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7章 領導太想進步!博弈哄搶

字數:8259   加入書籤

A+A-


    濟州這邊,什麽時候效率這麽高了?
    幾位領導都懵了。
    不應該今日隻是提議,得到準許,然後回去半個月做規劃,再正式提審,審核通過後,再批準,簽字,執行……
    前前後後下來,少則兩個月,多則三個月,甚至半年。
    這才是正常效率。
    可如今呢?
    直接拿著方案就來了,直接就要簽字!
    回去就迅速執行?
    兩三個月的程序,給做到了兩三分鍾?
    這開玩笑啊!
    “這事這麽急?有點草率了吧?”為首的一位領導不悅道:“這種毛毛躁躁的性子,要不得,要穩!”
    柳主任連忙擺手:“杜書記,你們也不想星逸電腦總部被其他省份搶走吧?”
    “!!!”一屋子領導集體沉默了。
    隨後相視一眼:“簽,馬上就簽!”
    “偉人說得對,一萬年太久,隻爭朝夕。”
    “咱們流程從簡,來,都看看濟州的方案。”
    很快,方案過了一遍,杜書記繼續道:“大家都知道是怎麽回事,方案內容也都清楚了,整體也算合理。下麵簡化流程,直接開始表決,支持這一方案的舉手?”
    話落,一眾領導相視一眼,紛紛舉起了手。
    王逸本就是濟州人,就是魯省人,這種好項目再被其他省份搶走,沒誰接受得了。
    杜書記笑了,也舉起手:
    “沒人反對是吧,那就是全票通過。”
    “好,關於全力支持濟州打造星逸電腦產業高地的決議,全麵通過。”
    “給我筆,簽字!蓋章!”
    幾分鍾後,柳主任看著蓋了大紅章的文件,露出欣慰的笑容:
    “領導放心,濟州有了星逸電腦總部,高科技產業基地勢必更進一步!”
    “好,很好,我們就等著看你們的成就,資源方麵可以多傾斜一些,投資星逸科技,不會虧的!”
    “放心,領導,我們把靠近機場附近大量的優質工業用地,給了星逸電腦。靠近機場,方便元器件的空運,以及星逸筆記本、電腦的空運。哪怕是海外,也可以直接空運過去,非常符合星逸電腦全球化的布局。”
    “好,很好。星逸科技的產品更新換代快,講究時效性,海運和陸運太慢,空運最好。”
    “是的,領導,不過國際航線的申請和新增,還需要省裏支持。原本濟州的海外貨運航線實在是太少了,還都需要中轉,這樣效率就低了。”
    柳主任忍不住道:“幸好星逸手機國際化後,迫於形勢,新增了直飛歐洲的航線,但依舊不夠,直飛北美的航線,更是沒有,都需要中轉,極大地增加了成本,降低了效率。”
    過去濟州外貿以機械設備,農產品為主,這些品類對高附加值的空運需求不大,因此開辟的國際航線很少,而且都依賴中轉。
    後來有了星逸手機超級工廠,有了星逸平板超級工廠,產品升級,空運需求也升級,才增加了幾條線。
    但這依舊不夠。
    杜書記點點頭:“你說的這個問題,很重要,你安排人盡快向上麵提交增加航線的申請,省裏全力支持。”
    “好。”柳主任喜上眉梢,接著道:“就是可惜濟州機場太小了,要是再升級一下,增加機場二期,那就更好了!”
    說完,柳主任看向杜書記。
    杜書記嘴角抽搐:“……”
    “你這暗示,不要過於明顯!”杜書記有些無語。
    柳主任笑道:“這不是沒辦法嗎,業務需要,眼下的吞吐力有限,很容易飽和。”
    杜書記點點頭:“那機場二期項目,也抓緊做方案,提報上去,省裏全力支持。”
    “太好了!”
    柳主任興奮不已。
    王逸啊王逸,你可真是福星。
    若不是有星逸科技這麽多大項目在濟州,這麽多超級工廠在濟州,不管是增加國際直飛航線,還是機場二期,都難如登天。
    前世的濟州機場在2021年才開始了T2航站樓和第二跑道以及貨運區的擴建,2025年才完成。
    可現在,有了星逸科技,這個項目完全可以提前五六年開始!
    這可是好事!
