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5章 棱鏡門爆發!(求月票)

字數:16507   加入書籤

A+A-


    “當高通芯片漲到1400,甚至更貴,賣一部國產手機賺的錢,還不如高通一顆芯片賺的錢多。”
    “同樣,未來的三星A屏壟斷高端屏幕市場,也會漲到上千元,他們賺的錢,也比手機廠商賺得多。”
    “而我們這些手機廠商,就是幫三星、高通賺錢的打工仔。”
    眾人麵色都陰沉下來,卻不得不承認,這很有可能。
    高通、三星壟斷高端元器件,就掌握了定價權!
    王逸繼續道:
    “如果國內企業想要改變這一現狀,擺脫打工仔的身份,想要多盈利,想要把利潤都留在國內,留給國產企業,那就得全麵突破!像星逸科技一樣,實現芯片自研,甚至芯片自產,從而讓芯片的利潤保留在國產。”
    “還要像三星一樣,實現高端屏幕突破,將屏幕的大幾百塊利潤,都留在國內。”
    “還有鏡頭模組等等,想要多賺錢,都得一一突破。”
    眾人紛紛點頭,的確應該這樣!
    “隻有實現全麵國產突破,全麵替代歐美日韓巨頭,那才能將利潤留在國內,才能擺脫給外國巨頭打工仔的身份,才能停止幫他們賺錢,變成幫我們自己賺錢。”
    王逸繼續道:“那麽問題來了,一旦我們國產突破,全麵取代國際巨頭的元器件,將利潤留在國內,那麽高通、三星、索尼等國際巨頭,利潤就少了,收益就少了,甚至有些巨頭就會破產。”
    “道理很簡單,蛋糕是有限,我們吃的越多,他們失去的越多,最終餓死,破產。”
    “這一點,歐美日韓都接受不了。”
    “為此,他們會發起科技戰,全麵封鎖我們,打壓我們,遏製我們崛起。”
    “讓我們繼續做他們的打工仔,繼續給他們賺錢,幫他們打工。”
    “為此,他們會用各種手段打壓我們。”
    “比如某芯片公司實現技術突破,研發出卓越的手機芯片,由台積電大量代工。該公司的芯片性能超越高通,價格比高通、三星還便宜一些。從而搶下了高通、三星的大量客戶和訂單,賺得盆滿缽滿。”
    “而高通、三星訂單量和利潤雙雙銳減,損失慘重。”
    “這讓高通很是憤怒,開始出手打壓該芯片公司!”
    “但正當的商業競爭,他們不是對手,又會如何做?”
    現場一位教授開口:
    “正麵競爭打不過,他們會用特殊手段。”
    “沒錯,這就是對方典型的套路,屢試不爽。
    調查一段時間,就會用莫須有的罪名,封殺該國產芯片企業,限製台積電、三星、英特爾等企業為他們代工!”
    “沒了代工,該國產芯片巨頭研發的芯片再強大,也沒法量產,那就徹底完蛋。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
    現場氣氛有些壓抑,眾人陷入一片沉默。
    可也有人質疑:
    “他們會這麽亂來嗎?還有台積電、三星會聽嗎?”
    王逸笑了:“他們會不會亂來,我想大家都清楚。這樣的事情,可是一直在發生。”
    “至於台積電、三星會不會聽?那是肯定的。哪怕是台積電也用了美帝的大量核心技術,若是敢不聽,他們能把台積電一起製裁。至於三星,更不用說,大股東都是美帝財團。”
    眾人紛紛點頭,王逸繼續道:“為了改變這一現狀,突破封鎖。該企業奮發圖強,把所有其他業務賺的錢,都投入到了芯片生產工藝研發,投建晶圓廠,購買設備……”
    “皇天不負有心人,終於,該芯片公司實現了高端芯片自產。”
    “即便台積電、三星、英特爾都不給代工,但是該芯片公司可以自研自產!”
    現場眾人都笑了,恍然大悟:“這個某企業不是別人,正是星逸科技啊!”
    “是啊,也隻有星逸科技實現了28納米工藝,能夠量產28納米芯片,否則根本扛不住這種封殺!”
