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六章 全國第一個教師節
字數:3928 加入書籤
楊興武和趙曉雅漫步在校園裏隨意地聊著天。
“明天你可有得忙了,回去早點休息,有空可以嚐試一下我說的那個寫文章思路。”
“我知道,對了,你們給老師準備的什麽禮物?”
“我跟班長還有團委商量了一下,拿班費給各科老師一人買了個搪瓷杯,餘老師他們的搪瓷杯都掉瓷了,換個新的剛剛好。你們呢?”
“我們係的學生寫了詩歌和文章來讚美老師,又在校園裏采了幾朵鮮花紮了幾個花束,倒是沒花錢。”
“還是你們有格調!”
楊興武聽到這話瞬間覺得自己準備的禮物庸俗了許多。
“送什麽都是心意,沒必要分個高雅與否。
好了,我要上樓了,你也快回去休息吧!”
趙曉雅說完朝著楊興武揮了揮手,轉身走進宿舍樓。
“好!”
楊興武目送女友進了宿舍樓,這才向著宿舍走去。
明天是9月10日教師節,今年的教師節有點特殊。
這是我國的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教師節。
在今年1月21日的時候,我國通過決議規定自每年的9月10日起作為我國的教師節。
而今年是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教師節,這幾天全國各地都在準備著慶祝活動,他們京大也不例外。
教師節的設立,肯定了教師們為教育事業作出的貢獻。
以前也不是沒有教師節,但是日期變化比較多,剛建國時曾繼承滬市教育屆的之前倡議的以6月6日作為教師節,各地可自行舉行慶祝活動,結果沒兩年又把教師節合並到了五一國際勞動節裏。
前年還有人倡議要以馬克思的誕辰5月5日為教師節。
直到今年1月21日,決議通過9月10日作為我國的教師節,一直沿用至今。
除此之外,比較有名的就是以孔子誕生日——9月28日作為教師節。
目前港島以及對岸的同胞都是以孔子誕辰作為教師節,港島回歸後改回9月10日為教師節。
麵對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教師節,各大高校都是熱情無比。
第二天教師節,各大報刊刊登了國家發出的《致全國教師的信》,全國各地舉行隆重的慶祝大會,在教師節期間20個省市共表彰11871個省級優秀教師集體和個人。
京大大飯堂,學校召開了教師表彰大會。
各院係派出學生代表踴躍參加,大飯堂自前年修繕改為固定座位後,如今隻能容納兩千多人,京大本科的四個年紀再加上研究生,超過了一萬人,每個班級隻有近三分之一的人去參加,其他的學生則齊聚學校操場等著學校的慶祝活動。
大飯堂上掛起了喜慶的橫幅,校長丁世鈞致辭。
“各位敬愛的老師,可愛的同學們,今天是我國第一個教師節,讓我們給辛苦了一年的老師們,致以最誠摯的問候!”
丁世鈞話音落下,大飯堂裏掌聲如雷。
趙曉雅帶著校刊的同學,拍照記錄。
今天的主角都是老師們,丁世鈞致辭過後,就開始了對教師進行了表彰。
隨著一位位接受表彰的老師們走上講台,台下的掌聲就沒斷過。
楊興武看著這一幕羨慕不已,他也曾當過幾年老師,哪裏有這樣的待遇,不過就動機而言,他選擇當老師不過是為了上岸,混個安穩的編製,畢竟他那個時代的師生關係,堪比醫患關係。
比起現在的老師他確實差了太多。
“怎麽沒看到餘教授他們?”
林誌遠看了半天,發現沒有自己學院的教授,頓時有些納悶兒。
“餘教授和林教授他們去了大會堂,國家在那邊對他們進行表彰,中午就能回來,到時可以趕上在操場上的慶祝。”
龔良玉聽到學生們的議論,連忙解釋起來。
聽到這個解釋,學生們放下心來,認真地參加著表彰大會。
中午,接受完表彰的老師們回到學校,京大在操場上舉行了盛大的慶祝活動,學生們舉著“教師萬歲”四個大字,慶祝首個教師節。
下午,慶祝活動結束後,楊興武和劉躍華還有張勝男三人帶著本專業的同學去看望各科老師。
想到昨晚的事情,楊興武找到劉躍華和張勝男。
“咱們光送搪瓷杯,是不是不太好?”
“都這時候了,你還有啥想法嗎?”
劉躍華聽到這話有些無語。
“那啥,讓勝男帶著女生紮幾朵花送給老師吧?”
“咱們係的老師大都是大老爺們兒,送這個合適嗎?”
劉躍華聽到這話,有些遲疑。
“興武這主意不錯,既然男老師比較多,女老師咱們送花束,男老師就一人送一朵花!”
“也行!”
楊興武聽到這話點頭同意。
三人拿定了主意,張勝男帶著女生去學校裏摘花。
做完這一切後,眾人這才浩浩蕩蕩地向著學校家屬樓走去。
隻是可惜了學校裏的鮮花遭此毒手。
……
洛市專區,王槐仲站在主席台上說道:
“獲得本市優秀教師稱號有三川市第六中學的徐文化和棲鳳縣張村鎮的楊修文楊老師,徐老師從事教師二十多年以來,兢兢業業,桃李滿天下。
楊修文楊老師,從事教育行業四十多年,為學生們啟蒙,教導出來的學生數以萬記。
其中最有代表的學生就是去年奪得全國理科狀元楊興武同學。
楊修文老師是楊興武同學的啟蒙老師,徐文化老師是楊興武同學的高中老師。
楊同學的成績大家有目共睹,去年以理科全滿分的成績考入京大,曾在咱們市裏打馬遊街。
今年三川市的狀元筆記更是傳的神乎其神,說一句洛陽紙貴也不為過。
在徐老師的培養下,三川市六中的高考成績更是超出了去年一大截,讓我們歡迎徐老師和楊老師上台領獎。”
主持人的話音落下,台下掌聲如潮,參會的人伸長脖子都想要看看這位大狀元老師的廬山真麵目。
徐文化和楊六指聽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