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7章:白蛟之亂
字數:3815 加入書籤
孔瓊樓一事暫且告終後,齊凡真又沒回來,沈涼隻能是自己堅持日常練劍,此外便是教導陶喜讀書識字練箭。
至於要幫孔瓊樓辦的第二件事——將骨灰灑進東海,也算不上什麽難事,因為他本來這次出門,就是在這大炎江山之中四處遊曆,沒有非得要去的目的地,走到哪算哪,所以走一趟東海也無所謂。
什麽時候走?
那得聽齊凡真的意思,齊凡真說不收徒,不教他太多實質性的本事,那便在這位老前輩身上捋順了接下來的武道方向即可。
比如利用易筋經探尋適合自己的真氣走脈方式,便是沈涼在齊凡真身上汲取到的武道養分。
如此這般的話,憑沈涼的天生聰慧,再加上道胎悟性加持,想必也花費不了太長時間。
等把齊凡真願意教的東西全部學會,就是要離開小灣村的時候了。
此去東海,沈涼還有個小私心。
他的義姐秦月,及其麾下五萬朱雀營將士,正好奉命協防東境兩州邊疆之地。
原本沈涼就是想著,這一路走走停停,可以考慮有意識地往東境邊疆靠一靠,萬一碰巧遇上了月姐,還能一塊喝喝酒敘敘舊不是?
畢竟誰也不清楚四象營協防東南西北四大邊境的天子旨意什麽時候會有所改變,若是新帝打算就這麽延續下去,如無意外,沈萬軍恐怕也不會上奏要求撤回四象營。
四象營不回晉州,那就意味著四象營的將士們,這一年半載的都不見得能回一趟家鄉探親。
武修雖然能擁有比普通人更長的壽命,可壽命再長,也終究有限。
人生苦短,親友相聚不易,固自然要把握住每一次能夠相聚的機會。
……
大炎疆土廣袤,地大物博,百姓繁盛。
有人生活平靜,自然也有人水深火熱。
沈涼自小灣村之後,下一個目的地——東境邊疆。
也就是孔瓊樓希望魂歸之處的東海之畔。
論疆域劃分,這裏應屬於瀾州,乃九大異姓王——瀾王的封地。
不過這處海邊,距離幽州也不遠,日行不足百裏,即可跨過邊界,抵達幽州範圍。
廣袤無垠的大海近處,是一片古朝時期特有的、尚未受到太多“現代化垃圾”汙染的幹淨沙灘。
沙灘上立著一排排木架,架子上都是當地漁民們鋪開晾曬的漁網。
還有規格大小不一的漁船。
就像是小灣村的村民們,每年收入基本全靠種地一樣,秉承著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道理,這裏的大炎百姓,物質生活的支撐行當,便是出海打魚。
原本這廣闊海邊,漁村雖然不少,但仗著漁資豐富,倒也不存在彼此會產生惡性競爭的現象。
老百姓的生活,單純質樸,簡簡單單,隻要每年能混上一口飽飯,再有額外的銀錢,能進城走一走逛一逛,買點胭脂水粉,做點新衣裳,聽聽小曲,乃至逛逛花樓,便是再幸福知足不過了。
奈何。
就在不久前,這份多年如一日的寧靜,徹底被一個妖物打破了。
在它出現之前,所有漁村裏的男女老少,誰都不知道自己的家鄉此處,竟是還有這麽一個妖物在暗中修煉,等待時機禍亂天下。
在它出現之後,人們徹底認識到了人力的渺小脆弱。
那是一條不輸於黑鱗巨蛇的雪白蛟龍!
而且是真正意義上已經化蛟的存在!
也就是說,不管是修煉歲月還是其功力境界,都要比黑鱗巨蛇還高一個等級!
其實這種生靈,在大炎王朝所處的這個世界也是非常少見的,否則的話,鳳凰學院的鎮院之寶——龍骨,就不會存在那麽多年的爭議了。
包括鳳凰學院現任的院長薑雁秋以及諸多授教先生,她們也都是未曾親眼見過“活著的龍”,那龍骨說是龍骨,可怎麽證明它就是龍的骨頭,而不是其它某種大型生靈的骨頭?
由此,黑鱗巨蛇也好,東海白蛟也罷,無疑是間接證明了一點——
這個世界,的確是存在“龍”的。
隻不過一條蛇想要慢慢成了氣候化成龍,實在是需要太長太長的時間了,此外它們願不願意出來示人,能不能在此過程中不像黑鱗巨蛇那般出現意外,中止化龍之道,都是人們能否見到龍的影響因素。
想要滿足所有條件,見到一條活著的龍,同樣是難比登天。
可想而知。
當一條體型龐大,頭頂生出龍角雛形,甚至已然擁有飛天之能的“大蛇巨蟒”出現在現實生活當中的時候,東海之畔這些沒什麽見識的漁民百姓們,該是何等的震撼恐慌!
有道是——天塌下來有個高的頂著。
所以當這條白蛟“憑空出現”,並且性質惡劣到已經衝進村裏肆意妄為後,不知所措的漁民百姓們,第一反應就是逃命,不顧一切的逃命。
僥幸逃出生天的漁民們,第二件事就是報官。
官,就是他們認知中“個高”的存在。
怎奈,官也分三六九等。
臨近的城判府接到漁民報案,無不驚慌,城判大人吩咐了一些城衛組隊前去核查實情,可這一去,又是丟了不少人命。
後來城判府就把這件事書信一封,八百裏加急上報到了瀾王府。
瀾王幾乎沒作太多考慮,就派人又把朱雀將軍秦月請到了府上商議此事如何解決。
為什麽一上來就請求晉州沈字旗下的秦月相助?
是瀾王府無人可用麽?
當然不是!
放眼九州異姓王,哪個能是吃白飯的,任何一個王府麾下,都有用各種方式召集而來,坐鎮府中的能人異士。
按理說,瀾州是瀾王的地盤,出了事肯定不能讓秦月這麽一個外人先去處理,否則難免會顯得瀾王勢弱,挑不起異姓王的擔子。
可反過來想,同時也是瀾王的根本考量。
那就是沈家軍朱雀營,乃是奉先帝之命,前來協防東境邊疆的,東境邊疆出事,朱雀營難辭其責。
既是責任範疇之內,又能讓朱雀營先當炮灰,去探探那條畜生的虛實強弱,即便解決不了,也能直接削弱沈家軍一部分實力。
如此一石二鳥之計,何樂不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