    “沒錯,星逸半導體實現28納米芯片自研自產,28納米的封測技術都突破了,想要封殺都難。”
    王逸卻是歎了口氣:“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該企業實現28納米芯片自研自產,眼看在芯片生產環節封殺不了,就會低頭認輸?就會放棄封殺?”
    “不,絕對不會!”
    “相反,他們會更加變本加厲。”
    “既然芯片研發和芯片量產對方封殺不住,就會轉向從晶圓層麵進行封殺,比如大矽片渠道進行封殺!”
    “最簡單的,12英寸大矽片是12英寸晶圓廠的基本材料,也是生產芯片的基本材料。”
    “目前我們還無法實現12英寸大矽片自產,隻能從歐美日韓進口。”
    “一旦對方封殺了12英寸大矽片,不但該企業的芯片無法生產,所有12英寸的晶圓廠都得停擺!”
    聞言,眾人齊齊色變,氣氛都壓抑到了極點。
    這種事,太容易發生了。
    一旦開啟科技戰,一旦封殺12英寸大矽片,內地所有晶圓廠都涼了。
    王逸繼續道:“不過該企業依舊不服輸,繼續投入巨資,進行研發。”
    “大矽片技術雖然難,經過幾年研發,也突破了,實現了大矽片自產,再度打破封鎖,繼續進行高端芯片自研自產。”
    “但歐美同樣不會放棄,眼看大矽片封殺不住,他們會繼續加碼,會對光刻膠進行封殺,28納米工藝需要的高端光刻膠我們也是技術空白,也完全依賴進口。”
    這下,整個會議室所有人都皺起眉頭。
    這些高精尖行業的突破,都很是艱難。
    否則也不會到現在都處於空白狀態。
    王逸歎了口氣,繼續道:“即便再過幾年,我們高端光刻膠也突破了,後麵還有EDA工業軟件的封殺。”
    “一旦對方對EDA工業軟件進行限製,我們的芯片生產也得停擺。”
    “這個東西很關鍵,我們都在用歐美的EDA工業軟件,他們想停止給我們授權,我們就得悲劇,這毫無疑問。”
    “為此,EDA工業軟件,我們也在研發,試著進行突破。”
    “即便光刻膠和EDA工業軟件都實現了突破,都實現了國產化,他們還有大殺器——光刻機。限製我們進口高端光刻機。”
    “這一步,星逸科技實在束手無策了。”
    “光刻機,數萬個上下遊產業鏈,每一個都是尖端產業,星逸科技再強大,也不是神,做不到數萬個尖端產業全部部署,並且全部達到國際一流。”
    “這是神話,一個企業根本不可能做到的事。”
    “所以,一旦對方發起科技戰,對我們全麵封殺,我們很難有招架之力。”
    “為此,我們隻能提前囤下一些光刻機。”
    “但可惜,現在買的都是舊款DUV光刻機,最新的1970i光刻機,很難買到。這些舊款光刻機28納米可以用,20納米也可以用,但未來到了10納米以下,那就用不了。”
    “想要做到7納米,需要多重曝光技術,並且要最新的1970i光刻機。”
    “換句話說,我們現在買的這些光刻機,最多能撐到10納米工藝,五六年後,歐美會進入7納米以下的節點,那個時候,我們還會落後。”
    “想要達到7納米,除非我們實現國產高端DUV光刻機突破。要想做到7納米以下的尖端工藝,需要突破EUV光刻機。否則我們完全沒有勝算。”
    “但不管是高端DUV光刻機,還是EUV光刻機,都不是一個企業可以做到的。甚至目前為止,沒有一個國家能夠單獨做到。”
    “所以這場科技戰,我們難以取勝,最多通過一係列反製措施,讓對方也付出慘重代價。”
    王逸越說,麵色越凝重。
    一屋子人也神色複雜到了極點。
    他們如何不知道,王逸根本不是危言聳聽。
    而是實打實地存在問題!
    趙老開口道:“王董,那你覺得如何才能實現高端DUV光刻機突破和EUV光刻機突破?”
    王逸回答道:“光刻機有數萬個高精尖產業,想要突破,需要兩個大前提。”
    “第一個大前提,需要全產業鏈!”
