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內視

字數:8292   加入書籤

A+A-


    總的來說,丹田是一位修士的能量核心。無論補充能量還是釋放能量,都圍繞著丹田進行。
    所以構築丹田,是修士修煉己身的第一項工作。畢竟沒有能量,其他都是虛的。
    不過身體中,也不是隨便什麽地方就適合構築丹田的。
    綜合考慮到體內經脈結構,施法原理和防禦能力,絕大多數修士會很傳統的在小腹處構築自己的丹田。
    “當然,別的地方也不是不可以!”
    “有人為了彰顯個性,在屁股上構築丹田!”
    宋玉嬋說的自己都捂嘴笑起來。
    全場哄堂大笑,有人問:“學姐,是誰啊這麽有才?”
    宋玉嬋回答道:“死者為大,就不說名字了。你們想知道,可以自己去戰堂找牌位。”
    確實,這不死真沒天理了。
    增壓術型是一個大類,包含很多單獨的術型,有起吸收靈氣作用的,有起輔助穩定結構作用的,有防止真元外溢的,林林總總。
    其中有一半是【艮山模擬型】,也就是從靈物中觀想得來的,也有一半是後來的玄法修士自己寫的。
    按照功能需求從這些術型中挑挑揀揀,組合成一個複合術型,這就是丹田法。
    不過到陸遠這裏的時候,已經不需要這麽麻煩了。
    經過長期的研究和不斷的改進,華族已經開發了三個非常成熟的丹田型號。
    以急速吸收為賣點的【葬雪型】
    以超級容量為賣點的【聖陽型】
    以平衡吸收和容量為賣點的【玄鬆型】
    葬雪丹田,72筆複合術型,標準運轉神念8念。基準靈壓385豐,真元容量1400靈。基準吸收速率14靈息。
    聖陽丹田,94筆複合術型,標準運轉神念4念。基準靈壓305豐,真元容量2800靈。基準吸收速率5靈息。
    玄鬆丹田,61筆複合術型,標準神念5念。基準靈壓342豐,真元容量2100靈。基準吸收速率7靈息。
    宋學姐在黑板上掛起圖標,向同學們分析三個型號丹田的優劣。
    陸遠捏著下巴思索,總覺得自己有可能修了個假仙。修煉是這樣的嗎!丹田踏馬的還有型號?還是“成熟的型號”供人挑選!
    你確定這是丹田不是發動機?
    這些丹田數據並不是絕對的,而是修士們在三品丹田大成時的平均數據。
    修士選擇什麽型號的丹田進行修煉,是修士個人的自由。不過宋玉嬋在講解的時候特別推薦大家選擇聖陽型。
    因為低品的時候吸收速率其實區別不大,反正真正戰鬥的時候也沒多少時間給你回靈。
    “但2800靈的超大杯是實打實的!能來好多好多發!”
    一般戰修都會選擇修煉聖陽丹田。而且還有另外一個隱藏的好處,聖陽型隻占用4念。如果選擇神念占用大戶葬雪,會讓本不富裕的神念更加捉襟見肘。
    盡管學姐熱情推銷,學員們還是陷入了沉思。最後李桃開口問道:
    “老師,請問丹田選擇,對今後高品的修煉有沒有影響?”
    如果可以,李桃三個型號都想要。
    但是人不能,至少不應該。
    那麽她需要的是到高品之後最厲害的型號,她可不認為自己在低品位置上會待很久。
    其他學員其實也都是類似的想法。
    宋玉嬋笑笑,她怎麽可能不知道這群小家夥的想法,於是開始解釋。
    三種型號的丹田到後期區別不是很大,因為這三種型號都是基礎型號。
    到了中品時,修士可以從煉修那裏得到特定【插件】改善丹田的性能,這叫做【外丹法】。
    高品之後,修士可以自己調整丹田。到那時候,基礎型那點點的數據差別就已經可以忽略不計。
    此外,如果實在對自己的丹田不滿意,其實也可以卸了重新修煉一種。
    不過這是一個大工程,曠日持久,而且得在專人的指導下進行。
    如果自己不懂還瞎逼折騰,十有八九就是一個字
    死!
