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補給基地
字數:5994 加入書籤
“告訴你一個好消息,我們全球無線電定位係統技術已基本成熟。一旦基站建設完成,中華閣的海船,就可放心遨遊在五湖四海了。”嶽震說到。
這套係統技術原理並不複雜,實際上是電報機的一種延伸產品。但無線電定位及導航係統最大的困難,是要在全世界主要航線上,找到合適的位置,安裝無線電信號塔。
這是一個巨大的工程。其中高大的鐵塔,若按一般手段,用輪船運輸過去再進行焊接、安裝,非常耗費耗時。畢竟中華閣現在的大功率供電,還是要依托發電站。
得知這個情況後,馬速承擔了運輸任務。他準備將工廠的鐵塔成品,和相關附屬設備,收入到空間裏,禦劍飛行到選定的基站位置,再由工程師們過去安裝調試,就可投入使用了。
信號塔所在基地,若是無人島嶼還好辦,但一些關鍵位置,避不開其他王朝和國家的地方,這就需要用和平、或武力占領,並長期派駐軍隊、工程師駐守,便於日常維護和安全防衛。
好在這些基站都是臨海或在海洋深處的小島上,中華閣要占據下來問題不是很大。平時主要是武裝守備,防止當地勢力破壞。
“那太好了,現在的導航係統雖然不錯,但是操作起來很複雜,需要三組人員每天都輪換不停操作和記錄、計算,若遇惡劣氣候,儀器也有局限性。若有無線電定位係統,隨時可以對應校正航線,偏航的概率就幾乎沒有了。”賈長宏聞言也很興奮。
他負責的大連號剛下水不久,早就想去探索新天地。這可是每一個海員的夢想,雖說中華閣已擁有詳盡的世界地圖,但聽說好多地方還沒有文明。
嶽震透過指揮艙,看見艦艏、艦艉甲板上,有三堆被厚厚的帆布遮擋,好似貨物一般的東西,猜想是戰艦的主炮。剛才在負二、三層船舷兩側的火炮,均是副炮。平日裏隱藏在船舷內,隻有戰鬥前才開啟炮窗。
“甲板上配置有多少門主炮?”嶽震好奇地問到。
“前麵兩層台階,共布置了二組,後麵配置了一組,都是雙聯炮,配套了180度旋轉炮塔,以及鏈式半自動供彈係統。”
&n,射程達到了16裏8000米),最高射擊仰角有13°。因為我們擁有了新型炸藥,且炮管全都有膛線的後裝炮,艦炮的口徑比上一代的前裝滑膛炮減小了許多,但威力卻不減反增,射程也舉世無敵。”
“為了應對萬一出現的近距離搏殺,前後左右甲板,共安裝了8套轉管加特林)手搖式機槍。有效殺傷射程可達20丈,火力很猛。當然,為防止零星漏網之魚,我們船員還有最新裝備的70甲式線膛槍招呼敵人。”
中華閣的火槍研發,這些年迅速越過火繩槍、燧發槍、前裝槍、後裝槍等階段,直接進入了後裝線膛槍來福槍)階段,彈藥也是最接近現代的銅殼定裝彈藥。
有意思的是,嚐到火器威力的南宋,這些年也沒有停止研發,他們在1163年,發明了比較采石大戰時更加先進的火炮——“火石炮”。雖是通過火藥催動發射實心彈、石頭等,射程僅有區區數百步100200米)。但這已是射雕世界除中華閣外,最先進火炮了。
所以現在中華閣的武器已無敵天下,近期並不會過於注重大炮的口徑。
“有了如此強大的海軍,我們還有哪裏不能征服?”周濤最後總結到,雙眼充滿了對未來的期望。
開疆拓土,自古就是將領們的最大心願。
……
渤海是中國的內海,呈三麵環陸半封閉狀。氣候具有大陸性特征,季風顯著、冬寒夏熱、四季分明、浪小潮弱等特點。渤海風向具有明顯的季節變化,冬季盛行偏北風,夏季盛行偏南風,春秋為過渡季節。