    “這一點,目前隻有我們具備全產業鏈。”
    “但全產業鏈隻是開始,還需要第二個大前提,那就是數萬個上下遊產業鏈,很多都是高精尖產業,都要全部布局,甚至要做到業內領先。”
    “尤其是EUV光刻機,需要的光學鏡頭,目前隻有蔡司能做到,其他的都實現不了。還有EUV光刻膠,目前也隻有霓虹國能做到。”
    “而我們要追趕,就隻能全產業鏈布局,全產業鏈突破!”
    “數萬個上下遊產業鏈,全部達到全球頂尖,這才可以。”
    “這場科技戰,在所難免,甚至很快就會上演。”
    “而我們星逸科技,就是對方想要扼殺的第一個目標。”
    “但不管對方如何封殺圍堵,我們都不會輕言放棄,更不會低頭。”
    “相反,我們會奮發圖強,抗爭到底。”
    “他們封殺,我們就投入巨資進行研發突破!”
    “不管是高端芯片工藝,還是大矽片,高端光刻膠,EDA軟件,我們都在布局,都投入巨資進行一係列研發。”
    “雖然道阻且長,但長遠看,隻要我們持之以恒,總有希望突破。”
    “但是光刻機領域,實在是太難了,我們做不到。”
    “好了,此次報告到此結束,感謝諸位領導支持。”
    王逸話語落下,現場響起一陣掌聲。
    隻是一眾人一邊鼓掌,一邊感慨萬千。
    奮發圖強,抗爭到底!
    這人一屋子人都很是感動。
    可王逸那句光刻機太難了,做不到……
    讓一屋子人都壓力山大。
    趙老走上台:“感謝王董給我帶來的科技戰演講,王董所說的所有問題,大家都有了清晰的認知,對未來的局勢,也有了明確的判斷。”
    “局勢不容樂觀,甚至非常險峻!”
    眾人紛紛開口:
    “一旦科技戰開啟,星逸科技這樣的巨頭都能被封死,更何況其他企業?”
    “星逸科技都扛不住,我們所有國產企業,都無力抗衡。”
    “科技戰才是最可怕的,王董不說,我們還美滋滋地,覺得咱們強大了呢。”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這場講座好啊,把我們都敲醒了。”
    “沒錯,科技戰演講給我的震撼,不亞於海灣戰爭給我們的衝擊!”
    見眾人都意識到事態嚴重,趙老很是滿意:
    “王董,那你覺得科技戰,什麽時候會開始?”
    王逸歎了口氣:“不出意外的話,2015年2016年就會開始。明年我們會國際化,星逸手機全球上市,必然衝擊蘋果。鯤鵬處理器自研自產全麵崛起,必然衝擊高通、英偉達。”
    “對方三大核心巨頭,都被我們衝擊,我估計最晚2015年,就會對我們動手,就會有人提出星逸科技威脅論,然後米商務部調查。那時候就是科技戰的開始。”
    “調查出結果,2016年就會正式開始爆錘。”
    “這麽快嗎?”
    眾人齊齊色變。
    都以為還有五六年的準備時間。
    可現在你給我說,就兩三年了!
    這太快了。
    王逸歎了口氣:“就是如此迅速,我們唯一希望的,也就是他們會步步加碼,我們見招拆招。前期還能抗衡,但後期想要徹底抗住,甚至打贏科技戰,還需要光刻機的突破。”
    趙老點點頭:“都聽明白了吧?也看懂了吧?光刻機是老大難,也是這場科技戰的核心!”
    “光刻機突破了,我們就能贏,甚至能反殺歐美半導體巨頭。”
    “若是突破不了,我們早晚掉隊,被歐美巨頭爆殺!”
    “為了打贏科技戰,我在此承諾,科技部全力以赴,必須突破光刻機!”
    “各個部門,不管是研究所,還是國防大學,都要抽調尖端力量,進行光刻機攻堅!”
    “科技部作為主導!”
    “不遺餘力!”
    “六年內,突破媲美阿斯麥1970i的高端DUV光刻機!”
    “十二年內,突破EUV光刻機!”
    “是!”
    眾人紛紛應道,隻感到壓力山大,可也明白,這是科技之戰。
    也是國運之戰!
    歐美工業皇冠上的明珠,已經不多了。
    EUV光刻機乃是重中之重!
    見狀,王逸心情大好。
    這一次,科技部親自牽頭,那這事穩了!
