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火控係統

字數:6074   加入書籤

A+A-


    研究院將火藥的配方不斷進良,組成的物質純度也達到極高程度,但威力畢竟與炸藥相比,還是有限。於是馬速沒等火藥運用到極致,就安排了研究院開發火藥的升級版——炸藥。
    前世網絡上關於硝化甘油的製作介紹文章很多,馬速無聊中也瀏覽過。
    將思路提供給研究院,並交待了各種安全防護設施後,炸藥研發小組便開始了漫長的實驗。幸而幾年前化工研發部門,已能批量生產“三酸二堿”,解決了合成硝化甘油的瓶頸,終於完成全新“硝化甘油”炸藥的研製。
    有前世的技術路線引導,研究院沒有停留在穩定性較差的硝化甘油炸藥階段,而是繼續深化,最終研製出固體膠質炸藥。從而讓炸藥從實驗室,進入到實用階段,並正式列入中華閣火器係統。
    與此同時,研究院還在繼續進行深入研究,計劃下一階段,將炸藥進化到更有效力的tnt。
    ……
    火炮威力越大,後坐力就越大,這個問題在陸地上還可以通過各種加固設施,或利用地形加固等方式來應付。但在噸位有限的木船上,後坐力就是極大的安全隱患。
    嶽震想到這裏,不禁好奇地問道:
    “這些艦炮的後坐力是怎麽解決的?”
    “哈哈,我們的艦炮已經是第4代產品了,不僅采用後膛填充一體式炮彈模式,而且還裝配了一種新型反後坐力裝置,亦稱駐退複進機,彈性連接炮身與炮架,以減少發射時炮架受力。”
    “當然,艦炮層的甲板也經過整體強化,並和船體主結構進行了柔性連接,總體進行結構優化設計。所以對船體安全沒有任何影響。”
    駐退複進機的誕生,在前世曆史上,是火炮發展史上的一個重大突破。否則對艦船的結構安全和戰時的影響很大。
    馬速有前世的資料,火器研發這些年進步飛速。秉承“口徑即正義,射程即真理”,直接越過了14世紀中葉開始,風帆戰艦配置的滑膛前裝炮,直接邁入後裝炮,而且是帶膛線的現代火炮。
    因擁有了跨若幹代差的熱武器,故為減輕重量及製造難度,艦炮的口徑並不大,副炮為120,射程也僅4000米,不是不能繼續提高射程,這個距離是較高命中率的範圍。
    “為了精準命中敵艦,研究院專門開發了彈道測算瞄準器。”周濤總結到。
    “哦,光學瞄準器我知道,彈道瞄準器是怎麽回事?”
    “準確講應該是一套火控係統。主要構建有光學測距儀、坐標測算儀、綜合計算器等構成。等會我們回到指揮室,看到實物在介紹吧。”周濤指著炮艙大廳中間幾個方形井道繼續介紹道:
    “這些井道直通負四層彈藥庫,通過裝有定、動滑輪組的升降機將彈藥提升上來。平時航行或維修養護時,炮、彈完全分離,以免出現誤射事故。”
    嶽震點點頭,這樣的細節設計,不僅具有一定的安全性,而且管理更加明晰,有條不紊。
    炮艙空間很寬大,一旦發生戰鬥時,每個炮位可以預備足夠彈藥。同時可容納多組炮手。炮兵是體力活,無論裝填炮彈、還是操作火炮瞄準,都十分消耗體力,戰鬥時有23組輪換,可以人停炮不間斷。無形中提升了戰鬥力。
    “炮艙、彈藥艙的消防一定要高度重視,我們雖暫時沒有敵手,但若敵方鬼使神差,將燃燒物投擲到炮艙、彈藥艙內,就有可能引起殉爆大事故。”
    “這一點請師兄放心,一方麵我們的船體內壁、甲板都有塗裝了防火塗料。另外也安裝了多套消防設備,隨時可以滅火。所有樓層還有專門的排水溝槽,防止著火時,抽取大量的海水滅火,也能及時排出,不影響艦船的平衡。”周濤指著每2丈距離,懸掛著一套水槍,以及人工壓水杆說到。
    “嗯,硬件考慮得很周到,但值得注意的是,你們平時要將消防作為一個科目,專門訓練,熟能生巧嘛。要知道,一旦發生意外時,不少人的思維可能瞬間空白,這個時候,平日裏訓練的效果,就可本能地發揮出來。”嶽震這些年雖不帶兵,但徹底消化了他父親嶽飛所著《武穆遺書》中的各種兵法,對軍隊建設,還算是行家裏手。