現在正好是夏末,大連號是往東南方向航向,風向大多來自西側,算是順風而行。
海麵很是平靜,時不時可見白帆點點,正是漁民們的捕魚季節。
約1000裏的航行,大連號抵達中國大陸東麵最突出端,山東東路寧海州威海)境內一處中華閣秘密控製的碼頭停靠。
當然這個所謂最東端,不包含現屬於金朝屬地的南苦夷島北海道),以及東羅荒野臨白令海峽等地。
類似這樣的隱秘補給和停泊基地,在大陸一側共有12處,散落在東海以及南海東西兩側沿岸或島嶼上,還有10處。這也是中華閣正在實施的海洋霸權最重要的部分戰略支撐點。而且基地數量還在不斷擴充,距離也不斷延伸。最遠的已在帕勞、以及羅娑斯澳大利亞)。
中華閣以商會駐地、水產交易場、漁村等名義,來掩飾這些基地的真實用途。采石之戰後,中國全境進入到一個相對和平時期,南宋和金朝都在發展經濟,商業氛圍濃鬱,這才有了中華閣多年來為了海洋戰略進行的基礎設施布局的空間。
眾人上岸休息,嶽震也乘機視察、慰問了一下基地成員。思想教育和忠誠度的培育,都是無時不刻,細微之處地進行。這也是中華閣日益強大的根基之一。
次日寅時,補充了淡水和新鮮食物,大連號離開寧海州威海),再度出發,往正東方向航行。
進入黃海,海浪驟然大了許多。
這裏是北黃海、南黃海的分界線。海麵上風浪、湧浪間隔出現,時常可見高達1米多高的海浪,讓大連號這樣幾千噸的龐然大物,也顯得十分渺小,猶如螻蟻般,無助地隨海浪上下起伏。
其實風、浪僅是在黃海航行的一個小小困難。沿岸霧多而密,最長甚至達連續27天。如此氣候環境中航行,很容易出現觸礁、撞船、迷航等事故。
不過,大連號對付這樣的天氣已很有經驗,加之天色未亮,濃霧還沒有升起,便滿帆快速脫離了岸線範圍,視線也隨太陽逐漸升起,清晰起來。
“告訴你一個好消息,我們全球無線電定位係統技術已基本成熟。一旦基站建設完成,中華閣的海船,就可放心遨遊在五湖四海了。”嶽震說到。
這套係統技術原理並不複雜,實際上是電報機的一種延伸產品。但無線電定位及導航係統最大的困難,是要在全世界主要航線上,找到合適的位置,安裝無線電信號塔。
這是一個巨大的工程。其中高大的鐵塔,若按一般手段,用輪船運輸過去再進行焊接、安裝,非常耗費耗時。畢竟中華閣現在的大功率供電,還是要依托發電站。
得知這個情況後,馬速承擔了運輸任務。他準備將工廠的鐵塔成品,和相關附屬設備,收入到空間裏,禦劍飛行到選定的基站位置,再由工程師們過去安裝調試,就可投入使用了。
信號塔所在基地,若是無人島嶼還好辦,但一些關鍵位置,避不開其他王朝和國家的地方,這就需要用和平、或武力占領,並長期派駐軍隊、工程師駐守,便於日常維護和安全防衛。
好在這些基站都是臨海或在海洋深處的小島上,中華閣要占據下來問題不是很大。平時主要是武裝守備,防止當地勢力破壞。
“那太好了,現在的導航係統雖然不錯,但是操作起來很複雜,需要三組人員每天都輪換不停操作和記錄、計算,若遇惡劣氣候,儀器也有局限性。若有無線電定位係統,隨時可以對應校正航線,偏航的概率就幾乎沒有了。”賈長宏聞言也很興奮。
他負責的大連號剛下水不久,早就想去探索新天地。這可是每一個海員的夢想,雖說中華閣已擁有詳盡的世界地圖,但聽說好多地方還沒有文明。
嶽震透過指揮艙,看見艦艏、艦艉甲板上,有三堆被厚厚的帆布遮擋,好似貨物一般的東西,猜想是戰艦的主炮。剛才在負二、三層船舷兩側的火炮,均是副炮。平日裏隱藏在船舷內,隻有戰鬥前才開啟炮窗。
