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7章 投資省立醫院,AI醫療大模型!

字數:12004   加入書籤

A+A-


    一座高標準的大型三甲醫院,總投資要四五十億,甚至近百億!
    管委會給的2000畝地的6折優惠,也就能省下32億,這些優惠都不夠建一座醫院的。
    王逸記得前世省立醫院東院一期建設成本就是十幾億,二期也是十幾億,加起來單是建設成本就要近三十億!
    後續設備,裝修等等,又是十幾億。
    因此省立醫院東院的地皮地方出,費用也得地方自己承擔或者財政撥款。
    就連建設方案也是專業的機構負責設計,星逸地產隻是擔任承建商,建成後交付給地方。
    值得一提的是,國家也鼓勵優質地產企業建設三甲醫院。
    像是莞市的東華醫院,武城的亞洲心髒病醫院,南都的明基醫院等等,都是民營企業承擔。
    還有前世的福市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濱海院區,不管是主體工程建設還是智慧管理平台建設,都是民營企業。
    星逸地產雖然成立時間短,但已經建成了高規格的美柚科技園,無界科技園一期,在其他城市也有一係列科技園,產業園,商業在建。
    而且都是高標準的大型科技園,可以說星逸地產在這些大型項目方麵經驗非常豐富,遠超很多專業地產承建商。
    如今隻是建一個三甲醫院,問題不大。
    當然,承建三甲醫院,王逸還能大賺一筆。
    畢竟包工程還能賺一筆,何況這麽大的項目。
    而且,交給其他企業代建,錢都被其他企業賺走不說,層層分包下去,質量也不好保證。
    即便是中建係國企城建,也會層層分包下去,會有部分民企參與,真未必有星逸地產經驗豐富。
    最主要的,還是效率!
    交給其他企業承建,那工期可能就要多拖好五年,甚至十年。
    前世省立醫院東院從開工到二期投用,用了十多年。
    若是星逸地產出手,完全可以加快進度,最短時間讓省立醫院東院投用。
    屆時,也方便了員工看病、體檢。
    現在美柚科技,星逸科技北方中心,無界科技的員工每年體檢,入職體檢,都得跑到十幾公裏外的齊魯醫院。
    很不方便。
    一旦家門口的省立醫院東院建成,那就方便多了。
    而且建成後,房價還能增值。
    省立醫院東院附近都是星逸科技的地,都是星逸地產的待開發小區。
    交給星逸地產承建,不管是為了房價增值,還是為了員工看病,王逸都會盡快地保質保量地完成。
    因此,除了省立醫院集團和地方,星逸科技算是對這個項目第三上心的存在。
    柳市長也明白這一點,笑說:
    “省立醫院東院的規劃,沒有任何問題,這一點我可以保證。交給星逸地產承建,也沒有問題。美柚科技園,無界科技園,你們都建的很好,我們很放心。”
    “不過,你們就隻想當個承建方?”
    “???”這下輪到王逸意外了。
    領導的話,有時候看似隨口一句,但仔細揣摩,裏麵都有大文章!
    ‘隻想當個承建方?難不成還要我們更進一步?’
    ‘隻是怎麽更進一步?入股?’
    王逸一時間想了很多。
    醫院,還是三甲醫院,需要花費的資金不是一般地多。
    按理說,這種民生項目,都是財政撥款,但實際上財政撥款隻能覆蓋70%!
    其中省級財政撥款占60%,市級占10%!
    剩下30%,就需要省立醫院自己解決了!
    更主要的,這70%的財政撥款不會一次性都給到位。而是分批次,分規模,每年能批下來一部分就不錯了。
    財政撥款都要按批次給,那剩下的30%,也要十幾億,即便是省立醫院都無力承擔。
    即便省立醫院集團自籌兩億,再向國家發展銀行貸款兩億,還差著不小的缺口。
    也正是因此,前世省立醫院前前後後用了十多年,都是一個樓,一個樓逐步建設的。
    主要原因,就是沒錢!
