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8章 扼殺在搖籃的S3

字數:7873   加入書籤

A+A-




    最新網址:雖然近十年來華國的航天預算每年都在創造新高,22年的時候更是首次突破百億美元,達到119.4億位列全球第二。
    但和ns的248億美元相比,差得其實還是有點大。
    雖然美元在國,其實根本不禁花,248億美元能做到的事情,其實並沒有比華國航天局多多少,但問題在於國的民營航天科技集團比華國要強太多了,他們的科研費用是不算在ns裏麵的。
    而且華國為了支持半導體、智能機器人等產業的科技大基建,今年開始航天預算也進行了一定程度上的削減,包括長征、北鬥、嫦娥、神舟、天舟、天宮等多個項目或多或少都受到了點影響。
    資金傾斜其實也很正常,相較於遙遠的未來,利用康馳已經搞出來的技術迅速發展,強大自身才是當下的主要目標。
    但理解歸理解,當預算的大砍刀真砍下來後,葛局長多少還是有些難受的。
    如今康馳準備正式入局航天領域,除了帶來了強大的科研團隊,同時也意味著國內最大的‘資本’入駐,讓葛局長昨天一整晚都激動得睡不著覺了……
    因此在會議的最後,葛局長又問了康馳一個他最關心的問題:
    “你打算在航天領域投入投入多少錢?”
    “這個也沒想過。”康馳笑了笑,
    “主要是計劃比較長,壓根沒法做預算表,但如果有這個必要的話,我們的集團的所有錢都可以用來搞太空開發……”
    “這個應該沒人管吧?”
    “沒,哪能啊!”葛局長聽到康馳竟然要集全集團的力量來發展航天,嘴角立即就上揚了起來,
    以康馳的財力和技術,航天第一強國的位置豈不是指日可待?
    “你自己的錢,當然是想怎麽花就怎麽花!誰要是敢指手畫腳,我第一個站出來幫你罵他!”
    “……”
    會議結束後,葛局長又私下表示會盡快商議出一些為康馳保駕護航的扶持政策,技術方麵如果有康馳需要的,也可以考慮技術授權,隻不過因為康馳明顯是用來商用的,得按照流程進行技術費用評估。
    “不過你放心,這就是個流程,我會盡量幫你爭取個白菜價。”
    “那倒沒必要。”康馳搖了搖頭,“咱們這相當於是企業間的正常技術交易,畢竟是國家那麽多科研工作者的心血,我也不能老占國家的便宜,而且這些東西都是正常人用錢也買不到的,你們會給我就已經非常難得了,所以你們就正常報價,我也會讓人過來進行正常談價。”
    葛局長不禁有些意外地看了康馳一眼,隨後笑著說道:“想不到康院士有便宜竟然還不占……”
    “我也不讓你們占便宜不是,”康馳笑著解釋道,“而且賺錢不就是為了花的嘛,光賺錢不花錢,經濟怎麽活躍對吧?”
    葛局長也笑了笑,沒有在這個話題上繼續討論。
    畢竟敢花錢,是建立在能賺錢的基礎上的,他們航天局雖然也能通過發射商用衛星賺錢,但基本還是要靠國家補貼投入,否則光靠商業行為就想發展航天就是異想天開。
    因為康馳升級物品需要自己造原型機,而造原型機的方法康馳一般是兩個方法,其一是自己快速地搓個低級貨,這個低級貨的主要任務是給係統‘提示詞’,以保證係統在升級的過程中不跑偏。
    感覺就像是繪畫抽老婆卡,
    另一個方法就是獲得相對成熟的技術,自己吃透技術後複製出來升級,這個方法的優點是別人已經把‘提示詞’寫得很清楚具體了,康馳照抄的話可以節省比較多的時間和通用經驗,升歪的可能性也比較小,
    同時這種方式搞出來的高科技,產業鏈也基本是在原有的基礎上進行升級,而不需要單獨再開辟一個全新的產業鏈,量產起來相對容易一些。
    於是在葛局長的辦公室內,康馳又簡單地了解了一下國內目前比較領先的航天技術項目,最終選擇了‘騰雲工程’部分他認為對搓航天飛機有幫助的技術。
    騰雲工程搞的是一種可水平起飛、水平著陸並且可以多次重複使用的空天往返飛行器。
    沒錯,就是輿論熱度一向很高的‘空天飛機’。
    大部分人剛看到這個詞的時候,估計立馬就會聯想到航天飛機,然後經過簡單地了解後,立即認為這將是一種替代和接任航天飛機的高科技。
    但實際上兩者的區別還是挺大的。
    空天飛機這詞聽上去挺高大上的,但它的原理,其實就是‘空射火箭’,
    空射火箭不是啥新鮮詞,基本上所有的戰鬥機發射出去的導彈都可以稱為空射火箭,
    而航天空射火箭,指的則是載機發射的那枚火箭,可以離開大氣層進入地球軌道。
    至於為啥不直接在地麵發射火箭,非要要用飛機帶著火箭飛到高空中發射?
