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金融產業

字數:5878   加入書籤

A+A-


    諸如位於印尼巴布亞省米米卡縣查亞峰附近,有世界上最大的金礦格拉斯伯格礦;位於澳洲南部奧林匹克壩金礦,可是世界第二大金礦;位於阿拉斯加的波戈礦場,是前世排名第三的世界型大金礦……。
    這些礦區距離中國都不是遙不可及的地方,印尼已納入首批海貿目的地,澳洲可在第二批或第三批目的地的開拓目標計劃中,這裏本就是馬速重點關注,並一定要占領的資源要地之一。阿拉斯加可在開拓羅荒野的係列計劃時,經白令海峽,渡海過去。
    其他還有澳洲坎寧頓銀礦、墨西哥紹西托銀礦、危地馬拉埃斯科瓦爾銀礦、墨西哥弗雷斯尼洛礦、杜卡特銀礦等世界5大銀礦,也都可納入長遠目標。
    當然,這些信息僅是前世網絡上瀏覽到的信息,馬速隻記得地名和大概位置。現在射雕世界,這些地名有與前世有較大差別,甚至許多地方還是不毛之地,根本沒有名稱。
    這一切,都還需他親自去探測,並確定具體位置,做好標記,否則就是大海撈針。
    不過,提前告訴中華閣高層們,讓他們有個基本概念,以後海外貿易中,萬一收集到相關信息時,不會被忽略。
    馬速沒有在這個話題上延展開來,回到主題:
    “我強調占領資源,且先攻略倭國,主要是為了一個重大的計劃。”馬速見大家有些迷惑,便仔細解釋到。
    “我們一旦擁有龐大的金銀資源,不僅是獲得巨大的財富,關鍵是可涉足產業鏈最頂端的金融領域,這才是暴利又可持久發展的產業。而且,這個計劃越早實施,對我們越有利。不一定要等到全部礦產開發出來才開展,從現在起,就可逐步布點,在各王朝開辦銀行。”
    “銀行?”又是一個新名詞,眾人早已不奇怪。書院的教材和教學中,時常會出現這個時代沒有的詞匯。若沒有在書院上過學,他們連馬速的講話,都不可能全部聽懂。
    “簡單說,就是錢莊的升級版。”錢莊在南宋已有雛形,大家有些了解。
    “錢莊,哦,不,銀行那麽賺錢嗎?”
    “銀行不僅是利潤巨大,而且金融手段若運用得當,可針對一個國家,進行顛覆性的影響,甚至可用此工具,發動一場不見血的經濟戰爭。”
    這個時代,沒人知道金融核彈這個概念,就連錢莊也不普及。
    “大家在閱讀史料時,看過管仲服帛降魯梁、和買鹿製楚的故事吧?”眾人點頭,好像有些明白了。
    “魯國特產‘縞’,以薄聞名。管仲先是建議齊桓公和眾大臣帶頭穿用魯縞做的衣服,在齊國掀起一股以穿魯縞為榮的浪潮。接著又下令,禁止齊國人織縞,所有布料必須全部從魯國進口。如此一來,魯縞開始供不應求,價格上漲。魯國百姓見織縞有利可圖,紛紛放棄農桑,加入織縞大軍。”
    “看到敵國進入彀中,管仲再下猛藥。他頒布命令,對販賣魯縞的魯國商人施以重獎。頓時,魯國從上到下,掀起了‘家家紡機響,戶戶織縞忙’的狂潮,肥沃的田地幾乎全被撂荒。”
    “突然一天,管仲下令停止進口魯縞。魯國經濟瞬間崩潰,魯縞大量積壓,糧食極度短缺,價格飛漲,魯國人隻能盯著堆積如山的魯縞餓肚皮。魯國山窮水盡,隻好向齊國購糧,管仲馬上哄抬糧價,魯國經濟雪上加霜。不得已,隻能屈從於齊國。”
    “沒過多久,管仲故技重施,把矛頭對準了楚國。楚國強大,是齊國稱霸最大的勁敵,也是中原諸國最大的威脅。管仲就建議齊桓公養鹿,營建百裏鹿苑,並從楚國大量高價收購,同時,以低價出售糧食。在齊國的價格哄抬下,鹿價飆升,楚人紛紛進山獵鹿,良田大量荒蕪。”
    “看到時機成熟,管仲忽然禁止糧食出口,同時禁止養鹿。這樣一來,楚國糧食告急,糧價飆升,楚人無錢買糧。管仲又將糧食遇到南部楚國邊境低價販賣,楚人紛紛逃奔齊國,配合其他措施,最終楚亡。”