    再度感謝一眾領導後,柳主任心情大好地離去。
    這一次省府之行,當真是收獲滿滿。
    不僅星逸電腦全產業鏈總部成功獲批,還超額拿下一係列支持。
    不僅國際航線再度增加,機場擴建的事宜也提上了日程。
    隻能說驚喜,大驚喜!
    與此同時,島城相關人員也從機場,一路風塵仆仆地來到城府,說明來意,卻是集體傻眼:
    “什麽?濟州已經拿下了?”
    “並且獲批了?”
    “怎麽會這樣?”
    “???”
    一行人全部傻了。
    杜書記也很是無奈:“你們晚到了一步,否則希望很大。”
    “……”
    “唉,果然,近水樓台先得月!”為首的沈之賢感慨萬千,更是憤憤不平:
    “便宜姓柳的了!”
    “要是省府在島城就好了!”
    杜書記都沉默了:“……”
    “不過啊,老領導,我也不能白跑一趟,對吧?空著手回去不好交差啊!”
    杜書記嘴角抽搐:“沈之賢,你直接說你想幹什麽吧!”
    沈之賢笑道:“也沒什麽,就是島城有電視基地,甚至是全國最大的電視生產基地,坐擁星逸電視,無界電視,海信三大品牌!”
    “但故步自封不可取,我想更進一步,打造智能電視全產業鏈。”
    “智能電視全產業鏈?”杜書記若有所思:“說說你的計劃。”
    “目前的島城智能電視產業帶雖然很成熟,但是不夠,很多核心配件還是其他地區采購,咱們本土並沒有相應的工廠或者產業布局。”
    “比如屏幕,我們島城是最大的電視生產城市,但卻沒有幾個大型屏幕工廠,處於嚴重空白狀態。”
    杜書記點點頭:“這確實不合理,該盡快補足產業鏈短板。”
    “是的,領導,所以我想申請一些補貼和政策支持,給予足夠的優惠,吸引京東方,天馬,惠科等屏幕大廠,來島城投資建廠,把島城打造成麵板生產基地!”
    “這樣一來,星逸電視,海信電視,無界電視采購麵板也將更加便利,成本更低,效率更高。我們島城的智能電視產業鏈布局,也將更加完善。”
    “好,這沒問題。不過你小子的要求,可不隻有這一點吧?”杜書記話鋒一轉。
    這幾個下屬,能力夠強,心眼子也夠多。
    很是清楚一次性要的多了,省裏也不一定全部批複,畢竟每一項政策背後都需要大量的資源資金支持,而這些,大部分都要省財政出,地方再出點,這樣促成。
    可惜省財政預算有限,也不能都給了島城和濟州,其他城市資金壓力更大,缺口更多,當家長的也得想辦法均衡。
    沈之賢曬然一笑:“果然,還是杜書記最懂我,實不相瞞,麵板隻是其一。我們要做的,是把整個智能電視的全部產業鏈,都拿下,都布局。”
    “實現一個島城,就能完成所有零部件的生產製造。這樣從零部件到整機研發組裝,整個島城都能實現,全產業鏈布局。這樣一來我們才能成為真正的智能電視製造中心!”
    “再加上我們靠海,港口發達,出口也便捷。”
    “好,這個準了,支持省裏給足。”杜書記沒有拒絕的理由。
    和其他省份專精某些領域,其他領域嚴重不足甚至空白不同,魯省最大的特色就是戰備省,就是全麵,全方位。
    更是全國,乃至全球,唯一一個擁有全部41個工業大類的省份。
    基本上全球所有的工業,魯省都有。
    雖然不一定樣樣都十分突出,但是啥都有。
    主打一個全麵均衡。
    而沈之賢的想法,和魯省這樣的策略不謀而合,全產業鏈全麵布局,省裏自然支持。
    “這下你小子滿意了吧?”杜書記笑道。
    當年自己還隻是區長的時候,這小子就給自己當過秘書。
    能幹事,負責任,心眼子也多,還沒用錯地方,索性就一路重用。
    如今十幾年過去,這個小秘書也能獨當一麵,成了島城的中流支柱之一。
    本是很欣慰的事,結果這小子和個狗皮膏藥似的,每次見麵就要支持,要資金……
    不答應都不行,一直糾纏。
    而且門門是道,還淨整一些不好拒絕的優質項目。
    “滿意,非常滿意。但若是再給一點支持,那就更滿意了。”
    “滾犢子。”杜書記有些生氣了。
    當真是老德行,改不了啊。
    眼見領導生氣,沈之賢嗬嗬一笑:“領導,最後一點!我保證,最後一點,小支持!”
