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南宋變天
字數:6772 加入書籤
“開寶三年公元970年),馮繼升發明火箭法。”
“開寶八年公元975年),宋朝在攻打滅南唐時使用了火炮和火箭。”
“鹹平三年公元1000年),唐福製造了火箭、火球、火蒺藜。”
“鹹平五年公元1002年),石普製成火球,火箭。”
“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李綱用霹靂炮、霹靂火球擊退圍攻汴京的金兵,夜發霹靂炮以擊賊,軍皆驚呼。”
“南宋時期,還發明了管形火器“火槍”。它用巨竹做槍筒,內裝火藥,臨陣時點放火藥,噴出火焰焚燒敵人。”
這種原始的“火槍”火炮,當是管形火器的鼻祖。
再過些年,蒙元鐵騎開始戰無不勝,許多人不知道的是,其實他們暗中就吸取了中原漢民族先進的工業和火器技術,創造出世界上最早的金屬管形火器“元大德二年”1298年)銅火銃,編號80,可知當時火銃的製造和使用都有了一定規模。這也是是考古發現最早的有明確紀年的銅火銃,也是世界上最早的火炮。
從此火器逐漸向現代槍炮方向發展。
火器隨著蒙古人西征和東西方交往經由中亞、西亞傳入歐洲,對西方中世紀向早期資本主義過渡起到重大曆史性作用。
北宋初年的《武經總要》一書,記載有火炮、蒺藜火球和毒藥煙球等三種火器的火藥配方。這是世界曆史上,最早冠以火藥名稱的武器。
北宋時,還成立有專門機構,管理火藥生產。
朝廷在建康府今江蘇南京)、江陵府今湖北江陵)等城市建立了火藥製坊,製造了火藥箭,火炮等以燃燒性能為主的武器。宋敏求在《東京記》載,京城開封有製造火藥的工廠,叫“火藥窯子作”。
總體看,中國使用火器的時間,要比西歐約早三四百年。
前世專家考證,歐洲最早的火藥武器在14世紀20年代,將火炮作為武器使用的最早證據,是1326年左右兩份手稿中的兩幅圖畫。
可悲的是,6、7百年後,西方海盜們,卻用中國祖先們發明的這類武器,數次轟開中國的大門,燒殺掠搶。
……
在馬速等逍遙宗弟子總結此戰役成敗時,安排下一階段任務時,不少關心國事的有識之士,都在討論采石大捷。畢竟他們早已習慣了南宋的羸弱,這次的大捷讓所有人都喜出望外。
隨著戰事結束,采石大戰許多細節,也被參戰將士和戰場輔助百姓們傳了出來。
一些有心人卻發現了這場大捷中,有著許多蹊蹺。
戰前主將棄城而逃、順帶卷走了大部分士兵。剩餘1.7萬對17萬,怎麽看都是不可能的勝利。
接下來令人大跌眼鏡的事情一件接一件。
先是眾多大臣突然間摒棄分歧,團結一致,阻攔趙構又要棄國外逃。從而萬眾一心,全麵啟動抗戰。這可是十分罕見的事情。
繼而勞軍的一位文官,卻趕在主將之前到了前線,“臨危受命”奪了帥位,讓人感到十分巧合。
之後是以少勝多,哪怕在接觸戰時,宋軍都正好順風,讓金兵的反擊毫無力度……。
接著就是完顏亮不知何因,居然龜縮在營地裏,不再進攻,甚至金兵也不出營地,令人生疑。
更為巧合的是,正在這時,金朝後院起火,皇帝易主,完顏亮被貶。
巧合還沒有結束,雖首戰失敗,但金兵還有近50萬精兵,並未傷筋動骨,前線卻自亂陣腳,將士反叛,將金主極其太子殺死。
按理說,剩餘這50萬金兵也不是南宋可以抵擋的,但他們卻不再繼續南侵攻宋,草草收兵回到金朝。
……如此多的巧合,可謂是天時地利人和,任何一個環節出了偏差,都可讓南宋全盤皆輸。
可是,世界上真的有那麽多的巧合嗎?