    主要為了節省發射成本,
    以前可回收火箭的技術不成熟,熱度也沒有現在高,科學家們就想過很多方法來減少火箭的發射成本,其中航天空射火箭就是一種用大型載機代替,或者部分代替一級火箭的發射方案。
    這種方案可以讓火箭在發射的時候,已經處於空氣稀薄,阻力較小的高空,同時獲得了一定的初始速度,因此可以少攜帶燃料,提高有效載荷比。
    但這種方案對載機的要求很高,
    首先得有比較高的載重,不然火箭的重量和荷載就上不去,所以一般都是采用運輸機或者大型客機作為載機,
    其次則是載機的發動機性能要好,能飛得越高越好。
    而這兩個領域的技術,華國之前其實都挺薄弱的,因此這種方案在華國基本沒有得到實際運用和研究。
    同時空射火箭也被業內認為是可回收火箭的‘閹割替代’,隻能作為一個過渡方案,因此國外的研發投入也不高,隻有維珍軌道公司和莫哈韋航空航天探險公司在搞,而且也不是很專業。
    後來隨著可回收火箭的技術逐漸成熟,熱度起來後,這兩家公司也已經陷入了訂單減少,融資困難,項目隨時破產的尷尬局麵。
    說到這裏,和航天空射火箭原理相同的空天飛機方案,優缺點其實就已經很明顯了。
    它的優點有很多,比如不受火箭發射窗口期和場地限製,有個機場隨時就可以起飛降落,同時也可以做到全複用,單次發射成本低。
    但它的缺點和優點一樣明顯,那就是運載效率低下,隻適合運輸人員和小型設備,
    這就導致空天飛機在軍事領域的價值,其實要遠高於航天領域,
    這也是康馳選擇航天飛機這個‘古董’技術路線的主要原因。
    其實有一說一,航天發射技術的各種方案多少都是有些相通的,比如航天飛機背著的兩個固體火箭和外接大橙色罐油箱作用就相當於載機,而航天飛機的軌道飛行器則等同於空天飛機。
    因此騰雲工程的相關技術,對康馳搞新新型航天飛機的幫助還是挺大的。
    當然,其實如果能搞到航天飛機的現成圖紙就更好了……
    康馳忍不住問了葛局長一句:“您說有沒有可能從大毛那把暴風雪號的技術圖紙買過來?”
    “暴風雪號?”
    葛局長露出了有些為難的表情,但最終還是點了點頭:“我盡量幫伱想想辦法。”
    ——
    說來也巧,就在康馳和葛局長結束談話,坐飛機回東陽的時候,別爾夫什卡將軍也剛好抵達了燕京,隨後立即聯係上了他的老朋友蔡耀斌,提出了追加戰爭機器人和采購新型戰機的請求。
    之前蔡耀斌以白菜價‘賣了’十台,兩個作戰小組的戰爭機器人給他們使用,並要求他們隻能在約定的時間投入作戰,並且不得對機器人進行任何拆解,否則後果自負。
    華國也派出了維保小組,專門負責對機器人的量子通訊芯片等易損耗零部件進行替換和維修,同時多少也有點‘監督’的成分在裏麵。
    這也是高端設備交易的常規操作了,大毛也沒啥意見。
    不過他們一開始對這種戰爭機器人的實際表現還是有些懷疑的,結果不用不知道,一用嚇一跳。
    戰爭魔鬼!
    別爾夫什卡將軍隻能用這個詞來形容那玩意。
    他們之前對華國的實戰能力還有所懷疑,同時對於雙方到底誰是大哥誰是二哥有點異議,但在看到這種裝備在實戰中大顯神威後,已經完全提不起一絲爭當大哥的勇氣了……
    老實說,之前別爾夫什卡認為以核戰為開端的s3,幾乎已經是無法避免的了。
    不是他悲觀,而是曆史已經給出了事實。
    核武器威力太大,大家都不敢用的說法,實際上完全是站不住腳的。
    當機關槍第一次出現在戰場上,並迅速結束了南北戰爭後,大家都認為有了這種‘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後,以後戰爭肯定打不起來了,士兵在這種武器麵前就跟割韭菜似地,戰還怎麽打?
