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2章 一切的根源所在
字數:7251 加入書籤
做好一切準備後,契科夫開始用通訊器聯絡自家的彼得大帝。
覺得萬無一失的契科夫和格奧爾基根本想不到自己的一舉一動都在易雪的眼皮子下,所有的防禦和偽裝在易雪的麵前毫無作用。幾乎在契科夫和彼得取得聯係的同時,他們所有的交流都沒有任何隱藏地暴露在了易雪的麵前。
「契科夫?」
很快特製的通訊軟件另一頭被彼得接通。
知道契科夫在聯習之前會做好防護準備,通話中的彼得沒有什麽隱藏。
「陛下,西方軍區的計劃可能已經成功了。」
契科夫沒頭沒腦地說了這麽一句。
通話另一頭的彼得陷入沉默,很明顯他是理解了契科夫這句話中所隱藏的信息。
「你確定?」
片刻之後,彼得有些凝重的聲音再次響起。
「我很確定……」
契科夫將辰龍號生物檢測實驗室的發現簡略向彼得匯報了一遍。
「當年西方軍區傳送的那些士兵很可能沒有失聯,而是成為所謂的銀心文明。」
今天在看到巨型章魚胃袋裏出現屬於西方軍區企業的芯片後契科夫就得到了這樣的結論。
人工蟲洞計劃是北方軍區間諜在西方軍區獲得少數的絕密檔案之一,當初為了能讓這個檔案送到北方軍區,情報部整整犧牲了29名優秀的特工才做到。
原本北方軍區內部對於一個被西方軍區終止的項目卻記錄實驗成功抱有相當大的懷疑,很多情報部門的大佬都認為檔案裏記錄的成功隻是西方軍區掩耳盜鈴的安慰。
在以往獲得的西方軍區情報中,明明研究失敗的項目被冠以成功的名義也不少見,作為西方軍區的老對家北方軍區十分肯定但凡被西方軍區終止的項目最終的結果都是失敗。
失敗的的項目被標注成功,大部分時候都隻是好大喜功的西方軍區不承認失敗自我安慰的行為。
但是這一次在這個陌生的星球上的發現卻顛覆了這一觀點。
當年西方軍區的那個計劃很可能的確成功了,隻是不知道因為某種原因在實驗獲得成功的情況下依然被終止。
「嗯……你有什麽看法?」
彼得的話語中沒有什麽多餘的情緒,這讓契科夫無從判斷彼得是不在意西方軍區的這個研究還是已經知道了最終結果。
「按理說西方軍區如果實驗獲得成功,他們應該選擇聯絡被傳送到銀心的士兵確認實驗中的各項具體數據,再不濟也是加大後期的項目投入,爭取讓這個成果應用到軍事領域。
選擇在有成果的前提下終止實驗……這個成果必然是存在重大隱患的。」
契科夫按照自己對西方軍區的了解進行了分析。
「你說得很有道理。」
彼得也是讚同契科夫的分析。
讚同歸讚同,事實上人家西方軍區後麵的操作並沒有按照常規進行,這也是契科夫百思不得其解的地方。
唯一能解釋通的就是他剛剛分析的那樣,實驗結果存在嚴重的隱患,而且這種隱患嚴重到自大的西方軍區也不得不終止研究,忍痛接受項目初期花費的海量資金。
「他們的研究的確存在十分嚴重的隱患。」
契科夫好奇地詢問,「陛下,是什麽隱患?」
停頓了一兩秒後,彼得這才緩緩地說,「他們通過黑洞傳送走的人不僅被傳送到了2萬光年外的銀心,而且還被傳送到了200多年前!」
什麽?
饒是契科夫這樣經常接觸一些匪夷所思情報的人,在聽了彼得的話後也是滿臉的震驚。
房間內同樣聽到彼得所說的格奧爾基整個都傻掉了。
人類曆史上關於時空穿梭的話題從來就沒有消停過,但是在官方渠道的消息中所有明裏暗裏進行相關方麵研究的個人和組織都沒有突破性的成果誕生。
很多專業領域的人都覺得所謂時空穿梭隻是科幻小說或者是玄幻小說中提出的概念,現實中根本無法實現。
從來就沒有人想過這個概念竟然有朝一日成為現實!