    “說!”
    “是這樣的,雖然星逸電腦中心落戶濟州,不過我們島城也有星逸筆記本總部!並且已經投產,8天200萬星逸超極本S1,都是島城生產的。所以我想,星逸電腦總部落戶濟州了,能不能把星逸筆記本總部落戶島城?”
    “你在想屁吃,誰不知道電腦中銷量最高的就是筆記本。濟州拿下了電腦中心,你們抽走最核心的筆記本中心,把人家整成空殼子?”杜書記沒好氣道。
    這家夥一肚子壞水。
    沈之賢點點頭:“有道理,那這樣,我們不要中心,但是要和濟州一樣的政策支持和出口優惠補貼。這樣我們島城星逸筆記本也能繼續發展,不至於因為濟州那邊政策更好,而夭折,更何況我們更適合出口。”
    杜書記想了想,應了下來:“可以,這樣濟州那邊是星逸電腦總部,全產業鏈布局,負責80%的業務,滿足國內市場需求,以及空運歐美等海外地區。島城可以當做分部,主要從事筆記本組裝,用於出口日韓這邊,以及海運出口。”
    “感謝領導支持。”沈之賢喜上眉梢,感慨道:“這下回去終於有交代了,否則我都不知道該怎麽說。”
    杜書記擺了擺手:“支持都給你了,別演了!”
    另一邊,柳主任坐上車,一路向東。
    柳主任立即撥通市委電話:“省裏批複了,濟州星逸電腦總部,正式獲批。”
    “好,太好了。老柳,你回來後,咱們一定慶祝一下。”
    “哈哈,這事不急,我先不回去了,我打算直接去找王董,簽約,把星逸電腦總部徹底敲定。”
    “對,對,這是大事。盡快敲定,以免夜長夢多。你去吧,這事你全權負責!”
    “好。”
    美柚科技園,展銷中心。
    王逸正準備去醫院看看老劉,接到了柳主任的電話:
    “王董,您還在濟州吧?”
    “對,我在美柚科技園呢。”
    “太好了,省裏剛通過了一個大支持,咱們當麵聊?”
    “沒問題,領導,我去找你。”
    “不用,你在園區等我就行,我的車快到了。”
    柳主任笑說,拿到省裏批複和支持,市委都沒回,他就讓司機直接驅車去美柚科技園。
    主打一個高效率。
    沒辦法,這麽好的大項目,全國都在盯著。
    要不是濟州近水樓台先得月,還真搶不到這麽大的好項目。
    尤其是很多新一線城市也在盯著,甚至一線城市都眼熱。
    也就是占了本土優勢的光,柳主任自然得上心。
    二十分鍾後,王逸見到了柳主任:“柳主任,今年的新茶,快嚐嚐。”
    “好。”柳主任喝了一口:“茶很好,不過今天咱們有一個更好的大項目。”
    “什麽項目?”王逸有了猜測。
    “星逸電腦中心!”
    柳主任取出一份文件,遞給王逸:
    “此次618大促星逸超極本八天全球熱銷超過200萬台,一騎絕塵,不僅打破了國內記錄,也打破了全球記錄,這是一個很好的開始。”
    “但逆水行舟,不進則退。眼下星逸筆記本的青島工廠隻有300畝,隻能實現筆記本的組裝,這遠遠不夠。”
    “為此,濟州特意製定了政策,向省裏審批,給你們打造星逸電腦總部,涵蓋筆記本,台式機,一體機的研發量產的全產業鏈布局!”
    “全產業鏈布局!”王逸都嚇了一跳:“隻是組裝業務,那容易一些。但全產業鏈布局,這得需要大量的土地!”
    柳主任點點頭:“是的,為此我們在機場附近圈出2000畝地,免費送給你們,幫助你們打造星逸電腦總部。夠用了吧?”
    “2000畝!”王逸表情精彩起來。
    這麽大的手筆,隻能說濟州太想進步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