    所以以後世界和平了!
    然而打臉的是,s1剛開始打,機槍掃射就成了戰場上的常態。
    而結束s1的,新的‘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又出現了。
    當坦克在戰場上橫衝直撞,碾過壕溝衝破鐵絲網,以無敵的姿態結束戰爭後,很多人又開始說,以後戰爭肯定打不起來了,有了坦克這種鋼鐵怪獸,戰還怎麽打?
    所以以後世界和平了!
    結果這些人又被打臉了,漢斯國上來就是裝甲部隊的閃電戰,掀起了s2。
    然後終結s2的‘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是什麽?
    就是原子彈。
    然後,這幫人又說啥了?
    有了核武器,戰爭肯定打不起來了!
    這其實就是在自欺欺人。
    一旦s3真的開始,直接掀起核戰的概率,可能比任何人想象中的還要高!
    從曆史的角度分析,這甚至會是一種必然。
    這個看看大家對核武器的態度也知道了,
    在所有有核國家中,除了熊貓,其他對核武的態度其實都是一致的:確保先發製人的核力量。
    也就是說,他們實際上從來沒有說過自己不用核武器,不但會用,還要確保先發製人。
    這意思就是,你惹我是吧?
    那你猜我會不會比你先用!
    這才是威懾的真相和意義。
    人類文明從來就充滿了血腥和殺戮,隻不過短暫的和平,讓很多人產生了許多錯覺。
    別爾夫什卡一直在想,能結束s3的‘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會是什麽,直到看到這些戰爭機器人後,他突然意識到,或許這就是了。
    想要終結s3,就必須要做一個假設:假設大部分重要的地方都發生過了核爆,應該如何在這種環境下還還能保持戰鬥力?
    這個答案,這些機器人似乎已經給出了。
    核爆區域的通訊基本上相當於全頻帶阻塞幹擾的區域,但這種機器人,卻可以在無視電磁幹擾,進行無死角通訊,因此在核爆區的戰鬥力依然不受限製。
    某種意義上,它就是一顆新核彈。
    於是別爾夫什卡很快就斷定,s3或許已經被這種機器人,或者說華國工程師往機器人體內裝的那種‘圓形通訊裝置’給扼殺在了搖籃。
    那種‘圓形通訊裝置’,就是新的‘大規模殺傷性武器’!
    他認為現在需要考慮的,是如何在s3的‘尾聲’,用拳頭給西方更大的壓力,在即將到來的大談判中,用戰績爭取到更多的話語權。
    因此別爾夫什卡多次發出申請,希望能多采購一些機器人。
    不過大毛家的這點小心思,蔡耀斌自然一眼就能看出來,因此他們的多次提議全都被拒絕了。
    理由是產能不足,就隻造出了這麽多。
    雖然大家是一條船上的,但誰還沒有一點小心思呢,
    站在己方的角度來看,這種高端裝備流入外麵的數量肯定越少越好,減少被拆解技術的可能性。
    雖然康馳多次強調,這技術別人根本研究不出來,更造不出來,但留個心眼總是好的。
    而賣出去的主要作用就是威懾,在談判桌上爭取到足夠的籌碼,
    因此除非談判桌上遇到了困難,才有可能多賣幾台。
    至於那種號稱第六代戰機的新型神秘戰機,別爾夫什卡之前則是聽都沒聽過。
    說來也是搞笑,這消息竟然還是國那邊給他的。
    他們主動接觸了大毛,提供了一些軍演數據,瘋狂地強調這種戰機的強大。
    很明顯地在暗示他們:
    有個這麽強大的鄰居,你們不害怕嗎?
    挑撥離間的意味,相當明顯。
    誠然,大毛看到後確實也有點怕,
    但他們覺得,隻要自己擺正自己的位置,老老實實當個二當家,這大哥應該還是很靠譜的。
    所以老這招,作用並不大。
    不過,既然大哥家有了新的好東西,作為小弟的,要來玩玩正常吧?
    哪怕隻賣他們一架,那也是超級鎮國利器了。
    因此別爾夫什卡將軍直接親自動身,飛到燕京找蔡耀斌要大寶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