    ‘不過,若是大基金改變模式,親自砸錢,那就更好了啊!’
    王逸心中歎息。
    前世,大基金的錢,很多被浪費了。
    沒有足夠的產出。
    很多企業,更是典型的騙補,簡直臉都不要了。
    與其如此,還不如削減這些補貼,都砸入光刻機等領域。
    那樣反而更好。
    見王逸若有所思,趙老笑著開口:“王董,對於光刻機的研發,你還有什麽建議?但說無妨!”
    “但說無妨……”王逸有些猶豫,這話該不該說……
    大基金,別的不說,在座很多單位,很多領導,都盯著呢。
    王逸一開口,斷了大家的補貼,那就得罪人了。
    但為了大局觀。
    為了光刻機突破,王逸還是決定得罪人:
    “趙老,那我可真說了啊?”
    “但說無妨!”
    本作品由六九書吧整理上傳~~
    “沒錯,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其他幾位大牛也都笑著開口。
    王逸點點頭,鄭重道:
    “光刻機涉及數萬個上下遊產業,都需要布局,需要研發,研發經費就是一筆天文數字!”
    “而軍事等其他領域,也需要不斷燒錢。”
    眾人紛紛點頭,方方麵麵都要錢,很難擠出一大筆巨資,研發光刻機。
    “為此,我建議這筆錢從半導體大基金裏出!”王逸話鋒一轉:
    “之前的大基金主要是補貼半導體研發企業和芯片生產企業。不如改變這一模式,減少這兩方麵的補貼,將更多的資金,投向高端DUV光刻機研發和EUV光刻機研發!”
    聞言,眾人紛紛色變,表情都變得很是精彩。
    這事大了。
    大基金,那麽多企業盯著。
    王逸一句話,大規模削減,投向光刻機……
    那盯著大基金的企業,都集體喝西北風。
    不過對於村裏,卻是大好事。
    可以有更充足的資金,研發光刻機了!
    趙老忍不住開口:“王董,星逸半導體突破28納米工藝,你們可是大基金重點補貼對象,最大受益人。一旦改變補貼模式,你們損失最大!”
    王逸淡淡一笑:“沒事,總得有所取舍。隻要光刻機能全力研發,盡早突破,這些損失我們心甘情願。大不了我們明年全麵國際化,去賺外匯,補貼星逸半導體研發。”
    “哈哈哈!有格局!”趙老伸出大拇指。
    其他人也都不好再說什麽。
    人家星逸科技這個補貼大戶都願意減少補貼,投入光刻機,其他機構損失更小,能說什麽?
    一切都是為了光刻機突破!
    不過最悲劇的,就是那些想要騙補貼的企業。
    “好,這事我會提議,再度感謝王董!”
    隨後,科技戰演講落下帷幕,眾人感慨萬千。
    王逸就此離去。
    可很多人卻開啟了一輪接一輪的高端會議,進行決策。
    第二天,趙老更是召集高層,研究大基金改革的事,再度引起軒然大波:
    “想不到,真想不到,王董竟然願意主動削減補貼,全部投向光刻機!大局觀啊!”
    “是啊,星逸科技太給力了。若是換了別人,恨不得多要補貼。哪裏可能提出減少補貼?”
    “王董主動提出,我們自然得支持,畢竟光刻機太燒錢了,的確需要多投資。”
    “不過王董主動提出,是人家大義。咱們也不能讓星逸半導體寒心。大基金補貼要改革,但給星逸半導體的補貼,不能太少。”
    “對,不能欺負老實人,更不能欺負有突出貢獻的老實人。”
    “這樣吧,補貼方式不變,但是提高補貼門檻。”
    “原本的方案,門檻太低,隨便有點突破,都能領補貼,這不合適,純屬浪費資金。我建議全麵提高門檻,有突出突破和顯著成果,才給補貼!”
    “對,像是晶圓廠的補貼,原方案,65納米晶圓廠補貼10%,55納米晶圓廠補貼20%,45納米晶圓廠補貼30%,40納米晶圓廠補貼35%,28納米晶圓廠補貼50%。”
    “我建議全麵改革,低端晶圓廠補貼減半。65納米晶圓廠補貼5%,55納米晶圓廠補貼10%,45納米晶圓廠補貼15%,40納米晶圓廠補貼20%,28納米晶圓廠……作為高端工藝,繼續補貼50%!”
