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二章 理科生的愛情(7K求訂閱)
字數:14618 加入書籤
楊興武聽著趙曉雅的叮囑,當即點了點頭。
“放心吧!我有分寸的。”
“你知道就好,你這個相機剛用了一年多,還是新的,再買新的也是浪費!”
“嗯,我知道的。”
楊興武點了點頭,指著山下的漫山遍野的紅葉說道:
“你看這裏的風景獨好,坐在這塊石頭上往下看,頗有一種萬山紅遍,層林盡染的感覺。
小時候讀到沁園春的時候,還有些不太理解,如今坐在這裏,看著山下漫山遍野的紅葉,現在可以體會到領袖當年的想法了。”
趙曉雅順著楊興武手指的方向看了過去,時值深秋,香山的樹葉紅了大半,坐在峰頂向下望去確實有種萬山紅遍,層林盡染的意境。
“確實!若非已在詞牌中寫了地點,不知道的還以為是在香山寫出來的呢?
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書生意氣,揮斥方遒;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糞土當年萬戶侯!
光是朗誦出來就知道那是有多麽崇高的理想!”
趙曉雅說到這裏有些憧憬起來。
“那確實是個璀璨的年代,好在苦難已經過去,國家正在大踏步地發展,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責任和使命。
在時代的浪潮之下,我們也會承擔起我們的責任,正如沁園春雪所言: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楊興武聞言感慨萬千,來到這個時代一年多的時間,他看到了太多的黑暗,也見識過不少光明,心態轉變以後,他也算是融入了這個時代,承擔起自己應盡的責任。
趙曉雅聽著楊興武的話,盯著楊興武看了好了一會兒。
察覺到女友的目光,楊興武問道:
“怎麽?我臉上有土嗎?”
“感覺你變了。”
“哪裏變了?”
“從裏到外,從氣質到心態,感覺你變化蠻大的。”
趙曉雅說完目光炯炯地看向楊興武。
“那你說這種變化是好是壞?和你原先的設想有沒有太大的落差?”
“說不上來,可能是好事兒吧!”
趙曉雅聽到楊興武的問題,想了想說道。
“哦?何以見得?”
“還記得五月份的采訪嗎?”
“當然,說起來那時咱們第二次正式相識呢?第一次是你跟李學姐來經濟樓找我!”
楊興武說到這裏,想起兩人之間的事情,不禁有些感慨,兩人結緣於圖書館,上半年若非自己突然離開去了羊城,或許還能更早相識吧!
不過也正因為他去了羊城,才有了後續的采訪。
如此看來倒也算不得是件壞事兒!
“還記得那時候的你,自信從容,仿佛一切都盡在掌握當中,意氣風發!”
趙曉雅聽到這話笑了笑,說起了當時的感受。
“我有這麽好?”
楊興武聞言有些驚訝!
“是啊!當時的你意氣風發!李學姐還一直誇你呢?
可惜再見你的時候,你就像變了個人似的,判若兩人,變得有些頹廢,你還記得當時我問你的理想嗎?”
楊興武聞言笑著點了點頭。
“當然!我希望有間房子!”
“是啊!誰能想到全國大狀元的理想,居然隻是想有間自己的屋子,想必隻要說出來就能笑掉不少人的大牙吧!
好在軍訓結束後,你的心態轉變了不少,特別是慰問完老山的戰士後。
如今的你,自信從容之外,又多了些許的張揚!
聽到大氣磅礴的詩詞,換做以往的你,可能會讚賞幾句。
如今的你居然喊出了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和責任。”
“時代在進步,社會在發展,故去的人固然很優秀,但那已是過去。
未來還要向前看,落後就要挨打,並不是說說而已,清朝之前的國家那麽強盛,萬邦臣服!
清朝繼承大統落後了,還不是在列強的槍炮下崩潰!
先輩們完成了自己的使命,新時代的我們自當秉承先輩遺誌,建設我們的國家。”
“是啊!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
這是我們的時代,也是我們的使命!”
兩人說完相視一笑。
在山頂休息了好一會兒,這才下山。
楊興武率先爬下香爐峰,再轉身接應趙曉雅。
下了山峰後,兩人又在山裏轉悠了起來,香山靜宜園,是清朝“三山五園”中的一山一園。
靜宜園合共二十八景,早已十不存一,早就被英法列強洗劫一空,如今勤政殿隻剩下個地基,玉華岫燒毀了,香山寺更是隻剩正殿前的石屏、石坊柱、石階、石礎。
隻有寺內的娑羅樹歌碑、聽法鬆、寺前的知樂濠等尚保存完好。
看著滿目瘡痍的香山,兩人的心情沉重不少。
“咦!楊同學、趙同學還真是巧啊!沒想到在這裏碰到你們了,你這是來賞紅葉嗎?”
楊興武聽到聲音,抬頭看到迎麵走來的張小冬。
“是啊!你也是嗎?一起逛逛?”
楊興武大大方方地邀請道。
“我是來寫生的,現在正是香山紅葉的最佳觀賞期,我們油畫係今天都來了,一起作畫!楊同學和趙同學要不要來看看?”
楊興武聞言看向了身旁的趙曉雅,看到趙曉雅點頭,這才開口:
“好啊!正好去看看各位同學們的大作!”
“楊同學過獎了,我們隻是來找找靈感,借此機會順便看看這一個多月來的訓練成果,順便還能躲躲清淨!”