    “師兄教導的是,我們一定按總部編製的訓練手冊,認真訓練。總閣主經常教導我們,平時多流汗,戰時少流血。”
    “師傅學究天人,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我們這些弟子們要學的東西還很多呀。”嶽震不由得再次感歎到。作為大弟子,時常接觸馬速,但20多年下來,嶽震感到師傅無論是知識、還是修為愈加深不可測。
    周濤引領嶽震,回到甲板之上最高層指揮大廳。這是一個前部半圓形落地玻璃窗,周邊也都是安裝了鋼化玻璃,視覺十分開敞的房間。
    半圓形落地窗前,是操舵長、副艦長位置。
    大連號上的輪盤舵,也是一套這個時代的尖端技術。操舵長可直接通過舵盤,帶動連接舵身的複數齒輪,驅動安置在船底的船舵變更方向。
    這種利用杠杆原理的構造,哪怕用很小的力氣也能移動舵杆,而且船的行進方向和舵盤的轉動方向一致,也讓操舵變得更容易。
    “一艘戰艦,無處不在都是尖端技術的集成。”
    這種船舵係統,已廣泛運用在近些年生產的民用船隻上,嶽震也有基本了解。隻不過今天親眼所見,還是很震撼。
    周濤引領嶽震來到指揮大廳中間位置。這裏是導航區、戰鬥指揮區。
    有一兩套十分複雜構建組成的儀器,一個專門負責火控係統的專業兵,指著其中一套儀器,進行了一番示範、講解。
    這是研究院根據馬速提供的圖紙資料,研製出來的一種艦炮專用,計算敵艦的距離、動態變化率和方位變化率,最終完成瞄準的火控係統。
    研究院將火藥的配方不斷進良,組成的物質純度也達到極高程度,但威力畢竟與炸藥相比,還是有限。於是馬速沒等火藥運用到極致,就安排了研究院開發火藥的升級版——炸藥。
    前世網絡上關於硝化甘油的製作介紹文章很多,馬速無聊中也瀏覽過。
    將思路提供給研究院,並交待了各種安全防護設施後,炸藥研發小組便開始了漫長的實驗。幸而幾年前化工研發部門,已能批量生產“三酸二堿”,解決了合成硝化甘油的瓶頸,終於完成全新“硝化甘油”炸藥的研製。
    有前世的技術路線引導,研究院沒有停留在穩定性較差的硝化甘油炸藥階段,而是繼續深化,最終研製出固體膠質炸藥。從而讓炸藥從實驗室,進入到實用階段,並正式列入中華閣火器係統。
    與此同時,研究院還在繼續進行深入研究,計劃下一階段,將炸藥進化到更有效力的tnt。
    ……
    火炮威力越大,後坐力就越大,這個問題在陸地上還可以通過各種加固設施,或利用地形加固等方式來應付。但在噸位有限的木船上,後坐力就是極大的安全隱患。
    嶽震想到這裏,不禁好奇地問道:
    “這些艦炮的後坐力是怎麽解決的?”
    “哈哈,我們的艦炮已經是第4代產品了,不僅采用後膛填充一體式炮彈模式,而且還裝配了一種新型反後坐力裝置,亦稱駐退複進機,彈性連接炮身與炮架,以減少發射時炮架受力。”
    “當然,艦炮層的甲板也經過整體強化,並和船體主結構進行了柔性連接,總體進行結構優化設計。所以對船體安全沒有任何影響。”
    駐退複進機的誕生,在前世曆史上,是火炮發展史上的一個重大突破。否則對艦船的結構安全和戰時的影響很大。
    馬速有前世的資料,火器研發這些年進步飛速。秉承“口徑即正義,射程即真理”,直接越過了14世紀中葉開始,風帆戰艦配置的滑膛前裝炮,直接邁入後裝炮,而且是帶膛線的現代火炮。
    因擁有了跨若幹代差的熱武器,故為減輕重量及製造難度,艦炮的口徑並不大,副炮為120,射程也僅4000米,不是不能繼續提高射程,這個距離是較高命中率的範圍。
    “為了精準命中敵艦,研究院專門開發了彈道測算瞄準器。”周濤總結到。
    “哦,光學瞄準器我知道,彈道瞄準器是怎麽回事?”
