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回 青山大陣
字數:5451 加入書籤
“為師有要事去做,即便說與汝聽,徒增汝煩惱,於事無補。不若不知。”
“附耳過來。”
天辰子湊了上去,璿璣子把地仙成就之法傳授了給他。並讓天辰子原地打坐,按照仙法要訣習練。數個時辰後,璿璣子點點頭,說道:“地仙成就法,於此間甚為困難。非心法要訣難以習練,隻因天地玄黃之炁,於此間已是所剩無多。吾於七載前,於青山六峰辟六洞天,拘三千大山玄黃之炁入內,供汝六位師兄修煉之用。”
“汝可持此飛劍,進出天樞洞天。天樞洞天,乃汝大師兄天樞子修行之地,玄黃之炁最是濃鬱。”璿璣子說完,向天樞子一招手,天樞子懷中的飛劍輕飄飄飛了過來。
“天樞子已入地仙之境,可騰雲駕霧,無需飛劍。”
“恭賀天樞師兄!”,“恭賀天樞師兄!”眾人紛紛向天樞子祝賀。
“太玄隻可淩空飛渡,不可騰雲遠去。亦可禦飛劍遠行。天辰,為師已傳汝玄天飛劍之法。汝已入太玄,今日可習練禦劍之法。附耳過來。”璿璣子向天辰子說道。
如此這般,璿璣子又教授了天辰子禦劍之法的心法要訣。
約莫三日後,天辰子勉強能夠運劍指掐劍訣禦飛劍。飛劍晃晃悠悠的飛來飛去,十丈之內,目及之處,可以削花段葉,好不威風!天辰子一邊禦劍,一邊洋洋自得。與凡人刀劍不離手想比,這才是神仙手段!
璿璣子看在眼裏,頭搖了好幾次!怎能如此愚鈍!
又過了四日,天辰子禦劍時已是氣息沉穩,劍去似流星。一裏之內,來去自如,削竹段木已不在話下。
第八日,璿璣子將天辰子叫至麵前。
“天辰,汝已學得玄天飛劍之法,日後好生習練。因汝真元不足,不可禦劍飛行。可於天樞洞天修煉,待得真元充盈,自可禦劍飛行。今吾再傳汝禦劍飛行之法。天樞子飛劍名曰‘離樞’,乃是采用異星之物煉就,禦訣之後,可長可短。長可盈丈,短可二寸。”
璿璣子說完,就把玄天禦劍術傳給了天辰子。因天辰子無法馬上習練,隻得牢牢記住禦劍術要訣,指訣。
“天辰,汝且記住,此間玄黃之炁太過稀薄。吾傳汝之仙家術法,不可傳於後世弟子。否則強加習練,無異於加害他人性命。汝可將吾傳授於汝的青山劍法,輕身功法稍加變通,傳於後世。此亦乃太玄之下功法,與玄天劍術,禦氣乘風之法一脈相承。”
說完,璿璣子冥神片刻,又道:“汝若幸得地仙之境,可傳仙門衣缽與機緣之人。”
“為護青山宗,吾再啟一陣。”璿璣子說完,自中天殿騰雲飛入百丈空中,七位弟子隨即跟上。天樞子自是騰雲而起,六位師弟無不羨慕有加。天辰子隻能禦氣乘風,緩緩升入空中。其餘五位師兄則是禦劍飛至璿璣子身後。
待得七弟子皆已散於璿璣子身側,璿璣子說了聲“起!”,把七位弟子向高空拉去。眾人隻聽得身邊風聲呼呼作響,須臾便去地數千丈!大青山七個山峰看起來像是拳頭大小。其餘六位師兄還好,早就習以為常。唯獨天辰子第一次“飛”這麽高,早已是目眩之至。心想,師傅真厲害啊!
到得數千丈的高空,璿璣子說聲“雲來”,本來是萬裏無雲的晴天,隻見滾滾黑雲自四麵八方奔湧而來,不消片刻,便層層浮於眾人腳下,綿延數百裏!不僅僅遮住了大青山山脈,還把附近的幾個山脈遮掩了個嚴嚴實實。
“為師要布青山大陣,未免凡人驚駭,吾布雲遮掩。眾弟子且看好,此乃天仙法術,可移山填海,再造洞天。”
說完,璿璣子在高空中左手掐訣,右手一張,隻見右手變的遮天蔽日,生生遮住了青山宗百裏方圓之境。巨掌一抓,隻見無數青黃氣流自各個山峰、樹林、河流迅速匯入巨掌。
巨掌一翻,隻見青黃氣流匯而成團。此團約有百丈方圓。
璿璣子左手打出無數指訣,隻見無數的繁雜天篆金文飄入氣團,氣團內瞬時出現數千飛劍!飛劍一現即隱。眾人似乎還在氣團中看到了屋舍建築。末了,璿璣子口喝一聲“收!”,氣團迅速變小,直至僅餘寸許大小!
璿璣子收回右手巨掌法相,手掌向上,掌心上懸著這顆湛藍之色的氣丸。
“這就是天仙之能!”七個弟子已是目瞪口呆半晌。饒是跟隨璿璣子數十載的六個弟子,也是第一次見這種天仙術法!更不用說完全沒見過世麵的天辰子!
璿璣子反手向下,青綠色氣丸徑直向下快速飛至青山宗山門,隨即隱入山門牌匾之中。
布陣完畢,璿璣子淩空俯身,見本就冬月中的數百裏山脈,被一頓抽取玄黃之炁後,更顯頹勢。於是說聲:“雪來。”隻見數百裏方圓的烏雲,瞬間下起了鵝毛大雪。
……
大青山山脈,林晨的父親:“咄咄怪事!這已是冬月裏。前些時日,電閃雷鳴瓢潑大雨;今日本是晴空萬裏,霎時便烏雲密布,還下起了鵝毛大雪,比往年是早了不少哩。”
……
“此間事了,為師去了。天辰好自為之!”