    如今有王逸這個不差錢的大戶,還牽涉其中,柳市長當即計上心頭:
    “王董,省立醫院東院是個很好的項目,和美柚科技,星逸科技,星逸地產,無界科技,都息息相關。坦白說,這個項目通過沒有任何問題,規劃局早就有這樣的規劃。”
    “但問題是資金,資金難啊。”
    “建這麽一座高標準的三甲醫院,總建設成本就要40億左右。”
    “省裏最多能給解決6成,24億,市裏給4億,沒辦法,都窮。到處都得投錢。”
    王逸沉默了:“……”
    “剩下12億,省立醫院能自籌+捐贈,最多兩億,可還有十億的缺口。”
    “這部分資金,就需要社會資本了。”
    “財政撥款+醫院自籌+社會資本合作,也就是當下三甲醫院很流行的PPP模式。”
    王逸懂了,城市飛速發展,醫院飛速擴建。
    其他城市可能還好,但像濟州這樣的城市,未來十年,會修建十多個三甲醫院分院,每一個規模都很大,還有國際醫學中心北方中心。
    沒辦法,北上醫療資源過於緊張,根本不夠用。
    濟州獨特的位置,位於京滬線樞紐,自然成了國際醫學中心北方中心,不僅承擔著省內上億人口的醫療問題,未來還要承擔北上醫療疏散的職能。
    沒辦法,若是都去北上,哪有那麽多床位。
    但不管是省裏,還是濟州,根本沒有那麽多的財政撥款,去建那麽多的醫院。
    那怎麽辦?
    財政撥款、醫院自籌,社會資本合作的PPP模式,就來了!
    而星逸科技,就成了柳市長看好的社會資本合作!
    尤其是這個醫院事關星逸科技,一旦建成,星逸科技得益最多,可以說是利益共同體,那簡直是天選合作方!
    最主要的,星逸科技有錢啊!
    甚至柳市長都在想,要不市財政的10%,也給星逸科技一部分,從而減輕市裏財政壓力,投入到其他醫院?
    後麵還有大量三甲醫院新院區,排隊等著建設!
    王逸沒有直接應下。
    這裏麵似乎是個大坑!
    醫院這玩意,雖然賺錢,但是錢都到了醫護人員和管理層手裏,投資方分紅沒多少的。
    一旦王逸投了,指望著回本,都要很多年。
    不過這事又和自己息息相關,星逸科技又是最大受益方。
    一旦建成,王逸的五千畝居民用地,數十個小區,房價都能一平多賣好幾千!
    這事就沒法拒絕了。
    前世,這個醫院一期2017年才投用,但地方太少,根本不夠用。於是2024年開始了二期擴建工程……
    王逸不出手,全麵投用又是十幾年的時間,影響5000畝地房價!
    如此說來,的確得出手。
    不過不能指望分紅,還得通過一係列合作,實現利益最大化。
    畢竟是社會資本合作,到時候,星逸科技也算是省立醫院東院的大股東之一了!
    此外,還可以引入全套的星逸智家設備,把省立醫院東院,打造成智慧醫院!
    這樣不僅可以提高標準,還能提高效率。
    醫院最怕的就是效率低,浪費資源。
    若是掛號都費事,預約專家都費事,那看病更費事。
    在當下,還沒有小程序掛號,醫院內導航,微信查看電子病例等一係列操作。
    就連網上掛號都處於剛剛起步的原始階段,甚至不同分院都沒有實現互通,很是麻煩。
    可以說,這年頭的智慧醫療還處於嬰兒學步的階段。
    沒辦法,醫院擅長看病,不擅長這一套。
    可星逸科技擅長啊!
    不管是硬件智能化,還是智慧醫療平台,星逸科技都能得心應手。
    可以說,一旦星逸科技參與這個項目,進行投資後,能讓省立醫院東院項目一下子前進五年!
    不隻是建設效率上前進五年,更是智能化和智慧化方麵,前進五年。
    念此,王逸開口道:
    “柳市長,坦白說,我們沒有投資醫院的計劃。畢竟我們投建了那麽多產業,商業,也花了很多錢,資金也緊張。”
    “但柳市長都提出來了,無論如何,這個麵子我得給。”
    話很直白,但受用。
    我不是衝這個項目,就是衝著給柳市長個麵子!
    果然,柳市長笑的很燦爛:“王董,感謝對濟州的支持。這個項目目前估計差著十億,你看……”
    “柳市長,十億不成問題,不過我們星逸科技既然要參與,那就要做得更好,更強大,做出高度,獨步全國,乃至全球的高度!”
    聞言,柳市長眼睛都亮了,這裏麵有文章,大有文章!
    獨步全國,甚至獨步全球!
    這是政績啊!
    大大的政績!
    北上都沒實現的高度,若是濟州實現了,那就厲害了。
    柳市長連忙端起茶壺,給王逸滿上:“王董,您細說!”
