瀟湘花了重金修建基礎設施。
以前的清溪鎮小而美,現在的清溪鎮逐漸開始朝著城鎮的方向發展。
在金錢開路之下,一切都變得格外簡單。
羅盔甲臉都要笑爛了,本來他被奸人所害,被發配到清溪鎮基本上是告別了政治生涯。
但宋瀟湘的大動作,讓他又看到了希望。
這簡直就是送上門的財神爺啊!
這都是自己政績上濃墨重彩的一筆。
清溪鎮的居民們也都把宋瀟湘當成了活財神,大批銀兩撒下,受益最大的自然就是清溪鎮的居民們。
所謂想要富,先修路。
宋瀟湘首先在交通這一塊就下了大功夫。
數以十萬計的銀兩撒了出去,直接打通了清溪鎮周邊上百個鄉鎮。
距離清溪鎮最近的城市在三百裏開外。
名為“芙蓉城”。
從芙蓉城到清溪鎮有大概二百裏的泥路和山路,破爛不堪,久未修繕。
宋瀟湘把這二百裏路修得比芙蓉城自己掏錢修的路還好。
並且這條路經過了許多風景優美的地點,完全可以稱得上是景觀大道。
那些有閑情雅致的人順著這條道一直走,便會走到清溪鎮。
並且宋瀟湘還讓人在沿途插上了宣傳清溪鎮的標語。
“湖山遙相映,絕美清溪城。”
“春之城,月之都,夢之旅。”
“浪漫山海灣,修仙清溪城。”
“古今相宜地,山清水秀城。”
一係列的標語,壓根沒把清溪鎮當成鎮來宣傳。
而是城。
不過清溪鎮也確實有向著城市發展的趨勢。
現在已經遠遠超過了一般的鄉鎮。
交通搞定以後。
宋瀟湘又開始大力發展起娛樂項目。
大宋正值經濟發展高速階段,文娛項目蒸蒸日上。
首先是蹴鞠。
也就是現代的足球。
宋瀟湘在清溪鎮外修建了鞠場。
並且舉辦蹴鞠比賽,設置了高額的獎金,甚至還設立了男子組和女子組,吸引了不少人參加。
然後便是酒。
長安天仙醉名聲在外,瀟湘閣隻在長安出售這種酒,所以大批愛酒人士想喝到這種酒隻能前往長安。
宋瀟湘開始在清溪鎮賣天仙醉。
大宋飲酒文化,下到市井,上到朝堂,愛酒人士多不勝數。
這一舉措,吸引了不少人來。
畢竟長安路途遙遠,距離清溪鎮較近的那些城市鄉鎮隻能選擇這裏。
第三。
宋瀟湘又在清溪鎮專門修建了一條街,稱作勾欄瓦舍。
裏麵設有酒樓、茶坊、食肆、勾欄、棚,棚和勾欄都是表演相撲、雜劇、皮影戲、傀儡戲、幻術、說書、唱曲等娛樂節目的場所。
宋瀟湘花重金從全國各地請來了許多江湖賣藝人,讓文娛項目在清溪鎮遍地開花。
文娛項目搞定以後。
宋瀟湘又開始大力發展經濟。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隻有讓一些商人覺得清溪鎮有利可圖,他們才會自發加入建設清溪鎮的行列,讓這裏真正長久可持續地發展下去。
關於經濟這一塊,實在沒什麽好介紹。
宋瀟湘就是砸錢,不停地砸錢,大批銀兩砸下去,即便是鐵樹也能開出花來。
一年又一年。
三年的時間轉瞬即逝。
清溪鎮也在三年的時間裏真正發展成了清溪城。
無論從經濟、交通還是文化方麵,清溪鎮都達到了城市的條件。
宋瀟湘一封手書直接傳到了當今皇帝手中。
於是皇帝一紙詔書,宣布清溪鎮正式變更為清溪城。
羅盔甲從鎮長一躍成為了城主,他開始感謝那個當初陷害自己的對頭,如果不是他的話,自己能有今天這一步?