整個消息宛如一顆重磅炸彈,炸得契科夫七葷八素找不著北,直接就在彼得麵前失去了表情管理,這一刻他的表情看著可不像彼得身邊的第一顧問。
彼得當初知道這個情報的時候表現也不比契科夫好到哪裏,對於契科夫失禮的表情沒有太過在意。
「200年前,那幫被傳送到銀心附近的士兵不知道用了什麽方法與西方軍區取得了聯絡,他們將200年後的一些前沿科技傳給了西方軍區,不然你以為西方軍區的科技水平為什麽會突然間領先其他軍區這麽多?」
等看到契科夫已經把之前的消息消化良好之後,彼得這才說出了後續的內容。
「當年西方軍區內部專門成立了織女星計劃,這個計劃應對的便是從銀心附近傳回的那些科技。
織女星計劃結束後,據說西方軍區和銀心那邊又配合成立了新的項目,可惜的時候那個時候我們這邊的人被西方軍區挖出來不少,新的計劃沒辦法探知……」
彼得收斂了激蕩的心神,「陛下,咱們這邊沒有進行類似的研究嗎?」
彼得有些遺憾地說,「類似的項目我們肯定是搞了,但是始終沒有辦法向西方軍區那樣利用黑洞的力量把人傳送出去……」
第一步都沒完成,北方軍區自然也更不可能同樣將人送回過去了。
當初為了這個項目,彼得可是將整個北方軍區最頂尖的科學家都聚集到了一起,打算項目成功後就將這些科學家全部送到過去,甚至在當時為這些科學家的消失都準備好了完美的理由,隻是項目失敗最終這些理由都沒有用上。
「西方軍區的人工蟲洞計劃成功後他們不是沒想過把更多的人送往過去,隻是不知為何他們的研究成果突然就失效了。
西方軍區也在最後徹底將所有的詳細數據徹底進行了刪除……」
正是因為人工蟲洞計劃的關鍵數據都已經被徹底清除,僅僅隻剩一個框架的檔案保密級別就沒那麽高了,這才是後來北方軍區的間諜能夠獲得這個計劃的根本原因。
不然按照原始計劃的保密等級,北方軍區的間諜連獲知這個計劃名稱的資格都沒有了。
另一邊。
易雪也是把易陽、柳青青等禁衛軍單獨留了下來。
在確認契科夫正在和彼得通話之後,她也將從西方軍區保密檔案中找出來的織女星計劃發送了大家。
結合契科夫和彼得的通話內容,趁著所有人都在看織女星計劃的同時,她又黑進了西方軍區的保密檔案從中找到了實際上同樣屬於織女星計劃一部分的啟明星計劃。
按照西方軍區實施的順序,首先開啟的是啟明星計劃。
易雪簡單整理了一下這個計劃的內容共享給所有人後進行了介紹。
啟明星計劃簡單來說就是一個尋找高等外星文明的計劃。
人類文明一直以來都致力於在銀河係中尋找高等外星文明。
從人類的腳步踏出太陽係之後,科學家就發現在銀河係中存在不少天然地可居住星球,這些星球上演化出了完整地生態體係,可偏偏就是沒有高等智慧生物的出現。
現在四大軍區所占領的星係中都存在這樣的天然宜居星球。
既然存在這麽多天然宜居星球,銀河係中存在和人類一樣的高等文明幾乎就是必然事件。
因為在主星上誕生了人類,這就意味著高等智慧生物的出現存在機率,以銀河係存在的數十億星係這個基數而言。隻要是存在機率的事件就是必然會發生的事件。
所以幾乎所有的科學家都堅信在人類以外的星係中存在和人類一樣的高等文明。
類似於啟明星一樣的尋找外星文明計劃在四大軍區都存在,頂多也就是各自尋找的方法有所不同而已。
別說官方組織了,就是在民間也有很多尋找外星文明的組織。
單從這一點上說,啟明星計劃倒不是什麽特別的計劃。
