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觀蓮

字數:3970   加入書籤

A+A-




    趙家兄弟回來,是為了參加六月二十四日的觀蓮節,據說這天是六月花神蓮花仙子的誕辰日,亦是未婚男女比藝的日子。
    清晨,芙蕖園內的池塘裏,盛開著朵朵白蓮,在碧綠的荷葉中顯得格外清新脫俗。
    悠揚的樂聲傳來,是宮樂坊的樂伎們在演奏《頌蓮曲》。
    “莫道人行早,還有早行人。”楊浩感歎道。
    到了池塘邊,路有兩條,左邊站著位內侍,右邊是位宮女,到這裏,男女就要分開了。
    進到水榭,趙望舒就看到了許多熟人,陸文秋、秦幽姿、孫妙瑛、孫妙瑜......永國公府的姑娘......
    趙望舒微笑頷首為禮,沒有過去攀談。
    偏趙書晴說道:“舒姐姐,你不是認識她們,怎麽不過去打招呼呢?”
    “你也認識她們,想去打招呼,就自己去,不用攀扯我。”趙望舒越和她接觸,越發現此人不可深交。
    “就怕有人死皮賴臉湊上去,別人不搭理她。”趙家華陰陽怪氣地道。
    趙書晴麵色訕訕,垂首不再多言,她知道趙望舒她們如今很不待見她。
    過了會,又來了好幾家姑娘。
    藺倩怡和諸思勻也來了,皆是盛裝打扮,明豔動人。
    巳時三刻,主持觀蓮宴的遼王妃來了,她身旁跟著幾個姑娘。
    趙望舒隻認識姚山梔,還是趙雙枝告訴她們,“穿紅色宮裝的是大公主,穿藍色襦裙的是遼王府的佳和郡主,穿粉色衣裙的是廣裕王府的新興縣主。”
    言罷,她斜了趙家華一眼,麵帶得色,這些人都是她進宮時,認識的貴女。
    趙家華冷哼一聲,把頭扭向另一邊,不去看她。
    遼王妃落了座,姑娘們行禮道:“見過王妃,王妃萬安。”
    “不必多禮,都請起吧。”遼王妃是個三十多歲的美貌婦人,一襲紫紅色宮裝,挽著高髻,滿頭珠釵。
    “今日是觀蓮節,不知哪位姑娘願意賦詩一首,以助雅興?”遼王妃也沒囉嗦,直接進入主題民。
    她話音一落,秦幽姿就道:“小女願賦詩一首,拋磚引玉。”
    遼王妃微微頷首,秦幽姿緩緩吟誦:“碧池悠然開蓮荷,香飄雲外舞仙姿。露珠滾動翠葉間,清風吹動心弦撥。”
    “好詩,好詩,秦姑娘不愧是秦大學士的侄女,家學淵博。”遼王妃明讚暗諷,誰讓秦幽姿的父親譙國公世子文不成,武不就呢。
    “王妃謬讚了。”秦幽姿喜滋滋地道。
    “詩寫得好,當賞。”遼王妃一抬手,就有宮女端著托盤過來了,上麵放著小錦盒,遼王妃拿起錦盒打開,裏麵是一對蓮花耳墜。
    “謝王妃。”秦幽姿接過小錦盒,高興極了,轉身衝方靜姝挑了挑,得意地笑了。
    方靜姝扯了扯嘴角,輕搖著手中的團扇。
    遼王妃又問道:“還有哪位姑娘願賦詩的?”
    趙書晴心動不已,若是有了名聲,那是不是嫁給陳霄就更容易一些?起身道:“小女願賦詩一首。”
    “這位是?”遼王妃看著她很陌生。
    “舅母,她是皇後娘娘的侄女趙書晴。”姚山梔上前一步道。
    “是趙姑娘啊,細瞧,還有幾分像皇後娘娘,那趙姑娘就請吧。”遼王妃唇邊帶笑,目光冷淡。
    趙書晴略一思索,開口吟誦道:“綠波蕩漾映荷影,花開花落憶流年。珠露滴滴潤蓮心,風送清香入畫屏。””
    “好詩,賞。”遼王妃賞給趙書晴一根蓮花頭的鎏金釵。
    趙書晴捧著釵子,退回原位坐下。
    遼王妃笑問道:“還有哪位姑娘有興致賦詩的?就不要藏拙了。”
    姑娘們猶豫著,她們作的詩未必有秦幽姿和趙書睛作的詩好,淪為陪襯,她們可不願意。
    這時站在池塘邊,一直朝對麵張望的宮女,轉身稟報道:“王妃,公子他們已劃舟過來了。”
    遼王妃笑,目光掃過各位姑娘,“既是公子們過來了,那便讓我們欣賞欣賞公子們的詩才吧。”
    姑娘們爭相朝那邊張望,不多時,就見一條蓮葉舟載著幾位公子出現了。
    最前麵的一位公子,長身玉立,衣袂飄飛,正是三皇子藺達。
    他的身後,幾位公子也皆風度翩翩,氣宇軒昂,趙望舒認識一個,禮部尚書的小兒子淩鎬。
    蓮葉舟停靠在岸邊,藺達拱手行禮,“小侄給王嬸請安。”
    “見過王妃,王妃萬安。”那幾位公子行禮道。
    “三皇子,不必多禮,諸位公子,不必多禮。”遼王妃抬手虛扶,“往年都是由主宴人出題,今年,我們就換個花樣,來人,把簽筒拿來。”
    宮女捧出簽筒,遼王妃接著道:“三皇子和幾位公子,抽簽,抽到什麽字,就用什麽字為題,詩詞不論,韻腳不論。”
    觀蓮節,以蓮為題寫詩寫詞多年,早已寫不出新意來了,最重要的是,一些沒有才學的公子,找人代筆,蒙騙了想要嫁才子的姑娘。
    要知道觀蓮節最重要的一環,不是祭花神、也不是吟詩作對,而求偶。
    遼王妃此舉,讓提前做準備的公子失策了,也更能挑出真正有才華的公子來。
    她會如此費心,為得是女兒佳和郡主藺含雁,明年藺含雁就要及笄了。
    藺達率先抽簽,他抽到了“清”字。
    他略一沉吟,便朗聲道:“清荷池塘映日開,魚戲舟前映綠苔。
    靜坐岸邊觀美景,心隨湖水去悠哉。”
    遼王妃笑讚道:“三皇子才情俱佳,此詩清新自然,毫無雕琢之感。”
    “謝王嬸誇獎。”藺達微微一笑,“不知道哪位姑娘願意和詩一首?”
    劉薔薇聽這話,雙眉緊鎖,她不擅詩詞,知道觀蓮節上要和詩,她請人捉刀。
    可是遼王妃的做法,讓她白費功夫,現在她沒辦法和三皇子的詩。
    “小女不才,想試著和一首。”有姑娘出聲。
    趙望舒扭頭看去,是個穿水紅襦裙,挽著隨雲髻,瓜子臉,容貌秀麗的少女,她不認識,不知是哪個府裏的姑娘。
    遼王妃顯然也不認識,佳和郡主提醒母親,“母妃,她是忠勤伯家的庶女汪丹雅。”
    “原來是汪姑娘,汪姑娘請吧。”遼王妃笑道。
    l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101novel.com手機版閱讀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