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為始皇崽耕出萬裏江山 第438節
字數:6569 加入書籤
“先王在涉及長平君的事上脾氣也不好。你還記得棄市的那幾家人嗎?”
“哦,想起來了。那幾家人說了長平君幾句閑言碎語,就被先王棄市。君上隻是言語敲打了幾句,把人貶謫了而已,脾氣還算不錯了。”
原本認為秦王政任性暴虐的人一想起秦王子楚為長平君做的事,一下子就感歎秦王政還是好脾氣了。
長平君隻是秦王子楚的友人,但長平君可是秦王政的養父。按道理來說,秦王政對有人針對長平君,應該處理更嚴重才是。
秦王政得知了這些閑言碎語之後,氣得找到朱襄碎碎念了許久。
他是不想把人棄市嗎?這不是沒找到借口嗎!
阿父把人棄市,是真的找到了對方私通外國的證據。朕……寡人沒找到啊,他們真的隻是嘴碎!
朱襄滿心欣慰。
如果是一般的秦王,心情不好就可以賜死重臣。
政兒現在隻是按照對方的真實罪責加重刑罰而已。看來自己的言傳身教對政兒的影響並不是完全不存在。
他不知道的是,秦王政有個小本子,把說他舅父壞話的人的名字都記下來,準備以後慢慢針對。
舅父不慕權力金錢,一心隻為秦國和自己,所有說舅父壞話的人肯定都有問題。
這個教導,居然是對朱襄猜忌最深的秦昭襄王告訴嬴政的。
長平君朱襄,一種便捷的大臣篩選器。
秦國在秦王子楚崩逝這一年萬事安好。秦王政有條不紊地收攏權力,建立威信。
原本想要欺秦王政年輕的大臣都意識到,秦王政不愧是傳聞中五六歲就幫長平君管理家務的神童,那老道的國君模樣,其威嚴壓得群臣喘不過氣,好像已經當了很多年的國君。
有從秦昭襄王活到現在的老臣感歎,怪不得當年秦昭襄王一見到如今秦王就十分歡喜。如今的秦王,和秦昭襄王真的極其相似。
秦國經曆了秦仁文王和秦王子楚兩代較為溫和的秦王過渡,現在終於又要迎來一位霸道雄主了。
不過也有人說,秦王子楚也不是什麽溫和的秦王。隻是恰好遇到了幾年災荒,他被迫休養生息而已。
無論眾臣私下怎麽討論,他們都無奈地接受了一個事實。秦王政不是一個好相與的秦王,以後的日子恐怕不好過。
有儒家弟子找到荀子,擔憂秦王政太過霸道,不會行仁政。
荀子懶得理睬。
要行仁政,也要等統一天下之後。現在秦國正好需要一個雷霆手段的君王。
誰都以為秦王政登基之後,一定會接著休養生息一兩年,待在朝堂站穩腳跟之後,再繼續大動作。
誰也沒想到,就在秋收之後,秦王政還未改元,便下令信平君廉頗攻魏。
去年糧草供應不足,廉頗打通秦國通往齊國的通道之後,雖沒有繼續攻打大梁,但一直留在剛攻占的魏國郡縣主持屯田。
廉頗在趙國時隻負責打仗,現在他已經很習慣屯田和撫民了。
為了替秦國完全消化新打下的城池,他都沒有回鹹陽送秦王子楚一程,也沒有親眼見到秦王政登基。
秦王政開戰的理由找的很敷衍,但也無懈可擊。
他說這場戰爭是上一場戰爭的延續。當時魏王病逝,君父因魏國國喪退兵。現在魏國國喪已過,該繼續攻打魏國了。
魏王圉在秦昭襄王強勢的時候,曾經被迫向秦國稱臣。之後秦國和魏國都沒怎麽提這件事,該打仗的時候照舊開打。秦王政首次煞有其事把這件事拿出來提。
秦王政說,魏王曾向秦國稱臣,就是秦國的屬國,與秦國是君臣關係。
當魏國遭遇蝗災的時候,出於宗主國的責任,秦王還特意將此事告知魏王和魏太子,希望魏國能夠多加防範。
可魏國恩將仇報,居然在秦國滅蝗收尾,秦王子楚重病的時候,夥同其他四國攻打秦國。
秦國是魏國的宗主國,魏國攻打秦國的行為是不忠;秦王曾在魏國遭遇蝗災的時候提供(口頭)幫助,魏國攻打秦國是不義。
如此不忠不義的國家,先王自然出兵討伐之。
然而魏王圉病故時,先王仍舊召回了秦國大軍,不在魏國國喪的時候趁人之危,這是秦國對魏國的義。
如今魏國國喪已過,自己作為繼任秦王,當重新討伐魏國。
秦王政召來修書的大儒,讓他們執筆,替秦國給魏國寫檄文。
秦國攻打魏國是堂堂正正的“義戰”,魏國活該挨打滅國!
