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曆史之謎

字數:4203   加入書籤

A+A-




    因為種種原因,有不少珍貴的文物消失在曆史長河之中,其中最著名的有五件,被稱為五大文物。
    這五大文物,每一件都是國之重寶,其中就有永樂大典。
    永樂大典,是永樂皇帝編著的典籍。
    永樂大典相當於百科全書,內容豐富,編撰精細,可以說是集帝國的智慧與文明於一身。
    可惜正本遺失,副本倒是保存了下來。
    如果窗欞上粘的是永樂大典正本,那就能解釋,為什麽這部曠世奇珍不見了。
    元妮不敢多想,趕緊給四舅母使了個眼色。
    四舅母笑道,“陶師傅,我這剛好還剩兩個雞蛋,你要不嫌棄的話,就把窗欞子放我們車上吧。
    我們頭一回來這個院子,就當結個善緣,下回我們還來,你可得把好東西留下。”
    陶師傅原本都不指望換東西了,他家用的是蜂窩煤,如果不是細柴派不上用場,他早就把窗欞子劈成柴點火用了。
    聽到四舅母這麽說,他大喜過望,“成,那我就不客氣了。”
    “雞蛋給你。”四舅母說著,把竹筐裏僅剩的兩個雞蛋遞給了陶師傅,順便把竹筐拎起來,騰了一塊地方。
    陶師傅歡歡喜喜把窗欞摞在了車上,“你們下回還來,我攢了好東西再跟你們換。”
    元妮擦了把汗,笑著說道,“陶師傅,還想麻煩你點事兒,院子裏有自來水嗎?我們能洗洗手嗎?”
    陶師傅相當於白得倆雞蛋,正歡喜著呢,“有,我家門口就有水龍頭,走,上我家洗去。”
    家屬院格局很亂,像是老式大雜院改造的,一戶人家也就占一兩間房,然後大家共用一個院子。
    四舅母慢慢的洗著手,洗完了又抖衣裳。
    陶師傅不好盯著兩個女人看,放完了雞蛋,就把蜂窩煤爐子拎出來,準備生火做飯。
    元妮笑道,“這院子啥都好,就是做飯不方便,這麽小個爐子,得做到啥時候?”
    陶師傅一拍大腿,“可不是嘛,如果不是為了解決兩地分居,我才不願意來鐵廠呢。”
    原來這裏是鐵廠家屬院,鐵廠的效益不好,就占著一條,是地地道道的城裏單位。
    陶師傅的妻子在城裏工作,他自己是郊縣的,剛結婚的時候,說是先結婚,再想辦法調動。
    現在倆人都四十多歲了,陶師傅還是沒能調得過來,隻能跟人交換工作。
    交換工作也叫對調。
    意思就是字麵上的意思,兩個不同單位的工作人員,因為個人原因,自願交換工作,上報申請批準之後,就可以互相調往對方的單位。
    “我原本在通縣交通局工作,別看那是縣城的工作,可實惠的很,但為了團圓,隻能放棄了。”陶師傅唉聲歎氣。
    他知道鐵廠效益不好,但沒想到,鐵廠是地地道道的清水單位,不僅工資待遇不好,住房條件也不行。
    他跟人對調的時候,不僅交換了工作崗位,也交換了住房,原來他占一小院,現在隻有兩間房了。
    元妮立刻明白了,糊了永樂大典的窗欞子,還有那袋子廢紙,多半都是原來住戶留下來的。
    估計那人家裏,早先知道這東西有來曆,所以才保存了這麽多年。
    但不知為什麽斷了傳承,以至於後人調動的時候,竟然把這麽寶貴的財富扔下了。
    元妮腦子轉的飛快,陶師傅曾說過,還有一袋子廢紙,被他媽拿回家引火用了。
    他既然曾經在通縣交通局工作,那去通縣一定能打聽出他的消息。
    想到這一點之後,元妮兒再次感謝陶師傅,又洗了手,就拽著四舅母離開了。
    自始至終,陶師傅都沒有察覺到異常。
    兩人騎三輪離開了院子,四舅母才問元妮,“那窗框子值錢?”
    “窗框子不值錢,值錢的是上邊糊的紙。”
    “我滴個乖乖,這可怎麽整理?那玩意兒上麵粘的都是漿糊啊?”
    “我也不知道,實在不行,隻能找耿奶奶幫忙。”
    之前修複壁畫的時候,元妮就發現,耿老爺子和耿老太太手上有絕活。
    要搶救珍貴典籍,恐怕得找耿老太太想辦法。
    元妮坐在車上,摸了摸窗欞子,幸虧上麵糊的都是用麵粉打的漿糊,要是用化學膠水粘的,那可就真完蛋了。
    “也行,先把東西拿回去放著。他不說還有一袋子紙,被他媽拿走了嗎?咱們找不找?”
    “要找的,實在不行,讓顧超跑一趟通縣,先去打聽消息。”
    永樂大典雖然珍貴,那也沒有大花重要,他們人手有限,還是要以找大花為主。
    想到大花,四舅母也歎了口氣,“也不知這孩子跑哪兒去了?”
    在外奔波一天,兩人累的夠嗆,隻想回家好好洗一洗,然後喝碗綠豆湯。
    剛到院門口,元妮還沒下車,就看到姥姥拚命招手,“妮兒,快來。”
    元妮跳下來,“姥姥,啥事啊?”
    “我好像聽見大花的聲音了,她在叫我。”姥姥壓低聲音。
    元妮隻覺得不可思議,會不會是幻覺?
    四舅母把車推了進來,“小顧,你也回來了?”
    顧超關上門,招呼大家進屋,“姥爺,也說他聽見聲音了。”
    大家一起看一下姥爺。
    姥爺鄭重點頭,“我也聽著了,是叫姥姥的聲音,好像就是大花那閨女。”
    倆人都聽著了,那就不是幻覺。
    “是從哪個方向發出來的?”
    “就對門,我倆下午就坐門口,幹點雜活,正瞌睡著呢,突然就聽到一聲,嚇得我倆渾身激靈。”姥姥拍胸口。
    “然後呢?沒聲了嗎?”
    “就一聲,我倆又在門口聽了好長時間,好像對門湯老頭在罵他老伴。”
    顧超說道,“可惜我回來的晚,沒聽到聲音。”
    “也可能真是老天爺開眼,大花就在對麵院裏頭?”姥姥猜道。
    這是一個重要線索,但操作起來卻很困難。
    就跟之前大家擔心的一樣,如果真是湯老頭窩藏大花,一切都好說。
    但如果不是呢?
    元妮這邊報警,警察上門搜查,結果啥也沒找著。
    那就會驚動街坊四鄰。萬一真有人窩藏了大花,肯定會藏的更深,後邊就沒法找人了。
    顧超想了想,“我倒是有個辦法,不用驚動警方,而且今晚就可以行動……”
    l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101novel.com手機版閱讀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