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妙不可言

字數:3955   加入書籤

A+A-


    顧超立刻護住了元妮,“幹什麽?”
    “華僑先生說,這個女同誌拿的紅玉,很像是他丟失的那塊,他請保衛部門介入,幫他調查,請你們配合。”
    元妮被氣笑了,這是買不到手,想訛人?
    “元妮,咱們回去,我剛好也有幾個問題要問他。”顧超很生氣,見過欺負人的,沒見過這麽欺負人的。
    保衛科也很無奈,這是擺明了就是碰瓷,怎麽會那麽巧,別人拿來鑒定的紅玉,就剛好是丟的那塊?
    但是現在重視對外關係,華僑有要求,他們不好不管。
    就這樣,元妮跟顧超又回到了文物商店。
    考慮到店麵裏還有客人,幾位當事人都被請到了辦公室裏。
    “我真不是故意找事,我也有一塊同樣大小的紅玉,上邊刻著下山牛,是西漢年間的物件。
    我很喜歡這塊玉,帶在身邊,時時把玩,就這兩天吧,玉突然不見了。
    當然,我可不是懷疑這位女同誌,我就是覺得,這位同誌的紅玉,跟我丟失的比較像。”老華僑一本正經地說道。
    華僑小姐也在一旁幫腔,“我爹地這塊紅玉,是他早年在佳士拍賣行買的,你們好好調查一下這個女的,看看她的紅玉,是哪裏來的?”
    保衛科的同誌很頭痛,“這世界上相同的物件多了,總不能看到別人有一樣的,就說是你們丟的吧?”
    “我也沒這麽說呀,我就是懷疑,請你們調查一下,最好是把她關起來,細細審查。”老華僑睜著眼睛說瞎話。
    明明知道對方是找茬,保衛科的人也沒辦法,為啥呢,上邊三令五申,要優待華僑。
    現在人家說東西丟了,又看到一樣的,要求查一查,這不過分呐。
    他們隻能看向元妮,“小同誌,你這塊紅玉哪來的?有沒有發票之類的證明?”
    文物多半是民間私下交易,現在要看發票,這不是刁難人嗎?
    元妮剛要反駁,就聽到顧超說話了,“巧了,我有一塊歐米伽金表,鑲嵌十二顆鑽石,剛才還戴在手上,可是遇見這兩外地人之後,手表就不見了。
    我看他手上那塊表,很像是我丟的那塊,同誌們,既然你們要調查,那就幫我也查查,看看他手上戴的表,是不是我丟的那一塊。”
    老華僑和他的女兒目瞪口呆。
    過了好一會,華僑小姐才反應過來,她失聲尖叫,“你竟然誣陷我們?你怎麽證明自己有手表?”
    “你們怎麽證明自己有紅玉?你們怎麽證明的,我就怎麽證明。”
    華僑小姐覺得自己很受傷,她剛才還覺得顧超很帥,現在隻覺得對方可惡至極,竟然用這麽陰損的法子,來幫著元妮說話。
    保衛科的同誌也反應過來,“對,剛才我們忘了問,你們有紅玉的購買票據嗎?報警了沒有?如果都沒有,怎麽證明你們有紅玉?”
    自然是沒有發票,這就是個子虛烏有的事件,老華僑和他的女兒,就是想惡心元妮。
    也許還存著渾水摸魚的心思,希望趁亂把紅玉搞到手。
    雙方都說自己丟了東西,又都拿不出證據,這事兒隻能不了了之,誰也不追究誰。
    元妮沒費一點力氣,就擺脫了麻煩,顧超在她眼中的形象變得更加高大。
    這種小麻煩,一點也沒有影響他們的心情,畢竟是久別重逢。
    兩個人邊走邊聊,上次見麵,已經是好幾天以前,就這麽短短幾天,又發生了不少事情。
    “我小叔回京城了,要把青銅鼎帶回去,等了兩三天,才遇上合適的車皮,緊接著廠裏要拉木頭,我就來省城了,你什麽時候過來的?”
    看到前邊有賣橘子汽水的,顧超就停下腳步,買了兩瓶。
    汽水兩毛,瓶子也是兩毛,兩人就沒走,停下來慢慢喝著,等喝完退了瓶子再走。
    省城的街道兩邊都種著梧桐樹,站在樹蔭底下倒是不熱。
    元妮喝了一口汽水,呼出的氣裏都帶上幾分甜香,“我這事說來話長,都是獎金鬧的……”
    顧超聽完,有些哭笑不得,“這事也怪我,早知道就該勸一勸叔叔,讓他別那麽招搖。”
    元妮搖了搖頭,“要是上交文物不給獎金,別人都不上交怎麽辦?”
    這倒也是。
    與其說獎金是給元妮的,不如說是做給大家看的,鼓勵大家上交文物。
    “對了,我有個親戚,是大學老師,他懂這些老玩意,要不要讓他幫你看看紅玉?”
    在文物商店,郭師傅給紅玉斷代是西漢,元妮覺得還要早一些,可她沒有依據。
    問清楚顧超親戚是考古學教授,且人品非常可靠之後,元妮立刻就點了頭。
    兩人退了汽水瓶子,搭上公交車,直接趕往大學。
    顧超管這位親戚叫堂伯,剛好他沒有課,就直接把元妮和顧超帶到家裏,幫著他們看起了紅玉。
    “小姑娘,這塊玉可不簡單,玉石掛紅,價值連城,更何況這塊玉還是古物。
    它的確不是西漢的物件,這是戰國時期的紅玉。
    你看,這塊玉沒有打孔,不是裝飾品,它應該是用作祭祀,或者是其他用途,具體我就說不上來了。
    你能收到這樣的好東西,是你跟這物件有緣,好好收著吧。”顧堂伯研究一番後,得出這樣的結論。
    元妮就說了在文物商店的經曆。
    顧堂伯笑了,“你說小郭啊?他爸爸原來是金石堂的掌櫃,眼界一流,小郭學到了一點,可能是看的物件少,所以眼力差一些。”
    元妮明白了,原來郭師傅是家傳的本事。
    顧超趁機提出,“元妮很喜歡這些老玩意,可惜沒個人指點,堂伯,你能不能教一教她?”
    顧堂伯是個實在人,聽顧超這麽一說,就搖頭,
    “難,你別看鑒別老玩意,這也是一門學問,我是研究金石的,還有人專看字畫,要學這一行,得不停地上手看東西,眼力都是練出來的。光靠空口白牙,可是學不到啥。”
    元妮也知道是這個道理。
    顧堂伯看她一臉失望,就笑著說,“你想學東西,可以去鬼市上看看,先看個幾天,有不懂的就來問我,這樣學得快一些。”
    顧超認為堂伯說得在理,所謂實踐出真知,還是得多看。
    元妮猶豫了一下,“鬼市?那是個什麽地方?”
    l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101novel.com手機版閱讀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