其實,連知道部分內情,並親自參與了戰役的王重陽、黃藥師、洪七公、段智興等高手們,也是感到這裏麵有許多僥幸。不過,他們還很是驚歎馬速的戰略和戰術思維,以及書院弟子們的強悍執行力。
這場大戰製勝的內幕,永遠是一個秘密。
製造如此多巧合的馬速,召開完這場曆史性會議之後,便帶著韓小瑩回到了廈門島。
韓小瑩後天圓滿已達極致,即將突破到先天。
之前他們就商量好,突破之後,就要後代。前世一直在養病,來不及組建家庭,這一世想讓後代基因更好一點,故一直等韓小瑩突破。
有了家庭,未來還會有後代,馬速更為謹慎,需為家人創造一個絕對安寧的生活環境。
6年建設,廈門、金門島各種軍事防禦措施、陣法結合已固若金湯。人口也達到了20萬人,有自己的農業、工業、商業,甚至還有自製的貨幣。完全是一個全新的自治小社會。
此外,馬速還向彎島派出了先遣部隊。春秋時期,彎島地區被人們稱作“東夷”,230年,諸葛直作為東吳王國的海上將領,帶著軍隊達到夷洲地區,這是中原大陸的軍隊第一次到達夷洲。
這些年逍遙宗在彎島已站穩腳跟,控製住局麵,和早期來此的漁民並逐漸發展起來的氏族和平共處,基礎設施建設,也如火如荼。
馬速已決定將西溪書院內院全部遷移到廈門,改名為逍遙書院。僅保留西溪書院外院,對外還是統稱西溪書院。
一旦最大的威脅金朝偃旗息鼓、南宋政局穩定後,趙家朝廷的控製力就會繼續加強。現在書院和逍遙宗開始實施海外戰略,人員、後勤全力運轉,西溪書院內院,哪怕無人能夠進入,但上萬人來來往往,大量物質進出,難免會露出蛛絲馬跡。
這種背景下,馬速隻能遠離朝廷,畢竟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而且,現在即將迎來新的時代,正好是搬遷的機會。
如馬速所料,曆史軌跡正常運轉,南宋變天了。
紹興三十二年公元1162年),趙構禦以“倦勤”為由,傳位給趙昚。
“開寶三年公元970年),馮繼升發明火箭法。”
“開寶八年公元975年),宋朝在攻打滅南唐時使用了火炮和火箭。”
“鹹平三年公元1000年),唐福製造了火箭、火球、火蒺藜。”
“鹹平五年公元1002年),石普製成火球,火箭。”
“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李綱用霹靂炮、霹靂火球擊退圍攻汴京的金兵,夜發霹靂炮以擊賊,軍皆驚呼。”
“南宋時期,還發明了管形火器“火槍”。它用巨竹做槍筒,內裝火藥,臨陣時點放火藥,噴出火焰焚燒敵人。”
這種原始的“火槍”火炮,當是管形火器的鼻祖。
再過些年,蒙元鐵騎開始戰無不勝,許多人不知道的是,其實他們暗中就吸取了中原漢民族先進的工業和火器技術,創造出世界上最早的金屬管形火器“元大德二年”1298年)銅火銃,編號80,可知當時火銃的製造和使用都有了一定規模。這也是是考古發現最早的有明確紀年的銅火銃,也是世界上最早的火炮。
從此火器逐漸向現代槍炮方向發展。
火器隨著蒙古人西征和東西方交往經由中亞、西亞傳入歐洲,對西方中世紀向早期資本主義過渡起到重大曆史性作用。
北宋初年的《武經總要》一書,記載有火炮、蒺藜火球和毒藥煙球等三種火器的火藥配方。這是世界曆史上,最早冠以火藥名稱的武器。
北宋時,還成立有專門機構,管理火藥生產。
朝廷在建康府今江蘇南京)、江陵府今湖北江陵)等城市建立了火藥製坊,製造了火藥箭,火炮等以燃燒性能為主的武器。宋敏求在《東京記》載,京城開封有製造火藥的工廠,叫“火藥窯子作”。
總體看,中國使用火器的時間,要比西歐約早三四百年。