    王逸笑道:“現在的醫院還是偏向於傳統,效率太低,容易造成資源浪費。我建議引入全方位的智能化設備,打造一座智能化的醫院。並且同步推進真正的智慧醫療平台。”
    “智能化醫院,真正的智慧醫療平台,具體說說。”柳市長忍不住問道。
    王逸打開暢聊:“柳市長,暢聊不斷更新,目前推出了公眾號功能,讓用戶可以方便地通過公眾號進行一係列操作。”
    “所謂智慧醫療平台,就是我們星逸科技通過暢聊公眾號,為省立醫院打造一個全方位的智慧平台。在這個平台上,有省立醫院的所有信息和數據。今後用戶預約就不需要繁瑣地搜索網頁,注冊,登錄,慢慢摸索,也不用電話預約,這些效率太低。”
    “相反,用戶直接打開自己的暢聊,搜索關注省立醫院公眾號,就能直接一鍵跳轉省立醫院就診服務智慧平台。搜索科室,選擇時間,就能查到專家醫生的坐診信息,選擇醫生和具體時間,就能直接進行預約,極大地降低了難度。”
    “再加上硬件上的智能化和軟件的智慧平台,我們能把候診時間,縮短到半小時內。”
    “此外,我們還會直接推進暢聊支付,讓用戶不用繁瑣地刷卡,取現,直接通過服務號暢聊支付,不僅用戶省事,還能極大地縮短醫院結算人員的工作量,減少用戶排隊時間和人次,把資源和時間,更多地留給那些不會用智能手機的群體。”
    “此外,基於這個智慧醫療平台,我們還會上線AI引導服務,實現醫院內部導航,實現預約醫院簽到導航診室看診導航化驗室、手術室檢驗結果複查等等,全方位智能提醒。讓患者不迷茫,更加便捷高效地看病。”
    “同時,所有的病例紀錄都采取電子病曆,減少紙質資源的浪費。電子病例和檢驗結果、信息,全部同步導入智慧醫療平台,讓用戶隨時查看。”
    “並且實現省立醫院多個分院互通,這樣下次即便去其他分院看病,即便是其他醫生,也能一下子了解病例。”
    “未來,我們還會推出AI智能導診,患者輸入症狀,AI自動推薦科室與專家。這樣患者不用到醫院,就能更加精準地網上預約掛號,減少醫療資源浪費和個人時間的無效消耗。”
    柳市長聽著這些,眼睛都亮了:
    “暢聊在線支付,AI智能導診,電子病例,電子檢驗結果,分院互通!”
    “這些想法都很好,非常好。一旦實現,那當真是智慧醫院,效率也將大大提高。”
    “一旦這一切都實現,智慧醫療,那當真是獨步全國。”
    王逸點點頭:“而且這隻是開始。合作範圍來說,暢聊和省立醫院可以算是一個試點,後續推廣到其他醫院,甚至全國。”
    “合作深度上,未來我們還會和醫保局進行合作,通過暢聊支付,打通醫保線上結算!”
    聽著這些話,柳市長心驚不已。
    醫保線上結算!
    這就厲害了,但是難度很大。
    這裏麵牽涉的太多了,不隻是省裏,還有村裏。
    若是其他企業做,那很難,非常難。
    但星逸科技若做,還真有希望。
    暢聊支付是國內移動支付第一巨頭,也是全球第一巨頭。
    不僅市裏,省裏都在全力支持,村裏也在全力支持。
    王逸要做醫保線上結算係統,那沒有任何問題,自上而下都會全力推進這事。
    沒辦法,醫保要實現線上結算,移動支付,也隻能和暢聊合作。
    誰讓暢聊支付的用戶最多,是支付寶+微信支付總和的兩倍!
    何況王逸村裏有人!
    其他人可能不知道,但柳市長清楚,王逸可是能直達天聽的存在。
    之前科技戰演技之後,國內半導體布局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連半導體這種核心領域,王逸的影響力都這麽大,何況醫保在線結算呢?
    而且這也符合村裏的需要,村裏也需要推動醫保在線結算,提高效率。
    隻能說其他企業做不成的事,其他人搞不定的事,王逸能做成,星逸科技能搞定。
    “好,這些都沒問題,把省立醫院東院,打造成全國第一座智慧醫院,也算是濟州的突出成就!我個人以及市裏都會全力支持!”
    柳市長一下子就看到了智慧醫療的無限前途!
    不隻是經濟前途,發展前途,還有政績前途。
    必須推進!
    “不過這樣一來,成本又高了不少。”柳市長話鋒一轉:“原本40億的預算,這下要加到45億!”
    全院智能設備就需要多花很多錢!
