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3章 停止合作,逼宮星逸科技!

字數:11339   加入書籤

A+A-


    “哪個地產商能這麽幹?”恒大許董氣的胡子都歪了:
    “咱們拿地開發賣房,關鍵是賣房,是為了賺錢的!”
    “所謂配套,就是為了賣房子,賣溢價,畫的配套大餅,王逸還給當真了?”
    “說句不好聽的,隻要房子賣出去,承諾的配套嚴重縮水,甚至爛尾,都是正常的。”
    “畢竟房子已經賣完了,錢我們也賺到了,傻子才燒錢去繼續開發一些不賺錢的配套項目!”
    “這都是行業默認的潛規則,也是所有地產商能夠賺大錢的法寶!”
    “王逸竟然要把所有配套都給建起來,這不是蠢嗎?他的錢多的沒地燒了?”
    “還要先建好配套,再開發房子,這不是開玩笑嗎?”
    “甚至還要現房開售,所見即所得!”
    “他們這麽良心,我們還怎麽坑人?誰還買我們的房?”
    “他們現房開售,所見即所得。我們的大餅減配期房,還怎麽賣?”
    “王逸這麽搞,就他麽是來搗亂的!”
    “他的良心,大大地壞!”
    一眾高層紛紛點頭,再也讚同不過:
    “做地產,就是為了賺錢的。王逸這麽整,就特麽是做慈善。”
    “問題是他愚蠢,做慈善也就罷了,講良心也就罷了,可不能掀桌子,把我們的路都堵死了。”
    “就是,要是以後地產行業都是先建配套,再開發房子,那我們還怎麽坑人?還怎麽配套減配?甚至爛尾?”
    “最坑的還是現房開售,所見即所得,絕對是行業毒瘤。他們要這麽整,我們的期房沒法賣了,整個行業都得完蛋。”
    “沒錯,我們應該聯合起來,抵製星逸地產的現房銷售!”
    “不僅要抵製星逸地產的現房銷售,還得抵製星逸地產先開發配套,後賣房的模式,都是行業毒瘤。”
    “太特麽過分了。星逸科技就是行業毒瘤,該滾出地產行業。”
    “唉!”聽著眾人的話語,許董歎了口氣:
    “好在星逸地產的布局區域都在一二線城市,以及少數的優質三線城市,星逸地產的衝擊也是在一二三線城市。”
    “我們恒大的布局主要集中在四五線城市,少數的二三線城市。”
    “這樣一來,星逸地產對我們的衝擊反而有限一些。”
    眾人眼睛一亮,紛紛點頭:
    “還真是,現在最憤怒的還是萬科,綠地,保利,這些巨頭。咱們和碧桂園發力四五線城市,反而受衝擊最小。”
    “對,王逸又不去四五線城市拿地,部分三線城市都不去,的確對我們衝擊有限。”
    “如此說來,接下來我們拿地大可以放棄一二線城市,全麵重倉三四五六線城市就是了?”
    “沒錯,避開星逸地產的鋒芒,走農村包圍城市的道路。繼續畫大餅,賣高價,減配、爛尾的模式,繼續收割,繼續賺大錢。”
    許董點點頭:“就這麽辦,接下來恒大全麵發力三四五六線城市。至於一二線城市,減少拿地,把手中的項目盡快開發完了,賣光了就行。後續有好項目再說,沒好項目就算了。”
    “董事長,那我們和星逸智家的合作,還要繼續推進嗎?”
    “對啊,董事長,萬科、龍湖、仁恒等企業和星逸智家合作,推出智能家居精裝修改善房,銷量很好,我們也和星逸智家進行了合作。如今星逸科技全麵發力地產,已經成了競爭對手,還要繼續合作嗎?”
    許董眼睛眯了眯,冷冷一笑:“嗬嗬,合作個屁!立即停止所有合作,讓星逸智家自己活泥巴去吧。”
    “好的,董事長,我這就安排下去。”
    另一人再度問道:“董事長,智能家居還是有些前景的,我們要不要和百度或者阿裏等其他企業合作?引入他們的智能家居體係?”
    許董略微思忖,就有了決斷:“不用,咱們在四五六線城市賣房,這些城市消費能力有限,也不會為智能家居溢價買單。”
    “也是,一二線城市,智能家居有前途,至於四五六線城市,價格是第一位。智能不智能的吧,他們不在意,甚至沒興致。”
    “最主要的,還是停止和星逸科技智能家居的合作。一旦我們都停止合作,讓星逸智能化損失慘重,他們疼了,就可以逼著星逸地產妥協。”
    “哈哈,這一招逼宮,用得好!”