大儒震驚不已。
他們倒不是震驚秦王政的厚臉皮,而是感動這年頭兩國打仗之前居然又有國君肯寫檄文肯宣戰了。
春秋初期,國與國打仗還會找個借口,寫個檄文,遵從一下禮儀。
到了春秋末期各國兼並,講究的就是兵貴神速,能偷襲就偷襲。
什麽宣戰?什麽檄文?武安君白起的兵都到了你城門下了你才發現秦國來襲了。
秦王政不愧是在大儒荀子膝上長大的孩子,這是儒家聖王啊!
荀子:“……”
他對秦王政分外無語。
你就是這樣用我儒家?
算了,也行吧。秦國必定滅掉其他五國,秦王政能在滅國之前堂堂正正宣戰寫檄文,你就說這道德水準禮儀水準是不是能排戰國第一吧?
荀子這麽一想,覺得政兒還是不錯了,自己沒有白教他。
朱襄對秦王政無師自通運用“儒家筆杆子”的技巧豎起了大拇指。
有本事的大儒不用說了,那是出將入相之才。
沒本事的大儒別扭來別扭去,就是想賺個“君王很寵我”的麵子。
秦王將檄文這等重要的事交給那些沒本事的大儒,讓他們心生“我很重要”的錯覺,就像是後世帝王養了一群陪他寫詩作詞潤筆的文人一樣,既不擔心他們擾亂朝政,又能捧高自己的聲望。
而且秦國此番出兵一改常態,將宣戰的禮儀做了個十成十,那堂皇姿態,若再輔以百戰百勝,就算是六國舊貴,都得歎一聲“天命”。
自家政兒這次是真的奔著“義戰”來包裝秦國的統一戰爭。
朱襄感慨了一聲,就晃晃腦袋,去調集物資,準備後勤了。
打仗糧草先行,廉公雖有屯田,但有朱襄在,怎麽也要讓廉公打個富裕仗。
魏王增得到秦國宣戰之後慌得不行,一邊派人向他國求援,一邊派人向秦國乞憐。
他還派信陵君魏無忌原本的門客去遊說朱襄,試圖用魏無忌和朱襄的友誼逼迫朱襄為魏國說情。
朱襄聽完魏無忌門客的慷慨陳詞後,淡淡道:“沒有在魏王圉死前攻破大梁,押著魏王圉在無忌墳前磕頭,是我之錯。無忌被逼死時,魏國和魏王就該為無忌陪葬了。朱亥正在吳郡給無忌守墓,等著魏國滅亡的那一日。”
魏無忌門客的慷慨陳詞被朱襄一兩句話堵了回來,臉色變換不斷,似是不相信長平君居然沒有被他欺之以方。
朱襄見那人神色,譏笑道:“不過你的話倒是提醒了我,我是否應該親自領兵攻打魏國?”