    “準確講應該是一套火控係統。主要構建有光學測距儀、坐標測算儀、綜合計算器等構成。等會我們回到指揮室,看到實物在介紹吧。”周濤指著炮艙大廳中間幾個方形井道繼續介紹道:
    “這些井道直通負四層彈藥庫,通過裝有定、動滑輪組的升降機將彈藥提升上來。平時航行或維修養護時,炮、彈完全分離,以免出現誤射事故。”
    嶽震點點頭,這樣的細節設計,不僅具有一定的安全性,而且管理更加明晰,有條不紊。
    炮艙空間很寬大,一旦發生戰鬥時,每個炮位可以預備足夠彈藥。同時可容納多組炮手。炮兵是體力活,無論裝填炮彈、還是操作火炮瞄準,都十分消耗體力,戰鬥時有23組輪換,可以人停炮不間斷。無形中提升了戰鬥力。
    “炮艙、彈藥艙的消防一定要高度重視,我們雖暫時沒有敵手,但若敵方鬼使神差,將燃燒物投擲到炮艙、彈藥艙內,就有可能引起殉爆大事故。”
    “這一點請師兄放心,一方麵我們的船體內壁、甲板都有塗裝了防火塗料。另外也安裝了多套消防設備,隨時可以滅火。所有樓層還有專門的排水溝槽,防止著火時,抽取大量的海水滅火,也能及時排出,不影響艦船的平衡。”周濤指著每2丈距離,懸掛著一套水槍,以及人工壓水杆說到。
    “嗯,硬件考慮得很周到,但值得注意的是,你們平時要將消防作為一個科目,專門訓練,熟能生巧嘛。要知道,一旦發生意外時,不少人的思維可能瞬間空白,這個時候,平日裏訓練的效果,就可本能地發揮出來。”嶽震這些年雖不帶兵,但徹底消化了他父親嶽飛所著《武穆遺書》中的各種兵法,對軍隊建設,還算是行家裏手。
    “師兄教導的是,我們一定按總部編製的訓練手冊,認真訓練。總閣主經常教導我們,平時多流汗,戰時少流血。”
    “師傅學究天人,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我們這些弟子們要學的東西還很多呀。”嶽震不由得再次感歎到。作為大弟子,時常接觸馬速,但20多年下來,嶽震感到師傅無論是知識、還是修為愈加深不可測。
    周濤引領嶽震,回到甲板之上最高層指揮大廳。這是一個前部半圓形落地玻璃窗,周邊也都是安裝了鋼化玻璃,視覺十分開敞的房間。
    半圓形落地窗前,是操舵長、副艦長位置。
    大連號上的輪盤舵,也是一套這個時代的尖端技術。操舵長可直接通過舵盤,帶動連接舵身的複數齒輪,驅動安置在船底的船舵變更方向。
    這種利用杠杆原理的構造,哪怕用很小的力氣也能移動舵杆,而且船的行進方向和舵盤的轉動方向一致,也讓操舵變得更容易。
    “一艘戰艦,無處不在都是尖端技術的集成。”
    這種船舵係統,已廣泛運用在近些年生產的民用船隻上,嶽震也有基本了解。隻不過今天親眼所見,還是很震撼。
    周濤引領嶽震來到指揮大廳中間位置。這裏是導航區、戰鬥指揮區。
    有一兩套十分複雜構建組成的儀器,一個專門負責火控係統的專業兵,指著其中一套儀器,進行了一番示範、講解。
    這是研究院根據馬速提供的圖紙資料,研製出來的一種艦炮專用,計算敵艦的距離、動態變化率和方位變化率,最終完成瞄準的火控係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