    “一句話,補貼依舊有,但是不好拿了。想要拿高補貼,就得加大研發投入,提升工藝。”
    “低端削減,高端扶持,沒毛病。此外還得多鼓勵尖端突破。我建議加上20納米以上的晶圓廠,直接補貼70%!”
    “這可以,激勵星逸半導體盡快突破20納米工藝。”
    “我也支持,若是星逸科技真突破20納米工藝,那就走到了全球頂尖,補貼70%都不過分。”
    “沒錯,這個改革方案很好,不管是芯片生產還是芯片研發,全部抬高門檻,削減低端補貼,轉向光刻機研發!高端補貼照舊,繼續激勵頭部企業研發突破!”
    “削減出來的補貼不隻要投向光刻機,還要投向光刻膠、大矽片、EDA工業軟件等等。”
    “說得好,我建議推出一個專項補貼,就叫打破壟斷補貼。但凡是打破歐美日韓壟斷,填補國產空白,都給補貼,給獎勵!”
    “這個可以有!”
    “這個必須有!”
    眾人紛紛支持,可也有人提出反對意見:
    “按照這樣的改革,那中芯國際、華虹的補貼都大大縮小,而星逸科技的補貼太多了!”
    “這有什麽?我們又不是偏向星逸科技,完全是偏向於高端工藝,偏向於尖端技術突破和壟斷突破。所有企業一視同仁,星逸科技拿得多,是人家有本事!”
    “沒錯,其他企業有這個能力,也可以拿最多的補貼。”
    “每一次打破國際壟斷,實現零到壹的突破,都有著極大的戰略意義,必須多補貼,多獎勵。”
    “能者多得,沒什麽問題。而且這種模式下,也會激勵其他企業多在研發上下功夫,而不是瞎搞!”
    “好,那就按照這個提案,提高補貼門檻,保持高端補貼,削減中低端補貼,空出來的資金,全部投向光刻機研發。並且成立壟斷突破專項補貼,獎勵突破國際壟斷的尖端技術和企業!”
    “下麵就此進行投票表決……”
    沒有任何意外,此方案以零人反對,三人棄權,其餘人全部支持,順利通過!
    隨後,相關部門立即開始製定大基金新的改革方案。
    對此,王逸一無所知,轉而來到星逸半導體研發中心。
    神色複雜地找上胡老:“胡老,有個事我得給你說,有點對不住你們!”
    “怎麽了,董事長?”胡老滿是不解。
    王逸將提議改革的事,都說一遍:
    “原本大基金支持的首位企業,就是星逸半導體,我們能夠拿恐怖補貼。”
    “但為了研發光刻機,我主動提議補貼改革,削減所有補貼,投向光刻機研發,如此一來,我們的補貼損失最多……”
    “這事……”胡老歎了口氣:“王董,我能理解,沒有光刻機,一切都是空談,咱們拿再多的補貼都沒用。隻有光刻機突破了,我們才能絕對安全。我支持您的決定!完全支持!”
    “那就好。”王逸鬆了口氣:“不過你放心,雖然大基金給的補貼少了,但是星逸科技給你們的補貼充足。盡管研發就是,要錢給錢,要人給人!”
    “好,董事長,有你這句話,我就放心了。”
    胡老心情大好:“不過還真有個事,光刻機得加錢!”
    “哦?阿斯麥漲價了?漲價就漲價吧,沒辦法,隻要多出貨就行。”王逸有些無奈。
    “倒不是漲價,是咱們采購得多,我又找阿斯麥的高層聊了聊,對方也擔心後續會被限製出口,所以答應優先賣給我們一批1970i光刻機和1965ci光刻機!”
    “1970i和1965ci!”王逸喜出望外:“好事,大好事!”