    ……
    類似的緊急會議,同步出現在萬科、龍湖、碧桂園、保利、綠地、招商等地產巨頭。
    麵對星逸地產來勢洶洶全國拿地,還要先建配套後賣房,甚至現房開售所見即所得的套路,所有地產商都被打得措不及手。
    這年頭的開發商都是先建住宅和公寓,先賣房子,賺了錢,再建配套。
    對外聲稱一百分的配套,最終落成能有七十分,還是五十分,甚至直接爛尾零分,都得看開發商的良心了。
    反正賺錢的住宅和公寓都已經賣完了,錢也賺到手了,沒必要繼續建那些不賺錢的配套項目。
    像是大型商業綜合體,這年頭哪怕是二線城市,也需要投資30多億才能建起來。
    每年租金等收入也就1.5億左右。
    這樣算下來,20年才能回本。
    除非生意特別好,做到全市第一,客流量特別高,那可能15年回本。
    但可惜,大多數的商業綜合體都做不到這一地步,都是20年才能回本,甚至20年都回不了本。
    無他,十年後,商場老舊,跟不上時代,客流量被其他新的商業綜合體分走,租金收入下滑,回本時間也就更久了。
    也正是因此,各地的商業綜合體大都是開始的很輝煌,爛尾的很草率。
    一個城市,規劃十家商業綜合體,最終落成的能有五家就不錯了,其中三家都會嚴重減配。
    隻要房子賣出去,承諾的商業綜合體爛尾都是常見的。
    可現在星逸科技竟然提出先建商業、產業,建好了才賣房子!
    這不是搗亂嗎?
    更是要斷了其他開發商的坑人的前途啊。
    能不氣憤?
    於是,很多開發商都開始抵製星逸科技,中斷和星逸智能化的合作。
    隨著時間的發展,這樣的企業越來越多。
    對此,星逸智能化部門都頭大無比。
    星逸科技的智能家居業務分為兩個事業部,星逸智家和星逸智能化。
    星逸智家負責研發一係列智能家居產品。
    而星逸智能化則負責和其他企業合作,進行智能化賦能。
    比如和海爾、美的等白電巨頭合作,幫助他們推出了集成星逸智家模組的海爾智能家電,美的智能家電。
    比如和仁恒、龍湖、萬科合作,推出集成星逸智家的智能家居精裝房!
    原本這些合作,都進展的很好,尤其是和地產商的合作。
    這類合作下,各大地產商不僅引入星逸智家生態體係,還購買了大量的星逸智家產品。
    比如窗簾都是星逸智能窗簾電機和軌道,燈組也都是星逸智家的燈組,還有油煙機,燃氣灶,可視門鈴,小艾音響,星逸路由器,星逸網關,星逸煙霧報警器等等,全都是星逸智家的產品。
    基於此,星逸智家的一係列智能產品都銷量激增。
    而且是批量采購,雖然單價低一點,但數量多,總體利潤很是可觀。
    可現在,自從恒大之後,不斷有地產商提出停止合作,暫停合作,放棄合作。
    這讓星逸智能化總裁孫勝宇都頭疼不已,不得不找到星逸智家總裁孟慶振商議對策:
    “老孟,今天又有一家地產商提出停止智能家居的合作。這已經是第五家停止合作的地產商了。唉!”
    孟慶振也很是無奈:“怪不得最近這些地產商采購的智家產品,訂單都砍掉了很多,原來是不想合作了。”
    “是啊,集團大手筆進軍地產行業,讓這些地產商感受到了巨大的危機。從一起賺錢的戰略盟友,變成搶市場份額的競爭對手,他們自然會提出終止合作。”
    孫勝宇沉聲開口:“隻是這樣下去,我們智能化部門可就慘了,地產業務根本推進不下去,之前談妥的合作,可能都會被取消。這樣一來,我們部門業績銳減,等到考核時,那就麻煩大了!”
    “這是個嚴重問題!”孟慶振的麵色也凝重起來:
    “悲劇的不隻是你們部門,我們智家部門也悲劇。沒了那些地產商的批量采購,我們智家部門的智能家居家電的銷量,也會爆降。到時候王董清算,你悲劇,我也悲劇。”
    “可不是嗎!這幾年咱們兩個部門發展很快,業績突出,評級都是S級,現在好了,今年別說S級了,A級都保不住。你們星逸智家部門有新產品推出,有個人消費市場支撐,還能拿個B。我們智能化部門,估計C級就不錯了。我都得下台。”
    “這可怎麽辦?”孟慶振也慌了。
    “老孟,要不我們去找王董,研究下這事?”孫勝宇忍不住問道。
    孟慶振想了想,擺了擺手:“現在星逸科技發展迅速,業務越來越多。我們兩個作為智家事業部總裁和智能化事業部總裁,就要總攬一切,就要為王董分憂。若是遇到困難就知道找王董,那要我們幹什麽?換了其他人,照樣幹得了!”