特別的地方在於啟明星計劃在200年前的某一日突然就收到了來自外星文明的信息。
關於這段在啟明星計劃中有非常詳細的記載。
故事的開始始於這個項目中的一個量子通訊器突然間失效。
這個量子通訊器那時主要是用於內部通信使用,對於一個完全沒有任何成果的項目,一個內部通訊器的失效並不是什麽太大的事件。
工作人員很快就為啟明星計劃更換的全新的量子通訊器,失效的設備也被設備組帶回去進行檢測。
畢竟都是公家的財產,設備的報廢是要寫報告的,報告中就要寫明設備報廢的原因。
工作人員對設備進行了例行檢測,奇怪的是他們發現損壞的並不是設備本身,而是用於通信的糾纏態量子。
簡單來說就是原本處於糾纏態的兩個量子突然間就解除了糾纏態。
從來都是因為物理上的破壞導致量子糾纏態的失效,曆史上從未發生過糾纏態的量子自己突然失效的情況。
隨著檢測的深入,工作人員驚訝的發現通訊器的其中一顆量子竟然重新生成了糾纏態。
這顆量子是和誰進行了糾纏?
負責檢測的工作人員一臉懵逼。
量子糾纏不是別什麽東西還可以用技術手段進行檢測,處於糾纏狀態的兩顆量子除非同步觀測雙方的變化否則根本無法從其中一顆追蹤到另外一顆。
頭大如鬥的工作人員將這一情況匯報給了項目高層。
可是一個技術上無解的東西,即便是項目高層來了也同樣是抓瞎。
這種十分罕見的情況讓量子通訊器意外保持了長時間開機在線的狀態,於是啟明星項目也就收到了來自銀心的信息。
經過幾輪溝通後,啟明星計劃的團隊終於確認了來自銀心的信息實際上200年後西方軍區某個實驗意外穿梭時間而來的人。
這種情況啟明星計劃肯定是第一時間上報給了西方軍區的高層。
於是接下來和銀心的聯係從啟明星計劃中被單獨剝離出來有了後來的織女星計劃。
「織女星計劃隻是一個開始,實際上西方軍區這些年和銀心的聯係一直沒有中斷,隻是在織女星計劃之後西方軍區又開啟了多個和銀心相關的計劃,織女星計劃才會終止。」
易雪將自己在西方軍區檔案庫裏找到的資料進行了合理的推測得出這麽一個結論。
可惜的是後續的很多計劃隻到今天仍在繼續,簡單的入侵這些正在進行的計劃很容易被西方軍區察覺,易雪是打算做好萬全準備之後再進入西方軍區進行探查。
聽完易雪的介紹,不管是易陽還是禁衛軍都被震住了,誰也沒想到西方軍區竟然玩起了時空穿越,要知道聯盟很多科學家都有預測,宇宙間的時間定律是無法打破的。
易陽很早就和係統探討過相關的規則,此時也是十分詫異地在詢問係統。
他若記得沒錯的話,係統曾說過一旦時間規則被打破對於整個世界而言都是一場無法阻止的災難。
「宿主,你以為這個世界的災難形成的根源是什麽?」
現在易陽他們已經摸索到了這個線索,相當一部分資料在係統這裏被解鎖,係統終於是可以和易陽討論一下災難的根源了。
易陽悚然一驚,係統這話的意思不要太明顯。
「統子,你的意思是整個世界的災難都是源自於西方軍區人工蟲洞的實驗?」
係統:「某種程度上來說你這麽理解也是沒有問題的。」
聽到係統的肯定後易陽大為不解,「西方軍區的這個實驗是5年前才搞的吧,跟當初prie文明建立沙盒的時間根本就不相符,怎麽會造成影響呢?」
時間法則之所以被稱為凡人不可觸碰的法則,這條就是最重要的一個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