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二章 出發
字數:3990 加入書籤
楊興武在與韓文靜和胡誌華兩人約定好之後的碰頭會事宜後,這才各自分開。
3月22日,周五。
下午四點,放學後,龔良玉風風火火地走進了教室,站到講台上,朝著同學們喊道:
“同學們稍等一下,獎學金的事情已經下來了,我剛剛領了獎學金回來,現在耽誤大家一會兒時間,我給大家發一下。”
世經係的學生們聽到這話,走了幾步的學生,紛紛坐回原位。
龔良玉等到同學們都坐下,這才繼續開口:
“多謝各位同學們的配合,現在我念到名字的同學到講台前領一下獎學金。
楊興武、劉躍華、孫俊才、張勝男、陳仁軍、林誌遠。
讓我們恭喜以上這六位同學,其他同學們要以此為榜樣,繼續努力!”
聽到輔導員話的同學,紛紛來到講台跟前,各自從龔良玉手裏接過一個信封。
龔良玉把六個信封依次發給六人後,又讓楊興武幾人站在講台上,麵向一眾同學。
“這次沒得獎的同學們,不要氣餒,這學期追趕上來就好,獎學金每學期都有,年度獎學金會更高。
希望同學們可以向楊興武、劉躍華他們幾人為目標,努力追趕。
事實證明大家都眼光還不錯,選出來的三個班幹部學習成績都不錯,你們幾位也要再接再厲,再創佳績!”
龔良玉的話音落下,教室裏響起一陣熱烈的掌聲。
楊興武和劉躍華等六個拿到獎學金的同學們,紛紛表示會放平心態,繼續努力學習。
龔良玉看到這一幕很是滿意。
“好了,事情說完了,你們就下課吧!我走了。”
龔良玉說完,朝著同學們揮了揮手,轉身就離開了教室。
楊興武拿上信封,回了坐位,打開信封拿出來看了一下,12張嶄新的大團結漏了出來。
林誌遠和孫俊才也是如此,隻是錢的數目不同。
身旁的幾個學生羨慕不已。
張衛軍和馮國良與魏東升三人互相對視一眼,點點頭。
“咳,哥幾個,這得獎了不得慶祝一番?”
“是啊!”
“今兒可是二月二呢!這日子吉利!”
楊興武聽到三人旁敲側擊的話,看了看孫俊才和林誌遠,先前幾人也有商議過這個事情。
三人也沒小氣,當即大手一揮。
“行,二月二,龍抬頭!我們仨請個哥幾個理發,晚上咱們下館子,之後再去澡堂搓澡,咋樣?”
“好!”
“大氣!”
“夠意思!”
張衛軍和馮國良幾人見目的達成,拉著幾位舍友回了宿舍。
二月二理發的人非常多,在北方習俗裏,一般正月是不理發的,二月二又是個好日子。
這天剃頭匠的手基本停不下來,一天的生意基本就能低得上往常半個月的,這一天是剃頭匠們又喜又怕的日子。
……
楊家莊,村子後邊的山坡上,已經蓋起來的好幾座雞舍。
老母雞已經在雞舍裏抱窩了。
楊建國帶著農技站的沈師傅,觀看老母雞抱窩。
楊建國對於養雞場很重視,對於楊興武的建議也全盤接納。
過了正月十五,他就去鎮上求助,在鎮上和縣裏的幫助下,農技站派來個老師傅指導楊建國他們建雞舍。
二月開始孵小雞,等到二月底小雞出殼後,天氣就暖和多了,天氣暖和,再加上食物開始充足,春雛的小雞的成活率也比起其他季節的小雞高上不少。
一般春雛也是村裏人少有的讓老母雞孵蛋的季節。
養雞場的雞和普通的家養走地雞還是有所區別的,因為養殖密度比較大,各方麵都要更加小心。
雖然楊家莊的養雞模式,與在家裏養殖差不多,畢竟大半個後山都是養雞場的場地,足夠它們活動了。
但是因為數量過多,也要注意疫病防治。
在老師傅的指導下,楊建國先是向參與養雞場投資的鄉親們,每家收了一隻老母雞和十五隻雞蛋,又每家收了十塊錢。
雞舍這幾天已經建好,老母雞昨天就已經進去孵蛋。
本次的雞苗也不多,一共45隻老母雞,675隻有精蛋。
21天後就能知道孵小雞的數量了。
到時孵出來的小雞,全部是養雞場的第一批雞苗。
按八成的出殼率,有能有個五百多隻小雞,就算成功。
楊建國懷著忐忑的心情,等著老師傅的檢查。
過了好一會兒,農技站的人檢查完之後,這才走了出來。
楊建國看到後連忙招呼。
“沈師傅,怎麽樣?”
“現在還看不出來,過幾天我再來看看!”
“也是,這才剛孵了一天多,那啥?沈師傅,今兒是二月二,家裏剛煎的雞蛋饃,走,回家吃口飯!”
“不了,我還得回縣裏,過幾天我再來,你們這個養雞場縣裏聽說後,也是大力支持,你們也知道,城裏的雞蛋一直缺貨。等你們養的雞下蛋了,可要多賣點給縣裏。”
“沈師傅,你這說的什麽話?俺們養雞不就是為了賣錢嘛!等小雞下蛋了,我到時提一籃子給沈師傅嚐嚐!”
“中,那我可就等著了!”
“沒問題,這些天還要麻煩沈師傅了!”
“應該的,咱都是互惠互利,你們這個如果成功了,以後我也能以此為研究寫篇文章,到時候推廣開去,雞蛋緊缺的問題應該能緩解不少!”
楊建國聽了這話很是開心,熱情地帶著村委會的人送走了沈師傅,臨走前又送了一兜子雞蛋。
村委會的人看著沈師傅走遠了,這才小聲嘀咕起來。
“建國,誰家沒養過雞啊?咋還請個人過來,多費錢啊!”
“嗐,你當我想?你們也知道,養雞容易得病,咱們自己養都容易死,養這麽多,萬一的得病了不死的更多嗎?
咱們雖然會養雞,肯定不如那些養雞專家懂的多,現在送幾個雞蛋,以後這幾百隻雞,一天下的就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