    “這些都是公元前約650年的事情,那時先輩們就懂得經濟戰的運用了。”
    馬速說到這裏,心裏在想,前世西方及其財閥們,經常玩點什麽金融風暴,剖析之後看,其實都是中國人在2600年前就玩剩下的。
    “錢莊或銀行早已出現過。景德元年公元1004年),北宋封疆大吏張詠下令成都十六戶富豪聯保主持,用統一的紙張、統一印文印製交子。商人們將笨重的銅錢等貨幣,交給當地交子鋪。並憑借交子,到下一個交易地時,換回銅錢金銀,用於交易,免去攜帶巨額現金的麻煩。”
    “最早的交子鋪是開分號,隨著社會經濟的繁榮,單個的交子鋪已不適應,於是他們聯合起來,在各地鋪開。因為恪守信用,隨到隨取,兌換方便,使用的人越來越多,漸成了一股市場熱潮。這就是早期銀行的雛形。隻可惜因為偽造等各種原因,現在交子已推出曆史舞台。”
    馬速這個時候提出銀行概念,是基於宋代是鑄幣最活躍的時代。
    前世2018年河南警方破獲一文物倒賣案件,順藤摸瓜,發現了禹州郊外農田裏的北宋晚期錢莊遺址,起獲6噸多北宋錢幣。類似案例較多,出土的宋朝錢幣動輒就是幾噸,可見宋朝的錢幣數量之龐大。
    北宋的最高年鑄幣量是570萬貫,平常年份都維持100萬貫至300萬貫之間。唐代的最高年鑄幣量為33萬貫,通常每年隻是維持10萬貫左右。而明代近300年的鑄幣總量,還不及宋朝一年所鑄的貨幣量。
    這還是同時有遼、金、宋、西夏等王朝並存的情況下,可見宋朝廷對金融已有粗淺的概念,便有了濫發錢幣的趨勢。
    這種環境下,馬速無論於法規,還是市場運行規律上,依靠鑄造普通貨幣斂財,都不可能。但也正因宋朝的鐵銅錢濫發,就有了金銀貨幣的發行和樹立信譽的機會。
    諸如位於印尼巴布亞省米米卡縣查亞峰附近,有世界上最大的金礦格拉斯伯格礦;位於澳洲南部奧林匹克壩金礦,可是世界第二大金礦;位於阿拉斯加的波戈礦場,是前世排名第三的世界型大金礦……。
    這些礦區距離中國都不是遙不可及的地方,印尼已納入首批海貿目的地,澳洲可在第二批或第三批目的地的開拓目標計劃中,這裏本就是馬速重點關注,並一定要占領的資源要地之一。阿拉斯加可在開拓羅荒野的係列計劃時,經白令海峽,渡海過去。
    其他還有澳洲坎寧頓銀礦、墨西哥紹西托銀礦、危地馬拉埃斯科瓦爾銀礦、墨西哥弗雷斯尼洛礦、杜卡特銀礦等世界5大銀礦,也都可納入長遠目標。
    當然,這些信息僅是前世網絡上瀏覽到的信息,馬速隻記得地名和大概位置。現在射雕世界,這些地名有與前世有較大差別,甚至許多地方還是不毛之地,根本沒有名稱。
    這一切,都還需他親自去探測,並確定具體位置,做好標記,否則就是大海撈針。
    不過,提前告訴中華閣高層們,讓他們有個基本概念,以後海外貿易中,萬一收集到相關信息時,不會被忽略。
    馬速沒有在這個話題上延展開來,回到主題:
    “我強調占領資源,且先攻略倭國,主要是為了一個重大的計劃。”馬速見大家有些迷惑,便仔細解釋到。
    “我們一旦擁有龐大的金銀資源,不僅是獲得巨大的財富,關鍵是可涉足產業鏈最頂端的金融領域,這才是暴利又可持久發展的產業。而且,這個計劃越早實施,對我們越有利。不一定要等到全部礦產開發出來才開展,從現在起,就可逐步布點,在各王朝開辦銀行。”
    “銀行?”又是一個新名詞,眾人早已不奇怪。書院的教材和教學中,時常會出現這個時代沒有的詞匯。若沒有在書院上過學,他們連馬速的講話,都不可能全部聽懂。
    “簡單說,就是錢莊的升級版。”錢莊在南宋已有雛形,大家有些了解。
    “錢莊,哦,不,銀行那麽賺錢嗎?”