清溪城與芙蓉城遙相並立,成為了大宋西南地區的雙子星。
清溪城雖是新貴,但就城市的發展而言,比起老大哥芙蓉城還要好不少。
不少芙蓉城內的世家公子,紈絝子弟甚至打算長居在這裏。
無他,瀟湘閣在。
清溪城可是西南地區唯一擁有瀟湘閣的城市。
城市既然發展起來了。
長生觀的香火自然也就越發鼎盛起來了。
有蘇起、薑月、王南渤在,長生觀的香火想不鼎盛也難。
長生觀的香火越旺盛,名聲也就越大,整個西南地區都知道了清溪城的長生觀。
長生觀向著“天下第一觀”的目標邁進了一大步。
宋瀟湘三年期間,風雨無阻,每天必然要在蘇起身邊待滿三個時辰。
這三個時辰她什麽也不做,就捧著臉看著蘇起打坐,或是幫他人卜掛等等。
她還會幫蘇起打掃道觀,削水果,整理衣物,甚至跟薑月學起了做飯,宛如一個真正的賢妻良母。
外人根本無法想象,那個呼風喚雨,架海擎天,僅僅三年就將清溪鎮變成城的超級女強人,也有這麽柔情的一麵。
蘇起是鐵人嗎?
當然不是。
在這樣的堅持之下,連鐵樹都該開花了。
他不得不承認,宋瀟湘真的撬開了他的心門,留下了一道磨滅不去的影子。
但他的麵上依然未表現出半分。
不過平日裏偶爾流露出的一些細節,還是讓宋瀟湘感受到了。
宋瀟湘也沒有戳穿,享受著這種年複一年,日複一日的平淡生活。
……
“師父,長生觀一家獨大,享受著最頂級的香火,我打聽過了,清溪城方圓三百裏沒有其他的道觀或是寺廟,如果我們在此紮根,甚至取而代之…”
這日,城內來了一老一少。
都穿著道士的衣裳。
年輕道士嘿嘿笑著說道。
那名老道士看麵相倒也不老,留著山羊胡,滿身正氣。
“長生觀既然香火如此鼎盛,自然有其原因,你搞清楚了嗎?”
老道士問道。
“師父,我已經摸清楚了,那長生觀就隻有一個道士,兩個門徒,甚至還有個女的,這不是胡鬧嗎?那道士我看水平也不怎麽樣,肯定是比不上您的。”
小道嘿嘿笑道。
“那你有什麽計劃?”
老道問道。
“簡單,我們隻需這樣…”
一年的時間。
不僅長生觀的變化大,清溪鎮的變化同樣大。
要把長生觀發展成天下第一道觀,人流量是必不可少的。
清溪鎮作為一個邊陲小鎮,最缺的就是人流量。
但這都不是問題。
宋瀟湘花了重金修建基礎設施。
以前的清溪鎮小而美,現在的清溪鎮逐漸開始朝著城鎮的方向發展。
在金錢開路之下,一切都變得格外簡單。
羅盔甲臉都要笑爛了,本來他被奸人所害,被發配到清溪鎮基本上是告別了政治生涯。
但宋瀟湘的大動作,讓他又看到了希望。
這簡直就是送上門的財神爺啊!
這都是自己政績上濃墨重彩的一筆。
清溪鎮的居民們也都把宋瀟湘當成了活財神,大批銀兩撒下,受益最大的自然就是清溪鎮的居民們。
所謂想要富,先修路。
宋瀟湘首先在交通這一塊就下了大功夫。
數以十萬計的銀兩撒了出去,直接打通了清溪鎮周邊上百個鄉鎮。
距離清溪鎮最近的城市在三百裏開外。
名為“芙蓉城”。
從芙蓉城到清溪鎮有大概二百裏的泥路和山路,破爛不堪,久未修繕。
宋瀟湘把這二百裏路修得比芙蓉城自己掏錢修的路還好。
並且這條路經過了許多風景優美的地點,完全可以稱得上是景觀大道。
那些有閑情雅致的人順著這條道一直走,便會走到清溪鎮。
並且宋瀟湘還讓人在沿途插上了宣傳清溪鎮的標語。
“湖山遙相映,絕美清溪城。”
“春之城,月之都,夢之旅。”
“浪漫山海灣,修仙清溪城。”
“古今相宜地,山清水秀城。”
一係列的標語,壓根沒把清溪鎮當成鎮來宣傳。
而是城。
不過清溪鎮也確實有向著城市發展的趨勢。
現在已經遠遠超過了一般的鄉鎮。
交通搞定以後。
宋瀟湘又開始大力發展起娛樂項目。
大宋正值經濟發展高速階段,文娛項目蒸蒸日上。
首先是蹴鞠。
也就是現代的足球。
