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 空間站的新功能

字數:5746   加入書籤

A+A-


    濱江地下主基地。
    “司令官閣下,核心艙數據轉移完成,是否啟用新的核心艙?”小琳問道。
    “啟用吧!”東方辰回道。
    “好的,司令官閣下。切換過程會導致5秒鍾的係統中斷,請問是否繼續?”
    “繼續。”
    “好的,正在切換……”
    屏幕暗下幾秒鍾後,重新亮起。
    “司令官閣下,核心艙成功啟用,新功能已開啟。”
    “新功能?”東方辰有些意外。
    他以為就是數據搬家而已,沒想到還會出現功能擴展。
    “是的,司令官閣下。原先核心艙的設計目標是為了保證空間站按照計劃的方式擴展,所以與之無關的功能並沒有激活。”小琳解釋道。
    “那增加了哪些新功能?”東方辰問道。
    “新的功能有:科技樹、任務管理係統和資料庫。”
    “其中科技樹會將空間站已掌握的各項技術編譯為一張樹狀結構圖,方便您全麵掌控空間站的發展進度。”
    “任務管理係統會幫助您梳理係統任務和自定義任務,並優化任務流程。”
    “資料庫開放了空間站中儲存的所有技術資料和文獻資料,可供您隨時查閱。”
    小琳將每一項功能介紹了一下。
    “打開科技樹。”東方辰說道。
    “好的,司令官閣下,科技樹已打開。”
    緊接著屏幕上出現一個非常複雜的樹狀結構圖。圖上的每一個矩形格子裏都代表一項技術,這些格子之間用箭頭表示著繼承關係。有些技術會發出多個箭頭指向不同的格子,說明這一技術是多個技術的基礎。也有一些技術匯集了多個箭頭,說明這項技術需要多個技術為前提。
    這些矩形框和箭頭組成了密密麻麻的線路分支,看起來像一團麻線。
    在分類樹的最底部,是技術分類。分別有:采礦、通訊、材料、能源、生物、醫療……等很多類型。
    在這張巨大的分類樹中,隻有底部極少的幾個技術框是亮起的,其他都顯示灰色。很明顯,大部分的科技他還沒有掌握。不,準確的說是現在的基地和空間站還沒有解鎖。
    那為什麽這些技術不能直接解鎖呢?
    原因兩方麵,其一是地麵基地還沒有發展到那個程度,其二是空間站還沒有建設起來,不具備提供那些技術的艙室。
    看完科技樹,東方辰又打開了項目管理係統。
    當前顯示的是螢火蟲計劃的全部任務線。
    這個界麵看起來是一個非常複雜的甘特圖,根據不同的任務線,不同的時間節點顯示著任務的總體情況。
    說實話,這個圖內容太多,根本不是人看的。即使你沒有密集恐懼症,也很難通過查看這個圖來把握整個任務的進度。
    不過這一切不需要東方辰去煩惱,小琳會實時監控整個任務線,並協助他完成整個項目的梳理。
    這就是人工智能比人要厲害的地方。
    一個人最多同時把控幾件事已經到極限了吧?再多的話,腦子根本轉不過來。但人工智能在算力充足的情況下,可以同時監控任意多條事件線而不出半點紕漏。
    螢火蟲計劃是一個非常龐大的係統性工程。
    其一是時間長,任務周期為3年。
    其二是有非常之多的任務線,包括基地的發展、商會與傭兵工會的發展。每一個任務線裏又包含多個子任務線,大事小事都得做到計劃裏,否則可能會出現因為一件小事沒辦好而導致整個大計劃受到嚴重影響的情況。
    這充分印證了一句話:天下難事必作於易,天下大事必作於細。
    東方辰隨便掃了一眼,沒再繼續看了。有小琳幫他處理,他沒必要去花這個精力。
    最後一個資料庫的功能,東方辰完全看不到入口。
    “小琳,資料庫看不到嗎?”東方辰問道。
    “司令官閣下,您隻要向我提問就好了。”小琳回道。
    “好的,我明白了。”
    有小琳作為搜索引擎,資料庫他也沒自己翻閱的興趣。
    “烏蘭國那邊的基地建設的怎麽樣了?”東方辰換了話題。
    “已經完成18。”小琳答道。
    “對了,巴托市的信號塔一直留在那裏,會不會成為攻擊目標?末尼教的人雖然撤走了,但我想他們絕對不會輕易放棄對那裏的調查。”東方辰說道。
    “司令官閣下,您無需擔心。如今信號塔的頂部已經加裝了球麵激光發射器,可百分百攔截任何形式的物理攻擊。”小琳解釋道。