    之前的老型號光刻機,即便是多重曝光技術,最多能達到10納米。
    想要達到7納米,至少是1970i。
    當然,1965ci也有可能,畢竟1965ci和1970i很是接近,技術都差不多。
    至於再老的型號,就得讓阿斯麥,進行升級,才能用來生產7納米工藝。
    像是台積電、三星的光刻機,都買得早,都是一些老型號,後續也會在阿斯麥的升級下,精度提升,媲美新型號。
    沒辦法,一台光刻機那麽貴,花錢那麽多,不可能和手機一樣,用幾年過時了就丟了……
    隻能付費請阿斯麥進行升級,從而媲美新款光刻機,繼續服役。
    實際上,1970i,後續的1980i,都是那些老款光刻機的升級版。
    “買,1965ci,1970i,對方給多少,我們要多少。”王逸笑說:“哪怕價格貴點,也要多買一些!”
    “好的,董事長。”胡老應下。
    “對了,尼康的高端光刻機,咱們也買一些。雖然不如阿斯麥,但也能用,尤其是高端的。”王逸話鋒一轉。
    尼康的老款光刻機,王逸看不上。
    但是媲美1965ci、1970i的新款光刻機,那是必須買的。
    “好!”胡老應下。
    王逸再度道:“資金不是問題,雖然大基金的補貼可能減少,但是咱們依舊是第一首位度。缺的資金,集團會給補上的。整個星逸科技,砸鍋賣鐵,也得補貼你們,也得把14納米工藝盡快突破,把14納米晶圓廠和生產線給建起來!”
    胡老感慨萬千:“放心董事長,2015年,星逸半導體必然實現14納米芯片量產!”
    “嗯!”王逸滿意地點點頭。
    科技部效率很高。
    很快,大基金的補貼改革方案初稿做了出來。
    一次次高等會議,也都接連召開。
    科技部牽頭,大基金撥款,光刻機全產業鏈布局迅速開始。
    相關的尖端機構和企業,各司其職,都領了任務進行定向研發。
    一切如火如荼地展開。
    對此,很多研發人員非常上心,全力以赴。
    還有參加科技戰演講的一些核心,更是認清形勢,奮發圖強。
    當然,也有部分人覺得杞人憂天,或者認為光刻機太難,依舊態度不積極。
    隻能說這個世界就是這樣,什麽人都有。
    甚至有個別院士覺得王逸的科技戰言論,有些危言聳聽。
    還有人覺得,錢應該花在刀刃上。
    投光刻機和半導體,性價比不高,優先級不高。
    不如全部投入軍事領域。
    甚至還有人牽頭,反對王逸的科技戰言論,和半導體投入……
    對此,王逸也無奈。
    科技戰沒正式開始之前,很多人都不當回事。
    他能做的事,都做了。
    剩下的,隻能聽天由命。
    然而王逸不知道的是,這一天,司登入住港島的一家酒店。
    極度不安的他,感覺四周的一切都在被監聽著。
    為此,他用枕頭將門縫堵住,防止被竊聽。
    隨後掀開筆記本電腦,接著迅速扣上。
    惶恐地掏出一塊大紅布罩住筆記本,又用另一塊大紅布蓋住自己的頭。
    然後才小心翼翼地打開筆記本,輸入密碼……
    他不敢發出任何一點聲音,感覺一切都不安全……
    尤其是在他接受衛報記者采訪,公開棱鏡計劃絕密資料後,感覺到處都是危機,都在監聽……
    他知道,國外媒體已經開始報道!
    棱鏡門爆發,很快就會轟動全球!
    同一時間,幾位院士和專家齊聚一堂,譴責王逸:
    “王逸就知道危言聳聽!”
    “什麽科技戰?不過是為了一己私欲,耽誤大局啊!”
    “沒錯。星逸半導體做的好,他們就讓科技部加大半導體投入,還要數千億資金,研發光刻機!”
    “這不是開玩笑嗎?”
    “DUV光刻機那麽複雜,多少錢,多少年才能做得出來?”
    “而且即便六年後真做出DUV光刻機,又有什麽用?人家阿斯麥EUV光刻機現在已經研發到第四代了,聽說明年就商用,六年後不知道發展到什麽地步!”
    “沒錯,未來是EUV光刻機的天下,咱們現在才研發DUV光刻機,有什麽前途?這不是純純浪費資源,浪費資金嗎!”
    “數千億啊,若是花在其他領域,那該多好?完全會發揮出更高的價值。”
    “可王逸呢?非要投半導體,說什麽科技戰,被封殺。你看什麽時候封殺我們了?完全是無病呻吟,杞人憂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