    聞言,孫勝宇麵色銳變,可仔細想想,這話很有道理啊。
    董事長讓自己當總裁,是為了把業務做好,讓星逸智能化部門發展地更好,而不是什麽事都隻知道勞煩王董!
    “好,那我先自己想辦法,解決這個問題。若是實在解決不了,我再找王董!”
    “對,老孫,你這思路就對了。我們可以一起研究研究,如何處理這事。”
    孟慶振道:“咱們兩個事業部緊密相連,一榮俱榮,一損俱損。你們掉量,我們也掉量。”
    “為此,我準備加大星逸智家的國際化發展,今年加速海外擴張,把我們國內滯銷的產品,都丟到海外去賣!”
    “目前國內智能家居領先全球,咱們那些滯銷的上一代產品,到了海外,都是搶手貨。”
    “這主意不錯,海外智能家居的確落後國內。”孫勝宇也有了想法:“眼下國內地產商很多都放棄和我們合作,本質利益上的衝突,注定我親自去找他們談,都沒戲。”
    “對,沒戲!”
    “所以,我也可以布局海外,成立星逸智能化海外事業部。去和海外的地產商合作,幫助他們打造智能家居精裝房!”
    聞言,孟慶振眼睛一亮:“老孫,你這想法就對了,星逸地產隻在國內,又不去海外發展,和海外地產商沒有衝突,這就是你們的機會!”
    “就這麽辦,國內丟失的客戶,海外拓展!國內丟失的市場,海外補上!我這就召開高層會議,商議這事,製定方案,然後提報王董審核!”
    “這就對了,有成熟的方案,再去找董事長,這事就好辦了。”孟慶振笑說:“咱們這些做領導的,最忌諱的就是遇到問題,什麽思路都沒有,隻知道找董事長訴苦。”
    “了解了,哈哈。我這技術出身的,就是不如你這管理出身的懂得多,以後多多指教。”
    “言重了,老孫,咱們兩個一個擅長技術,一個擅長運營,配合好了,才能更好地做大星逸智家大事業部。”
    “這話說得好,一起努力。”
    “好,老孫你把方案做好,我這邊也做方案,過兩天一起去找王董提報,說不定王董還能給出更好的建議。”
    “那我可期待了,哈哈。”
    沒有任何猶豫,兩人各自召開高層會議,研究製定具體的方案。
    而王逸則在省立醫院總部,簽署了新的協議——省立醫院東院項目!
    經過一係列磋商,最終三方簽署協議,省立醫院東院項目總投資50億。
    其中一期建設成本15億,設備成本5億,裝修等綜合成本2億。引入星逸智慧醫療和智能設備5億。
    二期建設成本16億,設備成本5億,裝修等綜合成本2億。
    這樣全部算下來,總共50億。
    其中省級財政撥款22.5億,濟州財政撥款5億,分別是第一、第三大股東。
    星逸科技投資15億,占股30%,成為第二大股東。
    省立醫院自籌資金2.5億,占股5%,成為第四股東。
    值得一提的是,省級財政的撥款,分成了兩期,第一期隻有12.5億,第二期要等到醫院一期投用,才能撥付。
    濟州財政的5億,也是如此。
    而星逸科技的15億,則是分成了10億現金+價值5億的智能設備和智慧醫療平台。
    此外,省立醫院的承建工作,也是星逸地產負責。
    肥水不流外人田,既然深度綁定,這錢自然讓星逸地產賺。
    而且作為第二大股東,親自負責建設,後續質量也更有保障。
    禮尚往來,合同簽署後第二天,星逸科技的10億現金已經打入相關賬戶。
    用不了多久,這些資金還會再回到星逸地產。
    承建一期工程15億的預算,若是換了其他企業,賬麵利潤率也就10%左右。
    但讓星逸地產來做,賬麵利潤也差不多,但實際利潤率能達到20%!
