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三十七章: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

字數:3975   加入書籤

A+A-


    薑龍胤的書房不大,但收拾得很整潔。
    一張老式寫字台,兩把藤椅,書架上整齊排列著《資本論》《政治經濟學》等書籍,牆上掛著中國地圖和世界地圖。
    薑龍胤從抽屜裏取出一包大前門,遞給李毅一支。
    李毅搖了搖頭拒絕之後,薑龍胤自己點燃了一支,吸了兩口後問道:“妹夫,你這次來鵬城,有什麽感覺?”
    “變化很大,看得出你們領導班子是下了真功夫的,而且上麵對特區的建設也是下了決心的,總之你們這裏給全國的改革開放起了個好頭!”李毅如實說道。
    薑龍胤點了點頭說道:“確實,自從調任鵬城之後,我就沒有睡過一個好覺,以前在京城的時候忙歸忙,但好像大部分的工作都是在務虛,不踏實。”
    “然而到了鵬城之後,工作一下子好像就變了,所有的工作都似乎落到了實處,整個人不但踏實了,也變的更有奮鬥激情了。”
    “嗬嗬,那是因為這裏的每一個人都在為建設自己的家園而努力,作為帶頭人,你自然也受到了感染!”李毅道。
    “對,我現在就擔心自己做不好,帶不好這個頭,讓鵬城幾十萬軍民的奮鬥打了水漂,也辜負了上麵那些老同誌殷切的希望。”薑龍胤道。
    “不要有壓力,都說人心齊泰山移,現在整個鵬城幾十萬軍民萬眾一心,一定能將鵬城建設好的。”李毅語氣肯定的說道。
    “嗯,現在最重要的還是缺錢!”
    李毅點了點頭,然後說道:“所以招商引資是關鍵!”
    “沒錯!”
    接著,薑龍胤從公文包裏取出一疊文件,遞到了李毅麵前:“這是我們市裏準備的招商引資方案,你看看有什麽問題沒有。”
    李毅也沒有拒絕,直接接過文件仔細閱讀。
    剛看了兩眼,他的眉頭就漸漸皺起,隻看的一旁的薑龍胤不由的緊張了起來。
    他可是知道自家這個妹夫的性格,不說眉頭一皺生死難料吧,但也差不多,頗有那種老中醫把脈歎息的架勢。
    薑龍胤不敢打擾李毅,整個房間裏隻有翻動紙頁的聲音和兩人的呼吸聲。
    窗外,一陣風吹過,樹枝輕輕拍打著玻璃,顯得屋裏更加的靜謐了。
    看到李毅翻到最後一頁之後,薑龍胤略帶一絲緊張的問道:“怎麽樣?”
    李毅放下文件,直視薑龍胤的眼睛:“二哥,恕我直言,這個方案太粗糙了,而且沒抓住重點。”
    薑龍胤臉色一變,急忙問道:“怎麽說?”
    “首先,你們隻列出了要引進多少外資、多少項目,卻沒有明確的方向和重點。”
    隨後李毅指著文件上的數據說道:“比如這裏說要引進五家外資企業,可這五家企業是什麽行業的?彼此之間有沒有關聯?能不能形成產業鏈?”
    薑龍胤若有所思地點點頭:“這倒是我們沒考慮到的。”
    “其次,優惠政策千篇一律,沒有針對性。”
    李毅翻到另一頁,繼續說道:“對電子企業和食品企業給同樣的政策,這怎麽行?不同行業的需求完全不同。”
    “那你的建議是?”
    薑龍胤身體前傾,眼中閃爍著求知的光芒。
    李毅站起身,走到牆上的中國地圖前:“我認為應該采用政策招商+產業鏈招商相結合的模式。”
    “政策招商+產業鏈招商?”
    薑龍胤第一次聽到這個名詞,頓時有點懵,下意識的問道:“什麽意思?”
    李毅知道現在改革開放是摸著石頭過河,很多後世已經探索明白了的商業模式,現在還在探討試驗階段。
    就比如說招商引資的方法和模式,後世總結出足足十幾條,包括產業鏈招商、專業鎮招商、開發區招商、基金招商、成果轉化招商等等。
    這些模式對於包括薑龍胤在內的所有政府官員來說,恐怕連概念都沒有,更不用說實踐了。
    想到這裏,李毅當即說道:“簡單來說,就是圍繞一個主導產業,吸引上下遊配套企業一起落戶。”
    隨後李毅的手指在地圖上畫了一個圈,然後說道:“比如鵬城有紡織工業基礎,那就可以重點引進紡織機械、印染、服裝加工等企業,這樣一來我們的紡織業不用出鵬城就有了銷路,而其他產業也能就近拿到原材料,進而形成完整的產業鏈。”
    薑龍胤眼睛一亮:“這樣企業之間可以互相提供原材料和市場,降低運輸成本!”
    “不僅如此!”
    李毅繼續補充道:“產業集群形成後,會吸引更多相關企業自發聚集,產生滾雪球效應。你看魔都那邊的汽車產業為什麽發展這麽快,就是因為初步形成了產業鏈。”
    薑龍胤猛地拍了下大腿:“妙啊!我們怎麽就沒想到這一點,隻是具體該怎麽做呢,我還是沒有一點頭緒!”
    李毅走到薑龍胤的辦公桌前,拿來紙筆,然後邊寫邊說:“具體來說,大致可以分三步走,第一步,確定兩到三個優勢產業作為招商重點;第二步,針對每個產業設計專門的優惠政策;第三步,主動出擊,尋找國內外該產業的龍頭企業進行對接...”
    聽著李毅滔滔不絕的講述,薑龍胤聽的特別認真,不時點頭。
    窗外的陽光透過玻璃照進來,在書桌上投下斑駁的光影,將兩人的影子拉的老長老長...
    “對了,還有一點很重要,要特別注意!”
    李毅繼續說道:“要注重引進技術和管理經驗,而不僅僅是資金。外資企業帶來的先進技術和管理方法,對咱們本地企業的提升作用可能比直接投資更重要。”
    等李毅說完之後,旁邊的薑龍胤也長舒一口氣,然後一臉佩服的說道:“妹夫啊,你這腦袋瓜子是怎麽長得,今天總算是明白什麽叫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了,你的這些方法真是讓我茅塞頓開。我們招商局那幫人忙活了三個月,還不如你這半小時的分析透徹。”
    李毅謙虛地笑笑:“你們現在是摸著石頭過河,考慮的不周到也在情理之中,但一定要敢於嚐試新方法,也要讓幹部同誌們解放思想,敢想敢幹。”
    “你說得對!”
    接著薑龍胤站起身,在書房裏來回踱步了好幾分鍾,然後沉聲說道:“我這就通知招商局,讓他們重新修改方案。”
    說著,他便走到辦公桌旁,拿起了上麵的電話開始撥號。
    李毅沒有打擾薑龍胤,他站起身很來,目光望向窗外,思緒卻飛向了北方那片熱土。
    改革開放的春風已經吹遍了整個南方,鵬城更是站在時代的潮頭,也不知道老家那邊的國企改革怎麽樣了。
    自己引導他們養牛養羊養豬,也不知道有沒有效果。
    此時的李毅恨不得立即飛回北方,飛回青山縣,飛回碾子山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