    智慧醫療平台也要花幾千萬,開發費用不算太高,但後續的服務器費用和維護費用,就是個長久開支了。
    王逸點點頭:“這問題不大,我們星逸科技可以一並投入。”
    柳市長露出笑容:“如此甚好。”
    這5億資金,星逸科技投進去,還會再賺回來。
    畢竟開發智慧平台的,是星逸科技暢聊開發部負責。
    智能設備是星逸智家負責。
    服務器也是星逸雲數據中心負責。
    左手倒右手,還能再賺一筆。
    5億的智能化+智慧醫療預算,成本也就2億,剩下的3億都是星逸科技的利潤。
    後續省立醫院還得每年給星逸科技交服務器費用,也算多了一個源源不斷的收入。
    而星逸科技也借著15億的投資,也能一舉拿下省立醫院東院30%的股份,成為大股東。
    當然,這15億的投資隻是名義上的投資,實際上星逸科技能賺回不少。
    像是智能設備和智慧平台能賺3億起步,承建省立醫院東院也能賺個七八億。
    這樣算下來,實際投資也就四五億,慢慢分紅就是了。
    而星逸科技可以賺的,那就沒法估量了。
    不隻是員工體檢更加便利,5000畝住宅用地全方位升值,暢聊支付還能借此進一步發展,甚至成為醫保線上結算的第一平台。
    如此一來,鵝廠和阿裏想要超越暢聊支付,那就癡人說夢了,這輩子都沒希望。
    而且實現智慧醫療,省立醫院東院設備智能化,提高效率,隻是開始,後續影響更是大有可為。
    最簡單的,眼看省立醫院東院都這樣合作,脫胎換骨,濟州的其他醫院能坐視不理?省內的其他醫院會無動於衷?全國的其他醫院會沒想法?
    相反,都會積極聯係星逸科技,依附暢聊,推動智慧醫療平台的建設。
    這樣一來,星逸科技和暢聊的影響力,那就更大了!
    到時候,星逸科技完全可以進一步發展,成立專業部門和團隊,研究各種先進的醫療器械和設備。
    比如老米的第四代達芬奇手術機器人,一台大幾千萬,目前還沒進入國內市場。
    若是星逸科技能搞出來,實現國產化,那就前途無量了,也能極大地降低成本,從而降低患者的負擔。
    同樣,這也隻是開始,王逸還有更大的圖謀!
    星逸醫療AI大模型!
    在醫療領域,人工遠不如AI。
    說白了,未來AI看診,AI主刀手術,都不是問題,甚至遠遠超過人工。
    畢竟醫術精湛的醫生數量有限,精力也有限,就那麽多,累死他們也不夠用。
    但AI就不成問題了。
    一旦醫療AI大模型實現突破,今後患者在家,就能直接和AI大模型進行對話,通過視頻就能了解病況,分析病情,然後開具檢查、化驗。
    患者根據開單,到醫院或者檢驗中心進行一係列檢查、化驗,化驗結果一出,會立即同步到係統,AI大模型根據檢驗結果,進行進一步的診斷。
    沒確診的,進一步檢驗其他方麵。
    確診的,該開藥開藥,該醫囑醫囑,該安排手術的,就安排手術。
    像是達芬奇醫療機器人,若是接入成熟的AI大模型,進行AI主刀手術,能比絕大多數的醫生做得更好,失誤更低!
    可以說,這才是未來醫療的發展方向。
    而且這一步不會太遠。
    十年後,就會有很多醫院引入AI大模型,借助AI大模型檢查出患者病症。
    不過這一切的基礎,都是醫療AI大模型實現突破!
    而突破最關鍵的,就是大量專業且關鍵的醫療數據來喂!
    算法方麵,星逸科技能夠搞定。
    但醫療數據方麵想要取得突破,就要與實踐相結合,就要和頂級醫院合作。
    而眼下的省立醫院,就是很好的合作目標。
    省立醫院這種頂級三甲醫院,即便不如帝都協和,但也很強大了。
    再加上省內人口過億,醫療數據富足,一旦能深度合作,將研發與實踐相結合,喂給星逸科技的AI醫療大模型大量數據,提前幾年打造出強大的星逸醫療AI大模型,完全不是問題!
    當然,不隻是省立醫院,後續的齊魯醫院,省腫瘤醫院,以及協和、湘雅等頂級醫院,都可以合作。
    從而盡快將星逸AI醫療大模型,給喂出來!
    這也是接下來,星逸科技的核心戰略布局之一。
    說完醫院的事,王逸和柳市長又交流了很多。
    柳市長對於濟州的堵車問題,還是很頭疼:“新城區可以從頭規劃路網,可是老城區怎麽辦?已經固定了!”
    王逸笑說:“其實也有辦法解決。”
    “什麽辦法?”
    “智慧交通!”王逸笑說:“我們的高德導航接入了星逸雲,可以實時上傳所有交通數據,實時掌握、預測道路擁堵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