朱襄還未送客,魏無忌門客就羞愧離開。
他離開之後感歎,世人都知長平君仁善,便誤以為他是軟弱可欺之人。世人忘記了,長平君曾孤身說服秦昭襄王釋放五十萬趙軍,也曾以兩萬廣陵守軍擊潰項燕百萬楚軍,明明是一個能言善辯的謀士和驍勇善戰的將軍。
他自言無法說服長平君,反而被長平君說服,便掛印逃走,不回魏國,南下去尋主父信陵君了。
長平君再次聲名鵲起。
秦王政評價:“舅父,這個人來秦的目的,該不會是專門為你揚名,惡心魏王的吧?”
朱襄沒回答。他在思考,長平哪來的五十萬趙軍,項燕又哪來的百萬楚軍。
第244章 大梁護城河
朱襄自認不是一個好脾氣的人。不知道為何別人都說他脾氣好。
他若脾氣好,會頭鐵去長平?會在廣陵城不服就幹?
以前他不想上戰場殺人,現在都變成名將了,早就拋棄了曾經的道德底線。魏王居然派魏無忌的門客來惡心他,還想繼續利用被逼死的魏無忌,朱襄忍不了。
他主動請纓,要去大梁為廉公搖旗呐喊。
秦王政疑惑:“隻是搖旗呐喊?舅父你不當主將嗎?”
朱襄沒好氣道:“政兒,你說什麽傻話?坐在夏同坐過的椅子上久了,你的腦袋退化成夏同了嗎?我這名將的真實水平,別人不知道,你還不知道?”
秦王政已經在朝臣中留下了心機深沉喜怒不定難以揣摩的印象,但麵對舅父,他的情緒永遠會波動得厲害。
“什麽叫做腦袋退化成阿父?我比阿父強多了!”嬴小政怒視舅父,“舅父你再這麽說,我就不讓你去大梁!”
朱襄立刻道歉:“好吧,舅父錯了,夏同怎麽能和政兒比?”
嬴小政這才變回秦王政,命令丞相長平君親自押送糧草去大梁,順便勸降。
寡人心善,見不得太多傷亡。
如果大梁降了,寡人保證約束秦軍不在大梁亂來,信平君廉頗的軍紀是出了名的嚴明。
朱襄忍了攻城戰敵我傷亡慘重的不適,也要去親眼見證魏國的下場。秦王政一通假惺惺的話,世人立刻誤會長平君對大梁即將遭遇的慘狀於心不忍,特意來拯救大梁。
秦王政說寡人心善,在世人耳中就是秦王虎豹之心。
秦王政說信平君軍紀嚴明,世人想起了信平君屠燕國城的暴虐。
長平君顯然知道秦王和信平君這對狼狽為奸的君臣是什麽樣的人,擔心大梁城破生靈塗炭,特意來勸降。
朱襄到達大梁的時候,事有碰巧,大梁還真的差點生靈塗炭。
大梁城建造時,依托丹水等五條河流,讓其環繞大梁城,成為天然的護城河網。
大梁城城牆又高又堅固,城牆外是密布的水網,攻城器械難以施展,兵陣也難以排開,非常易守難攻。
曆史中,王翦的兒子王賁攻打大梁時沒有強攻,直接反過來利用大梁城的天然護城河,引黃河水和鴻溝水淹了大梁城。
這麽簡單的方法,廉頗騎著馬在大梁城周圍逛了一圈之後,也發現了。
廉頗看出大梁城的弱點時,還挺納悶。
他為將時正是秦昭襄王最霸道的時候,所以常打防守的仗,對修築堡壘最擅長不過。
修築堡壘防禦線,和修建城池的選址差不多,隻是大小差別。
所以他完全不能理解大梁城為什麽要修在五條河流交匯處的平原低窪處,這不是專門引人水攻嗎?主持修城池的人的腦子是不是有問題?
引天然水係作為護城河當然沒問題,但首先城池地勢要高,其次城池要能在河堤決堤後也能排水的水渠。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www.gdbzkz.info。鬼吹燈手機版閱讀網址:m.gdbzkz.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