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為始皇崽耕出萬裏江山 第373節

字數:6347   加入書籤

A+A-




    嬴小政去問小成蟜身邊伺候的人。
    他新換的奶娘解釋道:“大王說,先讓公子把書讀明白了。待書讀明白了,公子自然就會算數了。”
    嬴小政:“……”
    這個自然就會,是怎麽回事?難道君父你就是自學嗎?
    子楚還真是。
    他到趙國時已經會讀書識字。到了趙國後,一邊向身邊人繼續求學,一邊自學。
    那一身算賬的本事,就是子楚在生活中自己磨礪出來的。所以他認為小成蟜連字認識的都不多,學算數什麽的太早。
    嬴小政卻不這麽認為。為什麽非要學會一樣再學另一樣?就不能一起學嗎?而且舅父說過,孩童時候接觸了數學,能鍛煉頭腦,讓孩童的邏輯思維更加完善。
    雖然舅父說的話有點難懂,但舅父教出了那麽多不記名的出色弟子,肯定比從未教過學生的君父強。
    再說了,成蟜都這麽大了,連簡單的算數還要掰手指,這也太丟我的臉了!
    嬴小政從未如此崩潰過。連聽到舅父赴險,他都沒有這麽崩潰。因為他好歹知道舅父雖然赴險但心中有數,應該不會真的遇險。
    但小成蟜是真的連掰手指頭都算不對數啊!
    嬴小政試圖向舅母求助。
    雪姬卻道:“我的學識不如你,且是你向君上保證,你一定能教導好成蟜,怎麽能推於他人?這是言而無信。”
    嬴小政敗退。
    他想起來,舅母比舅父嚴格多了。他的耍賴撒嬌在舅母那裏是行不通的。
    舅父!你別管什麽春申君了!趕緊回來!
    “兄長兄長,我知道了!”小成蟜蹦蹦跳跳來找嬴小政,舉起根手指,“二加一也是!”
    嬴小政無力道:“是,是。我們先來背九九表。”
    如果正常教學行不通,直接死記硬背總可以吧!
    舅父!趕緊回來!
    ……
    “阿嚏!”正被荀子拘著讀書的朱襄打了一個大大的噴嚏,一篇大字報廢,心裏嘀咕著,莫不是政兒和雪姬想念他了。
    朱襄此次一回來,秦王子楚就有大動作,不知道會得罪多少人。
    荀子聽朱襄上書中陳述的事,就看清了這底下的彎彎道道。
    秦國曾經一直是以法家學說為主。
    儒家最看不慣法家的一點就是,法家認為這世上所有的行為,都該寫進法條裏,這樣萬事都在規矩方圓中,有法可依有法可循,就不會亂。
    但儒家認為,這種事殘忍又不符合實際。
    若所有事都規定,就沒了人情人性,讓這個世上所有事所有人都變得冰冷;而且規定太細,人非完人,總會犯錯,那便總被罰,心中肯定生出怨恨。
    更重要的是,法條太細,連士人尚且不能記住所有法條,不識字的庶人更是對法條一無所知。
    就算有官吏教導,但官吏事多,豈能將法條傳達到每一個庶人耳中?而庶人又豈能聽一遍就能全記住?
    最後便落入“不教而殺謂之虐”中。
    在這一點上,有些儒家學說走向了另一個極端,將人情和道德淩駕於法條之上,是以“親親相隱”。
    荀子則痛罵這一點。
    荀子曾言:“故不教而誅,則刑繁而邪不勝;教而不誅,則奸民不懲;誅而不賞,則親屬之民不勸;誅賞而不類,則下疑,俗險而百姓不一。”
    荀子既罵法家學說,也罵和自己意見不同的儒家學說。所謂儒家學說千萬條,源頭都是孔子,但同門不同道,恐怕比不同門鬥爭更激烈。
    荀子認為,現在朱襄所說的行為,就是“刑繁而邪不勝”。
    但這既出自秦國推行法家思想的傳統,又有地方上士人貴族的利益在。
    律令越繁瑣,官吏的權力就越大。正因為庶人無論再怎麽膽戰心驚也會犯錯,官吏就可以想懲罰誰就懲罰誰,想剝奪誰的家產就剝奪誰的家產。
    在地方上,官吏的權力就是無限的。
    現在朱襄表麵上是修改了法條,實際上是縮減了官吏的權力。
    秦王子楚也應該意識到了這一點,所以讓朱襄在朝堂上公開的文書中刪掉了許多內容,以保護朱襄。
    荀子也把朱襄壓著讀書,不讓他去親手處理這些事,將他摘出來,淡化他在這件事中的存在感。
    壓著朱襄讀書的時候,荀子也有事讓朱襄做。
    現在荀子在秦國的聲望已經很高了,鹹陽學宮反對他的人翻不起多少波瀾。荀子認為,是時候改革鹹陽學宮了。
    荀子雖是儒家人,但他知道,其他學說中有許多應該傳承下來的思想。如果隻剩下儒家,那儒家最終會走入故步自封中。
    雖然荀子不喜歡孟子,也讚同孟子“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的理論。
    鹹陽學宮是一定要包含百家的。秦國取士的時候,也要不拘於某一家的學說。這樣,儒家弟子們才會絞盡腦汁進步,讓儒家學說適應曆史前行的每一個進程。
    若沒有競爭,儒家弟子大概就會如魯儒那樣埋頭故紙堆中,天天我注六經六經注我,搖頭晃腦先人說,連自己著書立說都要假托先人言。那之後的國家,就會如魯國一樣,在魯儒的治理中加速腐朽。