前世專家考證,歐洲最早的火藥武器在14世紀20年代,將火炮作為武器使用的最早證據,是1326年左右兩份手稿中的兩幅圖畫。
可悲的是,6、7百年後,西方海盜們,卻用中國祖先們發明的這類武器,數次轟開中國的大門,燒殺掠搶。
……
在馬速等逍遙宗弟子總結此戰役成敗時,安排下一階段任務時,不少關心國事的有識之士,都在討論采石大捷。畢竟他們早已習慣了南宋的羸弱,這次的大捷讓所有人都喜出望外。
隨著戰事結束,采石大戰許多細節,也被參戰將士和戰場輔助百姓們傳了出來。
一些有心人卻發現了這場大捷中,有著許多蹊蹺。
戰前主將棄城而逃、順帶卷走了大部分士兵。剩餘1.7萬對17萬,怎麽看都是不可能的勝利。
接下來令人大跌眼鏡的事情一件接一件。
先是眾多大臣突然間摒棄分歧,團結一致,阻攔趙構又要棄國外逃。從而萬眾一心,全麵啟動抗戰。這可是十分罕見的事情。
繼而勞軍的一位文官,卻趕在主將之前到了前線,“臨危受命”奪了帥位,讓人感到十分巧合。
之後是以少勝多,哪怕在接觸戰時,宋軍都正好順風,讓金兵的反擊毫無力度……。
接著就是完顏亮不知何因,居然龜縮在營地裏,不再進攻,甚至金兵也不出營地,令人生疑。
更為巧合的是,正在這時,金朝後院起火,皇帝易主,完顏亮被貶。
巧合還沒有結束,雖首戰失敗,但金兵還有近50萬精兵,並未傷筋動骨,前線卻自亂陣腳,將士反叛,將金主極其太子殺死。
按理說,剩餘這50萬金兵也不是南宋可以抵擋的,但他們卻不再繼續南侵攻宋,草草收兵回到金朝。
……如此多的巧合,可謂是天時地利人和,任何一個環節出了偏差,都可讓南宋全盤皆輸。
可是,世界上真的有那麽多的巧合嗎?
其實,連知道部分內情,並親自參與了戰役的王重陽、黃藥師、洪七公、段智興等高手們,也是感到這裏麵有許多僥幸。不過,他們還很是驚歎馬速的戰略和戰術思維,以及書院弟子們的強悍執行力。
這場大戰製勝的內幕,永遠是一個秘密。
製造如此多巧合的馬速,召開完這場曆史性會議之後,便帶著韓小瑩回到了廈門島。
韓小瑩後天圓滿已達極致,即將突破到先天。
之前他們就商量好,突破之後,就要後代。前世一直在養病,來不及組建家庭,這一世想讓後代基因更好一點,故一直等韓小瑩突破。
有了家庭,未來還會有後代,馬速更為謹慎,需為家人創造一個絕對安寧的生活環境。
6年建設,廈門、金門島各種軍事防禦措施、陣法結合已固若金湯。人口也達到了20萬人,有自己的農業、工業、商業,甚至還有自製的貨幣。完全是一個全新的自治小社會。
此外,馬速還向彎島派出了先遣部隊。春秋時期,彎島地區被人們稱作“東夷”,230年,諸葛直作為東吳王國的海上將領,帶著軍隊達到夷洲地區,這是中原大陸的軍隊第一次到達夷洲。
這些年逍遙宗在彎島已站穩腳跟,控製住局麵,和早期來此的漁民並逐漸發展起來的氏族和平共處,基礎設施建設,也如火如荼。
馬速已決定將西溪書院內院全部遷移到廈門,改名為逍遙書院。僅保留西溪書院外院,對外還是統稱西溪書院。
一旦最大的威脅金朝偃旗息鼓、南宋政局穩定後,趙家朝廷的控製力就會繼續加強。現在書院和逍遙宗開始實施海外戰略,人員、後勤全力運轉,西溪書院內院,哪怕無人能夠進入,但上萬人來來往往,大量物質進出,難免會露出蛛絲馬跡。
這種背景下,馬速隻能遠離朝廷,畢竟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而且,現在即將迎來新的時代,正好是搬遷的機會。
如馬速所料,曆史軌跡正常運轉,南宋變天了。
紹興三十二年公元1162年),趙構禦以“倦勤”為由,傳位給趙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