    這麽一說,大家心裏就有底氣了,開始盤算三選一的問題。
    不過並不需要現在選擇,因為還要結合自身的特點和戰鬥風格,戰修還需要考慮和隊友的搭配問題。
    介紹完丹田的基本概念之後,宋玉嬋開始講解構築丹田的方法。
    原理說起來很簡單。
    構築丹田,就是將丹田的完整術型,銘刻在自己的經脈中。
    煉修在煉製玄法裝備的時候,一般使用玄金細線進行術型銘刻。不過玄金畢竟是外物,丹田這麽核心的東西,不能這麽玩。
    修士操縱高強度的靈力,反複通過某條經脈,久而久之,這條經脈會有結晶化的趨勢。
    在這個過程中,經脈的強度和靈力傳導會大幅提高,最終超過玄金線條的性能。
    這被稱為靈力的【記憶效應】,是丹田銘刻的基本原理。
    現在大家已經拿到丹田的術型結構,剩下的唯一問題就是怎麽操縱體內的真元。
    在此之前,學員們其實已經可以憑借感覺進行一定程度上的真元操作。比如將真元凝聚在拳頭上,增強自己的攻擊力——胡定華就是這麽玩的。
    但是涉及到精細操作,比如“操縱2靈的真元,在5秒內通過直徑為0.1的經脈”這個操作,抱歉真是無能為力。
    真元的精細操作,需要學習一種特殊的觀想法:
    【內視法】
    這是修士觀想自身的方法。
    很多天才在初涉觀想法時就會嚐試觀想己身,但如果用錯了方法,視角就會被卡在身體裏出不來——李桃當初就是吃了這個虧。
    方法其實很簡單,隻是一層窗戶紙的事情。
    在宋玉嬋的帶領下,戰院學員們開始自己的第一次內視體驗。
    內視的第一步,進入深度空想。
    隻有視角無觀想對象的觀想,叫做【空想】。這是一種提升神念的訓練,學員們大多已經掌握。
    不過因為空想對真元的消耗不低,對神念的提升也並不明顯,所以大家練得不是很勤奮。
    作為課堂練習,大家很快進入狀態,一時禮堂裏安靜落針可聞。
    “保持空想狀態,擯除雜念,直到能夠看到空氣中的靈光。”
    觀想中,學姐的指導從世界深處傳來。
    陸遠目光失神,念頭飄渺,靈台空明,也不知道過了多久,他看到周圍的空氣中,有一個個細小的靈光浮現。
    總的來說,丹田是一位修士的能量核心。無論補充能量還是釋放能量,都圍繞著丹田進行。
    所以構築丹田,是修士修煉己身的第一項工作。畢竟沒有能量,其他都是虛的。
    不過身體中,也不是隨便什麽地方就適合構築丹田的。
    綜合考慮到體內經脈結構,施法原理和防禦能力,絕大多數修士會很傳統的在小腹處構築自己的丹田。
    “當然,別的地方也不是不可以!”
    “有人為了彰顯個性,在屁股上構築丹田!”
    宋玉嬋說的自己都捂嘴笑起來。
    全場哄堂大笑,有人問:“學姐,是誰啊這麽有才?”
    宋玉嬋回答道:“死者為大,就不說名字了。你們想知道,可以自己去戰堂找牌位。”
    確實,這不死真沒天理了。
    增壓術型是一個大類,包含很多單獨的術型,有起吸收靈氣作用的,有起輔助穩定結構作用的,有防止真元外溢的,林林總總。
    其中有一半是【艮山模擬型】,也就是從靈物中觀想得來的,也有一半是後來的玄法修士自己寫的。
    按照功能需求從這些術型中挑挑揀揀,組合成一個複合術型,這就是丹田法。
    不過到陸遠這裏的時候,已經不需要這麽麻煩了。
    經過長期的研究和不斷的改進,華族已經開發了三個非常成熟的丹田型號。
    以急速吸收為賣點的【葬雪型】
    以超級容量為賣點的【聖陽型】
    以平衡吸收和容量為賣點的【玄鬆型】
    葬雪丹田,72筆複合術型,標準運轉神念8念。基準靈壓385豐,真元容量1400靈。基準吸收速率14靈息。
    聖陽丹田,94筆複合術型,標準運轉神念4念。基準靈壓305豐,真元容量2800靈。基準吸收速率5靈息。
    玄鬆丹田,61筆複合術型,標準神念5念。基準靈壓342豐,真元容量2100靈。基準吸收速率7靈息。
    宋學姐在黑板上掛起圖標,向同學們分析三個型號丹田的優劣。
    陸遠捏著下巴思索,總覺得自己有可能修了個假仙。修煉是這樣的嗎!丹田踏馬的還有型號?還是“成熟的型號”供人挑選!