張小冬聽到楊興武誇讚,連忙擺了擺手,帶著楊興武和趙曉雅往畫畫的地方走去。
“張同學怎麽回事?學校不是清淨的地方嗎?怎麽跑到山裏來躲清淨了?”
楊興武和趙曉雅聽到這話疑惑不已。
“前幾天有關你的報道一出,我們學校就成了香餑餑,天天來拜訪的各種企業不少,話裏話外都是讓我們幫忙畫油畫的。
靳老師他們不同意,結果弄的很不愉快,前兩天好不容易妥協了,貿易團臨時招募了幾十個有繪畫基
礎的人,讓靳老師他們幫忙培訓,教學進度都有些受到影響,這不今天一大早,詹老師就帶我們來這裏躲清淨了麽?”
楊興武聽到這話有些尷尬。
“抱歉!張同學,沒想到會給你們帶去困擾,我本來打算等過幾天錢到賬後,就去給你們結算尾款,沒想到還有這檔子事兒!”
“楊同學不用如此,靳老師他們說這事兒不怪你,隻能說外匯動人心,這才讓不少人動了歪心思。
何況你不說,別人就不知道了?有些事情是躲不掉的。”
“話不能這麽說,如果我當時不提你們的話,估計你們也沒這麽快被找到,更不用來此地躲清淨!”
楊興武聞言有些自責。
“楊同學不用如此,現在已經有了妥善的辦法,熱鬧一陣子,我們就能恢複到原來的樣子。
到了,這就是我們畫畫的地方。”
張小冬帶著楊興武和趙曉雅,來到一處山穀,黃櫨樹葉在陽光的照耀下顯得正紅。
張小冬帶著楊興武和趙曉雅兩人參觀眾人的畫作。
畫布上的紅葉色彩對比明顯,楊興武看著畫布上若隱若現的山頭,以及不少紅葉的油畫問道:
“張同學這是誰的畫?感覺很有意境!”
“是嘛?你想到了什麽?”
張小冬聽到楊興武的話來了興趣。
“萬山紅遍,層林盡染!”
“不錯!這幅作品就是《萬山紅遍,層林盡染》,李老師曾用水墨畫創作過,莪用的是油畫!”
張小冬為兩人解釋著。
“看來張同學這是要走出自己的路了,恭喜恭喜啊!”
“是啊!這色彩對比這麽明豔!”
“哈哈!兩位同學過獎了。”
張小冬聽到兩人的誇讚很是高興,熱情地給兩人講解眾人的畫作,三人聊了許久這才分別。
告別張小冬後,楊興武帶著女友下了香山,出了東宮門,一路下山走到了植物園。
植物園就在香山腳下,建立於56年,其規劃麵積400公頃,東西向最大距離約3.5千米,南北向最大距離約2.5千米。
此時的植物園還沒有科普館和溫室館,植物園內的丁香園和木蘭園建成比較早,桃花園建成於前年,這三個園花期已過,至於月季園和梅園都還沒影兒呢,倒是竹園已經建成了不少。
楊興武和趙曉雅兩人走在植物園裏看著有些蕭瑟的場景,覺得有些單調。
好在植物園除了植物以外還有曹雪芹紀念館,是前年四月剛剛對遊客開放的。
據說此地曾是曹雪芹著書之所,特地在此建立了紀念館,曹雪芹紀念館是一排坐北朝南的清式平房,占地麵積約3000平,建築麵積300平方米。
館藏主要有與曹雪芹身世相關的文物,曹雪芹一家與正白旗村有關的文物,以及名著《紅樓夢》所描述的實物仿製品等。
楊興武對於《紅樓夢》了解的不多,大多數時候都是趙曉雅在一旁講解,兩人一邊看一邊參觀。
“據說《紅樓夢》要拍電視了,你知道嗎?”
“聽說過,隻是沒有太在意。”
楊興武聽到女友的問題,87版紅樓夢他本來就不感興趣,了解的自然也就少,倒是賈母的那番對於才子佳人的諷刺,寫盡了對落魄文人的自我意淫和譏諷!
“我倒是有些期待電視會拍成什麽樣?”
趙曉雅自顧自地說了一句,眼看楊興武不太感興趣,也沒再深入談這個事情,兩人簡單地參觀了一番紀念館後就離開了。
離開曹雪芹紀念館後,兩人又在植物園裏逛了起來。
寒秋時節,植物園裏萬物凋敝。
說起來植物園裏沉眠了不少知名人物,京劇大家梅蘭芳,大軍閥孫傳芳,以及梁啟超,還有雙清別墅的主人熊希齡等人。
前麵三個都是比較大的墓園。
楊興武和趙曉雅一路看一路參觀,來到了梁啟超墓。
此墓是我國著名建築學家梁思成設計。
墓園背倚西山,坐北朝南,北高南低,東西寬約90米,南北長約100米,麵積4300平。
四周環圍矮石牆,墓園內栽滿鬆柏。
墓是梁啟超和夫人的合葬墓,碑前有供台,兩側各有一段帶雕飾的直角形襯牆。
墓碑、墓頂及供台襯牆,均為土黃色花崗岩雕築而成,前後連接,渾然一體。
楊興武和趙曉雅參觀了一番墓園,又來到了西邊的林地,逛了起來。
“他的少年中國說現在讀來猶自振聾發聵!”
“是啊!確實寫的不錯,特別是那句少年強則國強!”
“那你覺得他提倡的一夫一妻怎麽樣?”
趙曉雅說完看向了楊興武。
“提議不錯,可惜他自己都遵守不了。”
“心口不一的典範!”
“不過是雙標罷了!”
“什麽是雙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