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7章 這陣勢真沒見過

字數:9664   加入書籤

A+A-


    郡城府,長老們爭論不休。
    欒清標並不知道,其實他和陸遠動身的時候,就已經有人放了令鴉,將消息傳到郡城府。
    所以當他在城門出現的時候,郡城府知道陸遠已經到了。
    但是對於怎麽處理陸遠一事,長老們分成了兩派。
    一人站出來道:“蠻子就是蠻子,不懂禮數。就算欒清迪做的再錯,也當以三一律定生死。他上來就把欒清迪殺了,根本不把我欒族放在眼裏。”
    “依我看,當把人拿下!”
    另一人反駁道:“陸遠乃華族使節,把人拿下,華族必然不會善罷甘休。此事如果鬧到王上那裏,恐怕不好收場。”
    此人口中所稱王上,指的是皇帝的四子欒王。
    “如今琴王勢強,王上還有諸多仰仗華族的地方。如果為這種事情讓兩族生出罅隙,王上恐怕會怪罪下來。”
    這話說的也有道理,不少長老點頭稱是。
    這些年來,隨著皇帝陛下日漸衰弱,儲君琴王勢力越來越大,所作所為越來越過分,欒族承受了很大壓力。前一段時間,竟然爆出知夢鳥操控欒族核心成員的事情,欒族上下無不出離憤怒。
    欒族整體武力一般,出於自保還有其他各種因素,欒王數百年前就率先與華族互通有無。兩族之間的友誼來之不易,如果因為死了一個雜碎而破壞,殊為不智。
    先前主張把人拿下的長老再次站出來:
    “道理我都懂。”
    “但也不能這麽算了吧?”
    “大人血親被殺,我們難道還要笑臉相迎?”
    “傳出去,豈不是讓柱族們笑話!”
    他說完,向上座的“大人”拱拱手。所謂大人,正是郡守欒誠憲。
    長老們的爭論,欒誠憲心中當然早有計較。他是欒族的高等貴族,欒王將碧澤郡交給他鎮守,代表著信任。
    長老們並不清楚欒誠憲的真實想法,他們以為欒誠憲連柴桑的救災糧都不肯放行,肯定是氣極。
    其實並不是。
    欒誠憲對他那個被殺的好大侄根本沒什麽印象,他的侄兒多了去了,怎麽可能每個都認識。
    欒誠憲不放糧,甚至不讓欒清標進城,其實是在表明態度。他希望陸遠能繞道離開,不要進城。
    一旦陸遠進城,欒誠憲就會被架在火上烤。
    首先,他不能真的捉拿華族使節,那樣做欒王會扒了他的皮。
    然後,他又不能不拿人。
    如果那樣的話,不僅僅是欒族丟臉,他自己在貴族圈子裏永遠都抬不起頭。因為別人會說他欒誠憲是個慫貨,血親被人當狗宰了,都不敢放個屁。
    欒誠憲此時,最恨的人是他的死鬼好大侄,最希望的是陸遠能繞道離開。隻要不碰麵,欒誠憲可以對別人說是陸遠迫於自己的威嚴溜了。
    可惜事與願違。
    一位領兵施展身法,迅速靠近,口中喊著:
    “不好了郡守大人,陸遠來了!”
    眾長老聞言陣陣騷動,這還沒商量好人怎麽就來了!
    欒誠憲大怒喝罵:“慌什麽!陸遠還能吃了我不成!”
    全場安靜,欒誠憲心中長歎,今天恐怕難以收場。他臉色不怒自威,正要下令捉拿華族使節陸遠。
    但此時郡守府外傳來喧囂之聲,似乎全城沸騰。
    “何事吵嚷?”
    “郡守大人,您出去看看吧!”
    陸遠站在郡城大門前。
    他光著上半身,身上纏著生滿倒刺的荊棘。因為故意撤去真元,倒刺紮進皮肉中,流出斑斑血跡。
    池小傑老老實實的站在陸遠的身邊,手上捧著陸遠的使節綬帶。
    門前的守衛都看傻了。
    這架勢真沒見過!
    這到底什麽意思!
    城門外圍觀的人群越來越多,人們對陸遠投以不解的神色。其實不止這些陌生人,就連欒清標和池小魚也不知道陸遠到底在做什麽。
    陸遠見人差不多了,中氣十足的喊道:
    “戰爭修士陸遠,來向郡守大人請罪!”
    這個名字一報出來,人群轟響。
    “哇!是千家火陸遠!大英雄!”
    “聽說他一個人在暴雨中生了一千堆靈火,救了一千戶人家!”
    “何止,聽說他一個人扛了一萬斤糧食,半天趕了一千裏路!”
    “真的假的?”
    “騙你幹什麽,我當時在場,親眼看到的!”
    陸遠在雙台地的壯舉,早就在郡城居民中傳開。大家對傳聞中的英雄,還是非常好奇的。
    “唉你們說他在做什麽,為什麽要請罪?”