    濱江地下主基地。
    “司令官閣下,核心艙數據轉移完成,是否啟用新的核心艙?”小琳問道。
    “啟用吧!”東方辰回道。
    “好的,司令官閣下。切換過程會導致5秒鍾的係統中斷,請問是否繼續?”
    “繼續。”
    “好的,正在切換……”
    屏幕暗下幾秒鍾後,重新亮起。
    “司令官閣下,核心艙成功啟用,新功能已開啟。”
    “新功能?”東方辰有些意外。
    他以為就是數據搬家而已,沒想到還會出現功能擴展。
    “是的,司令官閣下。原先核心艙的設計目標是為了保證空間站按照計劃的方式擴展,所以與之無關的功能並沒有激活。”小琳解釋道。
    “那增加了哪些新功能?”東方辰問道。
    “新的功能有:科技樹、任務管理係統和資料庫。”
    “其中科技樹會將空間站已掌握的各項技術編譯為一張樹狀結構圖,方便您全麵掌控空間站的發展進度。”
    “任務管理係統會幫助您梳理係統任務和自定義任務,並優化任務流程。”
    “資料庫開放了空間站中儲存的所有技術資料和文獻資料,可供您隨時查閱。”
    小琳將每一項功能介紹了一下。
    “打開科技樹。”東方辰說道。
    “好的,司令官閣下,科技樹已打開。”
    緊接著屏幕上出現一個非常複雜的樹狀結構圖。圖上的每一個矩形格子裏都代表一項技術,這些格子之間用箭頭表示著繼承關係。有些技術會發出多個箭頭指向不同的格子,說明這一技術是多個技術的基礎。也有一些技術匯集了多個箭頭,說明這項技術需要多個技術為前提。
    這些矩形框和箭頭組成了密密麻麻的線路分支,看起來像一團麻線。
    在分類樹的最底部,是技術分類。分別有:采礦、通訊、材料、能源、生物、醫療……等很多類型。
    在這張巨大的分類樹中,隻有底部極少的幾個技術框是亮起的,其他都顯示灰色。很明顯,大部分的科技他還沒有掌握。不,準確的說是現在的基地和空間站還沒有解鎖。
    那為什麽這些技術不能直接解鎖呢?
    原因兩方麵,其一是地麵基地還沒有發展到那個程度,其二是空間站還沒有建設起來,不具備提供那些技術的艙室。
    看完科技樹,東方辰又打開了項目管理係統。
    當前顯示的是螢火蟲計劃的全部任務線。
    這個界麵看起來是一個非常複雜的甘特圖,根據不同的任務線,不同的時間節點顯示著任務的總體情況。
    說實話,這個圖內容太多,根本不是人看的。即使你沒有密集恐懼症,也很難通過查看這個圖來把握整個任務的進度。
    不過這一切不需要東方辰去煩惱,小琳會實時監控整個任務線,並協助他完成整個項目的梳理。
    這就是人工智能比人要厲害的地方。
    一個人最多同時把控幾件事已經到極限了吧?再多的話,腦子根本轉不過來。但人工智能在算力充足的情況下,可以同時監控任意多條事件線而不出半點紕漏。
    螢火蟲計劃是一個非常龐大的係統性工程。
    其一是時間長,任務周期為3年。
    其二是有非常之多的任務線,包括基地的發展、商會與傭兵工會的發展。每一個任務線裏又包含多個子任務線,大事小事都得做到計劃裏,否則可能會出現因為一件小事沒辦好而導致整個大計劃受到嚴重影響的情況。
    這充分印證了一句話:天下難事必作於易,天下大事必作於細。
    東方辰隨便掃了一眼,沒再繼續看了。有小琳幫他處理,他沒必要去花這個精力。
    最後一個資料庫的功能,東方辰完全看不到入口。
    “小琳,資料庫看不到嗎?”東方辰問道。
    “司令官閣下,您隻要向我提問就好了。”小琳回道。
    “好的,我明白了。”
    有小琳作為搜索引擎,資料庫他也沒自己翻閱的興趣。
    “烏蘭國那邊的基地建設的怎麽樣了?”東方辰換了話題。
    “已經完成18。”小琳答道。
    “對了,巴托市的信號塔一直留在那裏,會不會成為攻擊目標?末尼教的人雖然撤走了,但我想他們絕對不會輕易放棄對那裏的調查。”東方辰說道。
    “司令官閣下,您無需擔心。如今信號塔的頂部已經加裝了球麵激光發射器,可百分百攔截任何形式的物理攻擊。”小琳解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