“七峰皆洞天,機緣至可啟。
欲循吾蹤跡,東行一萬裏。”
說完,璿璣子向著天辰子輕輕一推,天辰子便迅速的向地麵飛去,及至離中天殿百丈高下,天辰子逆轉真元,穩於空中,抬頭看向千丈之高的師傅七人。璿璣子見天辰子穩住身形,便和六位弟子急速升入高天萬丈,逆著罡風,向東疾飛而去。
……
都走了。
來的時候神秘,去的時候匆匆。
天辰子唏噓自己,不知前世修了什麽樣的福,讓今世的自己遇到天仙師傅,神仙師兄。學了一身的仙家法術,長生訣竅。還留給自己洞天福地,供自己繼續向地仙之境努力。洪福齊天呐!
對了,還留給了自己一個青山宗宗門!想想就頭疼,一個人,一個宗門。這是什麽畫麵!這要傳多少代,才能壯大宗門。
先不管了,去看看四年未見的老爹老娘。
想到這裏,天辰子在半空中禦氣乘風,淩空飛渡,輕鬆越過了一個山峰。飄搖八裏,落地之後,又是一次聚炁提身,淩空飛渡……好一個神仙手段!
待天辰子看到自家庭院,收炁墜形,輕飄飄降落在門前。整理整理衣裝,讓自己看的正常一些。
“爹娘,我回來啦!”
……
天辰子在家裏一住就是三個月,晚上偷偷打坐。白天和爹娘勞作。一入玄門深似海,今生今世都未必能再見父母幾次。能好好陪陪就好好陪陪。
三個月後,天辰子回到山門。
天辰子將落滿灰塵的中天殿好好打掃一遍後,提氣升空,淩空飛渡,幾個起落就到了天樞峰石拱門前。
天辰子從懷中取出飛劍,按照師兄告訴自己的方法,持飛劍靠近石拱門上的字跡,光線反射之下,石拱門上的字迅速液化、旋轉,既而出現一團大霧。天辰子朝著大霧內的石拱門走了進去……石拱門外的大霧隨即消失,仿佛什麽事情都沒發生過一樣。
天樞洞天內,天辰子運轉玄功,隻覺雄渾的玄黃之炁自百匯和八萬四千毛孔進入體內。比在外界濃鬱了不知道多少倍。好一個仙家福地!
自此,天辰子在前十年內,不斷往返於中天殿、天樞洞天。慢慢的,天樞洞天被他逐漸添置各種鍋碗瓢盆、生活起居用具。有時候修煉起來十天半月不出去,不出去不要緊,但總要吃飯。於是慢慢在天樞洞天內修葺了糧倉,儲存一些糧食,供長居此地時食用。
十年後,天辰子已是三十上下。太玄之境已是相當穩固,飛劍可飛行七八裏遠,玄訣念動,飛劍可長至一尺。但仍舊無法禦劍飛行……
罷了,慢慢來。先去把宗門光大起來。
於是,天辰子下山物色徒弟。
又過了十年,天辰子已是收徒七人。
七人除了平日裏修煉師傅傳授的《七星劍陣》、《風行術》,就是在青山宗東側開墾良田。十年下來,已是開墾了百畝之多。豐衣足食自是綽綽有餘。每遇災荒,便將剩餘糧食送給山下的村民。久而久之,便有村民感恩戴德,上山主動幫著種糧,減輕八人的負擔……
良田慢慢變多,佃人也有不少。天辰子便想進一步壯大宗門,修一座藏經殿,搜集收藏天下的各類道藏。
數載之後,在附近村民的大力幫助下,藏經殿得以建成。數十本不同朝代的道書收藏於內……
又是幾載過去了。弟子們都已經長大成人,盡得《七星劍陣》、《風行術》真傳。雖比不上玄天飛劍、太玄禦氣乘風的仙家術法,但對於凡人來說,已是登峰造極。
仙凡終是有別。天辰子此時已是年近半百,雖然聽師傅說過,太玄境可壽百五十。但百年之後呢?又是一抔黃土?想想璿璣子師傅、天樞子大師兄的仙家手段,就覺得神往。此生不入地仙,自是不甘!
天辰子決定在天樞洞天閉關,以圖地仙之境。
於是把陽明等弟子叫到跟前。
“陽明子,為師收汝等為徒已是十載之久。汝等已盡得吾真傳。有些宗門之秘,吾今日口授汝等——”
“青山宗非吾所創,乃是璿璣子祖師。”
“璿璣子祖師,曆八荒數載,至古蜀三千山脈止,觀天地玄黃之炁盈,乃喜。行至青山,山有七峰,暗合中天北鬥之局。遂結廬而居。曆十餘載,收徒七人,始建中天殿。殿成,璿璣子攜六徒訪九州未歸。唯餘吾鎮守天權。”
“二十餘載,如白駒過隙,倏然而過。幸不辱祖師之命,吾拓良田,修經殿,收弟子,傳道統。”
“如今萬事已備,吾欲循璿璣祖師之誌,訪九州。”
“今日,吾傳掌門之位於陽明子,望汝等鄉田同井,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以圖光大青山宗門,不負璿璣子祖師之托!”
手機站全新改版升級地址:.,數據和書簽與電腦站同步,無廣告清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