    “聽說他殺了欒清迪。”
    “殺了欒清迪,那是大好事啊!請什麽罪?”
    “兄弟,慎言,欒清迪可是郡守大人的侄子!”
    “哎,希望郡守大人不要怪罪。”
    “噓,小點聲,郡守大人來了。”
    郡守欒誠憲一行匆匆趕來,照麵就見到這麽一副光景。
    城門口,領民們圍著議論紛紛,陸遠纏著荊棘,上身斑斑血跡。
    欒誠憲是見過世麵的大貴族。
    但這架勢他真沒見過,一時愣住不知該說什麽。
    陸遠見正主來了,便走上前,將一根荊條送到欒誠憲手中。
    “郡守大人,我是戰爭修士陸遠。”
    “前日因欒清迪阻撓救援災民,我腦子一熱將其斬殺。”
    “現在深感懊悔,請郡守大人責罰!”
    說完,陸遠亮出後背,示意欒誠憲隨便打。
    欒誠憲拿著荊條的鞭子,足足愣了幾秒鍾,直到他看到一旁池小傑手上捧著的使節綬帶。
    他一個機靈,恍然大悟,當下明白過來陸遠此舉的深意。
    “嗨呀!陸使節你這般折辱自己做什麽!”
    “快拿下來!”
    欒誠憲不僅扔掉手中的荊條,還親手將陸遠把身上的荊棘解開。
    這陸遠可不答應了。
    “郡守大人,萬萬不可!”陸遠大義淩然道,“我腦子一熱殺了欒清迪,該怎麽罰,就怎麽罰!豈能因為我是華族使節,就網開一麵?”
    欒誠憲三兩下將陸遠身上的荊棘解下,狠狠仍在地上,還踩了幾腳。
    “欒清迪為禍鄉民,作惡多端,我早先就讓人將其捉拿歸案,隻是被這大雨耽擱。”
    “陸使節殺得好,除了我一塊心病,何罪之有?哈哈哈哈!”
    說到這裏,欒誠憲威嚴的掃視圍觀的領民:“你們說,陸使節殺了欒清迪,有沒有罪?”
    圍觀的領民大聲喊道:
    “無罪!”
    “無罪!”
    “郡守大人英明!”
    欒誠憲撫須嗬嗬一笑,對陸遠道:“你看,就算我想治你的罪,大家都不答應啊。”
    “陸使節,還請到府上一敘。”
    “好吧,請!”陸遠勉為其難的披上衣服,好像沒被鞭子抽一頓不快活似的。
    欒清標和池小魚人都看傻了。
    所以到底發生了什麽?
    郡城府,長老們爭論不休。
    欒清標並不知道,其實他和陸遠動身的時候,就已經有人放了令鴉,將消息傳到郡城府。
    所以當他在城門出現的時候,郡城府知道陸遠已經到了。
    但是對於怎麽處理陸遠一事,長老們分成了兩派。
    一人站出來道:“蠻子就是蠻子,不懂禮數。就算欒清迪做的再錯,也當以三一律定生死。他上來就把欒清迪殺了,根本不把我欒族放在眼裏。”
    “依我看,當把人拿下!”
    另一人反駁道:“陸遠乃華族使節,把人拿下,華族必然不會善罷甘休。此事如果鬧到王上那裏,恐怕不好收場。”
    此人口中所稱王上,指的是皇帝的四子欒王。
    “如今琴王勢強,王上還有諸多仰仗華族的地方。如果為這種事情讓兩族生出罅隙,王上恐怕會怪罪下來。”
    這話說的也有道理,不少長老點頭稱是。
    這些年來,隨著皇帝陛下日漸衰弱,儲君琴王勢力越來越大,所作所為越來越過分,欒族承受了很大壓力。前一段時間,竟然爆出知夢鳥操控欒族核心成員的事情,欒族上下無不出離憤怒。
    欒族整體武力一般,出於自保還有其他各種因素,欒王數百年前就率先與華族互通有無。兩族之間的友誼來之不易,如果因為死了一個雜碎而破壞,殊為不智。
    先前主張把人拿下的長老再次站出來:
    “道理我都懂。”
    “但也不能這麽算了吧?”
    “大人血親被殺,我們難道還要笑臉相迎?”
    “傳出去,豈不是讓柱族們笑話!”
    他說完,向上座的“大人”拱拱手。所謂大人,正是郡守欒誠憲。
    長老們的爭論,欒誠憲心中當然早有計較。他是欒族的高等貴族,欒王將碧澤郡交給他鎮守,代表著信任。
    長老們並不清楚欒誠憲的真實想法,他們以為欒誠憲連柴桑的救災糧都不肯放行,肯定是氣極。
    其實並不是。
    欒誠憲對他那個被殺的好大侄根本沒什麽印象,他的侄兒多了去了,怎麽可能每個都認識。
    欒誠憲不放糧,甚至不讓欒清標進城,其實是在表明態度。他希望陸遠能繞道離開,不要進城。
    一旦陸遠進城,欒誠憲就會被架在火上烤。
    首先,他不能真的捉拿華族使節,那樣做欒王會扒了他的皮。
    然後,他又不能不拿人。
    如果那樣的話,不僅僅是欒族丟臉,他自己在貴族圈子裏永遠都抬不起頭。因為別人會說他欒誠憲是個慫貨,血親被人當狗宰了,都不敢放個屁。
    欒誠憲此時,最恨的人是他的死鬼好大侄,最希望的是陸遠能繞道離開。隻要不碰麵,欒誠憲可以對別人說是陸遠迫於自己的威嚴溜了。
    可惜事與願違。
    一位領兵施展身法,迅速靠近,口中喊著:
    “不好了郡守大人,陸遠來了!”