    你確定這是丹田不是發動機?
    這些丹田數據並不是絕對的,而是修士們在三品丹田大成時的平均數據。
    修士選擇什麽型號的丹田進行修煉,是修士個人的自由。不過宋玉嬋在講解的時候特別推薦大家選擇聖陽型。
    因為低品的時候吸收速率其實區別不大,反正真正戰鬥的時候也沒多少時間給你回靈。
    “但2800靈的超大杯是實打實的!能來好多好多發!”
    一般戰修都會選擇修煉聖陽丹田。而且還有另外一個隱藏的好處,聖陽型隻占用4念。如果選擇神念占用大戶葬雪,會讓本不富裕的神念更加捉襟見肘。
    盡管學姐熱情推銷,學員們還是陷入了沉思。最後李桃開口問道:
    “老師,請問丹田選擇,對今後高品的修煉有沒有影響?”
    如果可以,李桃三個型號都想要。
    但是人不能,至少不應該。
    那麽她需要的是到高品之後最厲害的型號,她可不認為自己在低品位置上會待很久。
    其他學員其實也都是類似的想法。
    宋玉嬋笑笑,她怎麽可能不知道這群小家夥的想法,於是開始解釋。
    三種型號的丹田到後期區別不是很大,因為這三種型號都是基礎型號。
    到了中品時,修士可以從煉修那裏得到特定【插件】改善丹田的性能,這叫做【外丹法】。
    高品之後,修士可以自己調整丹田。到那時候,基礎型那點點的數據差別就已經可以忽略不計。
    此外,如果實在對自己的丹田不滿意,其實也可以卸了重新修煉一種。
    不過這是一個大工程,曠日持久,而且得在專人的指導下進行。
    如果自己不懂還瞎逼折騰,十有八九就是一個字
    死!
    這麽一說,大家心裏就有底氣了,開始盤算三選一的問題。
    不過並不需要現在選擇,因為還要結合自身的特點和戰鬥風格,戰修還需要考慮和隊友的搭配問題。
    介紹完丹田的基本概念之後,宋玉嬋開始講解構築丹田的方法。
    原理說起來很簡單。
    構築丹田,就是將丹田的完整術型,銘刻在自己的經脈中。
    煉修在煉製玄法裝備的時候,一般使用玄金細線進行術型銘刻。不過玄金畢竟是外物,丹田這麽核心的東西,不能這麽玩。
    修士操縱高強度的靈力,反複通過某條經脈,久而久之,這條經脈會有結晶化的趨勢。
    在這個過程中,經脈的強度和靈力傳導會大幅提高,最終超過玄金線條的性能。
    這被稱為靈力的【記憶效應】,是丹田銘刻的基本原理。
    現在大家已經拿到丹田的術型結構,剩下的唯一問題就是怎麽操縱體內的真元。
    在此之前,學員們其實已經可以憑借感覺進行一定程度上的真元操作。比如將真元凝聚在拳頭上,增強自己的攻擊力——胡定華就是這麽玩的。
    但是涉及到精細操作,比如“操縱2靈的真元,在5秒內通過直徑為0.1的經脈”這個操作,抱歉真是無能為力。
    真元的精細操作,需要學習一種特殊的觀想法:
    【內視法】
    這是修士觀想自身的方法。
    很多天才在初涉觀想法時就會嚐試觀想己身,但如果用錯了方法,視角就會被卡在身體裏出不來——李桃當初就是吃了這個虧。
    方法其實很簡單,隻是一層窗戶紙的事情。
    在宋玉嬋的帶領下,戰院學員們開始自己的第一次內視體驗。
    內視的第一步,進入深度空想。
    隻有視角無觀想對象的觀想,叫做【空想】。這是一種提升神念的訓練,學員們大多已經掌握。
    不過因為空想對真元的消耗不低,對神念的提升也並不明顯,所以大家練得不是很勤奮。
    作為課堂練習,大家很快進入狀態,一時禮堂裏安靜落針可聞。
    “保持空想狀態,擯除雜念,直到能夠看到空氣中的靈光。”
    觀想中,學姐的指導從世界深處傳來。
    陸遠目光失神,念頭飄渺,靈台空明,也不知道過了多久,他看到周圍的空氣中,有一個個細小的靈光浮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