    荀子雖推崇孔子,但言論中也有與孔子不同的地方,他自己也堅信青出於藍而勝於藍。今人不必不如古人,古人不必賢於今人。
    而比他輩分更大,甚至他曾經求學過的孟子,被他在文章中天天拎著罵。
    荀子道:“你之前給我寫的,給鹹陽學宮分科目,但不分學派,這點我完善了一下,你看如何。”
    朱襄拿起荀子完善了好幾年的鹹陽學宮科目改革。
    鹹陽學宮中不再區分百家學說,而是以科目。比如史、數、武、禮、律等,這些科目中教材不止一本,將各家學說都加了進去。
    朱襄道:“若授課老師不同,教導內容恐怕也不同。”
    荀子道:“會有不同學說的老師教導同一科目的功課。”
    朱襄咋舌:“學生每天聽老師互罵?”
    荀子挑眉:“為何不可?”
    朱襄問道:“這……這樣學說不統一,要如何選拔官吏?”
    荀子聞言,歎了口氣,道:“若要選擇官吏,肯定需要統一學說統一思想。所以待秦國統一天下之後,這鹹陽學宮就會再次變革。”
    朱襄問道:“那荀子你為何還要改?”
    荀子淡然道:“能改一時算一時。不是你說的嗎?讓後人有跡可循。”
    朱襄先是一愣,然後恭敬作揖:“是,老師。”
    第207章 進廚房資格
    學宮課程改了,人才選拔的考試內容也要改。
    朱襄建議先以客觀題為主,輔佐填空題和情景分析,等到了秦王主持殿試的時候,再進行選題策論,最後再加一個麵試。
    這樣考試,能盡可能減少考官對考生的影響,讓人才提拔把握在秦王手中。
    就是這樣做,需要秦王有較高的個人素質,能甄選人才好壞,還要有足夠的精力去審核考生。
    子楚和嬴小政肯定沒問題,之後的秦王就不清楚了。朱襄隻能說,以後的秦朝皇帝若是撐不住,那他自己去改吧。
    朱襄興致勃勃將自己的計劃書交給子楚。
    子楚按壓了一下眉頭,道:“要不我們現在立刻回鹹陽,讓蔡澤和藺禮幹活?”
    朱襄道:“我無所謂。你看上去很疲憊,能撐得住?”
    子楚瞥了朱襄一眼,道:“撐不住也得撐住。”
    他打了個哈欠,集中注意力看完朱襄的計劃書,道:“可行。回鹹陽後讓博士們討論。”
    “博士”這個職位在朱襄原本曆史中,是秦始皇為了安撫東方學者專門設置的爵位,位卑權重,類似言官,可以直接向秦始皇諫言,最後變成了專門和秦始皇作對。
    秦昭襄王建立鹹陽學宮,吸納六國學者時,嬴小政將“博士”二字脫口而出,得到了秦昭襄王的讚許。
    之後秦昭襄王就專門設置了一個機構,主管修書管書和教育,正式任職者稱博士。在朱襄建議下,這個機構類似於後世禮部。
    “政兒關於鹹陽學宮的提議,他和你說過嗎?”子楚突然想起這件事。
    朱襄道:“政兒每日的奇思妙想太多,不知道是哪個提議。”
    子楚道:“是你想要推廣的物學和化學。”
    朱襄眼皮一跳,心裏有了些許猜測。
    子楚所說的嬴小政的提議,果然是朱襄猜測的內容。
    嬴小政太敏銳了。他經過了廣陵城一戰,以及李牧海巡歸來對舟師的一些話,發現了一件很重要的事——科技發展不僅能用於民生方麵,在戰爭上,有更為直觀的貢獻。
    朱襄雖沒有將這點藏著,但也沒有故意將這一點說出來。
    他處於很矛盾的心態。
    身為一個懦弱的普通人,有時候明知道是大勢,是真理,也不希望這件事從他的口中說出,從他的手中做出。
    即使他已經悄悄借著醉酒告知李牧,並且已經應用在了軍隊中。
    當聽到子楚提到此事時,朱襄心情很複雜。
    他心裏有有早就猜到會如此的釋然,有對自己自欺欺人的譏諷,還有對未來會走向何方的茫然無措。
    朱襄知道,秦朝雖然二世而亡,民眾雖苦,但這隻是曆史中一朵小浪花。他自兩千多年後而來,知道未來是什麽模樣。
    隻是種田就罷了,如果戰爭技術發展,未來會走向何方?
    誰也不知道。
    朱襄右手不自覺地抓了一下衣襟,腦海裏突然想到了同事們聊天時的討論。
    這閑聊的話本來不是那麽容易想起來。這時不知道為何,居然清晰的浮現在了他的心裏,打消了他的疑慮。
    “華夏文明要走向西方道路是不可能的,這是文明形態所決定。
    華夏文明幾千年未斷絕,已經摸索出一套完善自耕農、小手工業者體係,與自上而下垂直官吏體係相結合。
    從經濟上來說,就算西方剛進行工業革命的時候,我們因為人口眾多,技藝傳承完善,手工業品的競爭力相當高。而我們自身的自給自足體係也十分穩固,所以在封建帝國末期,也能一直保持順差。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www.gdbzkz.info。鬼吹燈手機版閱讀網址:m.gdbzkz.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