    眾長老聞言陣陣騷動,這還沒商量好人怎麽就來了!
    欒誠憲大怒喝罵:“慌什麽!陸遠還能吃了我不成!”
    全場安靜,欒誠憲心中長歎,今天恐怕難以收場。他臉色不怒自威,正要下令捉拿華族使節陸遠。
    但此時郡守府外傳來喧囂之聲,似乎全城沸騰。
    “何事吵嚷?”
    “郡守大人,您出去看看吧!”
    陸遠站在郡城大門前。
    他光著上半身,身上纏著生滿倒刺的荊棘。因為故意撤去真元,倒刺紮進皮肉中,流出斑斑血跡。
    池小傑老老實實的站在陸遠的身邊,手上捧著陸遠的使節綬帶。
    門前的守衛都看傻了。
    這架勢真沒見過!
    這到底什麽意思!
    城門外圍觀的人群越來越多,人們對陸遠投以不解的神色。其實不止這些陌生人,就連欒清標和池小魚也不知道陸遠到底在做什麽。
    陸遠見人差不多了,中氣十足的喊道:
    “戰爭修士陸遠,來向郡守大人請罪!”
    這個名字一報出來,人群轟響。
    “哇!是千家火陸遠!大英雄!”
    “聽說他一個人在暴雨中生了一千堆靈火,救了一千戶人家!”
    “何止,聽說他一個人扛了一萬斤糧食,半天趕了一千裏路!”
    “真的假的?”
    “騙你幹什麽,我當時在場,親眼看到的!”
    陸遠在雙台地的壯舉,早就在郡城居民中傳開。大家對傳聞中的英雄,還是非常好奇的。
    “唉你們說他在做什麽,為什麽要請罪?”
    “聽說他殺了欒清迪。”
    “殺了欒清迪,那是大好事啊!請什麽罪?”
    “兄弟,慎言,欒清迪可是郡守大人的侄子!”
    “哎,希望郡守大人不要怪罪。”
    “噓,小點聲,郡守大人來了。”
    郡守欒誠憲一行匆匆趕來,照麵就見到這麽一副光景。
    城門口,領民們圍著議論紛紛,陸遠纏著荊棘,上身斑斑血跡。
    欒誠憲是見過世麵的大貴族。
    但這架勢他真沒見過,一時愣住不知該說什麽。
    陸遠見正主來了,便走上前,將一根荊條送到欒誠憲手中。
    “郡守大人,我是戰爭修士陸遠。”
    “前日因欒清迪阻撓救援災民,我腦子一熱將其斬殺。”
    “現在深感懊悔,請郡守大人責罰!”
    說完,陸遠亮出後背,示意欒誠憲隨便打。
    欒誠憲拿著荊條的鞭子,足足愣了幾秒鍾,直到他看到一旁池小傑手上捧著的使節綬帶。
    他一個機靈,恍然大悟,當下明白過來陸遠此舉的深意。
    “嗨呀!陸使節你這般折辱自己做什麽!”
    “快拿下來!”
    欒誠憲不僅扔掉手中的荊條,還親手將陸遠把身上的荊棘解開。
    這陸遠可不答應了。
    “郡守大人,萬萬不可!”陸遠大義淩然道,“我腦子一熱殺了欒清迪,該怎麽罰,就怎麽罰!豈能因為我是華族使節,就網開一麵?”
    欒誠憲三兩下將陸遠身上的荊棘解下,狠狠仍在地上,還踩了幾腳。
    “欒清迪為禍鄉民,作惡多端,我早先就讓人將其捉拿歸案,隻是被這大雨耽擱。”
    “陸使節殺得好,除了我一塊心病,何罪之有?哈哈哈哈!”
    說到這裏,欒誠憲威嚴的掃視圍觀的領民:“你們說,陸使節殺了欒清迪,有沒有罪?”
    圍觀的領民大聲喊道:
    “無罪!”
    “無罪!”
    “郡守大人英明!”
    欒誠憲撫須嗬嗬一笑,對陸遠道:“你看,就算我想治你的罪,大家都不答應啊。”
    “陸使節,還請到府上一敘。”
    “好吧,請!”陸遠勉為其難的披上衣服,好像沒被鞭子抽一頓不快活似的。
    欒清標和池小魚人都看傻了。
    所以到底發生了什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