“甲板上配置有多少門主炮?”嶽震好奇地問到。
“前麵兩層台階,共布置了二組,後麵配置了一組,都是雙聯炮,配套了180度旋轉炮塔,以及鏈式半自動供彈係統。”
&n,射程達到了16裏8000米),最高射擊仰角有13°。因為我們擁有了新型炸藥,且炮管全都有膛線的後裝炮,艦炮的口徑比上一代的前裝滑膛炮減小了許多,但威力卻不減反增,射程也舉世無敵。”
“為了應對萬一出現的近距離搏殺,前後左右甲板,共安裝了8套轉管加特林)手搖式機槍。有效殺傷射程可達20丈,火力很猛。當然,為防止零星漏網之魚,我們船員還有最新裝備的70甲式線膛槍招呼敵人。”
中華閣的火槍研發,這些年迅速越過火繩槍、燧發槍、前裝槍、後裝槍等階段,直接進入了後裝線膛槍來福槍)階段,彈藥也是最接近現代的銅殼定裝彈藥。
有意思的是,嚐到火器威力的南宋,這些年也沒有停止研發,他們在1163年,發明了比較采石大戰時更加先進的火炮——“火石炮”。雖是通過火藥催動發射實心彈、石頭等,射程僅有區區數百步100200米)。但這已是射雕世界除中華閣外,最先進火炮了。
所以現在中華閣的武器已無敵天下,近期並不會過於注重大炮的口徑。
“有了如此強大的海軍,我們還有哪裏不能征服?”周濤最後總結到,雙眼充滿了對未來的期望。
開疆拓土,自古就是將領們的最大心願。
……
渤海是中國的內海,呈三麵環陸半封閉狀。氣候具有大陸性特征,季風顯著、冬寒夏熱、四季分明、浪小潮弱等特點。渤海風向具有明顯的季節變化,冬季盛行偏北風,夏季盛行偏南風,春秋為過渡季節。
現在正好是夏末,大連號是往東南方向航向,風向大多來自西側,算是順風而行。
海麵很是平靜,時不時可見白帆點點,正是漁民們的捕魚季節。
約1000裏的航行,大連號抵達中國大陸東麵最突出端,山東東路寧海州威海)境內一處中華閣秘密控製的碼頭停靠。
當然這個所謂最東端,不包含現屬於金朝屬地的南苦夷島北海道),以及東羅荒野臨白令海峽等地。
類似這樣的隱秘補給和停泊基地,在大陸一側共有12處,散落在東海以及南海東西兩側沿岸或島嶼上,還有10處。這也是中華閣正在實施的海洋霸權最重要的部分戰略支撐點。而且基地數量還在不斷擴充,距離也不斷延伸。最遠的已在帕勞、以及羅娑斯澳大利亞)。
中華閣以商會駐地、水產交易場、漁村等名義,來掩飾這些基地的真實用途。采石之戰後,中國全境進入到一個相對和平時期,南宋和金朝都在發展經濟,商業氛圍濃鬱,這才有了中華閣多年來為了海洋戰略進行的基礎設施布局的空間。
眾人上岸休息,嶽震也乘機視察、慰問了一下基地成員。思想教育和忠誠度的培育,都是無時不刻,細微之處地進行。這也是中華閣日益強大的根基之一。
次日寅時,補充了淡水和新鮮食物,大連號離開寧海州威海),再度出發,往正東方向航行。
進入黃海,海浪驟然大了許多。
這裏是北黃海、南黃海的分界線。海麵上風浪、湧浪間隔出現,時常可見高達1米多高的海浪,讓大連號這樣幾千噸的龐然大物,也顯得十分渺小,猶如螻蟻般,無助地隨海浪上下起伏。
其實風、浪僅是在黃海航行的一個小小困難。沿岸霧多而密,最長甚至達連續27天。如此氣候環境中航行,很容易出現觸礁、撞船、迷航等事故。
不過,大連號對付這樣的天氣已很有經驗,加之天色未亮,濃霧還沒有升起,便滿帆快速脫離了岸線範圍,視線也隨太陽逐漸升起,清晰起來。