    兩期工程就能賺6億+,後續裝修也能賺個1億左右。
    價值五億的智慧醫療項目和智能設備,還能再賺3億。
    可以說,15億的投資,至少10億能直接回本,剩下的5億,慢慢分紅就是了。
    何況有了省立醫院東院這種頂級三甲醫院加持,王逸的五千畝住宅用地也能售價更高,賣得更好。
    這背後的影響力,無法估量。
    對於星逸地產承建,不管是省立醫院還是地方都沒意見。
    換了其他公司來承建,也得花這麽多錢,還不如讓星逸科技來。
    最起碼是第二大股東,質量有保障,有什麽問題也好溝通。
    當然,最主要的還是省立醫院東院項目是一座現代化的高端智慧醫院。
    不管是醫療平台,還是眾多設備,都實現了智能化。
    如此高的標準,除了星逸科技,換了中建都白搭。
    他們建得了醫院,做不了智能化,更別說智慧醫療平台了。
    可以說,哪怕讓中建承建,最後還得分包給星逸科技來做智能化和智慧醫療平台。
    如此一來,就不如直接交給星逸科技。
    像是已經投用的美柚科技園,無界科技園一期,包括正在招商的星逸智慧城,全都標配智能化!
    省立醫院的院長謝瑞豐和衛健委領導,去了美柚科技園一次,就拍板要星逸科技承建。
    沒辦法,過於智能,對於其他地產商形成了降維打擊。
    “王董,省立醫院東院的項目,就交給你們負責了!”
    簽約之後,院長謝瑞豐握住王逸的手。
    對於省立東院的發展,他非常看好,對於東部新城的發展,更加看好。
    其他人覺得現在的東部新城還是偏僻的大東郊,可謝瑞豐清楚,用不了兩三年,這裏就是最繁華的地方,用不了五年,就是新的市中心!
    未來,省立醫院東院超過中心院區,也有可能。
    畢竟東院標準更高,設備更先進,規模更大,床位也更多!
    “放心,院長。實不相瞞,設計方案在之前我們就已經在準備。等做好了,送審,審批通過,我們就直接動工!”
    王逸笑說:“我們會以最快的效率,最高的質量,來建設我們的醫院!”
    “對,我們的醫院!”謝瑞豐很是放心。
    作為省立醫院東院的第二大股東,星逸科技和這個項目息息相關。
    後續東院發展好了,星逸科技每年的分紅少不了。
    若是還沒回本就出現質量問題,出了事,那責任也跑不了。
    基於此,星逸地產都會保質保量地完成建設。
    “至於智慧醫療平台,我們早在兩個月之前就立項開發,預計月底就能做出來,下個月就能開始試運行。”
    王逸笑說:“我想可以先在中心院區進行試運行,屆時,依托暢聊和暢聊支付,不管是掛號預約,還是問診支付,都會更加便捷,更加高效。醫院的接診效率也會大大提升。”
    “好,這沒問題!衛健委也一直要求全麵推進智慧醫療,解決百姓看病難,掛號難的問題。不過我們之前的平台過於簡陋,操作繁瑣。現在好了,有了你們的智慧醫療平台,完全可以鳥槍換炮了,哈哈。”
    “這沒問題,我敢保證,從下個月開始,省立醫院的智慧醫療平台將成為全國最佳,乃至全球最好的平台!”王逸笑說。
    這年頭,其他醫院的智慧醫療都隻是剛起步的皮毛,非常難用。
    星逸科技依托暢聊和暢聊支付,以及全新的智慧醫療平台,直接形成降維打擊。
    “王董,那智慧醫療的使用費用,怎麽算?”謝瑞豐忍不住問道。
    這些服務,不僅是技術服務,還有服務器服務,都是要交錢的。
    王逸想了想:“有兩種方式,一種就是按照行情,支付一定的技術服務費和服務器費用。另一種可以選擇深度戰略合作模式,我們準備研發AI醫療大模型。”
    “AI醫療大模型?”謝瑞豐聽懂了王逸的意思。
    雖然沒有聽過AI醫療大模型,但也能猜測出一二。
    醫療大模型,需要醫療數據!
    而醫療數據在哪?在醫院!
    “這個如何合作?”謝瑞豐問道。
    “簡單,我們AI醫療大模型需要大量的醫療數據來訓練,如果省立醫院願意加入,並且將醫療數據開放給我們,讓我們訓練醫療大模型,那麽智慧醫療平台的費用就當抵消了。”
    “這樣啊。”謝瑞豐陷入沉思。
    說不心動是假的。
    智慧醫療平台的費用,也是一大筆開支。
    現在省立醫院用的那一套雖然不好用,但是不便宜,每年都要支付。
    至於自建平台,那成本更高了。
    王逸見謝瑞豐心動,繼續道:“為了發展AI醫療大模型,我們會和多個三甲醫院合作。”
    “其他醫院的合作,我們可以抵消智慧醫療平台的費用。至於省立醫院,我也是個大股東,可以多一些優惠,你們的服務器費用,也可以免了。”
    “服務器費用也免了!”
    謝瑞豐徹底心動了,也聽明白了王逸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