宋瀟湘在清溪鎮外修建了鞠場。
並且舉辦蹴鞠比賽,設置了高額的獎金,甚至還設立了男子組和女子組,吸引了不少人參加。
然後便是酒。
長安天仙醉名聲在外,瀟湘閣隻在長安出售這種酒,所以大批愛酒人士想喝到這種酒隻能前往長安。
宋瀟湘開始在清溪鎮賣天仙醉。
大宋飲酒文化,下到市井,上到朝堂,愛酒人士多不勝數。
這一舉措,吸引了不少人來。
畢竟長安路途遙遠,距離清溪鎮較近的那些城市鄉鎮隻能選擇這裏。
第三。
宋瀟湘又在清溪鎮專門修建了一條街,稱作勾欄瓦舍。
裏麵設有酒樓、茶坊、食肆、勾欄、棚,棚和勾欄都是表演相撲、雜劇、皮影戲、傀儡戲、幻術、說書、唱曲等娛樂節目的場所。
宋瀟湘花重金從全國各地請來了許多江湖賣藝人,讓文娛項目在清溪鎮遍地開花。
文娛項目搞定以後。
宋瀟湘又開始大力發展經濟。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隻有讓一些商人覺得清溪鎮有利可圖,他們才會自發加入建設清溪鎮的行列,讓這裏真正長久可持續地發展下去。
關於經濟這一塊,實在沒什麽好介紹。
宋瀟湘就是砸錢,不停地砸錢,大批銀兩砸下去,即便是鐵樹也能開出花來。
一年又一年。
三年的時間轉瞬即逝。
清溪鎮也在三年的時間裏真正發展成了清溪城。
無論從經濟、交通還是文化方麵,清溪鎮都達到了城市的條件。
宋瀟湘一封手書直接傳到了當今皇帝手中。
於是皇帝一紙詔書,宣布清溪鎮正式變更為清溪城。
羅盔甲從鎮長一躍成為了城主,他開始感謝那個當初陷害自己的對頭,如果不是他的話,自己能有今天這一步?
清溪城與芙蓉城遙相並立,成為了大宋西南地區的雙子星。
清溪城雖是新貴,但就城市的發展而言,比起老大哥芙蓉城還要好不少。
不少芙蓉城內的世家公子,紈絝子弟甚至打算長居在這裏。
無他,瀟湘閣在。
清溪城可是西南地區唯一擁有瀟湘閣的城市。
城市既然發展起來了。
長生觀的香火自然也就越發鼎盛起來了。
有蘇起、薑月、王南渤在,長生觀的香火想不鼎盛也難。
長生觀的香火越旺盛,名聲也就越大,整個西南地區都知道了清溪城的長生觀。
長生觀向著“天下第一觀”的目標邁進了一大步。
宋瀟湘三年期間,風雨無阻,每天必然要在蘇起身邊待滿三個時辰。
這三個時辰她什麽也不做,就捧著臉看著蘇起打坐,或是幫他人卜掛等等。
她還會幫蘇起打掃道觀,削水果,整理衣物,甚至跟薑月學起了做飯,宛如一個真正的賢妻良母。
外人根本無法想象,那個呼風喚雨,架海擎天,僅僅三年就將清溪鎮變成城的超級女強人,也有這麽柔情的一麵。
蘇起是鐵人嗎?
當然不是。
在這樣的堅持之下,連鐵樹都該開花了。
他不得不承認,宋瀟湘真的撬開了他的心門,留下了一道磨滅不去的影子。
但他的麵上依然未表現出半分。
不過平日裏偶爾流露出的一些細節,還是讓宋瀟湘感受到了。
宋瀟湘也沒有戳穿,享受著這種年複一年,日複一日的平淡生活。
……
“師父,長生觀一家獨大,享受著最頂級的香火,我打聽過了,清溪城方圓三百裏沒有其他的道觀或是寺廟,如果我們在此紮根,甚至取而代之…”
這日,城內來了一老一少。
都穿著道士的衣裳。
年輕道士嘿嘿笑著說道。
那名老道士看麵相倒也不老,留著山羊胡,滿身正氣。
“長生觀既然香火如此鼎盛,自然有其原因,你搞清楚了嗎?”
老道士問道。
“師父,我已經摸清楚了,那長生觀就隻有一個道士,兩個門徒,甚至還有個女的,這不是胡鬧嗎?那道士我看水平也不怎麽樣,肯定是比不上您的。”
小道嘿嘿笑道。
“那你有什麽計劃?”
老道問道。
“簡單,我們隻需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