    “銀行不僅是利潤巨大,而且金融手段若運用得當,可針對一個國家,進行顛覆性的影響,甚至可用此工具,發動一場不見血的經濟戰爭。”
    這個時代,沒人知道金融核彈這個概念,就連錢莊也不普及。
    “大家在閱讀史料時,看過管仲服帛降魯梁、和買鹿製楚的故事吧?”眾人點頭,好像有些明白了。
    “魯國特產‘縞’,以薄聞名。管仲先是建議齊桓公和眾大臣帶頭穿用魯縞做的衣服,在齊國掀起一股以穿魯縞為榮的浪潮。接著又下令,禁止齊國人織縞,所有布料必須全部從魯國進口。如此一來,魯縞開始供不應求,價格上漲。魯國百姓見織縞有利可圖,紛紛放棄農桑,加入織縞大軍。”
    “看到敵國進入彀中,管仲再下猛藥。他頒布命令,對販賣魯縞的魯國商人施以重獎。頓時,魯國從上到下,掀起了‘家家紡機響,戶戶織縞忙’的狂潮,肥沃的田地幾乎全被撂荒。”
    “突然一天,管仲下令停止進口魯縞。魯國經濟瞬間崩潰,魯縞大量積壓,糧食極度短缺,價格飛漲,魯國人隻能盯著堆積如山的魯縞餓肚皮。魯國山窮水盡,隻好向齊國購糧,管仲馬上哄抬糧價,魯國經濟雪上加霜。不得已,隻能屈從於齊國。”
    “沒過多久,管仲故技重施,把矛頭對準了楚國。楚國強大,是齊國稱霸最大的勁敵,也是中原諸國最大的威脅。管仲就建議齊桓公養鹿,營建百裏鹿苑,並從楚國大量高價收購,同時,以低價出售糧食。在齊國的價格哄抬下,鹿價飆升,楚人紛紛進山獵鹿,良田大量荒蕪。”
    “看到時機成熟,管仲忽然禁止糧食出口,同時禁止養鹿。這樣一來,楚國糧食告急,糧價飆升,楚人無錢買糧。管仲又將糧食遇到南部楚國邊境低價販賣,楚人紛紛逃奔齊國,配合其他措施,最終楚亡。”
    “這些都是公元前約650年的事情,那時先輩們就懂得經濟戰的運用了。”
    馬速說到這裏,心裏在想,前世西方及其財閥們,經常玩點什麽金融風暴,剖析之後看,其實都是中國人在2600年前就玩剩下的。
    “錢莊或銀行早已出現過。景德元年公元1004年),北宋封疆大吏張詠下令成都十六戶富豪聯保主持,用統一的紙張、統一印文印製交子。商人們將笨重的銅錢等貨幣,交給當地交子鋪。並憑借交子,到下一個交易地時,換回銅錢金銀,用於交易,免去攜帶巨額現金的麻煩。”
    “最早的交子鋪是開分號,隨著社會經濟的繁榮,單個的交子鋪已不適應,於是他們聯合起來,在各地鋪開。因為恪守信用,隨到隨取,兌換方便,使用的人越來越多,漸成了一股市場熱潮。這就是早期銀行的雛形。隻可惜因為偽造等各種原因,現在交子已推出曆史舞台。”
    馬速這個時候提出銀行概念,是基於宋代是鑄幣最活躍的時代。
    前世2018年河南警方破獲一文物倒賣案件,順藤摸瓜,發現了禹州郊外農田裏的北宋晚期錢莊遺址,起獲6噸多北宋錢幣。類似案例較多,出土的宋朝錢幣動輒就是幾噸,可見宋朝的錢幣數量之龐大。
    北宋的最高年鑄幣量是570萬貫,平常年份都維持100萬貫至300萬貫之間。唐代的最高年鑄幣量為33萬貫,通常每年隻是維持10萬貫左右。而明代近300年的鑄幣總量,還不及宋朝一年所鑄的貨幣量。
    這還是同時有遼、金、宋、西夏等王朝並存的情況下,可見宋朝廷對金融已有粗淺的概念,便有了濫發錢幣的趨勢。
    這種環境下,馬速無論於法規,還是市場運行規律上,依靠鑄造普通貨幣斂財,都不可能。但也正因宋朝的鐵銅錢濫發,就有了金銀貨幣的發行和樹立信譽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